15km長雙回路110kV送電線路工程同塔架設施工方案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66776
2024-09-05
26頁
385.85KB
1、15km長雙回路110kV送電線路工程同塔架設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 錄一、 編制依據4二、 工程概況41. 工程規模42. 地形、地貌情況:53. 自然條件54. 交通情況:55. 交叉跨越情況:56. 本次施工段線路概況5三、 施工段交叉跨越情況6四、 停電施工工作內容7(二) 停電施工特點7(三) 工程地貌及地質狀況、自然環境7(六) 交叉跨越情況:8(七) 影響施工的主要和特殊環節分析9五、 工作線路和計劃工作時間91. 工作線路名稱:110KV桂東線9六、 人員組織及職2、責91. 施工人員組織9(二) 施工人員到位(施工人員配置)9六.1.1.1 安全負責人:負責對本次施工的安全監督工作。10六.1.1.4 工作票簽發人:10六.1.1.5 工作負責人:10七、 工作準備114. 主要施工工具及安全器具準備11八、 施工流程、工藝、應急處理及施工計劃安排12九、 施工安全、技術措施23(一) 停電安全、技術措施23(二) 鐵塔組立安全、技術措施245 鋼絲繩與鐵件綁扎處應襯墊軟物。2410 起吊和就位過程中,吊件外鍘應設控制繩。25(三) 架線安全、技術措施25(四) 拆除桿(塔)安全、技術措施25九.1.1.7 用外拉線內抱桿拆除塔時應遵守下更規定:25(五3、) 防倒桿(塔)安全、技術措施25十、 施工安全危險點分析及控制措施26十一、 文明施工措施272、 施工前按相關規定認真布置好施工現場安健環標志和其它設施。277、 做到現場清潔,工完場清,桿塔下不留異物。28一、 編制依據1) 根據XX電力設計院公司設計的110kVXX至XX送電線路工程施工圖紙。2) 根據我公司對110kVXX至XX送電線路工程NC1至NC3、NC46至XX站外終端塔與110kVXX甲線雙回路同塔架設桿塔段線路現場勘測調查資料。3)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架空電力線路部分,DL5009.2-2005)4) 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 2009664號)54、) 安全生產工作規定(國電辦20003號)6) 關于避免觸電傷亡事故的反事故措施(試行)7) 關于避免高空摔跌及器材墜落傷亡事故的反事故措施(試行)為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施工時必須確保人身、電網、設備的安全,特制定本施工方案。全體施工人員在施工中必須遵守和執行該方案內的施工安全措施和施工技術措施。二、 工程概況 序號項 目 概 況項 目 內 容1工程項目法人2工程名稱110千伏XX至XX送電線路工程3工程建設地點4工期要求施工工期:150日歷天5工程質量標準達國家質量驗收合格標準1. 工程規模1) 本工程新建線路從XX站110千伏出線構架起,至XX站110千伏進線構架止,線路長度15.387k5、m,全線單回路架設。導線型號:LGJ-240/30鋼芯鋁鉸線;地線型號:一根為24芯OPGW光纖復合架空地線;另一根采用LBGJ-75-27AC鋁包鋼絞線。2) 全線共計使用新建鐵塔43基,單回路直線塔37基,單回路轉角耐張塔6基;利用已建雙回路塔(110kV雙回路同塔架設)9基,其中雙回路直線塔2基,雙回路轉角耐張塔7基。2. 地形、地貌情況:本線路地形以丘陵為主,少部分為平地和泥沼。植被以桉樹為主,丘陵多為旱地。全線地形劃分以下:地形丘陵泥沼平地長度(km)7.4323.7544.2占全線百分比(%)48.324.427.33. 自然條件1) 主要環境條件如下:2) 海拔高度:小于10006、米3) 極限最高氣溫:404) 極限最低氣溫:05) 年平均氣溫:206) 設計最大風速:30米/秒4. 交通情況:本線路路徑有多條村鎮間的大路可以利用,地勢平緩,機耕路縱橫交錯,人抬距離較少,交通條件良好。5. 交叉跨越情況:主要交叉跨越:穿越220kV線路2次、跨越35kV線路2次、跨越10kV線路5次、低壓線16次、通信線16次、河流1次。本方案施工段線路跨越情況:NC2至NC3跨越35kV東織線1次。6. 本次施工段線路概況110kVXX至XX送電線路工程NC1至NC3桿塔段地處220kVXX變電站西北側屬陽西縣蒲牌鎮長江村、NC46至NC52(110kVXX甲線#65)桿塔段地處117、0kVXX變電站東北側屬陽西縣蒲牌鎮河洞村;分七個耐張段,分別為:NC1NC2-NC3為三個孤立檔,NC46-NC47(110kVXX甲線#60塔)、NC47(110kVXX甲線#60塔)XX甲線#62塔、XX甲線#62塔XX甲線#64塔、XX甲線#64塔XX甲線#65塔為四個耐張段;該線路于2009年35kV織儒線解口改造為110kVXX甲線線路本次施工段桿塔形式見下表:序號桿塔號桿塔形式桿塔呼稱高(米)1NC1SJD335152NC2SJ333243NC3SJD335184NC4ZM331275NC5JG331216NC46JGD335217XX甲線#608XX甲線#619XX甲線#6218、0XX甲線#6311XX甲線#6412XX甲線#65三、 施工段交叉跨越情況本施工段線路交叉跨越情況一般,主要跨越物為一般土路及通信線,本次施工跨越果園3次、通信線4次、鄉村道路二次、35kV東織線一次,具體交叉跨越情況表:序號跨越檔桿塔號跨越情況備注1NC1-NC2果園1次2NC2-NC335kV線路一次3NC3-NC4村道一次4XX甲線#60#63果園1次、通信線2次XX甲線#63#64村道一次5XX甲線#64#65果園1次、通信線2次四、 停電施工工作內容1. 110kV線路XX甲線停電配合新建110kVXX乙線XX站構架-NC5、新建NC46塔XX甲線#65塔同塔架線;施工位置示意圖:9、 (二) 停電施工特點本次施工是現有110kVXX甲線停電配合雙回路塔另一側同塔架設的新建110kVXX乙架線施工,根據設計要求及現場勘測結果及分析,架設ND30ND31接入原桂東線#36桿;架設ND30ND32接入原桂東線#39桿,ND31鐵塔組裝在高基礎上施工,需加強高空作業安全意識和加強高空事故防范措施。(三) 工程地貌及地質狀況、自然環境 本工程地貌主要以山間水田、洼地及沖積平原為主,少部分丘陵及山地地貌。地 形丘陵河網水田長 度(km)0.7680.0180.573占施工段比例56.50.0143.49(四) 設計氣象組合條件: 氣象要素氣象條件溫度()風速(m/s)最高氣溫400最10、低氣溫00最大風速2035大氣過電壓(有風)150大氣過電壓(無風)1515內部過電壓1518安裝情況510年平均氣溫200雷電日(日/年)90 (五) 交通情況 本線路交通運輸主要以村道為主,因桿塔樁位地理條件影響,設備材料小運輸只能利用行人小路人抬肩挑或人力車運輸到桿塔位置,本次施工線路沿線地形主要以水田和丘陵為主,水田以種植水稻為主。(六) 交叉跨越情況: 本次施工跨越果園三次、小河溝一次、鄉村道路一次、通信線一次。附表:序號桿塔號跨越情況備注1ND30-ND31果園1處ND30位于果園內2ND30-ND32果園1處3ND31-桂東線#36水溝一次、鄉村道路一次、通信線一次新建村道(正在11、施工)一次4桂東線#37-桂東線#38果園1處5桂東線#38-桂東線#39果園1處(七) 影響施工的主要和特殊環節分析1. 架線施工時會對果園的果樹和水田的水稻造成損傷,容易出現民事糾紛,特別是果園內施工,需提前予以協調。2. 跨越村道和正在施工的新華路村民、道路施工人員、車輛出入頻繁,雖然ND31-原桂東線#31段重新調整弧垂采取不落線施工,但施工前還需與道路施工隊伍聯系,告知對方注意安全配合我方施工,并在施工區域設安全名警示牌,必要時派專人監護。五、 工作線路和計劃工作時間1. 工作線路名稱:110KV桂東線2. 計劃工作時間:2010年07月20日至2010年07月26日3. 線路工作時12、對線路運行方式要求:110kV桂東線轉為檢修狀態。六、 人員組織及職責1. 施工人員組織工作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張 濤 技術負責人: 王道忠質 檢 員: 梁洪彬工作票簽發人: 李志通 (二) 施工人員到位(施工人員配置)(三) 人員職責范圍六.1.1.1 安全負責人:負責對本次施工的安全監督工作。六.1.1.2 技術負責人:負責對本工程的技術指導,執行施工規范的技術要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六.1.1.3 質檢員: 負責對本工程施工質量的監督,抓好工程的各項質量工作。六.1.1.4 工作票簽發人:六.1.1.4.1 認真貫徹執行現場規程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六.1.1.4.2 在工作布13、置安全措施時,務必全面仔細。六.1.1.4.3 對下列事項負有主要責任:六.1.1.4.3.1 工作必要性;六.1.1.4.3.2 工作是否安全; 六.1.1.4.3.3 工作票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六.1.1.4.3.4 所派工作負責人和工作班人員是否適當和足夠,精神狀態是否良好。六.1.1.5 工作負責人:六.1.1.5.1 認真貫徹執行現場規程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六.1.1.5.2 領導并督促全體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安全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工作前將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向全體工作人員交底,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資準備,合理安排工作人員的工作,并認真全面地落實安全措施。六.1.1.5.3 工作負14、責人應對下列事項負責:六.1.1.5.3.1 正確安全地組織工作;六.1.1.5.3.2 結合實際進行安全思想教育;六.1.1.5.3.3 督促、監護工作人員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六.1.1.5.3.4 負責檢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和值班員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 實際條件;六.1.1.5.3.5 工作前對工作人員交待安全事項;六.1.1.5.3.6 工作班人員變動。六.1.1.5.4 在工作中要加強安全監護,堅決反對和制止工作中的習慣性違章行為,確保人員和設備安全。七、 工作準備1. ND32塔組裝至110KV桂東線導線底下4米,保證新組裝鐵塔與運行線路足夠的安全距離。2. ND3015、ND31、ND30ND32的導、地線、光纜、金具等材料、工器具在施工作業前運輸到塔位。導、地線、光纜展放到相應塔位,以保證后序施工的順利進行。3. 召開班前會,向班級的施工人員作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并組織主要工作負責人到現場了解施工現場情況。4. 主要施工工具及安全器具準備序號名稱規格數量備注1工作接地線110kV2組2驗電器110kV2支3絕緣手套2副4登桿腳扣(踩板)2副備用5臨時拉線4條6地錨4組7撬棍22*10006條8水管鉗1502把9麻繩30m4條10導線盤支架1套自有設備11電動鉸磨2臺自有設備12導體壓接鉗1套自有設備13液壓機125t1套自有設備14分解組塔抱桿2組自有設備116、5力矩扳手4套自有設備16相位計1套自有設備17兆歐表5000V1個自有設備18對講機5W6臺自有設備19貨車3T1輛自有設備20小汽車1輛自有設備八、 施工流程、工藝、應急處理及施工計劃安排1. 施工作業流程示意圖停電、驗電、掛接地線機械人員就位反向臨時拉線安裝新鐵塔組裝緊新線、拆除舊桿塔驗收、消缺結束工作票 新建線路啟動停電施工作業結束2. 施工工藝流程八.2.1.1 工作負責人在接到供電局調度中心對110kV桂東線的工作許可命令后,安排施工人員立即在驗電/接地監護人的監護下,用檢驗合格相適應的電壓等級的驗電器在110kV桂東#31塔小號側、#40塔大號側線路上對三相導線進行驗電驗明確無電17、壓后,在110kV桂東線線路兩端的#31塔小號側和#40塔大號側各掛接地線一組(共二組)。八.2.1.2 檢查安全措施到位情況后,在110kV桂東線的#31塔導地線橫擔大號側和#40塔導地線橫擔小號側各打一組臨時拉線,防止ND31-原桂東線#31段、ND32-原桂東線#40段重新調整弧垂時#31塔、#40塔單側受力傾斜變形,打拉線時注意拉線對導、地線的間隔,防止相互碰撞摩擦,接線對地夾角不宜大于45。八.2.1.3 鐵塔組裝工藝流程八.2.1.3.1 本工程采用內懸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施工作業。八.2.1.3.2 作業流程,如下圖八.2.1.3.3 臨時地錨坑布置,如下圖八.2.1.3.3.118、 抱桿四方拉線的地錨坑與塔們中心水平距離為塔全高的1.2倍,拉線方向與線路中心線成45度。八.2.1.3.3.2 牽引地錨坑要盡量避免在起吊方向,牽引地錨與塔中心的水平距離為塔全高的1.5倍。八.2.1.3.3.3 調整繩方向視吊片方向而定,距離就保證調整繩對水平地面的夾角不大于45度,可采用地鉆或小號地錨固定。八.2.1.3.3.4 牽引轉向滑車地錨利用基礎或塔腿,但必須用麻布和方木包裹基礎或塔腿作保護其外觀措施。八.2.1.3.4 抱桿系統布置八.2.1.3.4.1 抱桿坐落在塔們中心。八.2.1.3.4.2 抱桿采取四方承托,下端連抱桿底部,上端固定在鐵塔主材節點上部。八.2.1.3.419、.3 抱桿四方拉線上端連接抱桿頂部,下端與拉線地錨連接。八.2.1.3.4.4 提升抱桿需設腰環作保護。八.2.1.3.5 牽引系統設置轉向腰滑車。八.2.1.3.6 施工作業現場布置,如下圖八.2.1.4 施工方法八.2.1.4.1 施工準備、核準塔料;按安全文明施工規定,平整布置現場;按要求挖好地錨坑,挖好馬道,排除積水,埋設地錨,小運塔料到現場,擺放整齊;組塔工具運輸到位;按圖紙核準塔材,包括螺栓規格、型號、數量。八.2.1.4.2 將四個塔座安裝在四個基礎上,調正方向,核對根開對角線無誤。八.2.1.4.3 安裝最下段四根鐵塔主材和三面輔材,以已安裝好的塔腿為小抱桿起立抱桿,然后安裝另20、一面輔材。八.2.1.4.4 連接輔材測量上口根開及對角線無誤后,堅固所有螺栓,裝設吊裝系統,將吊裝滑輪組拉至塔外地面,留有一定的余繩。八.2.1.4.5 提升抱桿。八.2.1.4.5.1 安裝兩道腰環,將腰環提升到適當位置,收緊繩封固。八.2.1.4.5.2 抱桿下端掛設提升滑車,已組塔段的上端主材掛設一轉向滑車,將提升磨繩的單頭套端穿過提升滑車連于塔上轉向滑車的對角主材上,另一端通過塔上轉向滑車、地滑車至絞磨,塔上轉向滑車與提升磨繩的綁扎點應等高。八.2.1.4.5.3 現場指揮下達指令,拉線看守人員松開外拉線的封固。八.2.1.4.5.4 啟動牽引設備,緩慢牽引,提升抱桿,提升過程中,塔21、上腰環監控人員隨時監控并指揮拉線操作人員隨抱桿提升放出拉線,直到抱桿提升至預定位置后,停止牽引。八.2.1.4.5.5 將承托繩收緊,在塔身節點上方且緊靠節點處綁扎牢固,四點應在同一高度,綁扎點應襯墊方木等保護塔材。八.2.1.4.5.6 現場指揮下達指令,緩慢放松提升磨繩至承托系統完全受力,解除提升牽引。八.2.1.4.5.7 拉線操作人員根據現場指揮指令松、緊拉線,至抱桿達預定狀態后封固。八.2.1.4.5.8 塔上腰環監控人員放松腰環繩。八.2.1.4.5.9 上述過程為第一次提升抱桿,再次提升抱桿時,應在開始提升抱桿一小段后,停止牽引,拆除承托系統,再繼續提升,其他過程不變。八.2.122、.4.6 吊裝塔片八.2.1.4.6.1 按要求綁扎吊點,吊點繩與起吊滑輪組連接。八.2.1.4.6.2 綁扎吊片的上下調整大繩,大繩下端與錨固點連接,收緊下部調整大繩。八.2.1.4.6.3 磨繩通過轉向地滑車,與牽引動力連好。八.2.1.4.6.4 起吊人員作業到位,現場指揮全面檢查無誤后,下達牽引指令,開始牽引。八.2.1.4.6.5 起吊過程中,控制大繩人員隨吊片頭部起立位置,適當放出控制上大繩,控制下大繩經絡收緊。八.2.1.4.6.6 現場指揮在起吊過程中應位于起吊吊片的側面,隨時觀測抱桿傾斜情況,遇有異常,指揮調整大繩松緊或調整拉線。八.2.1.4.6.7 現場指揮在起吊過程中應23、隨時監視吊片與組好塔段保持適當距離,并指揮大繩調整人員隨塔片上升調整大繩,不得碰掛塔身;在吊片上升過程中,塔上尖站在塔身內側的安全位置上,吊片吊離地面,控制大繩適當放松,在吊片高度接近已組塔段上端時,放慢牽引速度,略高于已組好塔段上端時停止牽引,塔上人員就位(分別站在側面和內側),指揮緩慢放松調整大繩,吊件下端與已組好塔段上端對齊時,指揮緩慢松磨,直到螺孔對正,塔上人員及時用小撬棍插入螺孔并指揮停磨,調整控制大繩,塔上塔下配合逐個安裝連接螺栓,拆除下控制大繩,封固上調整大繩,拆除磨繩與絞磨連接。八.2.1.4.6.8 利用相同程序吊裝另一側吊片。八.2.1.4.6.9 連接輔材測量上口根開及對24、角線無誤后,堅固所有螺栓,拆除吊點繩和控制大繩。八.2.1.4.6.10 將吊裝滑輪組拉至塔外地面,留有一定的余繩。八.2.1.4.6.11 循環往復以上程序直到將塔身吊裝完畢。八.2.1.4.7 吊裝塔頭:地線頂架和導線橫擔采用分別整體吊裝,吊裝順序先上后下,用抱桿吊裝頂架,然后將吊裝滑輪組定滑輪移到頂架,用頂架吊裝橫擔,吊裝時,牽引磨繩通過塔內轉向滑車、地面轉向滑車連至絞磨。八.2.1.4.8 拆除抱桿八.2.1.4.8.1 在鐵塔橫擔中部的主材上掛設滑車,用提升抱桿的專用麻繩連于抱桿下端,在抱桿底部綁扎控制大繩,提升抱桿至下承托不受力后停止牽引。八.2.1.4.8.2 解除下承托,磨繩緩25、慢放松,四面臨時拉線隨抱桿下落收緊,至抱桿頂部略高出橫擔時停磨,在橫擔正文用繩套和U形環將專用磨繩與抱桿連成一體,塔上人員將抱桿臨時固定在橫擔上,放松四面拉線并拆除,拆除起吊滑輪組,用繩索將拉線和起吊滑輪組松至地面。八.2.1.4.8.3 拆除抱桿與橫擔的臨時固定,緩慢放松磨繩至抱桿頂部至橫擔中部時停磨,再次用繩套和U形環將專用磨繩與抱桿連接,繼續緩慢松磨,抱桿即將落地時,用控制大繩將抱桿底部向塔身外方向拉出,使其落地,繼續松磨至抱桿頂部靠近塔身,將抱桿頂部牢固固定在塔身。八.2.1.4.8.4 拆除抱桿下部與專用磨繩的連接,將磨繩移到抱桿頂部并連接,拆除抱桿與塔身的固定,啟動絞磨牽引直到抱桿26、直立地面停止牽引,高處作業人員攀登抱桿至分解點,在分解點上方綁扎控制大繩,將分解點上下方抱桿用繩套放松連接,拆除抱桿接頭螺栓,作業人員下至地面安全地帶。八.2.1.4.8.5 啟動絞磨至抱桿離地,用抱桿下部控制繩將抱桿底部向塔身外方拉出,緩慢松磨直到抱桿下部拆除段落地,解除分解點處的連接繩套,將拆除部分移出塔外。八.2.1.4.8.6 循環往復直到抱桿拆除完畢,用繩索將磨繩和滑輪松至地面。八.2.1.4.9 復緊螺栓、清理現場八.2.1.4.9.1 補劉因抱桿影響無法安裝的輔材,按規范要求緊固螺栓,做好防松防盜措施,按規范要求檢查鐵塔安裝質量,做好記錄。八.2.1.4.9.2 挖出臨時地錨,轉27、移組塔工具,回填地錨坑,初步恢復地貌。八.2.1.5 拆除舊線,架設新線施工工藝八.2.1.5.1 檢查110kV桂東線的#31塔大號側和#40塔小號側臨時拉線和鐵塔受力情況正常;八.2.1.5.2 高空作業人員利用軟梯施工(系好安全帶、不得直接站在導(地)線上作業),在110KV桂東線#36、#35、#34、#33、#32桿和#39塔上用手扳葫蘆收緊導、地線至懸垂線夾不受力情況下,將導、地線從懸垂線夾解除,裝設導、地線放線滑車,再將導、地線移入放線滑車中輪槽內。八.2.1.5.3 在新建ND31塔處裝設兩個機動絞磨緊線系統,注意機動絞磨安裝位置避開導線底下。八.2.1.5.4 因為ND30-28、ND31、ND30-ND32孤立檔檔距較小,采用人工結合機械半張力放線。八.2.1.5.5 在新建110KV桂東解口線工程ND30塔掛起ND30ND31和ND30ND32段新導、地線后尾耐張。八.2.1.5.6 在新建ND31塔靠原桂東線#36側,分每一根施工,用機動絞磨收緊原桂東線#37#31段與導、地線或光纜,直到原桂東線#37#38檔無張力時,臨時錨固在新建ND31塔塔腿段,高度與原線路高度一致,錨固導、地線鉗夾點做兩道,第一道用相應線夾夾緊,第二道在導、地線纏繞鋁包帶后用兩個馬鞍卡子卡緊防止跑線;拆除#38塔耐張,在新建ND31塔處余留適當長度后裁斷(ADSS光纜在#37桿接頭盒處拆除29、),ND31原桂東線#31塔段進行重新調整弧垂緊線采取不落線施工,新建ND31塔原桂東線#36桿檔跨越鄉村道路、通訊線、新建鄉村道路不需搭設跨越架,施工時不得先解除原線路臨時錨固鋼絲繩,采用邊緊線邊放松臨時錨固鋼絲繩施工。八.2.1.5.7 在新建110KV桂東解口線工程ND32塔處ND30ND32緊線和ND32原桂東線#40塔段導、地線和光纜重新調整弧垂緊線同步施工,施工方法與新建ND31原桂東線#31塔段施工方法基本相同;八.2.1.6 緊線施工工藝八.2.1.6.1 新建ND30塔ND31塔檔和新建ND31塔原桂東線#31塔段在新建ND31塔根據氣溫綁扎好弛度板。八.2.1.6.2 新建30、ND30塔ND32塔檔和新建ND32塔原桂東線#40塔段在新建ND32塔根據氣溫綁扎好弛度板。八.2.1.6.3 按每相子導線的預定順序逐根緊線,先緊好中間相子導線,觀測好弛度,其他子導線比照該子導線觀測弛度,全部緊好后復核各子導線弛度,異常時用手板葫蘆通過調整板進行調整。八.2.1.6.4 現場指揮下達牽引指令,新建ND30塔ND31塔檔和新建ND31塔原桂東線#31塔段在ND31塔兩側同時啟動絞磨收緊第一根(中間相)子導線,至導線離地,弛度觀測從沒登塔進行觀測,指揮絞磨正式牽引,當弛度接近要求時,放慢牽引速度,觀測弛度達到要求,停止牽引,復核無誤后在導線上畫印,指揮絞磨將導線回落地面壓接耐31、張管,壓接好后再次指揮絞磨收緊導線,當弛度接近要求時,放慢牽引速度,直至耐張鋼錨到達絕緣子串金具對接位置時,停止牽引,緊固連接金具螺栓,指揮絞磨緩慢放松牽引繩,停磨拆除緊線鉗頭。八.2.1.6.5 按照第一相緊線程序完成該區段所有緊線作業。八.2.1.6.6 緊線過程中嚴密監控鐵塔受力變形情況,根據情況及時調整兩側牽引速度。八.2.1.6.7 現場清理、地貌恢復,轉移所有設備、工器具。八.2.1.6.8 新建ND30塔ND32塔檔和新建ND32塔原桂東線#40塔段同樣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八.2.1.7 拆除110KV桂東線#37桿和#38塔施工工藝八.2.1.7.1 清理施工現場障礙物,裝設安全32、標志及安全圍欄;八.2.1.7.2 安裝倒桿(塔)方向控制拉線;八.2.1.7.3 現場設置專人統一指揮,施工區域設置專人監護。八.2.1.7.4 倒落桿(塔);八.2.1.7.5 地面分解拆除桿(塔);八.2.1.7.6 清理現場,拆除安全標志及安全圍欄。八.2.1.8 所有施工內容全部完成并通過驗收后,人員、機械、工器具離開現場后,工作負責人檢查確認現場施工人員全部撤離現場,2組臨時接地線已拆除,施工機具全部撤離到安全區域后,通知供電局調度中心,停電施工作業完成,結束停電工作票,轉入新建線路110KV平桂線、110KV平東線啟動環節。八.2.1.9 停電解口接架線施工工作結束。3. 工程計33、劃安排工作內容時間安排備注清理現場并做好維護,工器具、施工材料運輸等 7月20日前完成ND31、ND32鐵塔組立7月20日到7月23日 3天拆除原桂東線#37、#38桿段導地線及光纜、架設ND30至ND31塔導地線及光纜接入原桂東線#36桿并重新調整ND31#31段弧垂;架設ND30至ND32塔導地線及光纜接入原桂東線#39桿并重新調整ND32#40段弧垂。7月24日至7月25日2 天ND30至ND31塔、ND30至ND32塔防震錘等附件安裝及驗收、消缺工作;原桂東線#37桿、#38塔拆除7月26日1 天竣工驗收、停電工作結束轉入新建線路啟動工作。7月26日4. 特殊情況處理在停電時間內完成施34、工任務過程中,若遇到其它阻力或困難延誤了施工進度,不能在規定的停電時間內完成工作任務將采取以下措施:1. 若施工剩余的工作量能保證在半天的時間以內完成,將采取延長停電時間來完成施工任務;但必須在工作票結束時間前2小時向調度中心申請延期。2. 若施工過程中遇到不能施工或是計劃剩余工作量不能保證在半天內完成的,將采取提前結束工作票的方式提前結束工作任務,再另安排時間完成施工任務。九、 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一) 停電安全、技術措施1. 停電、送電工作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嚴禁采用口頭或約時停電、送電。2. 未接到停電工作許可命令前,嚴禁任何人及工器具攀登帶電線路。3. 工作負責人接到停電工作命令后,應指35、定專人先驗電,驗明線路確無電壓。驗電要用合格的驗電器,驗電時必須戴絕緣手套并要逐相進行驗電。驗電必須設專人監護。4. 停電作業必須掛接地線,并應掛在110kV桂東#31塔小號側、#40塔大號側線路上,線路導線分別使用單相接地線接地,接地線規格不得小于35mm2,材料應用多股軟銅線、接地體可利用鐵纖子(打入的深度不少于0.6m)或桿塔接地裝置。嚴禁使用其它導線作為接地線和短路線。5. 掛接地線的順序應先接接地端,后掛導線端,拆除接線時與此順序相反。接地線應連接可靠,不得纏繞。工作人員應使用絕緣棒或帶絕緣的手套,人體不得碰觸接地線。6. 掛接地線時,應戴絕緣手套或持絕緣棒操作。驗電和掛接地線時,必36、須設監護人。7. 若有感應電壓反映在停電線路上時,應加掛接地線,同時在拆除時,需在負責人的監督先完成,工作使用絕緣棒或帶絕緣手套,防止感應電觸電。8. 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佩帶好安全帽,穿膠底鞋,穿工作服并要整齊,高空工作人員帶好安全帶,安全帶要綁扎在牢固的地方,嚴禁高空拋物,必須用繩索傳送。(二) 鐵塔組立安全、技術措施1 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繩)。安全帶(繩)必須拴在牢固的構件上,并不得低掛高用。2 高處作業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應放在工具袋內或用繩索綁牢;上下傳遞物件應用繩索吊送,嚴禁拋擲。3 高處作業人員在轉移作業位置時不行失去保護,手扶的構件必須牢固。4 吊裝方案和現場布置應符37、合施工技術措施的規定;工器具不得超載使用。5 鋼絲繩與鐵件綁扎處應襯墊軟物。6 塔片就位時應先低側后高側;主材和側面大斜材未全部連接牢固前,不得在吊件作業7 抱桿提升前,應將提升腰滑車處及其以下塔身的輔材裝齊,并擰緊螺拴。8 鐵件及工具嚴禁浮擱在桿塔及抱桿上。9 用外拉線抱桿組立鐵塔應遵守下列規定:1) 升降抱桿必須有統一指揮,四側臨時拉線應均勻放出并由技工操作。2) 抱桿垂直下方不得有人;塔上人員應站在塔身內側的安全位置上。3) 抱桿根部與塔身綁扎牢固,抱桿傾斜角不宜超150。10 起吊和就位過程中,吊件外鍘應設控制繩。11 將舊導地線、光纜用軟管穿起,以保護舊導地線、光纜在施工工程中不受到38、損傷。(三) 架線安全、技術措施 在新建ND31塔靠原桂東線#36側,分每一根施工,用機動絞磨收緊原桂東線#37#31段與導、地線或光纜,直到原桂東線#37#38檔無張力時,臨時錨固在新建ND31塔塔腿段,高度與原線路高度一致,錨固導、地線鉗夾點做兩道,第一道用相應線夾夾緊,第二道在導、地線纏繞鋁包帶后用兩個馬鞍卡子卡緊防止跑線;拆除#38塔耐張,在新建ND31塔處余留適當長度后裁斷(ADSS光纜在#37桿接頭盒處拆除),ND31原桂東線#31塔段進行重新調整弧垂緊線采取不落線施工,新建ND31塔原桂東線#36桿檔跨越鄉村道路、通訊線、新建鄉村道路不需搭設跨越架,施工時不得先解除原線路臨時錨固39、鋼絲繩,采用邊緊線邊放松臨時錨固鋼絲繩施工。(四) 拆除桿(塔)安全、技術措施九.1.1.1 高處作業人員應衣著靈便,穿軟底鞋,并正確配戴個人工具。九.1.1.2 登高作業人同必須系好安全帶(繩),安全帶(繩)必須撿在安全可靠的構件上,并不得低掛高用。九.1.1.3 拆鐵塔片時,首先應把吊點繩綁好,檢查吊點繩是否受力,吊點繩受力后方可拆除螺栓。九.1.1.4 在鄰近帶電線路施工時,起重設備、臨時拉繩、控制繩等與帶電線路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或采用絕緣拉繩。九.1.1.5 高空作業人員在轉移位置時,不得失去保護,手棱的構件必須牢固。九.1.1.6 抱桿降落前應檢查降落所使用的滑車、鋼絲繩是否合格40、,打好臨時拉繩。九.1.1.7 用外拉線內抱桿拆除塔時應遵守下更規定:1) 升降抱桿必須有統一指揮,四側臨時拉線應均勻放和收并由技工操作。2) 抱桿垂直下方不得有人,塔上人員應站在塔身外鍘的安全位置上。3) 抱桿根部與塔身綁扎牢固,抱桿傾斜角不宜超過150。4) 拆除和放落過程中,吊件上應設控制繩。(五) 防倒桿(塔)安全、技術措施1. 圍設安全護欄、掛好安全警示牌并派人員現場監督。2. 打一組臨時拉線十、 施工安全危險點分析及控制措施序號作業內容危險點控制措施一作業前的準備工作1、作業現場情況核查不全面、不準確1.1 布置作業前,必須核對圖紙,勘察現場,徹底查明可能向作業點反送電的所有電源等41、。1.2 對現場周圍的帶電部位,行人、車輛行走的路線及對施工構成障礙物等核查清楚,以便確定可行的施工方案,查明作業中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2、作業任務不清2.1 參加作業人員必須提前進行技術交底,對具體工作內容及要求不清楚者不允許參加施工作業。2.2 在作業前,要將人員的任務分工,詳細交代施工危險點及其控制措施等。3、作業組的工作負責人和工作班成員選派不當3.1 選派的工作負責人必須是文件公布的有資格擔任的人員,應有較強責任心及安全意識,并熟練掌握所承擔的工作內容及質量標準。3.2 選派的工作班成員需能在工作負責人指導下安全、保質地完成所承擔的工作任務。4、施工機具不合格4.142、 施工用的機具(如發電機、起吊設備、安全帶等)必須經安全和質量檢查合格方能使用。4.2 驗電器、接地線必須檢驗合格才能使用。二保證安全的組織和技術措施的實施1、不按工作票的工作范圍和安全措施執行1.1 必須按工作票的內容和有關規程、制度執行。1.2 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及電力安全作業規程(架空輸電線路篇)的有關規定。2、未辦理工作許可手續,工作人員即進入現場1.1工作負責人必須在辦理許可手續后,方可帶領工作班人員進入作業現場。3、工作負責人在開工和復工前不認真檢查作業現場的安全措施3.1 工作負責人在接到工作許可的命令后,方可在工作票上簽名,然后帶領工作班成員進入現場施工。43、3.2 次日復工時,工作負責人須事前重新認真檢查安全措施符合工作票的要求后,方可工作。4、工作負責人不向工作班組成員交待工作現場4.1 工作負責人應檢查工作班成員著裝是否整齊,符合要求。安全防護用品是否佩帶齊全。4.2 工作負責人宣讀工作票,交待現場安全措施、帶電部位和工作危險點及其他注意事項。三實施作業1、單人留在作業現場1.1 除工作需要和條件允許外,所有工作人員(包括工作負責人)不得單獨留在作業現場。2、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參與作業,違反工作監護制度2.1 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在全部停電或部分停電時,只有安全措施可靠,人員集中在一個工作地點,確無觸電危險的情況下,方可參加工作。2.2 專44、責監護人不得做其他工作。3、違反現場作業紀律(喝酒等)3.1 工作負責人需及時提醒和制止影響作業人員的言行和精神、身體狀態,嚴禁帶酒意上崗。4、擅自變更現場安全措施4.1 不得隨意變更現場安全措施。4.2 特殊情況需變更時,必須征得工作許可人的同意,完成后及時恢復原安全措施。5、施工過程中不注意保護好原有設備、線路及其他設施。5.1 在吊裝附件時,一定不能讓附件碰到停電線路,以免損傷停電線路。五高空作業(1) 摔傷、高空墜落1、 需使用安全帶,安全帶的一端捆綁在牢固的金屬件上,其長度能起到保護作用。(2) 砸傷1、 現場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3) 感應電引發摔傷3.1作業人員應戴手套。3.2在45、作業地點加設臨時接地線。 六工作終結1、辦理工作終結手續后,還到線路上或是危險區域作業1.1 全部工作完畢,辦理工作終結手續前,工作負責人應對全部工作現場進行周密的檢查,確保無遺留問題。2.1在通知調度中心送電前,所有施工人員全部撤離工作現場。2、工作結束后,施工現場不清理,留下安全隱患2.1 每日工作結束后,需要對該段線路進行全面檢查,消除安全隱患并設專人看守。2.2 每日工作結束后,工作現場必須整理有序,對交通或行人有危險的障礙物,要設交通及夜行標志牌。2.3 工作結束后,工作現場必須清理干凈。十一、 文明施工措施1、 通過技術交底使每個施工人員都認識按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2、 施工前按相關規定認真布置好施工現場安健環標志和其它設施。3、 精心組織、嚴格管理,施工現場避免大聲喧嘩、爭吵,盡量控制施工噪音。4、 注意施工及生活廢物處理和施工用化工材料的使用及回收,保持作業所在環境不受到施工造成的污染、破壞。5、 認真做好本崗位的工作,提倡合作精神,力爭一次施工合格,決不延誤送電時間。6、 注意搞好地方關系,特別是青苗賠償工作,要先打招呼,取得同意后施工,同當地農民不爭不吵。7、 做到現場清潔,工完場清,桿塔下不留異物。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