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家電拆解企業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410
2024-09-06
25頁
124KB
1、廢舊家電拆解企業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一 總則1.1 編制目的建立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應對涉及公共危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公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保護環境,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1.2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預案。1.3 事件分級根據事故的影響范圍和可控性,響應級別分成如下三級:1.3.1 完全緊急2、狀態(必須在第一時間向政府報告)(1) 事故范圍大,難以控制,超出本公司范圍,使臨近單位受到影響,或產生連鎖反應,影響事故現場之外的周邊地區;(2)危害嚴重,對生命和財產構成極端威脅;(3)對環境構成嚴重危害的。1.3.2 有限的緊急狀態(必須第一時間向公司高層報告)(1)較大范圍的事故,如限制在單位內的現場周邊地區或只有有限的擴散范圍,影響到相鄰的生產單位;(2)較大威脅的事故,該事故對生命和財產構成潛在威脅。1.3.3 潛在的緊急狀態(完全依靠自身能力處理)(1)事故可以被第一反應人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的;(2)事故限制在單位內的小區域范圍內,不立即對生命財產構成威脅。1.4 適用范圍3、本預案適用于本公司發生或可能發生的環境污染緊急情況。二 成立環境污染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2.1突發環境污染應急處理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由法人代表擔任,由總經理及分管生產廠長擔任,成員由各車間主任及業務骨干組成。領導小組總指揮: 組 員: 姓 名聯 系 方 式總指揮組 員2.2 領導小組下設突發環境污染應急處理辦公室(以下簡稱辦公室),作為日常管理機構。辦公室設在安保部。2.3 辦公室負責主要工作:2.3.1 執行領導小組的決定,統一組織、協調、指導、檢查環境污染突發事件應對工作。2.3.2 收集各車間及其他部門有可能發生的各種信息,及時上報領導小組。2.3.3 組織協調有關應對突發4、公共事件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審定各部門上報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措施,督促檢查預案演習工作。2.3.4 保障信息網絡暢通。三 預防和預警3.1 基本情況(1)公司位于綏化市經濟開發區,北臨華山路,南臨泰山路,西臨基本農田,東與武曉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和華宇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相臨。廠區總占地面積9.3公頃,總建筑面積48885.22平方米。公司創辦于2010年,專業拆解各種廢舊家電,系較大型企業。注冊資產1000萬元?,F有員工100余名,各類初、中、高級技術人員15余人。(2)公司地處綏化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冬季冰雪覆蓋;夏季降雨集中,氣候溫熱濕潤;春、秋兩季氣候宜人。年5、平均降雨量為483毫米,平均氣溫0.9-3.9攝氏度,最冷月1月份為25.7攝氏度,最熱月7月份,最高氣溫為32.5攝氏度。3.2 環境污染事故源(1) 污染物主要產生點:拆解車間、產成品貯存區、危廢產成品貯存區(2) 工藝流程圖及污染物排放點位圖a、拆解車間各產品拆解工藝及污染物排放點位圖電視/電腦人機結合拆解PCB板(包括電子槍)顯像管熱敷分離陰罩板屏玻璃錐玻璃密閉式用熒光粉吸取設備出售粉塵出售電視機外殼等家電外殼破碎處理線打包危廢危廢變壓器出售熒光粉危廢泄真空粉塵a-1 電視、電腦顯示器處理流程圖洗衣機人機結合拆解小馬達、連軸等出售洗衣機外殼等家電外殼破碎線PCB板打包粉塵噪聲電機出售危6、廢a-2 洗衣機處理流程圖廢冰箱前端人工拆解控制基板制冷劑和潤滑油吸取制冷劑制冷劑鋼瓶冰箱全自動后處理系統溫控裝置塑料鋼鐵氟里昂出售PUR粉塵噪聲電線PUR粉末發泡劑危廢潤滑油潤滑油鋼瓶噪聲危廢壓縮機銅鋼鐵出售出售粉塵噪聲環戊烷固廢廢氣a-3 冰箱拆解工藝流程圖廢空調人工拆解控制基板制冷劑和潤滑油吸取制冷劑制冷劑鋼瓶蒸發器冷凝器外殼等鋼鐵銅鋼鐵出售壓縮機粉塵噪聲出售出售危 廢潤滑油潤滑油鋼瓶電線溫控裝置a-4 空調拆解工藝流程圖電腦主機人工拆解電線印刷電路板粉塵噪聲出售光驅軟驅硬盤金屬外殼危廢a-5 電腦主機拆解工藝流程圖b、產成品貯存區污染物排放點位圖拆解產物貯存區 危廢 C、危廢產成品貯存7、區拆解產物貯存區固廢廢氣3.3 潛在環境污染事故及相應處理措施3.3.1 潛在污染事故分析序號風 險 發 生 場 所風 險 因 素 分 析1熒光粉回收工段汞泄露、抽取裝置密封不完全、吸附、水簾設備非正常工作、中毒2PCB板儲存區在從家電上取出PCB板的過程中,不小心弄壞多氯聯苯電容,使多氯聯苯發生泄露3環戊烷儲存區泄露、火災、引起含鹵素的塑料品(有機物)燃燒,產生大量有毒有害煙霧、造成中毒,消防廢水污染周圍土地、水體等4危險廢物儲存車間地震、火災造成、非正常壓制破碎造成PCB板上的多氯聯苯、汞泄露、污染土壤、水體5交通運輸路線化學品泄露、污染土地6家電外殼破碎工序布袋除塵器工作異常,金屬、塑料8、粉塵7電冰箱破碎工藝旋風除塵器工作異常,PUR粉塵8突降暴雨而造成 水災及地震等化學品泄露,多氯聯苯、汞泄露污染土壤、水體9車間,貯存區突發火災化學品泄露、火災、爆炸引起含鹵素的塑料品(有機物)燃燒,產生大量有毒有害煙霧、造成中毒,消防廢水污染周圍土地、水體、大氣重度污染環境,和周邊生產生活安全10氟利昂儲存區泄漏、火災人員輕微中毒,大氣重度污染3.3.2 主要事故對應防護應對措施3.3.2.1 危險廢物溢出公司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主要是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中產生的,詳細名錄如下:1、廢印刷電路板(HW49)900-045-492、陰極射線管屏玻璃(HW31)314-002-313、熒光粉9、(HW29)397-001-294、制冷劑(HW41)900-449-415、冷凍機油(HW08)900-249-08危險廢物溢出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危險廢物溢出可能危及土壤破壞,危險廢物溢出可能危及水源及空氣污染。1、熒光粉危害:帶有放射性的夜光粉,是在熒光粉中摻入放射性物質,利用放射性物質不斷發出的射線激發熒光粉發光,這類夜光粉發光時間很長,但因為有毒有害和環境污染等,所以應用范圍小。 汞蒸氣達0.04至3毫克時,會使人在2至3月內慢性中毒;達1.2至8.5毫克量,會誘發急性汞中毒,如若其量達到20毫克,會直接導致動物死亡。汞一旦進入人體內,可很快彌散,并積累到腎、胸等組織和器官中,慢性汞中10、毒會導致精神失常,植物神經紊亂,急性癥狀常頭痛、乏力、發熱、口腔及消化道齒齦紅腫酸痛,靡爛出血,牙齒松動等。萬一吸進熒光粉,那和吸進灰塵一樣。微量的,會被呼吸器官黏膜粘住,再隨痰吐出。少量的,可能進入肺部,慢慢隨痰吐出。經常吸入,會生“矽肺”。少量熒光粉粘到皮膚,也象灰塵一樣,用水洗掉就行了。經常接觸熒光粉,或熒光粉漿液,皮膚會變粗糙。熒光粉對身體有一定的輻射,最好不多接觸,偶爾接觸問題不大。2、應對熒光粉危害的幾種方法 由于熒光粉在涂抹到陰極射線管屏玻璃的過程中,含有較多量的Hg,因此其危害的主要來源就是其散發的Hg蒸氣,權威資料顯示: 汞一旦進入人體內,可很快彌散,并積累到腎、胸等組織和器11、官中,慢性汞中毒會導致精神失常,植物神經紊亂,急性癥狀常頭痛、乏力、發熱、口腔及消化道齒齦紅腫酸痛,靡爛出血,牙齒松動等,部分皮膚紅色斑、丘疹,少數腎損害,個別腎疼、胸痛,呼吸困難,紫紺等急性間質性肺炎。 汞如若保管和處置不當,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危害,它以各種形態進入環境中,直接污染土壤、空氣和水源,再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著人們的健康生活。 如果意外泄漏飛散到空氣中,可用碘1克/立方米加酒精后薰蒸或直接用1克/立方米碘分散于地面置812小時,這樣揮發或升華的碘與空氣中的汞生成難揮發的碘化汞(Hg+I2HgI2)。同時用5%10%的三氯化鐵或10%的漂白粉沖洗被污染的地面。3、氟利昂的危12、害:a、健康危害,侵入途徑:吸入。有迅速的窒息作用。高濃度吸入可引起定向障礙、惡心、嘔吐、麻醉作用、心律紊亂、低血壓,甚至死亡。b、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急性毒性:LD50210000mg/m3,4小時(大量吸入)。 危險特性:不燃。遇火或赤熱表面會分解出劇毒的氯化氫、氟化氫,還可能有光氣。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氫、氯化氫。4、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如有可能,即時使用。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13、修復、檢驗后再用。 (1)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 身體防護:穿一般作業工作服。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它: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2)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滅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3.3.2.2 設施發生故障(1)當設備發生故障,向在現場主要負責人匯報,進行搶修或更換設備。(2)啟用備用設備,如無備14、用設備,應及時停產檢修,控制污染物超標排放。3.3.2.3 遇天災、重大火災等人為難以抗拒災害時(1)啟動應急預案,調動本部門所有災害應對處置設備、人員。(2)立即跟所有部門聯系,要求停止生產,集中一切力量抗擊災害,直到應急解除。(3)及時跟綏化環保主管部門匯報本廠出現的突發性情況以及采取的措施,以取得幫助。(4)做好相關記錄。3.3.3.4各類危險化學品的泄露,或受潮引發火災等(1)當危險化學品發生泄漏時,工作人員應根據具體情況,若自己能處理的就按化學品的特性果斷采取措施,努力減少對人員的傷害和財產的損失,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事后應將發生事故地點和時間,事故性質,狀態等情況向主管領導報告。若情15、況比較嚴重,個人難以控制時,應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警。(2)應急領導小組接警后,應立即組織安全人員進行自救,熟悉泄漏物的人員應時刻提醒救助人員采取何種措施,不允許等待貽誤時機。當應急組織的自救行動無法控制事故蔓延時,現場應急人員應及時向當地公安、消防、環保等報警,同時聯系就近醫務機構趕赴現場。(3)在事故發生后應組織人員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原因,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由發生事故的主管部門負責處理。3.4 應急預防1、辦公室應分析潛在事故源點,組織有關部門對潛在事故發生的場所設置警示標識,配備必要的應變急救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并且每半年檢查一次。2、各類緊急器材應標識清晰,16、保持通道暢通。3、辦公室應組織有關人員定期檢查各類應急設備和設施,防止失效。4、對可能引起火災或爆炸危險品及泄漏等相應的設施,應有專人負責管理。5、辦公室根據本廠可能發生的事故和緊急情況制訂各類應急計劃并將其融入有關的作業指導書。6、應急制度統一由辦公室備案管理,并隨著企業環境行為的變化及時組織修訂和完善。3.4預警及措施按照突發事故嚴重性、緊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圍,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預警進行分級,實施黃橙紅三級預警。按照事故級別,結合環境污染事故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啟動相應程序和措施。一般、較大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事故啟動級黃色預警,重大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事故啟動級橙色預警,特大環17、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事故啟動級紅色預警。根據事態的發展情況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預警可以升級、降級或解除。收集到的有關信息證明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即將發生或者發生的可能性增大時,按照相關應急預案執行。進入預警狀態后,應當采取的措施:(1)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2)發布預警公告。(3)轉移、撤離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并進行妥善安置。(4)指令各環節應急救援隊伍進入應急狀態,企業環境監測部門立即開展應急監測,隨時掌握并報告事態進展情況。(5)針對突發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閉、隔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中止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行為和活動。(6)調集環境應急所需物資和設備,確保應急保障工作。四 應急響應418、.1應急響應程序事故目擊者立即報告部門經理,并向企業事故應急指揮中心安全環保經理報告;部門經理立即通知現場操作人員,切斷與事故現場相連的設備;安全環保經理下令停止一切正常的操作活動; 安全環保經理拉響警報,并立即向總指揮報告現場的情況;總指揮接報警電話后立即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動員公司應急救援力量趕赴現場;必要時,總指揮安排人員立即拔叫119,尋求消防特勤專業人員幫助。重特大事故時,提高響應級別開通與突發環境事件企業環境應急指揮機構、現場應急指揮部、綏化市經濟開發區相關專業應急指揮機構的通信聯系,成立環境應急指揮部;立即以快捷的方式調動各種專業的應急救援隊伍進行事故救援。當發生險情后可能對廠19、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必須組織疏散周邊廠區居民,引導大家往上風向撤離。由綏化市經濟開發區負責快速疏散本項目附近的人員至安全距離以外的地點,同時綏化市經濟開發區負責在通往事故現場的公路,水路設置警戒線。4.2指揮和協調4.2.1指揮和協調機制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協調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對工作。4.2.2指揮協調主要內容環境應急指揮部指揮協調的主要內容包括:(1)提出現場應急行動原則要求;(2)派出有關專家和人員參與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應急指揮工作;(3)協調各級、各專業應急力量實施應急支援行動;(4)協調受威脅的周邊地區危險源的監控工作;(5)協調建立現場警戒區和交通管制區域,確定重點防護區20、域;(6)根據現場監測結果,確定被轉移、疏散群眾返回時間;(7)及時向當地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應急行動的進展情況。4.3應急監測企業環境監測部門第一時間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進行環境應急監測,掌握第一手監測資料,并配合地方環境監測機構進行應急監測工作。根據監測結果,綜合分析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污染變化趨勢,并通過專家咨詢和討論的方式,預測并報告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展情況和污染物的變化情況,作為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決策的依據。4.4信息發布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后,要及時發布準確、權威的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4.5安全防護4.5.1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現場處置人員應根據環境事故的特點,配備相應21、的專業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嚴格執行應急人員出入事發現場程序。4.5.2受災群眾的安全防護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群眾的安全防護工作,主要工作內容如下:(1)根據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性質、特點,告知群眾應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2)根據事發時當地的氣象、地理環境、人員密集度等,確定群眾疏散的方式,指定有關部門組織群眾安全疏散撤離;(3)在事發地安全邊界以外,設立緊急避難場所。4.6應急終止4.6.1應急終止的條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即滿足應急終止條件:(1)事件現場得到控制,事件條件已經消除;(2)污染源的泄漏或釋放已降至規定限值以內;(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經被徹底消除,無繼發可能;(22、4)事件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5)采取了必要的防護措施以保護公眾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長期影響趨于合理且盡量低的水平。4.6.2應急終止的程序(1)現場救援指揮部確認終止時機,或事件責任單位提出,經現場救援指揮部批準;(2)現場救援指揮部向所屬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下達應急終止命令;(3)應急狀態終止后,應根據有關指示和實際情況,繼續進行環境監測和評價工作。4.6.3應急終止后的行動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應組織相關部門認真總結、分析、吸取事故教訓,及時進行整改; 組織各成員對應急計劃和實施程序的有效性、應急裝備的可行性、應急人員的素質和反應速度等23、作出評價,并提出對應急預案的修改意見。 參加應急行動的部門負責組織、指導環境應急隊伍維護、保養應急儀器設備,使之始終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4.7 應急保障(1)由辦公室負責對事故發生所需物資的準備和調配。a、車輛保障:應急車輛,車輛平時必須保持80公里以上的行車用油。b、器材保障應急取證器材:照相機、錄音機、監測儀器等。防護器材:空氣呼吸器或氧氣呼吸器:防護帽;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滲透工作服;手防護則橡膠手套等。照明器材:發電機、充電照明燈、高效手電筒等。c、通信保障準備對講機,并建立各成員的通訊檔案。成員必須24小時開通手機或小靈通等通訊設備。設高功率擴音設備。d、醫療及生活保障應急過程中如24、出現人員中毒或受傷,可送至就近醫院救治,或者送至應急現場指揮部指定的醫院、醫療單位救治。應急終止后根據實際情況組織轉院或繼續治療。(2)建造一個的應急池。(3)潛污泵、鼓風機、排水泵均采用一備一用,為保證設備的應急使用。(4)專人負責對備用設備和應急設備進行常規的維護和試運行,來保證各種設備應急時的使用。4.8 培訓、演練(1)加強環境保護科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環境污染事件預防常識,編印、發放有毒有害物質污染防護“明白卡”,增強員工的防范意識和相關心理準備,提高本企業員工的環境風險防范能力。(2)對員工進行安全作業培訓工作,所有員工都必須持證上崗,并且進行年度考核。 (3)加強環境事件專業技術人員日常培訓和重要目標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培養一批訓練有素的環境應急處置、檢驗、監測等專門人才。(4)按照環境應急預案及相關單項預案,定期組織不同類型的環境應戰演練,提高防范和處置突發環境時間的技能,增強實戰能力。并檢驗應急措施的有效性。五 事故的評價1、緊急事故處理后,事故責任部門負責人應對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危害及處理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并制定糾正措施。2、緊急事故發生后,領導小組應組織評審相應的環境污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確認其可行性、有效性。必要時對其進行修訂、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