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客運專線信號工程高速道岔轉轍設備安裝調試施工作業指導書3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194
2024-09-06
34頁
6.50MB
1、鐵路客運專線信號工程高速道岔轉轍設備安裝調試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 適用范圍42 施工作業準備42.1一般要求42.2 內業技術準備42.3 外業技術準備43 技術要求44 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64.1 施工程序64.2 工藝流程65 施工要求75.1施工準備75.1.1 無砟軌道道岔轉轍設備安裝條件評估75.2 轉換設備預安裝與調試9尖軌外鎖閉的安裝9心軌外鎖閉安裝。12轉轍機安裝17開口及密貼調整19表示桿安裝及調整215.3密貼檢查器安裝255.4道岔轉換設備靜態驗收2552、.5道岔轉換設備轉換驗收255.6轉換設備安裝和工電聯調265.7 道岔交驗前的保養266 勞動組織266.1施工隊伍、工期安排267 材料要求278 設備機具配置279 保證措施289.1 施工進度保證措施289.2 施工技術保證措施289.3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289.4 雨季施工質量保證措施289.5 高溫季節施工質量保證措施2910 安全及環保措施2910.1 安全保證措施2910.2 夜間施工安全措施2910.3 環境保護措施29對站前檢查附表一:30電務自檢附表二:331 適用范圍 適用于xx客運專線無砟道岔轉轍設備安裝施工。 2 施工作業準備 2.1一般要求 前期工程施工情況及鋪岔3、后條件的調查。 向鋪岔施工單位收集岔枕間距、軌距、基坑、岔枕螺栓孔等資料,為道岔轉轍設備安裝提供依據。 檢查道岔自然密貼程度,根據安裝圖紙測量相關數據。 對到場道岔轉轍設備進行開箱檢查驗收。 調查施工路線,確定轉轍設備運輸路線,選定吊裝地點。 根據確定的道岔施工方案,落實各項施工機具設備。 2.2 內業技術準備 對設計圖紙進行會審,并熟悉相關施工、設計文件以及無砟道岔相關規范、規程、技術條件等。 對收集到的鋪岔施工資料進行核對,并做好復測工作。組織有關人員到現場察看,做好記錄。 匯編資料,在所有資料審核無誤的基礎上編制施工組織方案、技術交底書等施工技術文件。 在建設單位或監理統一組織下,按照有4、關程序和規范要求,對鋪岔工程施工質量、道岔外形進行觀測等事項進行檢查和確認,辦理相關簽認手續。 開展對道岔施工各工序操作人員的崗前培訓,道岔轉轍設備組裝與精調等人員需持證上崗。 按照施工程序,將開箱檢驗、報驗單報送監理工程師簽認。2.3 外業技術準備 根據確定的施工方案,落實施工機具設備及儀表,做好安裝道岔轉換設備準備工作。 應就接口工程施工順序、施工場地、道岔轉轍設備運輸、道岔工電聯調施工等事宜與有關單位做好溝通和協調,劃分施工界面,明確各自的工作內容和配合事宜。3 技術要求 3.1 轉換設備圖紙對應表道岔圖名道岔圖號岔枕圖號轉換設備圖號轉換設備圖名時速350km客運專線鐵路60kg/m鋼軌5、18號單開道岔(無砟軌道)客專線(07)009客專線 (07)002- 客專線(07)010-時速350km客運專線鐵路60kg/m鋼軌18號單開道岔外鎖閉裝置安裝圖客專線(07)010-時速350km客運專線鐵路60kg/m鋼軌18號單開道岔轉換設備(ZDJ9)安裝圖客專線(07)010.1(07)010.2時速350km客運專線鐵路60kg/m鋼軌18號單開道岔轉換設備(S700K)安裝圖時速350km客運專線鐵路60kg/m鋼軌42號單開道岔(無砟軌道)客專線(07)006客專線 (07)007 客專線(07)008-時速350km客運專線鐵路60kg/m鋼軌42號單開道岔外鎖閉裝置安裝6、圖客專線(07)008-時速350km客運專線鐵路60kg/m鋼軌42號單開道岔轉換設備(S700K)安裝圖客專線(07)008-時速350km客運專線鐵路60kg/m鋼軌42號單開道岔轉換設備(ZDJ9)安裝圖3.2 時速350 公里18 號道岔轉換設備主要參數3.3 時速350 公里42 號道岔轉換設備主要參數4 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 4.1 施工程序 全線正線無砟高速道岔160組,其中18號無砟道岔152組,42號無砟道岔8組,設備到場后進行開箱檢驗檢查道岔達到安裝條件后,通過公路運輸到各站指定地點采用汽吊將散件吊裝到安裝地點安裝轉換設備初調工電聯調并檢驗拆除轉換設備待道岔澆筑后再進行安裝7、進行道岔轉換設備精調道岔交驗前的保養的順序施工。 4.2 工藝流程 高速道岔轉轍設備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 施工準備對工務設備檢查、測量現場確認轉換設備安裝外鎖閉裝置電動轉轍機安裝連接轉轍機動作連接桿外鎖閉裝置及調整連接表示桿安裝及調整檢查確認收尾密貼檢查器安裝工藝流程框圖5 施工要求 5.1施工準備 無砟軌道道岔轉轍設備安裝條件評估 道岔轉換設備安裝前,站前工程的道岔應鋪設完畢,檢驗合格。滿足道岔轉換設備安裝條件;著重驗證以下幾點并作好相關記錄:(1)、道岔初始狀態對現場道岔做一次全面調查,包括道岔型號,基本軌類型,軌距,尖軌開程,岔枕位置、各牽引點處岔枕間距、岔枕與直基本軌垂直度、牽引點中心8、線(基本軌上兩孔中心)距前一岔枕中心線距離,檢查牽引點基本軌兩孔中心與尖軌安裝連接鐵的兩孔中心是否對中,轉轍機是左裝、右裝等,做好調查記錄。若為無砟道岔,道岔鋪設完成經過檢測、驗收后,按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道岔鋪設暫行技術條件規定的進行標準進行檢查:檢查各牽引點處轉轍基坑深度,檢驗標準+5mm;檢查各牽引點處轉轍基坑寬度,檢驗標準+5mm;檢查轉轍基坑軸線位置,檢驗標準2mm;檢查轉轍基坑平整度,檢驗標準2mm/m。檢查牽引點中心線(基本軌上兩孔中心)距前一岔枕中心線距離,檢查牽引點處兩岔枕中心線的距離,檢查牽引點基本軌兩孔中心與尖軌安裝連接鐵的兩孔中心是否對中。若道岔初始狀態不滿足以上要求,需重9、新調整道岔及岔枕等滿足要求。(2)、在安裝轉換設備前,不用撬棍撥動,密貼段的直、曲尖軌原始狀態分別與曲、直基本軌基本宏觀密貼;用撬棍撥動,尖軌、心軌應動作平順,沒有明顯阻滯。若道岔原始密貼狀態不滿足以上要求,需重新調整至滿足要求。(3)、密貼狀態在尖軌三個牽引點處用撬棍或鉤鎖器使直、曲尖軌分別與曲、直基本軌密貼,檢查直、曲尖軌第一牽引點后整個密貼段的密貼情況,按客運專線有砟軌道道岔鋪設暫行技術條件中的檢驗標準1mm;滿足要求后,檢查直、曲尖軌第一牽引點前與曲、直基本軌密貼,按客運專線有砟軌道道岔鋪設暫行技術條件中的檢驗標準0.5mm。在心軌第一牽引點處用撬棍或鉤鎖器使心軌與翼軌密貼,用撬棍使第10、二牽引點心軌至規定動程,檢查心軌第一牽引點處密貼,按客運專線有砟軌道道岔鋪設暫行技術條件中的檢驗標準1mm;滿足要求后,檢查心軌尖端至第一牽引點密貼,按客運專線有砟軌道道岔鋪設暫行技術條件中的檢驗標準0.5mm。若密貼狀態不滿足以上要求,需重新調整至滿足要求。(4)尖軌與基本軌應宏觀密貼,尖軌頭部至第一牽引點處的縫隙應不大于0.2mm,第一牽引點向后到創切點處的縫隙均不得大于1.0mm。尖軌無彎腰、拱背,與滑床板接觸良好,在連續4塊滑床板中至少有3塊接觸,其他部分縫隙不得大于2.0mm。(5)、道岔鋪設水平導曲線不得有反超高其偏差值為2。(6)、直線尖軌軌頭切削距起點處其偏差值為1。(7)、直11、尖軌第一牽引點前與曲。基本軌密貼縫隙0.5。(8)、直尖軌其余部分與基本軌密貼1.0。(9)、直尖軌與曲基本軌間頂鐵縫隙1.0。(10)、直尖軌軌底與滑床臺縫隙1.0,且1.0縫隙不能連續出現。(11)、曲尖軌第一牽引點前與直基本密貼縫隙0.5。(12)、曲尖軌其余部分與直基本軌密貼縫隙1.0。(13)、曲尖軌軌底與滑床臺縫隙1.0,且1.0縫隙不能連續出現。(14)、心軌尖端至第一牽引點處密貼(直)縫隙0.5。(15)、心軌其余部分與翼軌密貼(直)縫隙1.0。(16)、心軌尖端至第一牽引點處密貼(曲)縫隙0.5。(17)、心軌其余部分與翼軌密貼(直)縫隙1.0。(18)、在可動心轍叉牽引點處12、翼軌軌頭外側與翼軌軌肢側相對距離尺寸允許偏差1.0。(19)、直向開通心軌軌底與臺板縫隙1.0,且1.0縫隙不能連續出現。(20)、側向開通心軌軌底與臺板縫隙1.0,且1.0縫隙不能連續出現。(21)、長心軌軌腰與頂鐵的縫隙1.0。(22)、短心軌軌腰與頂鐵的縫隙1.0。(23)、岔枕鋪設相對直股垂直度牽引點兩側與心軌部分4,其余10。(24)、軌枕位置偏差5。(25)、閉合狀態下,尖軌軌底和輥輪的間隙2.0。(26)、打開狀態下,尖軌軌底和滑床板的間隙2.03.0。5.2 轉換設備預安裝與調試 5.2.1尖軌外鎖閉的安裝(1)在各牽引點分別連接兩鎖閉桿,要求兩鎖閉桿連接平直,與絕緣墊板、連板13、配合良好,螺栓、螺母、墊圈聯結牢固,如圖5.2.1.1、圖5.2.1.2 所示。圖5.2.1.1 絕緣墊板連接圖5.2.1.2 連接后的鎖閉桿(2)用撬棍將兩側尖軌撬開,預安裝尖軌、基本軌處螺栓后,再分別安裝各牽引點處的尖軌連接鐵,如圖5.2.1.3 所示。圖5.2.1.3 安裝尖軌連接鐵(3)將一鎖閉框安裝在一側基本軌上,鎖閉框安裝螺栓應在鎖閉框安裝長孔的中心位置,并暫不擰緊;將鎖閉桿從另一側基本軌軌底套入鎖閉框,并使鎖閉框組件擋板的凸臺進入鎖閉桿的凹槽,將另一鎖閉框安裝在另一側基本軌上,如圖5.2.1.4 所示。圖5.2.1.4 鎖閉框組件、鎖閉桿的安裝(4)調整兩側鎖閉框位置,使鎖閉桿在14、鎖閉框內擺放平順。(5)將一鎖鉤放在鎖閉桿上,鎖鉤缺口卡在鎖閉桿凸臺上,保持鎖鉤孔內清潔無異物并潤滑均勻,推動鎖閉桿,使鎖鉤孔對齊尖軌連接鐵的銷軸孔,由前向后穿入銷軸(銷軸螺紋端遠離尖端鐵),緊固銷軸,另一側按同樣方法安裝,如圖5.2.1.5 所示。圖5.2.1.5鎖鉤的安裝(6)穿入固定螺栓安裝兩側鎖閉鐵,暫不緊固,如圖5.2.1.6 所示。圖5.2.1.6 安裝鎖閉鐵(7)安裝鎖鉤夾板,如圖5.2.1.7 所示。圖5.2.1.7 安裝鎖鉤夾板5.2.2心軌外鎖閉安裝。(1)將心軌鎖鉤放置在鎖閉桿上,使鎖鉤的尾部分別在鎖閉桿兩凸臺外側,如圖5.2.2.1、圖5.2.2.2 所示。圖5.2.215、.1 客專18 號心軌一動外鎖閉桿和鎖鉤組件圖5.2.2.2 客專18 號心軌二動外鎖閉鎖閉桿和鎖鉤組件(2)將鎖閉桿鉤置于心軌下,使鎖鉤缺口對準心軌。(3)將鎖閉桿鉤抬起,從兩側安裝鎖閉框,將鎖閉框用螺栓固定在翼軌上,鎖閉框應與翼軌的軌頭和軌底的側面貼靠,同時保證鎖閉框與鎖閉桿的接觸面水平,如圖5.2.2.3 所示。注意鎖閉框、擋板上均有標記,應按標記安裝在不同牽引點的直股側或曲股側。圖5.2.2.3 心軌一動外鎖閉組裝(4)安裝兩側鎖閉鐵。注意鎖閉鐵有標記,應按標記安裝在不同牽引點的直股側或曲股側,如圖5.2.2.4 所示。圖5.2.2.4 安裝鎖閉鐵(5)安裝客專42 號的心軌二動、三動16、外鎖閉時,先在長短心軌兩側安裝分別連接鐵,并將鎖鉤穿在銷軸上,如圖5.2.2.5、圖5.2.2.6 所示。圖5.2.2.5 客專42 號心軌二動連接鐵和鎖鉤圖5.2.2.6 客專42 號心軌三動連接鐵和鎖鉤(6)抬起鎖閉桿,從兩側安裝鎖閉框,將鎖閉框用螺栓固定在翼軌上,鎖閉框應與翼軌的軌頭和軌底的側面貼靠,同時保證鎖閉框與鎖閉桿的接觸面水平,如圖5.2.2.7、圖5.2.2.8 所示。注意鎖閉框、擋板上均有標記,應按標記安裝在不同牽引點的直股側或曲股側。圖5.2.2.7 客專42 號心軌二動鎖閉框圖5.2.2.8 客專42 號心軌三動鎖閉框(7)安裝兩側鎖閉鐵,如圖5.2.2.9 所示。注意鎖17、閉鐵有標記,應按標記安裝在不同牽引點的直股側或曲股側。圖5.2.2.9 客專42 號心軌二動鎖閉鐵5.2.3轉轍機安裝(1)連接基礎托板,但不緊固各部螺栓。(2)將轉轍機就位,轉轍機外殼邊緣與道岔直線基本軌平行,其偏移量不大于3mm,轉轍機安裝后保持水平,調整后緊固托板各部位螺栓如圖5.2.3.1 所示。圖5.2.3.1 安裝轉轍機(3)用動作連接桿將轉轍機動作桿和外鎖鎖閉桿連接,如圖5.2.3.2 所示,注意安裝絕緣管。圖5.2.3.2 連接動作桿和外鎖鎖閉桿5.2.4開口及密貼調整(1)調整兩鎖閉框,使兩側鎖閉框對正,使轉轍機動作桿、連接桿、鎖閉桿在同一直線上,保證外鎖閉裝置在定反位轉換過18、程中動作平穩,無別卡現象。調整方正后緊固鎖閉框螺栓。(2)通過調整動作連接桿接頭螺扣的旋入量,使兩側尖軌開口量偏差小于2mm,如圖5.2.4.1 所示。圖5.2.4.1 尖軌開口偏差調整(3)通過增減尖軌連接鐵與尖軌之間的調整片,使尖軌開口滿足要求,如圖5.2.4.2 所示。如果有尖軌虛開現象,則不計虛開口量進行調整,并通知道岔鋪設方調整尖軌防調限位裝置位置,防止虛開口過大損傷到轉轍機表示缺口。調整片圖5.2.4.2 尖軌開口調整(4)通過調整動作連接桿接頭螺扣的旋入量,使心軌兩側鎖閉量偏差小于2mm。(5)通過增減鎖閉鐵和鎖閉框之間的調整片,使兩尖軌(可動心軌)與基本軌(翼軌)密貼滿足要求,19、如圖5.2.4.3所示。調整片圖5.2.4.3 密貼調整5.2.5表示桿安裝及調整(1)在轉轍器部位,安裝尖端鐵后,將轉轍機轉換到拉入位置,安裝短表示桿,調整表示桿無扣軸套和有扣軸套,使轉轍機檢測柱(鎖閉塊)落入表示(鎖閉)桿缺口,并使缺口內兩側間隙相等(A、C單邊間隙為25,B、D單邊間隙為45),用螺母將無扣軸套緊固;將轉轍機轉換到伸出位置,安裝長表示桿,調整表示桿無扣軸套和有扣軸套,使轉轍機檢測柱(鎖閉塊)落入表示(鎖閉)桿缺口,并使缺口內兩側間隙相等(A、C單邊間隙為25,B、D單邊間隙為45),用螺母將無扣軸套緊固,如圖5.2.5.1所示,并注意按照圖紙正確安裝絕緣件。圖5.2.5.20、1 安裝長短表示桿(2)在轍叉部位,安裝接頭彎板,將心軌表示桿與接頭彎板相連,如圖5.2.5.2所示,接頭彎板有轉轍機左右裝之分,并注意按照圖紙正確安裝絕緣件。圖5.2.5.2 安裝心軌表示桿(3)轍岔位置轉轍機表示調整 ZDJ9轉轍機表示調整將轉轍機轉換到拉入位置,調整表示桿無扣軸套和有扣軸套,使轉轍機檢查(鎖閉)柱落入表示(鎖閉)桿缺口,使轉轍機檢測柱(鎖閉塊)落入表示(鎖閉)桿缺口,并使缺口內兩側間隙相等(A、C單邊間隙為25,B、D單邊間隙為45),用螺母將無扣軸套緊固;將轉轍機轉換到伸出位置,拆掉調整管,松動轉轍機前兩表示桿之間固定螺栓,旋轉調整桿,使轉轍機檢查(鎖閉)柱落入表示(鎖21、閉)桿缺口,并使缺口內兩側間隙相等(A、C單邊間隙為25,B、D單邊間隙為45),并緊固轉轍機前兩表示桿之間固定螺栓,裝上調整管,如圖5.2.5.3 所示。圖5.2.5.3 表示桿調整 S700K-C轉轍機表示調整將轉轍機轉換到伸出位置,調整表示桿無扣軸套和有扣軸套,使轉轍機指示標對準轉轍機檢測桿表示缺口中心,用螺母將無扣軸套緊固;將轉轍機轉換到拉入位置,調整上表示桿螺母,使轉轍機指示標對準轉轍機檢測桿表示缺口中心,將上表示桿螺母緊固。如圖5.2.5.4 所示。上表示桿螺母圖5.2.5.4 表示桿調整5.3密貼檢查器安裝 將固定板安裝在岔枕上。 將密貼檢查器安裝在固定板上。5.3.3 安裝接頭22、連桿組件,使其保持平順。 調整連接桿件,檢查尖軌與基本軌密貼狀態,滿足5mm無表示,4mm有表示要求。 5.4道岔轉換設備靜態驗收 檢查各緊固件齊全,各部螺栓緊固并達到規定的擰緊力矩,絲扣露出螺帽外的余量應為5-10mm,并采取防松措施,開口銷張開至規定角度。 各部絕緣安裝正確,不遺漏,不破損,用500V 的兆歐表測量電阻不小于25 兆歐。 零件無異常現象(意外損壞、異常磨損)。 托板應與岔枕聯結牢固,并與道岔直股基本軌垂直。 鎖閉鐵、鎖鉤與鎖閉桿接觸的摩擦面及運動范圍內應保持清潔,無異物。 鎖鉤孔內應注潤滑油,保證鎖鉤能沿銷軸自由串動。 表示拉桿接頭與尖端鐵的連接應牢固、不松動。5.5道岔轉23、換設備轉換驗收 道岔轉換過程中,鎖鉤應動作平穩,與鎖閉鐵結合良好,無別勁、卡阻現象。 道岔在定位和反位時,在密貼段的牽引點位置,尖軌(心軌)與基本軌(翼軌)間有4mm 及以上間隙時不鎖閉。 道岔在定位和反位時,在密貼檢查器位置,尖軌與基本軌間有5mm 及以上間隙時無表示。 測試轉換阻力是否滿足轉轍機輸出力要求。 轉轍機通電后,檢測各牽引點動程,檢查轉換設備工作狀態,檢查鎖閉裝置鎖閉到位和表示狀態,分別調試到位。 檢查兩側鎖閉框是否對正,檢查基礎托板位置使轉轍機動作桿、連接桿、鎖閉桿在同一直線位置,保證外鎖閉裝置在定反位轉換過程中動作平穩,無別卡現象。 手動或電操轉轍機拉入、伸出各一次,檢查兩側24、尖軌開口基本相同,如果偏差較大,通過調整動作連接桿使兩側開口基本相同。 通過增減尖軌連接鐵與尖軌之間的調整片,使尖軌開口滿足要求,如果有尖軌虛開現象,則不計虛開口量進行調整,并通知鋪設方調整尖軌防跳限位裝置位置,防止虛開口過大損傷到轉轍機表示缺口。 檢查道岔密貼,如不符合要求,通過增減鎖閉貼合鎖閉框之間的調整片,使兩尖軌(可動心軌)與基本(翼軌)密貼滿足要求。 檢查缺口間隙,如不符合要求,通過調整尖軌長、短表示桿無扣軸套,使轉轍機檢測柱在定位、反位時落入表示(鎖閉)桿缺口,并使缺口內兩側間隙相等,用螺母將無扣軸套緊固。 檢查心軌鎖閉量,如不符合要求,通過調整心軌動作桿連接桿,使兩側鎖閉量偏差小25、于2mm。 尖軌的密貼、表示調整完成后,調整密貼檢查器兩側接頭連桿,使密貼檢查器在定位、反位的表示均符合要求。 電務轉換設備安裝調試完成后,由工務和電務技術人員相互配合進行道岔工電聯調及定位。 5.6轉換設備安裝和工電聯調同5.15.7 道岔交驗前的保養 無砟道岔道床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經自檢、電務互檢合格后,電務及時安裝轉轍及鎖閉裝置。安裝轉轍機時,工務、電務部門配合施工,并調試到最佳工作狀態。 道岔施工完成后,用鉤鎖器固定尖軌,直向限速通過,側向使用道岔前須按相關程序協商,征得施工單位同意,并做好相關限速標志和防護工作。禁止在岔區起停。 設置專人看護,防止道岔部件、設備等丟失或破壞。6 勞26、動組織 6.1施工隊伍、工期安排 全線正線無砟高速道岔160組,其中18號道岔152組,42號無砟道岔8組,根據剩余工程施組安排,計劃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11月20日完成。三個標段鋪設道岔安排12個專業作業隊,其中TJ-1標段按計劃投入4個作業隊;TJ-2標段投入4個作業隊;TJ-3標段投入4個作業隊。6.2道岔安裝人員配置(注:18號為例)序號施工程序人員備注1施工準備42安裝調試73看護17 材料要求 7.1 原材料應符合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785號、鐵科技2005135號客運專線道岔暫行技術條件、鐵建設2005160號客運專線鐵路軌道工程施工27、質量驗收暫行標準、TB/T2614轉轍機通用技術條件及其他相關規范標準要求。7.2 道岔轉轍設備連接、安裝檢驗必須符合現行高速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的規定。8 設備機具配置序號機具材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撬棍根32電力電纜1試驗或照明用3450活動扳手把44300活動扳手把25150活動扳手把26鋼卷尺5m把17鋼版尺0.5m把28套筒扳手套19一字型螺絲刀把110塞尺(0.11.0)套211內六角扳手把212開口扳手把213手錘把114500V兆歐表塊115萬用表塊116測力儀(一個測試點用)套117密貼測試板套19 保證措施 9.1 施工進度保證措施 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投標文件及施工組織設28、計進行施工,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合理配備人、物、材等資源,確保施工工作順利完成。逐層分段定制進度指標,實施獎懲制度,日、周、月總結工作并兌現獎懲制度。 制定各項相關管理辦法,保障每個作業環節不脫鉤,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如有滯后環節,及時處理。 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技術理論和現場實踐培訓,保證每個人都能熟悉掌握操作技能及技術要求。做到不合格人員不上崗的原則。 針對工期緊,施工任務重的情況,加強做員工思想工作,樹立鐵路人具備軍事化管理的意識,貫徹執行敬職、敬業、愛崗原則。 展開施工特期大干熱潮,確保完成每項指標的實現。 9.2 施工技術保證措施 道岔轉轍設備安裝前應嚴格依照工管技【2008】8號文客運專線29、無砟軌道道岔鋪設暫技術條件、客運專線鐵路信號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安裝圖冊要求進行安裝調試。 道岔轉轍設備安裝調整等應采用道岔組裝和維修的專用工具,根據有關要求進行安裝。 應遵循“專業化、機械化、標準化”原則,采用專用機械設備按本說明及安裝圖進行安裝和檢驗 按要求做好各項施工記錄及檢測記錄,最終進行全面檢查。9.3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全面落實安全、質量責任制。 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圖紙復核、技術交底、機具設備完整、完好性。 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 密切注意周邊施工環境變化,對影響質量的關鍵工序制訂相關的卡控措施,確保整組道岔施工質量。9.4 雨季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雨季施工主要以預30、防為主,采用防雨措施及加強排水手段,確保雨季正常進行施工,不受季節性氣候的影響。 開工前及時掌握天氣預報的氣象變化趨勢及動態,以利于安排施工,做好預防準備工作。 切實抓好防洪抗汛的準備工作。施工生活設施、材料堆放等不要布置在低洼處,以免造成損失; 9.5 高溫季節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在炎熱季節轉轍設備安裝時,避免高溫時段,盡量安排在傍晚或早晨時段。 防止溫差過大對精度的影響。 10 安全及環保措施 10.1 安全保證措施 制定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措施,不定期對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確保無安全隱患。 對所有施工人員不間斷的進行安全理論及突發事件應急措施進行學習培訓。 安排專職人員對安全進行現場管理,及31、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落實安全責任人,嚴格執行安全制度獎懲制度。10.2 夜間施工安全措施 夜間施工要配備充足的照明設備,夜間施工前檢查好各種機具設備、車輛的狀況,做好夜間施工的準備工作,保證在夜間施工時不出故障。 在車輛行走的危險地段,要派專人指揮,保證夜間行車安全。施工現場要有專業人員指揮、負責,確保各種作業規范化。調整好晝夜施工的人員。 10.3 環境保護措施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使全體參建員工充分認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環保意識。制定詳細的環境保護措施,建立嚴格的檢查制度,避免人為惡化環境。保護好鐵路沿線的植被、水環境、大氣環境、自然生態環境、土壤結構、自然保護區、32、野生動植物,維護生態平衡系統。 臨時用地范圍的裸露地表植草或種植樹木綠化。 針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對動植物和人體損害均較大,為了保護環境,應盡量減少噪音污染,避免夜間作業。對機械設備產生的超分貝噪音利用消音設備減噪。 施工營地生活廢水就近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體,嚴禁將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江河中,對于含沙量大且渾濁的施工生產廢水,采用沉砂池處理后再排放,含油廢水經隔油池處理后排放,防止油污染地表和水體。 合理規劃施工便道、施工場地,固定行車路線、便道寬度,限制施工人員的活動范圍,盡量少擾動地表、少破壞地表植被。 嚴禁將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江河中,含油廢水經隔油池處理后排放,防止油污染地表和水體。生33、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放。 施工營地設置集中垃圾收集地,設專人管理,經無害化處理后排放,定期填埋,嚴禁就地焚燒。對營地生活垃圾(包括施工廢棄物)集中裝運至指定垃圾處理場處理。對不能處理的垃圾拉到設有處理設施的廠處理。 油和廢油的管理:施工機械維修、油料存放地面應硬化,減少油品的跑、冒、滴、漏,所有油罐要有明顯的標志,在不使用時要密封;嚴禁隨意傾倒含油廢水,應集中處理。 對站前檢查附表一:序號檢查項目偏差要求特性分類實測值備注1道岔自然平順度觀測2尖軌頭部至第一牽引點處的縫隙0.23第一牽引點向后到創切點處的縫隙1.04轉轍基坑深度+5mm5轉轍基坑寬度+5mm6道岔鋪設水平2,導曲線不得有反超34、高7直線尖軌軌頭切削距起點處18直尖軌第一牽引點前與曲基本軌密貼縫隙0.59直尖軌其余部分與基本軌密貼1.010直尖軌與曲基本軌間頂鐵縫隙1.011直尖軌軌底與滑床臺縫隙1.0,且1.0縫隙不能連續出現12曲尖軌第一牽引點前與直基本密貼縫隙0.513曲尖軌其余部分與直基本軌密貼縫隙1.014曲尖軌軌底與滑床臺縫隙1.0,且1.0縫隙不能連續出現15心軌尖端至第一牽引點處密貼(直)縫隙0.516心軌其余部分與翼軌密貼(直)縫隙1.017心軌尖端至第一牽引點處密貼(曲)縫隙0.518心軌其余部分與翼軌密貼(直)縫隙1.019在可動心轍叉牽引點處翼軌軌頭外側與翼軌軌肢側相對距離尺寸允許偏差1.02035、直向開通心軌軌底與臺板縫隙縫隙1.0,且1.0縫隙不能連續出現21側向開通心軌軌底與臺板縫隙縫隙1.0,且1.0縫隙不能連續出現22長心軌軌腰與頂鐵的縫隙縫隙1.023短心軌軌腰與頂鐵的縫隙縫隙1.024岔枕鋪設相對直股垂直度牽引點兩側與心軌部分4,其余1025軌枕位置偏差526閉合狀態下,尖軌軌底和輥輪的間隙間隙2.0。27打開狀態下,尖軌軌底和滑床板的間隙間隙2.03.028電務自檢附表二:道岔檢查調試記錄序號檢查項目偏差要求道岔 位置實測備注J1J2J3心1心21轉換桿件沿線路縱向偏移量5 mm直股曲股2轉轍機外殼邊沿與基本軌直線距離偏差3 mm直股曲股3各牽引點兩側鎖閉框中心位置偏差3 mm直股曲股4各牽引點尖軌、心軌動程(兩側開口)3mm直股曲股5各牽引點心軌外鎖閉兩側鎖閉量相差2mm直股曲股6尖軌、心軌轉換動力設計指標要求直股曲股7牽引點密貼檢查(密貼段)4mm不鎖閉直股曲股8牽引點密貼檢查4mm有表示,5mm無表示直股曲股施工地點:施工負責人:檢查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