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工程土工液限塑限聯合測定試驗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7386
2024-09-06
10頁
99.28KB
1、建筑地基工程土工液限塑限聯合測定試驗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1、依據標準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土工試驗規程SL237-19992、范圍2.1 適用于粒徑小于0.5mm顆粒組成及有機質含量不大于干土質量5的土。2.2 界限含水率包括土的液限、塑限和縮限。試驗方法分液限塑限聯合測定、圓錐儀法液限試驗、搓滾法塑限試驗、縮限試驗。3、職責 3.1 材料檢測部是本作業文件的執行部門。3.2 材料檢測部負責人負責檢測試驗過程控制,負責編制檢測試驗報告。3.3 技術負責人負責2、審核檢測試驗報告。3.4 材料檢測部部門負責人負責檢測試驗過程資源配置。4、液限塑限聯合測定試驗4.1 儀器設備 液塑限聯合測定儀:包括帶標尺的圓錐儀、電磁鐵、顯示屏、控制開關。圓錐質量為76g,錐角為30;讀數顯示宜采用光電式、游標式和百分表式。 試樣杯:直徑4050mm,高3040mm。 天平:稱量200g,分度值0.01g。 其他:烘箱、干燥箱、鋁盆、調土刀、篩等。4.2 試驗方法4.2.1 本試驗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試樣,當土樣不均勻時,采用風干試樣。當試樣中含有粒徑大于0.5mm的土粒和雜物時,應過0.5mm篩。4.2.2 當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樣時,取代表性土樣250g,將試樣放在橡皮板上3、用純水將土樣調成均勻膏狀,放入調土皿,浸潤過夜。4.2.3 將制備的試樣充分調拌均勻,密實地填入試樣杯中,填樣時不應留有空隙,對較干的試樣應充分搓揉,密實地填入試樣杯中,填滿后刮平表面。4.2.4 將試樣杯放在聯合測定儀的升降座上,在圓錐上抹一薄層凡士林,接通電源,使電磁鐵吸住圓錐。4.2.5 調節零點,將屏幕上的標尺調在零位,調整升降座,使圓錐尖接觸試樣表面,指示燈亮時圓錐在自重下沉入試樣,經5s后測讀圓錐下沉深度(顯示在屏幕上),取出試樣杯,挖去錐尖入土處的凡士林,取錐體附近的試樣不少于10g,放入稱量盒內,測定含水率。4.2.6 將全部試樣再加水或吹干并調勻,重復上述步驟分別測定第二點、4、第三點試樣的圓錐下沉深度及相應的含水率。液塑限聯合測定應不少于三點。(注:圓錐入土深度宜為34mm,79mm,1517mm。)4.3 試驗成果整理4.3.1試樣含水率計算公式(4.3.1):(4.3.1)式中 含水率,; m濕土質量,g; md干土質量,g。計算至0.1。4.3.2 制圖關系曲線以含水率為橫坐標,圓錐入土深度為縱坐標,在雙對數坐標紙上繪制關系曲線(圓錐下沉深度與含水率關系曲線)。三點應在一直線上(標為A線)。當三點不在一直線上時,通過高含水率的點和其余兩點連成二條直線,在圓錐下沉深度為mm處查得相應的含水率,當兩個含水率的差值小于時,應以兩點含水率的平均值與高含水率的點連一直線5、(標為B線)。當兩個含水率的差值大于、等于時,應重做試驗。4.3.3 確定界限含水率在含水率與圓錐下沉深度關系曲線圖上查得下沉深度為17mm所對應的含水率為液限,查得下沉深度為10mm所對應的含水率為10mm液限,查得下沉深度為2mm所對應的含水率為塑限,取值以百分數表示,準確至0.1%。4.3.4 塑性指數按公式(4.3.4-1)計算,液性指數按公式(4.3.4-2)計算:(4.3.4-1)(-2)式中 塑性指數; 液性指數,計算至0.01; 液限,;塑限,。4.3.5 含水率的測定按含水率試驗作業指導書ZY(100)YT(1/54)2009執行。4.4 試驗記錄液塑限聯合試驗記錄表(表4.6、4)表4.4 液塑限聯合試驗記錄表工程名稱: 試樣編號圓錐下沉深度h(mm)盒號濕土質量m(g)干土質量md(g)含水率(%)液限L(%)塑限P(%)塑性指數IP()液性指數IL()試驗者試驗日期5、圓錐儀法液限試驗5.1 儀器設備5.1.1圓錐儀:質量760.2g,錐角30,距錐尖10mm或17mm處有環形線。 試樣杯:內徑不應小于40mm,高度不應小于30mm。 底座:硬質木料或金屬制成。 其他:調土刀、調土皿等。5.2 試驗方法用調土刀將制備好的試樣徹底調抖均勻,使其含水量接近液限。將試樣填入試樣杯中,填土時不應使土內留有空隙,滿后刮去多余的土,使土面與杯口齊平,將試樣杯放在底座。5.27、.2在錐體上抹一薄層潤滑油,提住上端手柄,放在試樣表面中部。當錐尖與試樣表面接觸時,放開手指,使圓錐儀在其自重下沉入土中。5.2.3當錐體經約s沉入土中深度不等于17mm或10mm時,表示試樣的含水量高于或低于液限,取出圓錐儀,挖去粘有潤滑油的土,取出全部試樣放回調土皿中,用濾紙或亞麻布排除水分或加入少量純水,調整土的含水量,繼續調拌均勻后,再按規定進行。5.2.4當錐體經約5s沉入土中深度等于17mm或10mm,土面恰與錐體環形刻線在一個水平面上時,表示土的含水量等于17mm或10mm液限,取出圓錐儀,挖去粘有潤滑油的土,取錐體附近試樣不應少于10g,放入稱量盒內,測定含水量。5.2.5本方8、法須進行平行測定,取其算術平均值,以整數()表示,其平行差值應符合表的規定表 液限測定允許平行差值液 限 ()允許平行差值()5.3 試驗成果整理含水率測定按含水率試驗作業指導書ZY(100)YT(1/54)2009執行。6、搓滾法塑限試驗6.1 儀器設備6.1.1 毛玻璃板。 縫隙3mm的模板或直徑3mm的金屬絲,或卡尺。 天平:稱量200g,分度值0.01g。 其他:烘箱、篩等。6.2 試驗方法 取0.5mm篩下的代表性試樣100g,放在盛土皿中加純水拌勻,濕潤過夜。 將制備好的試樣在手中揉捏至不粘手,捏扁,當出現裂縫時,表示其含水率接近塑限。 取接近塑限含水率的試樣10g,用手搓成橢圓形9、,放在毛玻璃板上用手掌滾搓,滾搓時手掌的壓力要均勻地施加在土條上,不得使土條在毛玻璃板上用力滾動,土條不得有空心現象,土條長度不宜大于手掌寬度。 當土條直徑搓成mm時產生裂縫,并開始斷裂,表示試樣的含水率達到塑限含水率。當土條直徑搓成3mm時不產生裂縫或土條直徑大于3mm時開始斷裂,表示試樣的含水率高于塑限或低于塑限,都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 取直徑3mm有裂縫的土條g,測量土條的含水率。6.2.6 本試驗應進行兩次平行測定,兩次測定的差值:當含水率小于40%時為1%;當含水率等于、大于40%時為2%,取兩次測值的平均值,以百分數表示。6.3 試驗成果整理含水率測定按含水率試驗作業指導書ZY(110、00)YT(1/54)2009執行。7、縮限試驗7. 1 儀器設備7.1.1 收縮皿(或環刀):金屬制成,直徑4.55.0cm,高23cm。7.1.2 天平:稱量500g,分主工值0.01g。7.1.3 其他:蠟、燒杯、細線、針、烘箱、鋁盒等。7.2 試驗方法7.2.1 取代表性的土樣,用純水制備成約為液限的試樣。7.2.2 在收縮皿內抹一薄層凡士林。將試樣分層裝入收縮皿中,每次裝入后將皿在試驗臺上拍擊,直至驅盡氣泡為止。7.2.3 收縮皿裝滿試樣后,用直尺刮去多余試樣,擦凈收縮皿外部,立即稱收縮皿加濕土總質量。7.2.4 將盛裝試樣的收縮皿放在室內逐漸晾干,至試樣的顏色變淡時,放入烘箱中烘至11、恒量。7.2.5 稱皿和干土總質量,準確至0.1g。7.2.6 按密度試驗作業指導書(ZY(100)-YT(2/54)-2009)中的蠟封法測定干土體積。7.3 試驗成果整理7.3.1 縮限計算:按公式(7.3.1)計算縮限。(7.3.1)式中 s縮限,; V1濕土體積(即收縮皿或環刀容積),cm3; V2烘干后土體積,cm3; md干土質量,g; 水的密度,g/cm3。計算0.1。7.3.2 本試驗需進行兩次平行測定。平行差值:高液限土不得大于2,低液限土不得大一1。7.4 試驗記錄縮限試驗記錄表(表7.4)表7.4 縮限試驗記錄表工程名稱 試驗日期年月日室內編號收縮皿編號濕土質量(g)(1)干土質量(g)(2)含水率(%)(3)濕土體積(cm3)(4)干土體積(cm3)(5)收縮體積(cm3)(6)收縮含水率(%)(7)縮限(%)(8)平均值(%)(9)試驗人員試驗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