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床上部石灰處治土層施工技術交底記錄.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8618
2024-09-06
6頁
34KB
1、道路路床上部石灰處治土層施工技術交底記錄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接收單位交 底 人項目名稱路床上部石灰處治土層施工日 期按設計圖紙要求,路床上部40cm范圍采用5%石灰土進行改善,現將具體施工要求做如下交底,請各路基施工作業隊嚴格執行:一、施工準備路床上部40cm石灰處治層,分兩層進行,每層壓實厚度20cm。底層石灰土施工完成并養護7天后,第二層石灰土施工因考慮設計上對預壓的要求,暫不進行摻灰處理,即在底層石灰土養護時間滿足7天后,組織進行素土填筑,壓實度按90%控制,待預壓期結束后再組織在底層石灰2、土頂劃方格進行布灰,翻拌設備將頂層素土層和石灰進行翻拌、灑水、平整、碾壓,壓實度不小于96%。路床上部石灰土處置層以下部分嚴格按正常路基填筑施工工藝進行填筑,在進行路床上部石灰處治層施工前按要求進行路床的縱斷高程、壓實度、橫坡、寬度、中線偏位、平整度、邊坡檢驗,檢驗合格并經項目部相關段落施工負責人認可后,再組織進行石灰土處治層施工。考慮到預壓要求,路床素土層即石灰土處治層以下在進行縱斷高程控制時提高5-8cm,兩層石灰土高程相應提高。應選擇優質石灰,進場后經充分消解并剔除石塊、雜物后用于現場施工,消解完成后的存放時間不宜過長,應盡早使用。二、具體施工方法1、石灰土拌合石灰土可在施工段落附近選擇3、場地集中進行拌合,拌合設備采用挖掘機、裝載機進行翻拌;也可選擇采用路拌法施工。現場具體采用的石灰土拌合方式各施工作業隊應與相應段落現場施工負責人協商確定,頂層石灰土只能采用路拌法施工。無論采用何種拌合方式均要求拌合均勻,無土團、灰團,無花白料,拌合完成后報項目部試驗室對其灰劑量進行檢測。場外集中拌合摻灰量計算:由檢測人員測出該土堆的濕密度濕、含水量w和土堆的體積V,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出土的總重量G1:G1=V*濕*(1/(1+w)摻灰量G2=G15%/100%(5%摻量)路拌法摻灰量計算:由檢測人員測出該土層的濕密度濕、含水量w、攤鋪面積S和厚度h,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出土的總重量G1:G1=S*h4、*濕*(1/(1+w)每平方米摻灰量G2=G15%/100%/S(5%摻量)2、場外集中拌合石灰土施工測量放樣施工前由項目部測量班在已施工完成的下承層上進行測量放樣,恢復中樁、邊樁。劃方格現場根據自卸車的裝料方量,劃方格網進行傾倒控制,并在控制斷面上設置控制樁,進行松鋪厚度和縱斷高程控制。方格網從中樁向兩邊劃分,用白石灰標出。每方格網卸料一車,非標準網格按實際計算(長寬厚/每車方量車數)控制卸土方量。在控制斷面的左、中、右各點位置埋設鋼筋,上系套管作為控制樁,在每層填筑前,施工人員在現場用水準儀在控制樁處測出控制標高。運輸、攤鋪施工放樣及網格準備完成以后進行拌合料裝運,采用挖掘機或裝載機裝車,5、自卸車運輸,根據現場人員的指揮將拌合料倒入已劃好的網格內。整平完成上料后,用推土機攤鋪整平,每側超出路堤設計寬度50cm并使表面縱橫向平順均勻,以保證壓路機碾壓輪均勻地接觸土層表面進行壓實,達到壓實效果。在攤鋪整平的同時,推土機對路肩部位進行初步壓實,保證壓路機進行壓實時,路肩不滑坡。由試驗人員及時取樣試驗檢測含水量,現場采用撒水或晾曬的方法,使混合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內。合格后,用平地機精平,精平時采用控制樁拉線的方式進行厚度控制。碾壓碾壓時,直線段按照“先壓邊緣、后壓中間”,曲線段按照“先內側后外側”的操作先慢后快,先靜壓、后振動進行。壓路機的行駛速度不宜超過4km/h。相鄰碾壓橫6、向重疊1/31/2壓痕,各區段交接處,要相互重疊壓實,橫向接頭重疊0.40.5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錯開不小于3m,縱向搭接長度不小于2m。檢測碾壓完成后,及時進行壓實度、平整度、寬度、頂面高程等檢測,合格后立即進行養護,養護時間為不少于7天。3、路拌法石灰土施工首先進行素土層的攤鋪、平整和靜壓,使其表面平整。如對于預壓完成的路床上部素土層可直接進行步灰。現場根據石灰的裝載工具(如裝載機)的裝載數量和每平米摻灰量,劃方格網,方格網從中樁向兩邊劃分,每方格內卸料一車并進行碼方,經項目部現場人員進行方格面積和石灰的碼方數量確認后,采用人工將石灰均勻攤鋪至方格網內,然后采用拌合設備對素土層和石灰進行翻7、拌。翻拌施工應保證拌合均勻,無花白料,拌合深度嵌入下承層5cm左右,避免出現素土夾層。布灰和翻拌施工應選擇無風或微風天氣進行,避免揚塵和石灰損失,如天氣干燥應適當灑水。翻拌過程中應對含水量進行檢測,翻拌完成后應進行灰劑量和含水量檢測。在灰劑量滿足設計要求和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2個百分點左右時,進行平整碾壓施工。其他工序要求參考場外集中拌合石灰土施工的相關內容。三、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段落長度以滿足當天攤鋪當地碾壓完成并開始養護為準,一般控制在100-200m,隨拌和隨攤鋪隨碾壓;2、石灰處治土施工工程質量控制要點主要為四個方面:原材料(土、石灰);石灰處治土含水量控制;均勻性;壓實度;3、對需8、處治的土料種類進行核實,填料種類、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填筑前對取土場填料進行取樣檢驗;填筑時對運至現場的填料進行抽樣檢驗。當填料土質發生變化或更換取土場時重新進行檢驗;4、混合料中不含有大于10mm的土塊、未消解石灰顆粒和素土層,對于粒徑超過10mm的土塊以及超過5mm的石灰顆粒指派專人專門負責清除。拌合物要求色澤均勻,無灰條、灰團。劑量允許偏差為-0.5%+1.0%;5、要嚴格控制壓實含水率,確保壓實度,注意養生,以控制石灰處治土土本身的收縮裂縫;6、施工中,拌合料的均勻性是關鍵因素,嚴格控制拌合過程中的施工質量,確保拌合料的均勻性。使石灰顆粒與土顆粒盡可能小,增加其接觸表面積,并拌和均勻,能充分接觸并發生反應。為保證施工質量需對含水量、含灰率(石灰含量),石灰顆粒粒徑、混合料顆粒粒徑、碾壓遍數這些工藝參數進行嚴格控制;7、在預壓期結束進行第二層石灰土路拌施工時,應提前對土層縱斷高程進行測量,掌握土層沉降數據,考慮頂層土的數量是否滿足要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多余土料剔除或補料。 交底人:交底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