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泊位碼頭工程鋼管嵌巖樁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572
2024-09-06
11頁
163.89KB
1、雜貨泊位碼頭工程鋼管嵌巖樁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鋼管嵌巖樁施工技術交底單位工程雜貨泊位碼頭工程交底時間分部工程樁基分項工程鋼管樁內鉆孔嵌巖樁接受班組工程數量208根進度要求管理部門質量標準(JTS-257-2008)施工圖紙要求施工程序及操作要點1 、工程概述雜貨泊位樁基由29個排架,208根鋼管嵌巖樁組成。 30#26#排架,每排架8根樁,A、B、C、F、G、H樁為直樁,D、E樁為斜樁,A、B樁鉆孔控制標高-10.6m,C、D、E、F、G、H樁鉆孔控制標高為-8.6m;25#1#排架2、,每排架7根樁,A、B、G1、G4、G5樁為直樁,G2、G3樁為斜樁,A、B樁鉆孔控制標高-10.60m,G1、G2、G3、G4、G5樁鉆孔控制標高為-8.60m。2、 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平臺搭設鉆機就位鉆進成孔安放鋼筋籠清孔澆筑水下混凝土移至下一孔位。圖1 施工流程圖3、主要施工方法3.1直鉆施工1、鉆機就位根據現場條件,采用80t浮吊從一期件雜泊位平臺上轉運鉆機至臨時鉆孔平臺上,根據鋼管樁樁中心就位鉆機,鉆機底部加設型鋼底座,確保鉆機均勻分布在平臺型鋼上,并保證樁錘和樁中心偏差2cm。2、泥漿制備泥漿原料宜盡可能使用膨潤土,使用普通粘土時應符合下列要求:自然風干后手不易捏碎,干土3、破碎時,斷面有堅硬的尖銳棱角;用刀切開時,切面光滑、顏色較深;水浸濕后有粘滑感,加水和成泥膏后,容易搓成1mm的細長泥條,用手指揉捻,感覺砂礫不多,浸水后能大量膨脹;膠體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大于4%,制漿能力不低于2.5L/kg,PH值6.5,一般可選塑性指數大于2.5,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大于50%的粘土制漿;如樁基所處位置有較好的粘土,也可就近直接用粘土造漿。如采用就近土造漿,應自備一定量的石灰或膨潤土。3、鉆孔施工鉆孔時,應控制好鉆孔速度。在粘土和淤泥質粘土中鉆進時,回次鉆程一般控制在300500mm;接近樁端時,上提鉆頭緩慢,防止由于鉆頭的吸引使樁端持力層松弛。土層變化處的4、鉆進。經過取渣樣分析,發現進入土層變化處時,提前控制鉆程,確保一個鉆程通過分界處。鉆進過程中,加強泥漿性能的 監測,每臺班至少檢測一次。對不符合要求者及時調整,處于細砂層時或回填層,應特別注意泥漿的濃度。泥漿性能的指標測定方法和范圍為:A相對密度可用泥漿相對密度計測定(1.051.2);B粘度可用標準漏斗粘度計測定(1622S);C含砂率可用含砂率計測定(4%-8%);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泥漿進行調制,確保成孔。灌注樁沖孔過程中遇到完整巖面后要報監理檢查記錄在案,確定標高及巖層特性,然后繼續沖孔達到設計要求,經檢查無誤后方可進行清孔。鉆孔過程連續操作,不得中途長時間停止,盡可能縮短成孔周期。升降鉆5、具應平穩,尤其是當鉆頭處于鋼管樁底口位置時,必須謹慎操作、防止鉆頭鉤掛鋼管樁,避免沖撞鋼管樁擾動鉆孔孔壁。鉆機開鉆時及時填寫鉆孔施工記錄,交接班時交代鉆進情況及下一班組注意事項。鉆孔過程中如若出現鋼管樁下沉,必須立刻停止鉆進,上報項目部,由項目部組織技術人員現場考察后制定處理措施,處理完成后方可繼續施工。4、鋼筋籠施工1)鋼筋籠制作鋼筋到現場后,經過檢測,力學指標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后,鋼筋原材料轉運至鉆孔平臺上制作或在陸地制作完畢后,通過臨時碼頭轉運至平臺上。先按設計要求加工加強箍和主筋,然后在加強箍上按設計主筋間距對主筋位置作出標記,之后再于鋼筋焊接操作架上進行主筋焊接及箍筋綁扎。焊接主筋6、前用錘球控制和檢驗加強箍的垂直度,并先對稱焊接部分主筋,待鋼筋籠基本成型后,再對剩余主筋按已標記位置進行加密焊接,焊接過程應保證每根主筋縱向順直,避免出現蛇形或波浪形彎曲現象。由于每根樁鋼筋籠長度都不相同,鋼筋籠制作前由現場技術人員對長度進行交底。制作完成后由質檢人員會同監理驗收,合格后掛牌標示。2)鋼筋籠下放鋼筋籠下放前,應由測量人員在護筒口上放出樁中心,以便于鋼筋籠順利下放。鋼筋籠下放均由浮吊協助完成。鋼筋籠下放至鋼筋籠頂面接近鋼護筒口時,在鋼筋籠的加勁箍下橫穿兩根2m的10槽鋼使鋼筋籠固定。然后起吊用2根鋼絲繩,在鋼筋籠頂部一邊掛一個活鉤,繩子長度比孔深大,以保證鋼筋籠頂能夠剛好下放至設7、計標高,鋼筋籠吊裝完畢后,需要下聲測管的孔及時接長聲測管。聲測管連接好以后抽出槽鋼,下放鋼筋籠到設計標高。表1 鋼筋綁扎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鋼筋籠外輪廓尺寸長度5 10用鋼尺測量兩端和中部直徑5 102受力鋼筋間距153箍筋、分布筋間距20用鋼尺測量兩端和中部連續3檔,取最大值5、清孔終孔后,應及時進行清孔,采用二次清孔的方法,第一次清孔:成孔驗收完畢后,將鉆頭提離孔底3050cm,注入優質泥漿,進行正循環清孔,清孔到位后,及時停機提鉆,并下放鋼筋籠。第二次清孔:鋼筋籠安裝完畢后,下放導管進行第二次清孔,清孔過程中導管底口距離孔底510cm。在確保孔壁穩定的前提下進行清孔。清孔標8、準:第二次清孔后沉渣厚度不超過設計及規范要求。正循環清孔原理:用泥漿以高壓通過泥漿泵管,泥漿泵管在孔底射出,使沉渣懸浮,隨著泥漿上升而溢出流到孔口外泥漿溜槽,經過沉淀池沉淀凈化,泥漿再循環使用抽入孔底。反循環清孔原理:采用一臺泥漿泵和一臺吸泥泵,同時插如孔底,泥漿泵從沉淀池中抽取泥漿高壓沖入孔底,使沉渣懸浮,吸泥泵抽出懸浮的沉渣至泥漿池中沉淀、凈化。凈化后泥漿可循環抽入孔底沖擊沉渣來循環清孔。6、混凝土施工鋼筋籠下放后接著下放導管,導管入孔時絲扣接頭接長下放,做好下放記錄并計算校核導管長度,當導管底部離樁底處4050cm時,停止接管,然后安裝漏斗,準備灌注砼。灌注砼應連續進行,嚴禁中途停頓,并9、應注意孔內砼下落情況,及時觀測孔內砼面的高度,始終保持導管埋入深度不小于4米,但也不能大于6米。導管提升應勤提緩提,保持位置居中,軸線垂直逐步提升。導管接長或澆筑過程中拆管完成后絲扣必須確保擰緊,以免澆筑時導管內進水造成堵管。混凝土由混凝土輸送泵輸送至料斗。澆筑之前,應先用水將料斗進行潤濕。首批砼灌注前應進行孔內沉渣厚度和泥漿性能的測定,只有當沉淀厚度和泥漿性能都滿足要求后才能進行澆筑。澆筑首批混凝土時,儲料斗中的砼方量應滿足首封要求,當儲料斗裝滿砼時,開始拔掉儲料斗底口的塞子,過程中混凝土輸送泵不得停止。首批灌注砼的數量應能滿足導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導管底部的需要,首批砼澆筑量根10、據計算確定,公式計算:VD(H1+H2)/4+dh1/4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數量(m);D樁孔直徑(m);H1樁孔底至導管底端間距,一般為0.4m;H2導管初次埋置深度(m);d導管內徑(m);h1樁孔內混凝土達到埋置深度H2時,導管內混凝土柱平衡導管外(或泥漿)壓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rw/rc;7、樁基檢測每樁按照規范要求取1組以上的砼試塊,樁身完整性檢測按圖紙要求抽取10%。3.2 斜樁鉆孔施工 斜樁鉆孔由液壓鉆完成。1、 鉆機改造A、底座改造根據樁基設計斜率,用25a槽鋼雙拼成槽鋼盒,做成斜率7:1的底座,尺寸與鉆機底盤一致,然后將鉆機底盤與底座焊接形成一體,使鉆架在與鉆11、機底盤垂直固定的情況下,鉆機轉盤面始終與斜樁縱軸線垂直;底盤改造后的鉆機見下圖2。圖2:底盤改造后鉆機大樣圖B、導向器加工鉆頭進入基巖后,必須加壓鉆進,扭力較大,導向器必須具有一定的剛度;同時為減少導向器與鋼管樁內壁的摩擦,盡量減少扭力的損失,加快成孔速度。導向器用16鋼板做成等邊三角裝置與鉆桿焊接,在三角點外側裝直徑10cm滾輪(滾輪至三角中心38cm),這樣導向器與鋼管樁內壁通過滾輪接觸,在鉆進過程中導向器與鋼管樁內壁之間只存在相對滑動,沒有相對轉動,能更好地起到導向和減少扭力的作用。導向器結構見下圖3:附圖導圖3 向器結構示意圖2 、鉆機就位鉆機就位采用80T全回旋浮吊,吊裝過程中要注意12、安全。鉆機就位前采用吊線的方式測出鋼管樁實際的傾斜度和扭角,從而通過加墊鋼板的方式調整鉆機斜率,就位時根據實測扭角調整鉆機底盤方位,鉆機落位時注意盡量使鋼管樁中心與鉆盤中心在同一直線上,落位后用鋼板將鉆機底座與平臺型鋼焊接,防止其在鉆孔過程中移位。3、鉆孔施工由于鋼管樁施打時已基本穿透強風化層,除特殊情況外,一般采用清水護壁即可,且樁內水位盡量高出江水面1.52.0m左右為宜;鉆進過程中遇到巖面傾斜或孤石時,應低壓減速鉆進。開鉆時輕壓鉆進直至鉆頭完全進入強風化巖層,然后根據地層的硬度適當加壓,根據我部實際操作,當鉆頭進入中風化泥質粉砂巖時,鉆桿壓力控制在30MPa為宜。在鉆進過程中應密切注意鉆13、進是否正常,如鉆桿發生抖動、進尺緩慢或沒有進尺,須及時檢查鉆機是否出現故障和渣樣中是否含有鐵屑,否則須對鉆機斜率、扭角等進行調整;同時在鉆孔過程中注意保持孔內水位。隨著鉆孔深度的增加,鉆桿的加長,須及時調整導向器的個數和位置。從理論上講,導向器安設愈多,鉆桿變形愈小,成孔質量愈有保證,但實際上由于鋼管樁在加工過程中直徑、圓度、垂直度等均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時在沉樁過程中鋼管樁也存在一定的變形,因此導向器數量過多,會造成扭力過大,導致鉆桿扭曲變形。我部在鉆孔過程中僅設置兩個導向器,效果較好(樁長36m40m),第一個設置在鉆頭以上7m,然后隔15m左右設置一個。鉆孔過程中如若出現鋼管樁下沉,必須立14、刻停止鉆進,上報項目部,由項目部組織技術人員現場考察后制定處理措施,處理完成后方可繼續施工。4、鋼筋籠制作及沉放為保證斜樁鋼筋籠順利沉放,對鋼筋籠制作、安裝過程中做了四個方面的調整:一是由于鋼筋籠在下放時由于重力作用鋼筋籠底口貼向孔壁一側,易掛孔壁,導致鋼筋籠下不到設計標高和造成孔底沉渣,我部將鋼筋籠在末節制作時將底口1m長范圍內做成內收式,避免了鋼筋籠與孔壁硬接觸;二是為防止在砼澆注過程中導管掛鋼筋籠,將加強箍置于主筋外側,同時在相鄰兩節鋼筋籠主筋搭接時保持平順,杜絕搭接處鋼筋籠主筋偏向于鋼筋籠內;三是將鋼筋籠頂口做成漸變式喇叭形,防止下導管時導管底口掛鋼筋籠頂;四是增加鋼筋籠外壁保護層定位15、件數量。5、澆筑水下砼A水下砼生產、輸送及澆筑工藝同嵌巖直樁施工; B斜樁澆筑導管定位方法。在采用導管法澆筑斜樁水下砼時,導管因自重作用會偏向下方,而且在下放和提升導管時會碰撞鋼筋籠,為此可在導管上加工一錐鼓形導向定位器;導向定位器采用=3mm薄鐵皮加工,外徑較鋼筋籠內徑小20cm左右,于導管上、中、下部各焊接一個;定位器表面必須平滑無毛刺,以免卡住鋼筋籠。圖4 導向器示意圖 職業健康安全環保技術措施1)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穿好救身衣。 2)設專職安全員,按施工倒班制度倒班,確保現場施工有人監督,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科學管理、狠抓落實”的安全生產方針。3)施工用電采用“三相五線”制的配線規定,嚴格進行規范的保護接地,并設置漏電過荷保護裝置,露天作業的電器、機械控制臺必須采取防雨安全措施。4)夜間施工時做好照明措施。5)每根樁灌注完成后應及時對樁口進行覆蓋,以防人員及物資掉落樁內。6)調運作業時,吊臂及吊物下方嚴禁任何人員站立。主要附件施工方案鋼管內嵌巖樁施工方案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員質檢員交 底 人班組簽認序 號姓 名工 種序 號姓 名工 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