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分離式跨線橋項目重力橋臺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438
2024-09-06
5頁
33.50KB
1、高速公路分離式跨線橋項目重力橋臺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技 術 交 底 書單位:XXXX高速XX標項目經理部 主送單位XX項目經理部架子隊編號工程名稱橋梁工程工程部位XX分離式跨線橋重力式橋臺一、工程概述本標段采用重力式橋臺的有:主線1號橋5軸橋臺,2號橋0軸、3軸橋臺,3號橋0軸、9軸橋臺、5號橋0軸橋臺;立交主線橋14軸左幅、17軸右幅橋臺,立交匝道橋B0、C1-0、C1-4、C2-0、C2-1、F12、H0、H15軸橋臺。此次交底部位為3號橋0軸橋臺,其它重力式橋臺施工方法2、與此處相同。其中除5號橋0軸橋臺基礎采用樁基礎外,其余橋臺基礎均采用擴大基礎,以中風化基巖為持力層,地基承載力不小于500kpa。橋臺臺身和基礎采用C25片石混凝土,青條石鑲面,臺帽為鋼筋混凝土。臺背回填要求回填級配砂礫石,要求臺前臺后對稱回填。臺帽混凝土等級為C35,墊石采用C50混凝土。橋臺左右幅之間設置20mm變形縫。二、施工準備1、搞好施工現場“三通一平”,并布置與既有公路接口處相關安全標識;2、各種必備的施工機械、工具、材料全部備齊,材料全部抽檢合格;3、建設好現場各臨時設施:水泥庫房、砂石料堆場、水池、工人住房、鋼筋原材料及半成品與成品存儲棚、砼攪拌設備工作站等;4、測量工程師對橋3、臺位置進行精確放樣。三、施工工藝1、基礎工程施工時首先精確放樣,按設計要求和施工需要修整出施工平臺,然后進行開挖輪廓線放樣和基坑開挖。基坑開挖采用人工配合機械進行放坡開挖。當基坑開挖至基底0.20.3m時,采用人工鑿除法,避免基底承載力受損。基坑應開挖至擴大基礎基地標高以下10cm,用以澆筑10cm厚c20混凝土墊層。雨季施工時,在基坑作業平臺外周邊開挖排水溝,防止雨水倒灌;配備抽排水機具,及時排除基坑內積水。基坑開挖好后將表面刷洗干凈、檢查標高、中線,核對地質,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立即進行基礎砼施工,避免基坑暴露過久或受地表水浸泡而影響地基承載力。基礎混凝土采用在混凝土拌合站統一拌制,混4、凝土攪拌運輸車運送。現場采用滑槽將混凝土滑入基坑,避免造成混凝土離析。按設計要求在基礎頂面預埋20mm鋼筋,間距50cm,錨入基礎和臺身各90cm,以便與臺身混凝土連接。基礎脫模后及早進行基坑回填。回填前將基坑內積水排出、清淤,然后再分層對稱回填土,并用小型夯實機械夯實。2、模板工程橋臺模板采用整體定型鋼模板,用對拉螺栓進行對拉,在模板四周用槽鋼背肋進行模板固定,防止砼澆筑時撓度過大。模板兩側用倒鏈進行對拉,保證模板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支撐牢固。模板的架立要精確,特別是模板的幾何尺寸、軸線位置、頂面高程、模板牢固以及美觀程度,并采用鋼片楔進行模板高度調整。在砼澆筑時設專人經常檢查模板5、,確保其位置正確不發生變形,做到不跑模、不漏漿、不錯位。模板內面應均勻刷脫模劑,板縫內嵌入海綿止漿帶,使工程質量達到內實外美。模板可臨時借用墩身直線段鋼模,每節高度3m。模板支撐采用內撐外拉的固定形式,埋入混凝土的拉桿采用套管拉筋,側面采用槽鋼外加固,內撐采用鋼筋。3、混凝土工程 片石應選擇未風化、堅硬的石料,極限抗壓強度不小于設計值,片石的尺寸不應大于所澆筑部位最小寬度的1/3,并不得大于300mm,表面的石粉、污泥及水銹等在填充前用水沖刷干凈。片石混凝土基礎澆筑時,先鋪筑一層100150mm厚混凝土打底,再鋪填片石,然后攤鋪砼并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每層厚度約為200250mm。澆搗后再繼續6、鋪一層片石和混凝土,直至達到設計標高為止,片石頂面應保持有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覆蓋面,片石摻入量不應超過總體積的25%。片石鋪設應均勻排列,大面朝下,小頭向上,片石紋理應與受力方向垂直。片石間距一般不小于100mm,離開模板距離大于150mm,以確定每塊片石被混凝土包裹。混凝土應盡量連續澆筑,如必須留置施工縫時,應將縫留在每一層混凝土與片石交接處,使片石露出混凝土面一半,并按規范要求進行接縫處理。振搗時應盡量避免振搗棒觸及片石和模板。臺身澆筑至臺帽下約30cm時停止澆筑,在前墻、側墻頂面現澆30cm厚C35砼,同時澆筑完鋼筋砼臺帽。在施工橋臺前墻時注意支座墊石鋼筋的布置。混凝土由運輸車從拌7、和站運送到施工現場,利用溜槽將砼送入模。混凝土分層厚度30cm,插入式振動器定人定位搗固密實。澆筑過程中應派專人負責檢查模板是否漏漿、跑模。臺身混凝土分12次澆筑完畢。分兩次澆筑時第一次澆筑完畢后混凝土頂面預埋0.5米長的20mm螺紋鋼筋,間距50cm。澆筑完畢后,及時采用草袋或塑料薄膜包裹覆蓋、灑水養生。4、錐體護坡待橋臺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錐坡及護坡施工。填料采用砂性土,分層厚0.2m,整平后用小型夯實機械夯實,每層夯實后經密實度檢測合格后續填上層。填筑時在坡頂和坡面預留沉降量。橋臺錐坡采用花格植草護坡,花格及壓頂采用機制C20砼。坡腳采用900500連槽夯填砂卵石及M10砂漿砌MU8、30條石護坡,并設置排水設施。石料強度必須滿足要求并且不易風化。護坡厚度滿足設計要求,條石交錯搭接,砌縫寬度、錯縫距離符合規定,外露面整齊,避免通縫。5、臺背回填待橋臺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0%后,進行臺背回填。回填材料按設計要求采用級配砂礫石,臺前臺后對稱回填,填料最大粒徑不大于8厘米,且分層夯實,松鋪厚度不大于20厘米,整平后用小型夯實機械夯實,壓實度不小于95%,每層夯實后經密實度檢測合格后續填上層。 為了保證橋臺臺后回填質量,避免橋頭跳車現象及橋臺、臺背、橋頭伸縮縫以及連接的路面結構遭到破壞,施工中充分注意該處的填筑施工,并采取如下措施:1、橋頭設計過渡段:按設計要求設置橋臺搭板,可以使9、在柔性結構路段產生的較大沉降通過過渡段至橋涵結構物上,車輛行駛就不至于產生跳車;2、回填材料:臺背回填部分及臺后搭板下必須按設計要求填筑級配砂礫石;3、填筑范圍:按照規定臺背填土順路線方向長度,頂部為距翼墻尾端不小于臺高加2m;底部與基礎內緣距離不小于2m;4、路基與回填段結合面的處理:臺后回填砂礫石與路堤連接處挖成臺階,然后再分層填筑壓實;5、回填時必須分層填筑,每層虛鋪厚度控制在15cm為宜。回填過程中要順路基方向形成3的橫坡,以防雨水沿構造物的外壁向下滲透,進而影響回填質量;6、壓實機具:壓路機達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機動夯實機具如手扶振動壓路機、重型蛙式打夯機、小型汽錘等輔助機械壓實緊密10、;7、加強現場管理,對于構造物回填這一類隱蔽工程,容易產生質量事故,必須重視現場跟班檢查,每層認真檢查填料質量,嚴格控制填筑厚度,及時抽檢壓實度。四、安全管理措施1、設立安全責任長,明確安全職責,使安全責任落實到人;2、靠近既有公路邊施工應注意工程機械穿越道路,行人通行的交通安全;3、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禁止酒后作業,穿拖鞋上崗;4、深基坑作業,應在基坑四周設安全防護欄與安全警示標志;5、高處作業時,必須做好安全防護,加強物件管理,防止高空落物傷人;6、特殊作業工種必須持證上崗;7、夜間施工安裝足夠的照明設備,確保安全施工。8、施工現場做到布局合理,場地平整,機械設備安置穩定,材料堆放整齊,用電設施安裝觸電保護器,為安全生產創造良好環境。9、現場施工負責人應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對本措施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