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工程加氣混凝土砌塊安全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6236
2024-09-06
7頁
114.50KB
1、小區工程加氣混凝土砌塊安全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加氣混凝土砌塊安全技術交底施工單位名稱工程名稱小區接受交底單位工種名稱泥工安全技術交底內容交底內容:一、 材料要求1. MU7.5加氣砼砌塊,規格為600200200、600200120。2. 砂漿采用CAS砌筑砂漿,干密度1800kg/m3。3. 墻底采用實心磚MU10,砂漿M10。一、技術要求:1.墻體與結構柱(或混凝土墻)交接處,應沿結構柱(或混凝土墻)全高每隔3皮砌塊或不超過600mm設置26.5拉結筋,拉結筋伸入墻內長度不應小于墻長2、的1/5且不應小于700mm。2、墻體沿長度方向的構造措施:墻體超過5M或超過層高兩倍時,應于墻中部每隔不超過5M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寬度超過2.4M或有特殊要求的洞口兩側及長度超過2.5M的獨立墻體端部應設置構造柱。構造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構造柱截面寬度可取200mm,厚度同墻厚,縱向鋼筋取412,頂部和底部應錨入混凝土結構中,箍筋可采用6.5200。砌體與構造柱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每個馬牙槎的高度不宜超過300mm,并應沿墻高每隔3皮不超過600mm設置26.5拉結筋,拉結筋每邊伸入墻內不應小于700mm。構造柱應于墻體砌筑完成后澆筑混凝土。如:21棟和23、2棟N軸樓梯間與框架柱之22間墻體中部都設置構造柱,21棟G軸電梯井與剪力墻之間墻體中部設置構造柱。22棟J軸墻體與T字剪力墻相交部位設置構造柱。3、墻高超過4M時,墻體半高處應設置端部與結構構件連接且沿墻全長貫通的鋼筋混凝土水平連系梁。當連系梁在門窗洞口切斷時,洞口上方過梁的截面和配筋不得低于連系梁的設計要求,連系梁與過梁水平投影處搭接長度不得小于連系梁與洞口過梁的垂直距離的兩倍,且不小于1M,過梁兩端各伸入墻體不小于500mm。梁寬同墻厚,梁高可取200mm,縱筋取412,箍筋可采用6.5200。墻高超過6M時,應參照GB5000.-2001進行強度及穩定性驗算。4、門窗洞口的構造措施:門4、窗洞口寬度大于等于900mm時,應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過梁的截面尺寸、配筋、支座長度應根據洞口的寬度按設計要求采用。當采用預制鋼筋混凝土過梁時,支座處砌體頂部應找平,安裝時應坐砌砂漿,過梁伸過洞口兩邊擱置長度每邊不得小于300mm;門窗洞口寬度小于900mm時,可采用30mm厚M10水泥砂漿內設218的鋼筋過梁,鋼筋應埋入砂漿中,不得少于250mm。窗臺處應采用現澆或預制鋼筋混凝土窗臺板壓頂,板厚宜為100mm,縱向鋼筋210,6.5200單肢箍,板兩端各伸入墻體不應小于300mm。5、墻體施工縫留置的構造措施:砌體的轉角和縱橫墻交界處應同時砌筑,因特殊原因不能同時砌筑及其他需要留置的臨時間斷5、處,施工縫應留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不應小于砌體的高度。如留槎有困難時,必須沿墻高度每隔600mm或不大于3皮砌塊內設置26.5拉結鋼筋,鋼筋伸入墻內每邊不應小于700mm。6、墻體底部的構造措施:每層墻體的底部,宜砌筑混凝土實心磚(或灰砂磚)墻體坎臺或現澆C20素混凝土坎臺,坎臺高度宜為200mm,寬度與墻體相同。對于有防水需求的房間,墻體底部應現澆素混凝土坎臺,坎臺高度為200mm。7、女兒墻、陽臺欄桿等砌體應采用強度等級不小于MU10的混凝土實心磚(或灰砂磚)和強度等級不低于M10的砂漿砌筑,并應按設計要求設置構造柱。二、墻體砌筑施工1、砌塊砌筑采用薄漿干砌施工工藝。2、墻體施工宜按下列工6、藝流程進行:清理基層定位放線立皮數桿后置拉結鋼筋墻底坎臺施工選砌塊清掃浮灰滿鋪CAS砌筑砂漿擺砌塊(安裝門窗過梁、窗臺板及澆筑連系梁)砌筑頂部配套砌塊澆灌混凝土構造柱。3砌塊應堆置與室內或不受雨水影響的場所。砌塊應按規格分別堆碼整齊,高度不宜超過2.0m砌塊堆垛應設有標志、堆垛件應留有通道。在運輸、裝卸砌塊時嚴禁翻斗傾卸和拋投。砌塊施工含水率不宜大于15%。4、砌筑前應按設計要求對砌體墻排列皮數,拉好水平坐標線,先在梁底下留2025cm作為墻頂斜塊磚位置,然后計算皮數,包括砂漿灰縫尺寸,根據排列結果,備好不同砌塊的尺寸,并確定樓面坎臺的砌筑(或澆筑)高度。5、將樓面砌體基層面潤水,砌筑(或澆筑7、)好坎臺,坎臺完成面需保證平整。6、一般天氣條件下,坎臺完成12天后方可開始進行砌塊的砌筑,應先用刷子清刷粘結面上的浮灰,不得用水澆濕砌塊。砌塊上下皮搭接不得少于砌塊長度的三分之一,灰縫厚度一般控制在35mm范圍內。砌體應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5m,每天砌筑不宜大于兩次。每次。每次應待前次CAS砌筑砂漿終凝后再繼續砌筑。一般天氣條件下,日砌筑高度控制在2.8m以內。7、砌塊應使用專用機具或相應的季節設備切割。8、CAS砌筑砂漿應使用電動工具進行攪拌,按砂漿重量加2225%凈水拌制成膠泥狀,每次攪拌好的砂漿應在8h內用完,超過30分鐘必須重新攪拌一次,當班砂漿做到當班用完,過夜砂漿不8、能再用。9、砌塊砌筑時,應將CAS砌筑砂漿均勻鋪刮于下皮砌塊表面及待砌砌塊端面。上墻后用橡皮錘輕擊砌塊,橡皮錘應先從砌塊的頂部向下敲擊,然后沿水平方向敲擊壓實,使CAS砌筑砂漿能從灰縫中擠出。灰縫不得留空隙,砂漿飽滿度不應低于90%。做到隨砌隨勒,及時清理擠出的砂漿。10、砌好的砌塊不應任意移動或撞擊,若需校正必須刮去原有砂漿重新鋪設,完成每次砌筑要用水平靠尺及時校正,核對皮數線,使偏差值控制在允許范圍內。11、墻體水平配筋帶應預先在砌塊的水平灰縫面開設通長凹槽,槽寬及深應分別不少于11mm及8mm,放置鋼筋后,應用CAS砌砂漿填充至槽的上口平。12、后置于混凝土的拉結筋可選用下列方法之一進行9、施工:植筋膠后植法,按皮數桿標識的灰縫位置,在混凝土墻(或結構柱)上鉆直徑為10的孔,孔深100mm,采用結構膠將6.5拉結筋直接植入。剪力墻、柱與門窗洞過梁相交必須植筋。13、砌筑砌塊墻距梁、板頂部約2025cm時,當墻高小于3m時,至少間隔3d后補砌;當墻大于3m時,至少間隔5d后補砌。補砌宜用配套砌塊斜頂砌筑,傾斜度以60為宜,砌體必須與梁底、柱側擠緊。14、被雨水淋濕的砌塊,不得砌筑,應待其干燥后方可砌筑。15、廚房、衛生間和浴室等潮濕房間的墻體底部應用混凝土澆筑高度不少于200mm,寬度砼墻厚的坎臺。迎水面墻體應做好防水處理至樓板底,外表應座瓷磚飾面。16、水電管線的暗埋必須待墻體完成七天后才能進行。對墻面開槽、打洞應使用輕型電動工具,輔以手工鏤槽器,開槽深度不宜超過墻厚的1/3。三、示意圖構造柱配筋圖墻體拉筋圖柱或剪力墻植筋圖交底人簽名接受交底負責人簽名交底時間年 月 日本表一式兩份,班組自存一份,歸檔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