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項目隧道施工縫及沉降縫防水工程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427
2024-09-06
14頁
330.23KB
1、鐵路項目隧道施工縫及沉降縫防水工程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 錄一、適用條件、范圍2二、施工縫、沉降縫的止水原理2三、施工縫、沉降縫防水2四、止水帶常用的固定方法9五、止水條施工及要求10六、施工縫與變形縫防水質量檢驗標準11施工縫、沉降縫防水施工作業指導書一、適用條件、范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xx鐵路xx標段隧道工程施工縫及沉降縫防水施工。二、施工縫、沉降縫的止水原理二縫(施工縫、沉降縫)是混凝土與混凝土界面之間的縫隙,在混凝土界面嵌入止水材料時,止水材料和混凝土之間同時也形成了新的界面2、(縫隙),因此,二縫的止水都是界面縫隙的止水,在考慮了混凝土與混凝土界面縫隙的止水后,必須解決止水材料自身和混凝土界面的密封止水,同時必須滿足土木工程止水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施工縫縫隙一般都不大,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和投入使用后,存在少量混凝土伸縮變形,沉降變形,相應止水材料也要適應這些變形,才能達到止水目的。與施工縫相比,沉降縫縫隙較寬,要考慮采用吸水膨脹率較大的遇水膨脹止水材料。三、施工縫、沉降縫防水(一)施工縫、沉降縫處理混凝土襯砌的環向施工縫設置拱墻膨脹橡膠止水條,砼澆筑時按止水條形狀預留凹槽,澆筑后安裝止水條并涂刷SR緩膨劑。沉降縫在圍巖級別及襯砌形式變化處設置,拱墻部位采用中埋式橡3、膠止水帶(硬度為60度,膨脹前拉伸強度15MPa,拉斷伸長率380%,撕裂強度35KN/m)。防水板厚1.5mm。采用聚硫密封膠(密度1.60.1Kg/cm3,適用期2-6h,表干時間24h,下垂度1mm,恢復率80%,低溫柔性-55,粘結強度0.4MPa,伸長率500%)。(二)施工縫及沉降縫防水構造形式施工縫防水由背貼式止水帶與中埋式帶注漿管橡膠膨脹止水條組成,施工縫防水構造形式如下圖: 施工縫防水示意圖沉降縫防水由采用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及背貼式止水帶組成,縫寬2.5cm,填縫料采用瀝青木絲板,外側采用5cm厚聚硫密封膠封堵,沉降縫防水構造形式如下圖: 沉降縫防水示意圖(環向)(三)中埋式止4、水帶施工本隧道沉降縫設計采用膨脹橡膠止水帶。(1)施工工藝流程:中埋式止水帶施工包括鉆鋼筋孔、安裝及固定鋼筋卡、固定止水帶等環節其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所示: 施工準備在臺車擋頭板上設置鋼筋卡底座安裝背托鋼筋及鋼筋卡固定止水帶灌注防水混凝土加工背托鋼筋及鋼筋卡中埋式止水帶施工工藝流程圖結束(2)施工方法及步驟1、立模,擋頭板穿入固定鋼筋;2、安置橡膠止水帶(一側彎折)及浸瀝青木絲板;3、澆筑一側砼;4、拆模;5、拉直止水帶另一側并固定(回填浸瀝青木絲板);6、立模澆筑另一側砼;7、鑿除浸瀝青木絲板5cm;8、用壓注槍壓入聚硫雙組分密封膏(壓實抹平)。(3)止水帶施工控制要點1、襯砌沉降縫采用的止水帶5、符合設計要求。因預埋式橡膠止水帶構造簡單,施工簡便,質量可靠,故采用預埋式橡膠止水帶。2、加強混凝土振搗,排除止水帶底部氣泡和空隙,使止水帶和混凝土緊密結合。3、止水帶埋設位置應準確,其中心應與沉降縫重合。 4、中埋式止水帶應固定在擋頭模板上,先安裝一端,澆筑混凝土時另一端應用箱型模板保護固定時只能在止水帶的允許部位上穿孔打洞,不得損壞止水帶本體部分。 5、固定止水帶時,應防止止水帶偏移,以免單側縮短,影響止水效果。 6、止水帶定位時,應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得使橡膠止水帶翻滾、扭結,如發現有扭結不展現象應及時進行調正。 7、止水帶的長度應根據施工要求事先向生產廠家定制(一環長),盡量避免6、接頭。如確需接頭,應滿足以下要求(如圖): 止水帶常用接頭形式 8、橡膠止水帶接頭必須粘接良好,不應采用不加處理的“搭接”。 9、止水帶粘接前應做好接頭表面的清刷與打毛,接頭處選在襯砌結構應力較小的部位,粘接可采用熱硫化連接的方法,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cm,焊接縫寬不小于50cm。冷接法應采用專用粘結劑,冷接法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0cm。 10、設置止水帶接頭時,應盡量避開容易形成壁后積水的部位,宜留設在起拱線上下。 11、在澆搗靠近止水帶附近的混凝土時,應嚴格控制澆搗的沖擊力,避免力量過大而刺破橡膠止水帶,同時還必須充分震搗,保證混凝土與橡膠止水帶的緊密結合,施工中如發現有破裂現象應及時修補。7、 12、襯砌脫模后,若檢查發現施工中有走模現象發生,致使止水帶過分偏離中心,則應適當鑿除或填補部分混凝土,對止水帶進行糾偏。(4)止水帶安裝檢查: 1、止水帶安裝的橫向位置,用鋼卷尺量測內模到止水帶的距離,與設計位置相比,偏差不應超過5cm。 2、止水帶安裝的縱向位置,通常止水帶以沉降縫為中心兩邊對稱,用鋼卷尺檢查,要求止水帶偏離中心不能超過3cm。 3、用角尺檢查止水帶與襯砌端頭模板是否正交,否則會降低止水帶的有效長度。 4、止水帶接頭的檢查: 1)檢查接頭處上下止水帶的壓茬方向,此方向應以排水暢通、將水外引為正確方向,即上部止水帶靠近圍巖,下部止水帶靠近隧道襯砌。 2)接頭強度檢查:用手輕8、撕接頭。 3)觀察接頭強度和表面打毛情況,接頭外觀應平整光潔。抗拉伸強度不低于母材的80%;不合格時重新焊接或粘接。(四)沉降縫施工沉降縫縫隙較寬,選擇沉降縫防水材料時,除了選用橡膠止水帶止水外,還考慮到橡膠止水帶有限的壓縮變形能力和彈性變形能力以及與混凝土之間的密封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完全填充和密封其變形范圍以外的孔隙,為此,又選用了一種具有“雙重止水功能”的背貼式止水帶作補充,背貼式止水帶通過與防水板進行焊接以此進一步達到防水效果。(1)、沉降縫的設置與應符合下列規定:1、沉降縫的位置、寬度、構造型式應符合設計要求;2、縫內兩側應平整、清潔、無滲水;3、縫底應先設置背貼式橡膠止水帶;4、9、嵌縫應密實。(五)施工縫止水條施工及要求止水條施工工藝流程圖如下圖所示,本隧道止水條選用帶注漿管橡膠膨脹止水條。其技術參數應符合帶注漿管橡膠膨脹止水條技術參數表(見下表)的規定:施工準備在擋板上設置凸條澆筑防水混凝土拆模后清理預留槽口嵌入、固定止水條設置注漿管道安裝質量檢查澆注下循環混凝土注漿結束合格不合格止水條施工工藝流程圖帶注漿管橡膠膨脹止水條技術參數表序 號項 目單 位指 標1抗水壓能力MPa2.52靜水中膨脹100%的時間小時483靜水中吸水膨脹率%2004密度g/cm21.35耐高溫806耐低溫-207拉伸強度MPa0.18延伸率%2009耐水性(浸泡24小時)整體膨脹無碎快10溶出10、物%2(1)帶注漿管遇水膨脹止水條施工應符合以下規定1、 拆除混凝土模板后,鑿毛施工縫,用鋼絲刷清除界面上的浮碴,并涂25mm厚的水泥漿,待其表面干燥后,用配套的膠粘劑或水泥釘固定止水條,再澆注下一環混凝土。2、止水條定位后至澆注下一環混凝土前,盡量避免被水浸泡,必要時加涂緩膨劑,防止其提前膨脹。3、振搗混凝土時,振搗棒不得接觸止水條。4、檔頭板制作時應考慮預留安裝止水條的淺槽。5、根據所安裝止水條的長度每環約設三通三處,三通的直線兩端有一頭插入止水條內,另一頭插入注漿連接管內。丁字端頭插入備用注漿管內,以備縫隙滲漏水時注化學漿止水使用。注漿連接管與三通連接件應粘結牢固,保證注漿管通暢,安裝在11、三通上的備用注漿管,應引入襯砌內側。(2)施工縫設置與施工驗收標準1、襯砌結構混凝土施工應連續一次澆筑完成,宜少留施工縫,拱圈、仰拱、底板不得留縱向施工縫。2、墻體縱向施工縫不宜留設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側壁的交接處,應留在高出底板頂面不小于30cm的墻體上;3、墻體有預留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cm;4、縱向施工縫澆灌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鑿毛,清除浮粒和雜物,用水沖洗干凈,保持濕潤;5 、施工縫內采用的止水條和背貼式止水帶,應確保位置準確、固定牢靠;6、施工中應采取措施保證待貼止水條的混凝土界面潔凈。四、止水帶常用的固定方法止水帶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以下三種:止水帶常用的固定形式12、五、止水條施工及要求(一)遇水膨脹止水條的施工應符合以下規定1、 拆除混凝土模板后,鑿毛施工縫,用鋼絲刷清除界面上的浮碴,并涂25mm厚的水泥漿,待其表面干燥后,用配套的膠粘劑或水泥釘固定止水條,再澆注下一環混凝土。2、遇水膨脹止水條接頭處應重疊搭接后再粘接固定,沿施工縫形成閉合環路,其間不得留斷點。3 、止水條定位后至澆注下一環混凝土前,盡量避免被水浸泡,必要時加涂緩膨劑,防止其提前膨脹。4、振搗混凝土時,振搗棒不得接觸止水條。5、檔頭板制作時應考慮預留安裝止水條的淺槽。(二)帶注漿孔遇水膨脹止水條施工應符合以下規定:1、安裝止水條界面的處理及止水條的固定方法同上。2、將止水條上的預留注漿連13、接管套入搭接的另一止水條上連接二通上。3、根據所安裝止水條的長度,約在30m處安裝三通一處,三通的直線兩端一頭插入止水條內,另一頭插入注漿連接管內。丁字斷頭插入備注注漿管內,以備縫隙滲漏水時注漿。4、注漿連接管與三通連接件應粘結牢固,保證注漿管通暢,安裝在三通上的備用注漿管,應引入襯砌內側。六、施工縫與變形縫防水質量檢驗標準(1)施工縫、變形縫所用的止水條、止水帶等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設計要求。(2)隧道襯砌混凝土施工縫豫留應符合下列規定: 1、邊墻水平施工縫不宜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邊墻的交接處,拱墻結合的水平施工縫宜留在起拱線以下300 mm。 2、垂直施工縫應避開地下水和14、裂隙水較多的地段,并宜與變形縫相結合。(3)施工縫、變形縫等細部結構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表面不得有滲漏。變形縫位置、寬度、構造形式等應符合設計要求。(4)施工縫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以下規定: 1、所澆筑混凝土應在先澆筑的混凝土終凝后方可進行。澆筑前應對原有混凝土表面進行清洗,清除浮漿保持濕潤并鋪厚度為30-50mm的1:1水泥砂漿。 2、遇水膨脹止水條安裝前應檢查是否受潮膨脹。 3、采用塑料、橡膠、金屬止水條時,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位置準確、牢定固靠。(5)變形縫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止水帶接頭連接符合設計要求,接縫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脫膠現象。 2、中埋式止水帶應和變形縫中心線重合,止水帶不得穿孔。 3、混凝土澆筑前應校正止水帶位置,保持其位置準確、平直。(6)施工縫、變形縫填塞前,縫內應清掃干凈,保持干燥,不得有雜物和積水。(7)施工縫、變形縫的表面質量應達到縫寬均勻、縫身豎直,環向貫通,填塞密實,外表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