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綜合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952
2024-09-06
14頁
52.04KB
1、縣綜合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縣xx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及時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指導和規范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xx群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1.2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xx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xx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xx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xx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四川2、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大xx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大xx縣突發公衛事件應急預案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院實際,制訂本預案。1.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級)、重大(級)、較大(級)和一般(級)4級。 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發生并有擴散趨勢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其他省并有進一步擴散趨勢。(2)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擴散趨勢。(3)涉及其他省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擴散趨勢。(4)發生3、新傳染病或我國尚未發現的傳染病發生或傳入并有擴散趨勢或發現我國已消滅傳染病重新流行。(5)發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丟失事件。(6)我縣出現輸入性病例,嚴重危及公共衛生安全的事件。(7)國務院衛生部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1)在我縣行政區域內,1 個平均潛伏期內(6天)發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相關聯的疫情波及2個以上的縣(區)。(2)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3)腺鼠疫發生流行,在我市行政區域內,1個平均潛伏期內多點連續發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圍涉及2個以上4、市(州)。(4)霍亂在我市行政區域內流行,1周內發病30例以上或疫情波及2個以上市(州),有擴散趨勢。(5)乙類、丙類傳染病疫情波及2個以上縣(區),1周內發病水平超過前5年同期平均發病水平2倍以上。(6)我國尚未發現的傳染病發生或傳入,尚未造成擴散。(7)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擴散到縣(區)以外的地區。(8)發生重大醫源性感染事件。(9)預防接種或群體預防性服藥出現人員死亡。(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100人并出現死亡病例或出現10例以上死亡病例。(11)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12)隱匿運輸、郵寄烈性生物病原體、生物毒素造成我縣行政區域內人員感染死亡的。(13)5、省級以上xx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1)發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1 個平均潛伏期內病例數未超過5例,流行范圍在我縣行政區域以內。(2)腺鼠疫發生流行,在我縣行政區域內,1個平均潛伏期內連續發病10例以上或波及2個以上縣(區)。(3)霍亂在我縣行政區域內發生,1周內發病10-29例或波及2個以上縣(區)。(4)1 周內在我縣行政區域內,乙、丙類傳染病發病水平超過前5年同期平均發病水平1倍以上。(5)在我縣行政區域內發現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6)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100人或出現死亡病例。(7)預6、防接種或群體預防性服藥出現群體心因性反應或不良反應。(8)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9)市xx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1)腺鼠疫在我縣行政區域內發生,1個平均潛伏期內病例數未超過10例。(2)霍亂在我縣行政區域內發生,1周內發病9例以下。(3)一次食物中毒人數30-99人,未出現死亡病例。(4)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9人以下,未出現死亡病例。(5)縣級以上xx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4 工作原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工作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統7、一領導,明確職責;依法處置,科學規范;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原則。1.5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縣范圍內突然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2.1 突發公衛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組長:xx成員:xx xxxx xx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醫務部,由xx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處理日常事務。職 責:負責指揮突發公衛事件全面領導工作。2.2 突發公衛事件應急協調小組組長:xx成員:xxxxxx xxxxxx xx xxxx 各臨床、醫技科室主任、護士長職責:1.負8、責制定應急預案,落實救援措施,保障醫療安全。2.負責管理、協調及調動相關科室及救援小組成員。3.負責突發公衛事件救援物資、藥品及器械儲備和供應。4.負責維持院內秩序和保衛工作。2.3 突發公衛事件救援隊隊長:xx副隊長:xx成員:xx xxxx 職責:1.負責病員的診斷、治療、護理及醫學觀察。2.負責制定危重病員的診療方案、組織會診、決定轉診等。3.負責傷病員的轉運工作。4.負責檢測標本采集并配合疾控中心進行流調。任何科室、醫務人員不得拒絕因突發公衛事件所致傷員的救治。2.4 疫情監測報告組組長:xx成員:職責:1.負責突發公衛事件病例登記、匯總,并及時上報突發公衛事件領導小組。 2.負責疫情9、的網絡直報工作。 3.負責與縣疾病控制中心的聯絡工作。2.5 院內感染控制、消毒組組 長:xxxx成 員:職 責:1.負責院內感染控制、消毒隔離的指導工作。 2.負責消毒藥品、器械及隔離服的準備工作。2.6 突發公衛事件應急救治專家組組 長:xx成 員:xx 職責:1.負責突發公衛事件的確定、評估和審查救援方案。 2.負責指導突發公衛事件病例的診治和護理。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時限和程序報告應逐級上報。科室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立即報告醫務部,醫務部當在1小時內向縣衛生局和疾控中心報告。如系傳染病,醫務人員在報告醫務部的同時應及時準確填報傳染病報告卡。疫情監測報告組接到疫情報告后要在1小10、時內向縣衛生局和疾控中心報告,并及時網絡直報。任何科室、個人未經授權不得擅自發布突發公衛事件相關信息。4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反應和終結4.1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反應政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后,我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自然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后,突發公衛事件救援隊及裝備等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集結到位。4.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終結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確認無新病例出現,且宣布本次突發公衛事件終止后,我院即終止本次突發公衛事件的應急狀態。5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保障醫院應當遵循“平戰結合、常備不懈”的原則加強突發公衛事件救援隊伍的建設,組織對救援應急隊伍的培訓,儲備救援物11、資并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保證突發公衛事件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6 附則6.1 責任與獎懲突發公衛事件應急救援工作實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醫院對突發公衛事件應急救援工作作出貢獻的先進科室和先進個人給予表彰。對失職、瀆職的有關責任人,要根據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6.2 預案制訂與修訂本預案定期進行評審,根據突發公衛事件應急救援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更新、修訂和補充。6.3 預案解釋本預案由醫務部負責解釋。6.4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大xx縣xx醫院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確保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12、事件(以下簡稱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各項醫療衛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事件所致人員傷亡和健康危害,保障xx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1.2 編制依據根據中華xx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xx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xx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xx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xx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xx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以及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四川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遂寧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大xx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大xx縣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13、。1.3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大xx縣及鄰近轄區范圍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援中涉及的醫療衛生救援工作。1.4 工作原則統一領導、明確責任;快速反應、密切協作;措施果斷、常備不懈。2 醫療衛生救援的事件分級根據突發公共事件導致人員傷亡和健康危害情況將應急醫療衛生救援事件分為特別重大(級)、重大( 級)、較大(級)和一般( 級)4級。2.1 特別重大事件( 級) (1)一次事件傷亡100人以上,且危重人員多,或者核事故和突發放射事件、化學品泄漏事故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省xx政府或省衛生行政部門請求國家在醫療衛生救援工作上給予支持的突發公共事件。(2)跨省(區、市)的有特別嚴重人員傷亡的突發公共事件。(14、3)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需要開展醫療救援工作的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2.2 重大事件( 級)(1)一次事件傷亡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過5例的突發公共事件。(2)跨市(州)的有嚴重人員傷亡的突發公共事件。(3)省xx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需要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發公共事件。2.3 較大事件( 級)(1)一次事件傷亡30人以上、4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過3 例的突發公共事件。(2)縣xx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需要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較大突發公共事件。2.4 一般事件( 級)(1)一次事件傷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過15、1例的突發公共事件。(2)縣xx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需要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發公共事件。3 醫療衛生救援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3.1 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xx成 員:xx xx xx xxxx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醫務部,由唐濤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處理日常事務。職 責:負責指揮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救援全面工作。3.2 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協調小組組 長:xx成 員:xxxxxx xx xx xx xx xx xx各臨床、醫技科室主任、護士長職 責:1.負責管理、協調及調動各救援小組成員。2.負責制定相關救援預案,落實救援措施,保障醫療安全。3.負責突16、發公共事件救援物資、藥品及器械儲備和供應。4.負責維持院內秩序和保衛工作。3.3 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隊隊 長:xx副隊長:xx成 員:xx xxxx 職 責:1.負責傷病員的診斷、治療、護理及醫學觀察。2.負責制定危重病員的診療方案、組織會診、決定轉診等。3.負責傷病員的轉運工作。任何科室、醫務人員不得拒絕因突發公共事件所致傷員的救治。3.4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治專家組組 長:xx成 員:xx xxxx 職責:1.負責突發公共事件的確定、評估和審查救援方案。 2.負責指導突發公共事件病例的診治和護理。4 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和終止4.1 醫療衛生救援的分級響應根據醫療衛生救援的事件級別,17、啟動相應級別的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上級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啟動,我院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自然啟動;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啟動后,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及裝備等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集結到位。4.1.醫療衛生救援特別重大事件( 級)的響應醫院接到醫療衛生救援特別重大事件的指示、通報或報告后,立即啟動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工作,在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或其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迅速組織應急醫療衛生救援隊伍和相關人員到達現場開展醫治,分析事件發展趨勢,綜合評估傷病員救治情況,提出應急處理工作建議,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報告有關處理情況。 醫療衛生18、救援重大事件(級)的響應醫院接到醫療衛生救援重大事件的指示、通報或報告后,立即啟動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工作,在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或其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迅速組織應急醫療衛生救援隊伍和相關人員到達現場開展醫治,分析事件發展趨勢,綜合評估傷病員救治情況,提出應急處理工作建議,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報告有關處理情況。 醫療衛生救援較大事件( 級)的響應醫院接到醫療衛生救援重大事件的指示、通報或報告后,立即啟動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工作,迅速組織應急醫療衛生救援隊伍和相關人員到達現場開展醫療救治并組織專家對傷病員及救治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提出應急處理工作建議,及時向突發公19、共事件應急指揮部報告有關處理情況;根據應急醫療衛生救援的需要請求衛生行政部門提供技術和專家隊伍支援。 醫療衛生一般事件( 級 )的響應醫院接到醫療衛生救援重大事件的指示、通報或報告后,應立即啟動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工作,迅速組織應急醫療衛生救援隊伍和相關人員到達現場開展醫療救治、調查確認等現場處理和評估工作,及時向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報告有關處理情況;根據應急醫療衛生救援的需要請求衛生行政部門提供技術和專家隊伍支援。4.2 現場醫療衛生救援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隊接到命令后要及時趕赴現場,全力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并接受其統一指揮和調遣。根據分級響應原則,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的負20、責人要趕赴救援現場指揮,減少環節,提高效率,正確及時處理。醫療衛生救援人員要明確責任、各司其責,注重自我保護和安全。 現場搶救到達現場的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要迅速將傷員轉送出危險區,本著“先救命后治傷、先救重后救輕”的原則開展工作。按照國際統一的標準對傷病員進行檢查傷分類,分別用藍、黃、紅、黑4種顏色。對輕、重、危重傷員和死亡人員作出標志(分類標記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帶),扣系在傷病員的手腕或腳踝部位并將救護救治的傷病員的情況、注意事項等填寫傷病員情況單,以便后續救治辨認或采取相應的措施。 傷病員轉送當現場環境處于危險或在傷病員情況允許時,要盡快將傷員轉送并做好以下工作:(1)對已經檢查傷分類待送21、的傷病員進行復檢。對有活動性大出血或轉運途中有生命危險的急危重癥病人,應就地先予搶救、治療,做必要的處理后再進行監護下轉運。(2)認真填寫轉運卡以便提交接納的醫療機構并報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匯總。(3)在轉運中,醫護人員必須在醫療倉內密切觀察傷病員病情變化并確保治療持續進行。(4)在轉運的過程中要科學搬運,避免造成二次損傷。(5)要合理分流傷病員或按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指定的地點轉送。4.3 信息報告和發布醫院接到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報告后,及時將事件造成人員傷亡以及所了解情況報告衛生行政部門。未經授權不得向任何機構和個人發布救援情況。4.4 醫療衛生救援的終止突發公共事件現場醫療衛生22、救援工作完成,傷病員在醫療機構得到救治,經本級xx政府或同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批準,或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可宣布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終止并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終止信息。5 醫療衛生救援的評價醫療衛生救援終止后要對醫療衛生救援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評價,寫出書面總結報告,通過總結和科學評估提出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改進意見和建議。6 醫療衛生救援的保障醫院應當遵循“平戰結合、常備不懈”的原則加強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和隊伍的建設,組織對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的培訓,儲備救援物資并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保證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7 附則7.1 責任與獎懲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實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醫院對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作出貢獻的先進科室和先進個人給予表彰。對失職、瀆職的有關責任人,要根據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7.2 預案制訂與修訂本預案定期進行評審,根據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更新、修訂和補充。7.3 預案解釋本預案由醫務部和綜合部負責解釋。7.4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