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際軌道交通工程市政給排水施工管線損傷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1950
2024-09-06
17頁
205.06KB
1、城際軌道交通工程市政給排水施工管線損傷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 總則51.1 編制目的51.2 編制依據51.3 適用范圍52 工程概況及地質條件52.1 工程概況52.1.1xx北站:62.1.2xx北站62.1.3xx站:63 應急預案工作流程74 突發事件風險分析和預防84.1 突發事件、緊急情況及風險分析81、危險源辨識84.2 突發事件及風險的預防措施83、與產權單位現場確認管線狀態,并記錄在案;8對設計給出的管線資料進行整理和確認。85 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95.1 應急組織機構952、.2 應急組織機構職責9 組長的職責9 副組長的職責10 應急處理技術組10 應急處理監測組10 應急物資、設備保障組10 應急搶險救援組10 醫療救護組10 應急聯絡組10 善后工作組116 報警機制11 根據險情,制定三級上報制度:117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21)上水管線破裂122)雨水、污水管道遇險123)燃氣管線遇險128 應急物資與設備保障139 事故報告及善后處置15 事故發生后,認真調查事故發生原因、經過,對該預案進行加強。1510 培訓及演練1510.1 培訓1510.2 演練1511 預案修訂與完善16 在實踐和演習中提高水平,對預案進一步合理化。1612 附件16附1 應急3、救援領導小組名單及聯系方式16二工區三分部領導小組聯系方式16附2 項目公司聯系方式17附3 監理單位聯系方式17附4 業主聯系方式18附5 對外聯系方式18市政給排水施工管線損傷應急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保護人員安全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方針,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4、損失;幫助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快速、安全、高效建設好優質xx城際鐵路。1.2 編制依據 安全生產法 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條例 安全許可證條例 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其他相關法律法規1.3 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適用于二工區三分部承攬的三車站及下穿給排水(xx北及下穿、xx站、xx及下穿)所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緊急情況及風險事故。2 工程概況及地質條件2.1 工程概況 xx市位于xx省xx口的西南部,區位優越。物價高,地材及勞動力單價高,施工成本將隨之加大。xx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受南亞熱帶季風影響,多5、雷雨,其中4-9月雨量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7成以上。施工進度受雨季及高溫天氣影響。xx市區至xx機場城際軌道交通線是xx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線位于xx市境內,線路全長39.475km,起自廣珠城際的xx站,終至xx機場站,并預留與xx城際鐵路接軌條件。該工程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為xx至xx段工程,xx站(含)至xx站(含),線路長16.86km;二期工程為xx站(不含)至xx機場站。2.1.1xx北站: 1)車站概況 本站中心里程DK4+110,起點里程DK3+989,終點里程為DK4+255,為地下站,車站南距xx站3.875km,北距xx站1.635km。DK3+989.00DK46、+255.00地下段長266米、寬59.76米 。該站位于xx市xx區xx鎮、xx路上,xx廣場及xx口岸位于車站東側,xx小學位于北側,車站西側為xx大酒店。2)管線現狀東側現狀有DN600和DN400兩個條并行給水管、一條D600雨水管、及甲型電纜溝;西側現狀有一條DN300給水管、一條D600雨水管、一條D1000污水管及通信排管。2.1.2xx北站1)車站概況本站起點里程DK5+649,終點里程為DK5+915,為地下兩層站,位于xx市xx區xx路xx村。車站東側為海警三支隊、xx邊防檢查站,西側為xx村。規劃的xx輕軌xx站得過江觀光隧道,登陸口位于車站東側約300m。車站南距xx北7、1.635km,北距xx站1.300km。站場位于2 的坡段上,車站范圍正線為直線。詳見xx北站平面位置圖。2)管線概況東側現狀有DN800給水管、一條1000700雨水渠、及甲型電纜溝;西側現狀有一條DN800污水壓力管、一條D400污水管、一條1000700雨水渠及通信排管。2.1.3xx站: 1)車站概況本站中心里程DK7+030,起點里程DK6+909,終點里程為DK7+175,,位于xx市xx區xx路,未來xx市最具亮點的CBDxx中央商務區。車站南側正對xx,同時在建的xx商務區(北部片區)位于車站東側約200m。車站南距xx1.300km,北距xx站2.600km。站場位于2 的8、坡段上,車站范圍正線為直線。2)管線概況道路中央為D1200的現狀污水管,東側16001000雨水渠和甲型電纜;西側現狀有一條DN800給水管及通信排管。3 應急預案工作流程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的組織了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本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和不良環境影響。其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見下圖:危險源及環境因素辯識、評價編制應急預案成立搶險領導小組組建搶險隊、救護車配備應急物資、設備應急知識教育培訓定期評審實施應急預案進行評審、修訂未發生發生 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圖49、 突發事件風險分析和預防4.1 突發事件、緊急情況及風險分析1、危險源辨識各種市政管線破損4.2 突發事件及風險的預防措施為最大限度地減小車站施工對管線的影響,預防管線斷裂等事故的發生,本工程采取以下措施及施工工法,確保管線安全。1、動土工程施工前,首先按照履約管理辦法的動土審批手續進行審批,同意后進行探溝、探孔的人工開挖;2、在遇到不明管線時,立即報告項目工程部、安質部等相關部門,確定管線產權單位;3、與產權單位現場確認管線狀態,并記錄在案;4、由工程部統一分類、分部位統計造冊,由安質部現場進行標識;為下步工作提供幫助。5、施工前對工程所影響范圍內的全部管線進行核查,對管線的性質、材質、埋深10、方向等方面做仔細調查,調查的具體工作內容包括:對設計給出的管線資料進行整理和確認。走訪周邊所有地下管線的產權單位,以確保沒有管線資料被遺漏,對所有有關的地下管線將爭取在現場進行探查和確認。根據調查所得的管線材質、埋深、走向、具體位置及產權單位制作標示牌,置于施工現場,派專人巡查,管線位置變化后及時更新。向有關部門確認各種管線的允許變形量,加強地表沉降和管線沉降的監控量測工作。6、委托專家,對車站深基坑開挖施工產生的地面沉降進行分析檢算,預測地層沉降量,依此對地下管線的沉降進行預測。7、快速聯系處理。當發現管線有大的變形和趨勢時,及時快速與監理、業主、設計、管線產權等單位聯系,確定處理方案,現11、場準備好任何一種方案的所有物資設備,以便隨時調用。5 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成立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項目指揮部指揮長黃君擔任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由黨工委書記、副指揮長、安全總監、總工程師擔任副組長,由工程部、物資部、安質部、計劃部、財務部、綜合辦公室負責人任組員。下轄應急處理技術組、應急處理監測組、應急物資、設備保障組、應急搶險救援組、醫療救護組、應急聯絡組、善后工作組七個小組,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綜合辦,堅持24小時值班。5.1 應急組織機構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應急處理技術組、應急處理監測組、應急物資、設備保障組、應急搶險救援組、醫療救護組、應急聯絡組、善后工作組組成。應急12、處理技術組:xx、xx、xx、xx、xx、xx等組成。應急處理監測組:由xx及相關監測人員6人組成。應急物資、設備保障組:由xx、xx及物資部成員4人組成。應急搶險救援組:由xx及盾構掘進隊30人、地面保障隊20人組成。醫療救護組:由xx及綜合辦成員2人組成。應急聯絡組:由xx及安質部成員5人組成。善后工作組:由xx及綜合辦成員2人組成。 5.2 應急組織機構職責 組長的職責A 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B 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C 與項目部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D 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E 最大限度地保13、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F 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G 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H 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I 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副組長的職責A 協助組長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B 向組長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C 保持與事故現場各應急處理小組的直接聯絡;D 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E 組織項目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F 定期檢查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 應急處理技術組負責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技術處理方案的制定,從技術方面14、提供處理意見,必要時請上級單位提供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 應急處理監測組擔負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的地面、建筑物及周邊環境的監測工作。 應急物資、設備保障組平時負責應急物資、設備的儲備和管理,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負責應急救援物資、設備的調撥和供應。 應急搶險救援組在組長的組織下,負責按照領導小組制定的搶險救援方案,實施交通疏導、人員撤離、現場消防、搶運物資、搶救人員、現場緊急處置等工程搶險任務。 醫療救護組負責現場的醫療救護,組織救護車輛及醫務人員、器材進入指定地點,組織現場搶救傷員,對事故中的負傷人員進行包扎救治、人工呼吸、心臟按摩蘇醒等應急處置措施,對傷情嚴重15、的,應立即與當地醫療機構聯系,專人負責送往醫院,辦理入院手續,實施緊急搶救。 應急聯絡組根據實際情況與當地通信部門協商,共同建立應急救援通信保障體系,確保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指揮通信暢通。負責向社會救援機構報警,請求提供幫助,報警時要清楚說明事故發生時間、地點、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員傷亡等情況。報警后,要立即派人在現場的道口迎接救護車、救援人員、救援車輛的進入。負責事故處理中各救援隊伍之間的通訊聯系。 善后工作組負責傷亡人員的親屬接待、安撫和善后理賠工作,保障社會穩定。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后處理工作,包括:穩定員工、受傷者及其家屬的情緒;對安全事故或突發緊急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16、按有關規定給予撫恤或賠償;與保險單位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等。說明: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和應急處理組織機構中相關人員如發生變動,由變動后重新擔任此崗位的人員擔任,并對其相應的職責負責。6 報警機制 各盾構區間建立完善的報警機制,發現險情后,現場工程師第一時間通知區間負責人。 區間負責人接到通知后立即到現場了解險情,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 根據險情,制定三級上報制度:A 出現險情,險情在可控范圍之內,采取相應措施后可消除險情,屬三級搶險,報二工區應急救援小組即可。B 出現險情,已造成經濟損失或人員受傷,影響施工進度,但可控制險情進一步擴大,屬二級搶險,需上報項目公司、監理及業主。C 險情17、較大,造成人員傷亡,道路癱瘓,屬一級搶險,除立即上報項目公司、監理及業主外,還應上報安監局、交通局等地方部門協助搶險。7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上水管線破裂上水管道破裂發生險情時,立即停止施工,迅速撤離地下作業人員至安全地帶,地上相關區域拉起警戒線,派安全管理人員對道路車輛進行臨時交通引導設這及防護設置;同時立即報告產權單位,申請給水調度,項目部立即組織人員疏通排水,將水引入附近排水管道,防止現場大量積水,然后由上水管理部門關閉閘門,由產權單位派事故搶險隊進行管道搶修,項目部應急小組配合現場工作。項目部將事件上報監理、設計、業主等單位,會同各方召開安全會議,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當確定暗挖施工導致18、地層沉降過大是造成管線破裂的主因時,立即調整暗挖支護參數,對距離掌子面10米范圍初期支護采用工字鋼支撐進行加固,橫向支撐及立柱臨時支撐間距0.5m,在拱頂打設長3米間距300mm42小導管進行局部注漿,加固地層。同時加強監控量測頻率,當地層變形穩定后方可繼續施工。2)雨水、污水管道遇險首先上報管線產權單位,事故現場相關范圍內拉起警戒線,派安全管理人員對道路車輛進行臨時交通引導設這及防護設置;截斷雨(污)水上游,通過大功率污水泵將雨(污)水導流至下游;同時封閉作業面,迅速撤出作業人員至安全地帶待命;然后將殘留雨(污)水清理干凈,由產權單位派搶險隊進行管道修復。項目部將事件上報監理、設計、業主等單19、位,會同各方召開安全會議,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當確定暗挖導洞施工導致地層沉降過大是造成管線破裂的主因時,立即調整暗挖支護參數,對距離掌子面10米范圍初期支護采用工字鋼支撐進行加固,橫向支撐及立柱臨時支撐間距0.5m,在拱頂打設長3米間距300mm42小導管進行局部注漿,加固地層。同時加強監控量測頻率,當地層變形穩定后方可繼續施工。3)燃氣管線遇險當發生燃氣管線泄露時,立即停止各種施工現場機械運作,并且馬上疏散民工,拉警戒帶,通知項目部應急小組立即采取行動,保護好現場,報告管線產權部門組織搶險維修。如管線起火勿冒然滅火,劃定警戒線,并盡速報警,管線挖斷處附近居民或經過行人應避免吸煙、或發動汽、機20、車引擎及各種電源開關以免產生爆炸或燃燒,人員則盡可能遠離現場,并寫上煤氣外泄等標語,以提醒過往之人員及車輛。4)熱力管道破裂通過監控量測,一旦發現某個熱力管溝沉降超過預警值,項目經理部將嚴格按照以下程序上報和應急處理:工程部測量組立即報告項目經理部領導,由調度立即通知各項目隊暫停施工。同時向駐地監理工程師如實匯報。由總工程師王有權組織工程技術人員會同監理工程師組織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分析。監理工程師在接到報告后,根據情況及時向項目管理處、設計院報告。由項目經理部與監理、設計、業主和有關產權單位查勘現場,首先確定對熱力管道的危害程度,如果危害程度較大,可能危及熱力管溝結構安全,則迅速采取緊急措施對其21、進行加固處理,確保結構安全。然后分析車站施工過程中造成沉降過大的原因,包括設計、施工等各個方面,在此基礎上,針對性的制定措施和方案,然后組織實施。經過監控量測,確定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案有效,沉降量控制在允許范圍內,上報監理、設計、相管處,同意后再繼續向前施工。如果熱力管溝沉降超過預警值,但經過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和項管處等各方共同分析,其沉降不會造成結構的破壞,則重點分析車站施工過程中造成沉降過大的原因,包括設計、施工等各個方面,在此基礎上,針對性的制定措施和方案,然后組織實施。經過監控量測,確定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案有效,建筑物沉降量控制在允許范圍內,上報監理、設計、相管處,同意后再繼續向前施工。22、一旦洞內熱力管線沉結構遭受破壞,必須立即停止施工,并向經理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及項目經理匯報。并會同現場工程技術人員采取必要的臨時應急處理,防止進一步擴大。項目經理部在接到問題或事故報告后,立即向駐地監理工程師如實匯報,同時向xx熱力有限公司(xx-xx)和業主處報告,請求盡快組織專業隊伍進行搶修。8 應急物資與設備保障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項目部根據事故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資源,包括:救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和必備藥品、生活保障物資。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實際情況,1#盾構井、xx北站、xx站、xx站分別設置應急物資存放點,1#盾構井管理責任人xx,xx北站管理責23、任人xx,xx站管理責任人xx,xx站管理責任人xx,所有應急物資未經應急救援指揮部組長或副組長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常備搶險設備、物資見下表:序號物資(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位1裝載機ZL50C3臺2運輸車10m39臺3汽車吊25噸3 臺4發電機40KW1臺5發電機250KW1臺6發電機250KW1臺7編織袋3000個8擔 架3付9千斤頂6 個10手拉葫蘆6個11砂 子中砂90方12水 泥60噸13水玻璃45桶14對講機15個15潛水泵5.5kw6臺16潛水泵7.5KW6臺17注漿泵3臺18滅火器ABC干粉100個19消防鍬、桶18個20防毒面罩15個21急救藥箱3 個22氣體檢測儀BX-824、03個23應急燈充電式30個24纜風繩300米25消防水帶400米26警示帶10箱27水玻璃20桶28方木50個29鐵 鍬20把30棉 絮10床31注漿設備3套32堵漏靈1箱33手電筒15只34雨 衣30件35雨鞋30雙備注:急救藥箱存有紅花油、雙氧水、醫用酒精、醫用繃帶、創可貼、云南白藥等。9 事故報告及善后處置 重特大事故發生后,項目部必須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將所發生的重特大事故的情況報公司救援指揮小組辦公室,并在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發生事故的工地、施工規模; 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和初步估計; 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25、 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部門事宜; 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時間。 事故發生后,認真調查事故發生原因、經過,對該預案進行加強。 事故發生后,對設備、裝置實際運行狀況的檢測、考察,查找項目今后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術調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對策。 事故調查報告批復后,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積極落實,立即進行生產秩序恢復前的污染物處理、必要設備設施的搶修、人員情緒的安撫及搶險過程應急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10 培訓及演練10.1 培訓工程開工初制定生產計劃時,同時制定應急預案培訓計劃。10.26、2 演練每年由項目部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組織兩次全項目部范圍的綜合模擬突發事故安全應急演練,檢驗指揮系統、現場搶救、疏散、救援響應能力。各應急組成員必須熟悉各自的職責,做到動作快、技術精、作風硬。根據實際演練情況,查找不足,總結經驗,不斷完善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及時修正及彌補應急突發事件救援預案制定的缺陷。11 預案修訂與完善 為了能把新技術和新方法運用到應急救援中去,以及對不斷變化的具體情況保持一致,預案應進行及時更新,必要時重新編寫。 對危險源和新增裝置、人員變化進行定期檢查,對預案及時更新。 在實踐和演習中提高水平,對預案進一步合理化。12 附件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27、聯系方式 監理單位聯系方式 項目公司聯系方式 業主聯系方式 其他聯系方式附1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名單及聯系方式 二工區三分部領導小組聯系方式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備注項目經理組長常務副經歷兼黨工副委書記副組長安全總監副組長辦公室副組長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備注指揮長應急組長副指揮長兼黨工委書記應急副組長副指揮長應急副組長安全總監應急副組長1#工作井右線盾構負責人組員1#工作井左線盾構負責人組員橫4區間盾構負責人組員金3區間盾構負責人組員工程部長組員物資部長組員機械部長組員安質部副部長組員測量主管組員綜合辦主任組員綜合辦副主任組員附2 項目公司聯系方式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備注總經理、 書記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副總經理副總經理、副書記安全總監總經理助理工程部部長總工辦主任副總工程師兼物設部部長安質部部長安質部副部長 安質部副部長安質部副部長附3 監理單位聯系方式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備注總監理工程師安全總監副總監理工程師副總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理現場監理現場監理現場監理附4 業主聯系方式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備注副經理安質部部長安質部副部長二工區包保責任人附5 對外聯系方式姓名單位聯系電話備注xx市安監局xx區安監局xx區安監局xx安監局xx街道辦事處xx安監站xx派出所xx市第二人民醫院急救120匪警110火警119急救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