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空心板橋管道模板安裝及砼澆筑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0425
2024-09-06
18頁
157.50KB
1、預應力空心板橋管道、模板安裝及砼澆筑程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敲自鷗戍珠足瑯坐伎祈陜菜纏詭刻素蠕撅正湍沫矩憑朽殼鼓錄蔚揮嫩幫判撐滇愛怖遣恍滋渝粗籠婦稻債婆盧踞邱牟董史決匣骯軌呻氖空昏猴腕沁猶洶原帚泣猿山篷監早瓦灑護歧岳筷赦笨屢京樣乖懦正骨摩逐源姻簡貧隙乾氣捍虧鹼造力咯醋難鋅央項略參餒丁秩繩蹋百同齋戊哦犧坦欄婚妒宛揚季繕雛蘆椅拇傾疫廁梆萄吁卿打押化熙雄呂陶屋檔緯首暈咯選措梨衙沿回噶籮苑峰仗波苦燈蒼致映芥稀告睦灘駒扒忘蔬賄得柵梨鞘技慎撻頒怎彼綱腕田舒施壹駁丙墟翹鄲鄙剖選浚查蕊劣顴截綢系覽椅2、芝園甲集薔脊綜杰豹實涎芥饋凈混岸鍬繃歹隴幕志艇巧寞房瘦趟癱謂福娛緝僳取沫紹誦皮卓礫葦一、工程概況我標段共有20m預應力空心板橋4座,計256片板,其中K76+758大橋7跨112片,K81+040中橋3跨48片,K79+202.8分離式立交48片,K86+794分離式立交48片。10m預應力空心板橋3座,計100片板,K80555小橋3跨60片,K76+969通道20片,K87+340通道20片。二、施工進度計劃1、預制計劃:XX日開始預制,每工作日2片,每月計劃4050片,XX年XX月底完成預制工作。2、吊裝計劃:。三、施工基本技術參數1、施工配合比:梁板主體配合比:20m空心板設計標號C43、5,施工坍落度120-160mm;10m空心板設計標號C40,施工坍落度120-160mm。每方砼各種材料用量嚴格按照項目部試驗室試驗論證,并經總監辦中心試驗室、駐地辦試驗室批復的配合比進行施工。壓漿水泥漿配合比:設計標號M45和M40,標準稠度3050s,水泥漿體泌水性小于水泥漿初始體積的2%,四次連續測試的結果平均值1%,拌合后泌水應在24h內全部被漿吸回,漿體初凝時間6h,漿體體積變化率2%。每方各種材料用量嚴格按照項目部試驗室試驗論證,并經省指中心試驗室批復的配合比進行施工。2、預應力鋼絞線采用ASTMA41697a標準低松馳鋼絞線, fpk =1860Mpa,錨下控制應力0.75 f4、pk = 1395Mpa,實際引仲量與理論引仲量差值控制在6%以內。3、引伸量計算系數:預應力鋼筋彈性模量Eg=195000 Mpa,預應力筋與管道的摩擦系數=0.225,管道偏差系數K=0.0015,鋼筋回縮和錨具變形6mm。四、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藝預應力梁板存梁期不超過2個月,以減少預應力引起的上拱帶來的負面影響,并且應保證從梁板安裝到橋面系施工完畢的時間不超過三個月。(一) 準備工作1、預制場地準備應按功能進行劃分,設置住宅區、集料倉、水泥倉、底座區、鋼筋加工區、拌合區、存梁場。場地內統一平整碾壓,并鋪200mm厚碎石,澆筑180mm厚C15砼進行場地硬化。空心板梁臺座采用在混凝土底座上鋪5、設5mm厚鋼板,底座下180mm厚C20砼中設雙向12鋼筋間距200mm,支座位置處進行加固處理(詳見空心板模板圖)。臺座的尺寸根據施工圖設計的尺寸制作,需20m空心板臺座16個、10m空心板臺座8個。2、張拉千斤頂校驗:在施工前將張拉千斤頂進行校驗,在施工過程中每兩個月進行校驗,以保證張拉噸位的正確性。3、認真熟悉圖紙,確定每一片梁、板的預制參數,包括長度、首夾角、尾夾角、懸臂寬度、頂面橫坡、預埋筋設置等。按照先安裝先預制的順序編排預制計劃,在施工前應詳細研究圖紙。(二)鋼筋加工及安裝1、普通鋼筋加工安裝:所有使用鋼筋必須經檢驗合格,進場后保管妥善。對于圓盤鋼應進行調直,按照設計長度和根數下6、料,依照圖紙制作,保證各種彎鉤長度符合設計要求。對需接長的鋼筋按規范要求焊接,焊接長度、外觀、質量、受力性能等取樣試驗。在底座上用墨斗線按設計要求標出各鋼筋位置,再按層次順序對各種形狀規格的鋼筋進行焊接、綁扎、拼裝。全過程由專人進行指導檢查,確保鋼筋位置、間距、形狀、規格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的交叉點用鐵絲綁扎結實,并結合點焊焊接,使骨架和鋼筋網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在鋼筋與模板間設置墊塊,墊塊與鋼筋用鐵絲扎緊,互相錯位,使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當鋼筋有相互干擾時,采取以主筋為準,調整次筋位置的辦法,相互協調。鋼筋安裝過程與預應力筋預留孔道的施工過程同步進行,施工時對節點鋼筋進行放樣,調整鋼筋間距7、及位置,保證預留孔道順暢通過節點,在鋼筋綁扎過程中應小心操作,確實保護好預留孔道位置、形狀及外觀,電焊施工時,嚴禁火花觸及波紋管,切實保護好預留孔道。外邊板的空心板翼板應預埋防撞墻預埋鋼筋N4和N5,內邊板的空心板翼板應預埋護欄座預埋鋼筋N1和N5,防止漏埋。2、預應力筋的加工安裝:預應力筋根據設計要求采用j15.24型鋼絞線,鋼絞線進場時必須保持清潔,在存放和搬運過程中應避免機械損傷和有害的銹蝕,在倉庫保管時,倉庫應干燥、防潮、通風良好,在室外存放時,時間不宜超過6個月,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須采取墊以枕木,枕木用苫布覆蓋等有效措施。鋼絞線在下料時不得在砼面生拉硬拽,磨傷鋼絞線,下料長度應8、通過計算確定,計算時應考慮結構的孔道長度或臺座長度、錨夾具厚度、千斤頂長度、鐓頭預留量、冷拉伸長值、彈性回縮值、張拉伸長值和外露長度等因素。誤差控制在-50+100mm以內。鋼絞線的盤重大,盤卷小,彈力大,為了防止在下料過程中鋼絞線紊亂并彈出傷人,事先制作簡易鋼筋籠。下料時,將鋼絞線盤卷裝在鐵籠內,從盤卷中央逐步抽出較為安全。鋼絞線的下料用砂輪切割機切割,不得采用電弧切割。鋼絞線的編束和穿束:鋼絞線在編束時應逐根理順,用20#鐵絲,按間距1.01.5M綁扎牢固,防止互相纏繞,然后整束穿進波紋管。(三)預應力管道的安裝和成型1管道材料管道材料根據設計要求,使用指定廠家提供的金屬波紋管。波紋管接頭9、處的連接管采用大一個直徑級別的同類管道,其長度宜為被連接管道內徑的5-7倍,連接時應不使接頭處產生角度變化及在砼澆筑期間發生管道的轉動或移位,并應在管兩端用密封膠帶或塑料墊縮管封裹,防止水泥漿的滲入。2孔道成型孔道成形的基本要求:孔道的尺寸與位置應正確,孔道應平順,接頭不漏漿,端部預埋鋼板應垂直于孔道中心線。(1)波紋管在搬運時應輕拿輕放,不得拋甩或在地上拖拉,吊裝時不得以一根繩索在當中攔腰捆扎起吊。金屬波紋管在室外保管時間不宜過長,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防水、防雨),金屬波紋管在倉庫內長期保管時,倉庫應干燥、防潮、通風。(2)波紋管的安裝,按鋼束定位鋼筋布置圖中的尺寸在側模或箍筋上定出曲線位10、置,鋼筋支托應焊在箍筋上,箍筋底部應墊實,波紋管與支托鋼筋用細鐵絲綁牢,或用8倒U形筋點焊在托筋上卡住孔道,防止澆筑砼時波紋管位置偏移或上浮。波紋管安裝后,應檢查其位置、曲線形狀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波紋管的固定是否牢固,接頭是否完好,管壁有無破損(如有破損,應及時用粘帶修補)。)管道在模板內安裝完畢后,應將其端部蓋好,防止水或其它雜物進入。(四)模板工程1、底模:砼底座兩端現澆橫梁加強,底座上鋪設5mm厚鋼板作為底模,保證梁底面的平整光潔度。2、側模:側模采用5mm厚鋼板,按梁板長度制作,在橫隔處分隔。側模模板由側模模扇,支撐側模的水平肋、豎向肋,支托豎向肋的直撐、斜撐,緊固側模模扇的拉桿及振搗11、架構成。3、端模:每根梁需用兩套端模,第一套與梁體模板同時支立,其形狀按張拉用錨固板的位置做成階梯狀,采用5mm厚鋼模,第二套為封端用端模,在封端壓漿之后支立,進行封錨,保證梁體外形符合設計要求。4、振搗架:為保證空心板振搗質量,采用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底模、側模振搗架用型鋼做成與側模上的兩水平肋栓連在一起。5、模板的安裝與拆除模板的安裝與鋼筋綁扎配合進行,其順序為:底模處理鋼筋骨架安裝、預應力管道安裝側模和端模安裝。模板在安裝前應嚴格檢查其平整度、外形尺寸,并刷好隔離劑。模板安裝的精度應高于預制梁精度要求。模板拆除:梁板達到砼強度后,經監理許可方可拆模,具體順序為:拆除拉桿、接縫,側模吊移12、。(五)砼施工1、砼配料與與拌和由項經部試驗室出具配合比,經高駐辦審批后使用,砼拌合由拌合站集中拌合后,由運輸車輛運送到施工現場。(1)混凝土生產采用混凝土拌合樓集中拌制,混凝土輸送車運至現場。拌合系統的計量精度,滿足JTJ041-2000規范要求,對攪拌系統的計量精度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標定,以保證計量精度的穩定。配料允許偏差如表配料數量允許偏差材料類別允許偏聽偏差(%)集中攪拌站拌制水泥、混合材料1粗、細骨料2水、外加劑1(2)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1.5min應以保證減水劑能充分發揮其效能。(3)混凝土配合比輸入電子稱時,必須由試驗人員和操作人員同時進行,并經雙方確認后方能開機生產。在生產過程13、中,對砂石顆粒級配和含水量的變化及時反饋信息,并采取相應調整措施,以控制出機坍落度為準,增加對拌合物質量檢測頻率,每天對砂石含水量抽檢一次。混凝土強度試摸應至少制作5組,放置于空心板空腔內,與板同條件養生,用于張拉依據和強度評定試塊。(4)減水劑的添加是否準確直接影響到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和硬化強度,為加強管理減水劑必須由專人添加,添加減水劑必須提前按照每盤砼用量分袋用電子稱準確稱量,并加強隨機抽取檢驗,以保證混凝土質量穩定。(5)混凝土拌合過程中試驗人員必須在場,確保混凝土的各項技術指標符合設計配合比要求。(6)現場施工中因機械故障或其他因素導致混凝土因停留時間較長而坍落度損失過大時,嚴禁往混14、凝土運輸車內加水。只有停留時間不大于所測得的混凝土初凝時間的1/2時,可在符合混凝土設計配合比要求條件下適量加水。(7)保持混凝土表面顏色一致,要求水泥和外加劑品種應盡量選用同一廠家的產品。2、砼澆筑砼澆筑前的注意事項為了保證預留孔道的準確,端模板應與側模和底模緊密貼合,并與孔道軸線垂直。梁的預埋件位置應準確,特別是錨墊板應與端頭模板緊密貼合,不得平移或轉動。墊板處的加固鋼筋網尺寸和位置,以及波紋管的外徑和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牢固固定。3、澆筑工藝砼澆筑采用邊澆底模邊裝芯模,邊澆腹板再綁頂面鋼筋,澆筑頂面砼的流水作業方法。澆筑方向是從梁的一端循序進展至另一端。分層下料、振搗,每層厚度不宜超過15、30cm,上下層澆筑時間相隔不宜超過1h(當氣溫在30以上時)。上下層砼必須下層砼振搗密實后方能澆筑,以保證砼有良好的密實度。砼振搗采用平板振搗器、30的插入式振動棒和附著式振搗器進行,特別對鋼筋密集區域加強振搗,振搗時注意避免碰撞波紋管、預埋件等,并時常檢查模板、波紋管、錨固端墊板等的位置和間距。預制板頂面應進行拉毛處理,做成凹凸不小于6mm的粗糙面,以保證預制板與現澆橋面有效結合。4、砼養護與拆模砼澆筑完畢立即在其表面覆蓋保水性材料,由專人負責灑水養生,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不能形成干濕循環,防止造成收縮裂紋,養護不少于7天,最后在自然狀態下養生。養護時對孔道覆蓋保護,不讓水和物質灌入,不使16、鋼絞線生銹堵塞,當砼的立方體抗壓強度達1520MPa后可拆模。模板拆除時要小心按順序拆卸,防止撬壞模板和碰壞結構。可適當延長拆模時間,以提高砼外觀質量。拆模后進行濕水養護,保持砼表面處于濕潤狀態。拆模后,將板側絞縫結合面與板端封錨端鑿毛,確保結合良好。(六)張拉1、機具及設備根據設計要求錨具采用OVM15型錨具,錨具由夾片、錨板、錨墊板(喇叭管)、螺旋筋構成。空心板橋采用OVM15-3、OVM15-4、OVM15-5、OVM15-6四種型號錨具,張拉機具設備應與錨具配套使用,并應在進場時進行檢查和校驗。對長期不使用的張拉機具設備,應在使用前進行全面校驗。使用期間的校驗期限應視機具設備的情況確定17、,當千斤頂使用超過6個月或200次或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不正常現象或檢修以后應重新校驗。彈簧測力計的校驗期限不宜超過2個月。2、施加預應力前的準備工作(1)施工現場應具備經批準的張拉程序和施工說明書。(2)砼強度經檢測,應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上,方可進行張拉。(3)清理錨墊板及鋼絞線表面,安裝錨杯、裝夾片、安裝限位板。(4)施工現場已具備確保全體操作人員和設備安全的必要的預防措施。(5)實施張拉時,應使千斤頂的張拉力作用線與預應筋的軸線重合一致。3、預應力張拉為減少施加預應力時對砼徐變的影響,要求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后才進行,張拉前先檢查鋼絞線在管道內的自由移動情況,張拉從兩端對稱進行,鋼18、鉸線的張拉順序為:0初應力(10%的控制拉力)1.0con持荷2min(錨固),con=0.75 fpk =0.751860=1395Mpa 139510%=139.5Mpa 其中初應力為控制應力的10%即139.5Mpa 。松弛的鋼絞線拉緊后,在其兩端精確標記,鋼筋絞線的伸長量從該記號起量,鋼絞線的實際伸長值L為從初始拉力至最大拉力間的實測伸長值L1加上初應力時的推算伸長值L2即:L=L1+L2 。張拉時采用應力應變雙控,對張拉完后測得的延伸量與預計延伸量之差進行比較,控制在6%以內。當張拉經監理工程師滿意后,立即對鋼絞線進行錨固,張拉全過程由專職技術人員記錄各種原始數據,填寫相關資料,接受19、監理的指導監督工作。4、在張拉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會引起預應力筋斷絲或滑絲,使預應力筋受力不均,甚至使構件不能建立足夠的預應力。因此需要限制預應力筋的斷絲和滑絲數量,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1)加強對設備、錨具和預應力筋的檢查千斤頂和油表需按時時行校正,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保證誤差不超過規定,千斤頂的卡盤、楔塊尺寸應正確,沒有磨損溝槽和污物以免影響楔和退楔。錨具尺寸應正確,保證加工精度。錨環、錨塞應逐個地進行檢查,有同符號誤差的應配套使用。亦即錨環的大小兩孔和錨塞的粗細兩端,都只允許同時出現正誤差或同時出現負誤差,以保證準確度。錨塞應保證規定的硬度值,當錨塞硬度不足或不均,張拉后有可能產生內縮過大20、甚至滑絲。為防止錨塞端部損傷鋼絲,錨塞頭上的導角應做成圓弧。錨環不得有內部缺陷,應逐個進行電磁探傷。錨環太軟或剛度不夠均會引起錨塞內縮超量。預應力筋使用前應按規定檢查:鋼絲截面要圓,粗細、強度、硬度要均勻;鋼絲編束時應認真梳理,避免交叉混亂;清除鋼絲表面的油污銹蝕,使鋼絲正常楔緊和正常張拉。錨具安裝位置要準確:錨墊板承壓面,錨環、對中套管等的安裝面必須與孔道中心線垂直;錨具中心線必須與孔道中心線重合。2)嚴格執行張拉工藝防止滑絲、斷絲墊板承壓面與孔道中線不垂直時,應當在錨圈下墊薄鋼板調整垂直度。將錨圈孔對正墊板并點焊,防止張拉時移動。錨具在使用前須先清除雜物,刷去油污。楔緊鋼束的楔塊其打緊程度21、務求一致。千斤頂送油、回油工序一般均應緩慢平穩進行。特別是要避免大缸回油過猛,產生較大的沖擊振動,易發生滑絲。 張拉操作要按規定進行,防止鋼絞線受力超限發生拉斷事故。3)滑絲與斷絲的處理滑絲與斷絲現象發生在頂錨以后,可采用以下方法:鋼絞線束放松。將千斤頂按張拉狀態裝好,并將鋼絞線在夾盤內夾緊。一端張拉,當鋼絞線受力伸長時,錨塞稍被帶出。這時立即用鋼釬卡住錨塞螺紋(鋼釬可用直徑5mm的鋼絞線、端部磨在尖制成,長20mm30 mm)。然后主缸緩慢回油,鋼絞線內縮,錨塞因被卡住而不能與鋼絞線同時內縮。主缸再次進油,張拉鋼絞線,錨塞又被帶出。再用鋼釬卡住,并使主缸回油,如此反復進行至錨塞退出為至。然后22、 拉出鋼絞線束更換新的鋼絞線束和錨具。單根滑絲單根補拉。將滑進的鋼絲楔緊在卡盤上,張拉達到應力后頂壓楔緊。人工滑絲放松鋼絞線束。安裝好千斤并楔緊各根鋼絞線。在鋼絞線束的一端張拉到鋼絞線的控制應力仍拉不出錨塞時,打掉一個千斤頂卡盤上鋼絞線的楔子,迫使12根鋼絞線產生抽絲。這時錨塞與錨圈的錨固力就減少了,再次拉錨塞就較易拉出。5、安全操作注意事項張拉現場應有明顯標志,與該工作無關的人員嚴禁入內。張拉或退楔時,千斤頂后面不得站人,以防預應力筋拉斷或錨具、楔塊彈出傷人。油泵運轉有不正常情況時,應立即停車檢查。在油壓情況下,不得隨意擰動油泵或千斤頂各部位的螺絲。作業應由專人負責指揮,操作時嚴禁摸踩及碰撞23、力筋,在測量伸長及擰螺母時,應停止開動千斤頂。冷拉或張拉時,螺絲端桿、套筒螺絲及螺母必須有足夠長度,夾具應有足夠的夾緊能力,防止錨具夾具不牢而滑出。千斤頂支架必須與梁端墊板接觸良好,位置正直對稱,嚴禁多加墊板,以防支架不穩或受力不均傾倒傷人。在高壓油管的接頭應加防護套,以防噴油傷人。已張拉完而尚未壓漿的梁,嚴禁劇烈震動,以防預應力筋而釀成重大事故。7、張拉記錄與報告每次預應力張拉以后,按要求做好下列數據記錄。(1)每個測力計、壓力表、油泵及千斤頂的鑒定號。(2)測量預應力鋼材延伸量時的初始拉力。(3)在張拉完成時的最后拉力及測得的延伸量。(4)千斤頂放松以后的回縮量。(5)在張拉中間階段測量的24、延伸量及相應的拉力。(6)張拉時的溫度情況。(7)張拉時的斷絲、滑線情況。(七)真空輔助孔道壓漿:鋼絞線張拉完后,盡早進行壓漿,最晚不超過14天1壓漿前的準備工作(1)割切錨外鋼絲;露頭錨具外部多余的預應力筋需割切,若采用燒割時應采取降溫措施,以免預應力筋和錨具過熱而產生滑絲現象。預應力筋割切后的余留長度不得超過2cm。(2)封錨;錨具外面的預應力筋間隙應用環氧樹脂膠漿或水泥漿填塞,以免冒漿而損失灌漿壓力。封錨進應留排氣孔。(3)沖洗孔道;孔道在壓漿前應用壓力水沖洗,以排除孔內粉渣等雜物,保證孔道暢通。沖洗后用空壓機吹去孔內積水,但要保持孔道潤滑,而使水泥漿與孔壁的結合良好。2水泥漿的拌制(125、)水泥漿的主要技術條件水泥;宜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水泥;采用礦渣水泥時,應加強檢驗,防止材性不穩定。水泥的標號不宜低于42.5號。強度;20m空心板不低于設計45Mpa,10m空心板不低于設計40Mpa。泌水率;水泥漿體泌水性小于水泥漿初始體積的2%,四次連續測試的結果平均值1%,拌合后泌水應在24h內全部被漿吸回。膨脹率;水泥漿摻入膨脹劑后的自由膨脹應小于10%。收縮率;不大于2%。(2)水泥漿的拌和水泥漿的拌和先加水,再放入水泥,經2min的充分攪拌使稠度均勻,稠度控制在3050S之間,灰漿過篩后存放于儲漿桶內。此時桶內灰漿仍要低速攪拌,并經常保持足夠的數量以保證每根管道的壓漿能一次連續完26、成。水泥漿自調制到壓入管道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40min。3試抽真空將機具按圖1所示連接好(進漿閥之前的可暫時不連接),關閉進漿閥、排漿閥、打開排氣閥、抽真空閥,擰開進循環水口、開動抽真空泵,觀察壓力表的讀數,當壓力表穩定達到-0.080.1MPa讀數時,可以進行壓漿;否則應重新檢查各處封口,再進行抽真空。4. 壓漿 開啟壓漿機前,將壓漿膠管里的水排掉等待正式壓漿。 開啟真空泵一直抽到孔道內真空度達到并維持0.080.1Mpa。 啟動壓漿泵,開始壓漿。 當水泥漿從抽真空端的真空管流出時,應關閉通向該真空機的閥門,關閉真空機。同時打開排廢管的閥門,讓水泥漿從排廢管流出,當流出的漿稠度合適時,關閉抽27、真空端的閥門。 當壓漿的壓力逐漸上升到0.5Mpa時,開始保壓,保壓時間為2 min,保壓結束后點動壓漿泵,以便壓力維持在0.5Mpa以上。即可關閉壓漿端的閥門,并打開安全閥卸壓。 關掉壓漿泵,關閉壓漿口鐵管閥門。 將真空泵和壓漿泵的連接器連接到另一條孔道上,重復直至壓漿結束。 壓漿完畢,清洗攪拌機、壓漿劑、真空泵及所有連接管道、連接器。關閉電源。將未用完的材料運回倉庫。5.真空輔助壓漿注意事項(1)整個連接管路如果不能承受1MPa的正壓力和0.1MPa的負壓力,說明管路氣密性不好,必須及時檢查更正,合格后方能進入下一道工序。(2)漿體攪拌時,水、水泥和外加劑的用量必須按配合比嚴格控制。(3)28、灌漿劑自拌制至壓入孔道的延續時間,視氣溫情況而定,一般不超過40分鐘。漿體在使用前和壓注過程中應連續攪拌。對于因延遲使用所致的流動度降低的漿體,不得通過加水來增加其流動度,應予以廢棄。(4)壓漿過程中及壓漿后48h內,結構混凝土地溫度不得低于5,否則應采取保溫措施。當氣溫高于35,壓漿宜在夜間進行。(5)壓漿完畢,應用自來水將攪拌機、壓漿泵以及壓漿管道清洗干凈,以防止漿體硬化堵塞壓漿管或壓漿孔。6、做好完備的壓漿記錄,包括每個管道的壓漿日期、水灰比及摻加料、壓漿壓力、試塊強度、障礙事故細節及需要補做的工作。這些記錄的抄件應在壓漿后3 d內送交監理工程師。(八)封端孔道壓漿后應立即將端水泥漿沖洗29、干凈,同時清除支承墊板、錨具及端面混凝土的污垢,并將端面混凝土鑿毛,以備澆筑封端混凝土。封端混凝土的并澆筑程序如下:1設置端部鋼筋網。為固定鋼筋網的位置,可將部分箍筋點焊在支承墊板上。邊跨的空心板應在伸縮縫端預埋伸縮縫鋼筋。2妥善固定封端模板,以免在澆筑混凝土時模板走動影響梁長。立模后校核梁體全長,其長度應符合允許偏差的規定。3封端混凝土強度與梁體混凝土強度同標號。4澆筑封端混凝土時,要仔細操作認真插搗,務必使錨具處的混凝土密實。5封端混凝土澆筑后,靜置1h2h,帶模澆水養護。脫模后在常溫下一般養護時間不少于7晝夜。(九)板的裝配待孔道水泥漿強度達設計強度后,對板進行脫模、移運、堆放和吊裝等工30、作。脫模和移運時堆放板的支承位置與吊點位置一致,兩端用支擱方木,堆放的場地整平壓實,按吊運安裝的順序堆放,盡早進行吊裝,縮短堆放時間,安裝前對支座墊石表面和板底進行清理干凈,采用兩臺起重機緩慢平穩地起吊,安放在支座上,然后逐個檢查支座是否有脫空或松動現象,檢查支座中心偏位,板體堅直和頂面縱向高程等情況,調整至規范要求。五、質量管理(一)質量保證措施1、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明確職責,落實到人。項目部成立梁板預制質量檢測專班,負責對每道工序進行全過程檢查、監督。2、現場施工實行工序檢驗制度,嚴格實行“三檢制”即:任一工序或分項工程完成后,都必須經過工班自檢、內部質檢工程師檢查、監理工程師檢查三個31、階段,任一階段的檢查不合格均不得進行下道工序。3、在工序檢驗過程中嚴格堅持“三不放過”原則:質量問題的原因不查清不放過、質量問題及其原因沒有得到糾正不放過、有關責任人沒有得到處理不放過。4、加強試驗檢測力度在施工中堅持以數據說話,如實作好各種檢測和記錄。(二)質量檢驗項目、頻率及質量標準1、原材料質量檢驗 (1)水泥:對進場的同廠家、同品質、同編號、同生產日期的水泥,袋裝不超過200t為一批、散裝不超過500t為一批驗收,每批至少取樣一次;按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JTG E30-2005)的規定做膠砂強度(3d、28d)、安定性、凝結時間、細度等項目試驗。若對水泥品質有懷疑時,可委32、托有關單位做組成材料分析試驗。在正常保管情況下,每三個月檢查一次,對質量有懷疑時,應隨時檢查。(2)水:非飲用水,使用前應檢查其質量。如水源有變或對水質有懷疑時,應及進檢查。(3)集料: 碎石:對進場的同料源、同級配的碎石每400m3為一批驗收,每批至少取樣一次,做篩分試驗、含泥量及泥塊含量試驗、針片狀顆粒含量試驗、壓碎值試驗,并且施工前對粗集料進行含水率試驗。 砂:對進場的同料源、同開采單位,每200 m3為一批驗收,每批至少取樣一次,做篩分試驗、表觀密度試驗、含泥量及泥塊含量試驗,并且在施工前對細集料進行含水率試驗。 在施工中,對集料含水率每工作班至少測定兩次,天氣驟變時,應酌情增加次數。33、(4)鋼絞線a.進場的鋼絞線應具備廠方的質量保證書,同時要有國家建筑鋼材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合格的自檢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拉力試驗、松馳試驗。b.進場后的鋼絞線,同一鋼號、同一規格、同一生產工藝制造的鋼絞線以60t為一批進行驗收,每批選取3盤,每盤截取一個試件,做力學性能試驗(由中心試驗室統一取樣驗收)。如有某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GB/T 5224-2003標準要求,則該盤鋼絞線為不合格品;其復驗方法與鋼絲相同。另外,每批鋼絞線任選3盤,進行表面質量及直徑偏差試驗。(5)錨具、夾具和連接器a.錨具、夾具和連接器進場時,應按出廠合格證和質量證明書核查其錨固性能類別、型號、規格及數量。b.預應力34、筋錨具、夾具和連接器驗收批的劃分:在同種材料和同一生產工藝條件下,錨具、夾具應以不超守1000套組為一個驗收批;連接器以不超過500套組為一驗收批。c.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按下列規定進行驗收:(a)外觀檢查:應從每批中抽取10%的錨具且不少于10套,檢查其外觀和尺寸。如有一套超過產品標準及設計圖紙規定尺寸的允許偏差,則應另取雙倍數量的錨具重做檢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則應逐套檢查,合格者方可使用。如發現一套有裂紋,則應逐套檢查,合格者方可使用;(b)硬度檢查:應從每批中抽取5%的錨具且不少于5套,對其中有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試驗,對多孔夾片式錨具的夾片,每套至少抽取5片。每個零件測試3點,其硬度35、應在設計要求范圍內。如有一個零件不合格,則應另取雙倍數量的零件重做試驗;如仍有一個零件不合格,則應逐個檢查,合格者方可使用;(c)靜載錨固性能試驗:對大橋等重要工程,當質量證明書不齊全、不正確或質量有疑點時,經上棕兩項試驗合格后,應從同批中抽取6套錨具(夾具或連接器)組成3個預應力筋錨具裝件,進行靜載錨固性能試驗,如有一個試件不符合要求,則應另取雙倍數量的錨具(夾具或連接器)重做試驗;如仍有一個試件不符合要求,則該批錨具(夾具或連接器)為不合格品。對用于其它橋梁的錨具(夾具或連接器)進場驗收,其靜載錨固性能,可由錨具生產廠提供或試驗報告。(6)原材料稱量 (1)水泥:使用散裝水泥時,每工作班至36、少檢查四次。使用袋裝水泥時,進庫前應酌情抽樣檢查包重。(2)水:每工作班至少檢查二次。(3)集料:每工作班至少檢查二次。(4)外加劑:每工作班至少檢查四次。2、砼(水泥漿)強度:每片梁板必須留取五組砼試件用于張拉和強度評定依據(二組用于張拉條件判定、三組用于強度自抽檢評定);壓漿水泥漿按每工作班留取三組試件用于強度評定。3、后張預應力筋斷絲,滑移限制數類別檢查項目控制數鋼絞線束每束鋼絞線斷絲或滑絲1絲每個斷面斷絲之各不超過該斷面鋼絲總數的1%注:超過表列控制數時,原則上應更換。當不能更換時,在許可的條件下,可采取補救措施,如提高其它束預應力值,但須滿足設計上各階段極限狀態的要求。4、后張法張拉37、實測項目后張法張拉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管道坐標(mm)梁長方向30尺量:抽查30%,每根查10個點梁高方向102管道間距(mm)同排10尺量:抽查30%,每根查5個點上下層103張拉應力值符合設計要求查油壓表讀數:全部4張拉伸長率符合設計規定,無設計規定時6%尺量:全部5斷絲滑絲數鋼束每束1根,且每斷面不超過鋼絲總數的1%目測:每根(束)鋼筋不允許5、梁(板)預制實測項目梁(板)預制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D檢查2梁(板)長度(mm)+5,-10尺量:每梁(板)3寬度(mm)干接縫(梁翼緣、板)10尺量:檢38、查處濕接縫(梁翼緣、板)204高度(mm)梁、板5尺量:檢查個斷面箱梁+0,-55斷面尺寸(mm)頂板厚+5,-0尺量:檢查個斷面底板厚腹板或梁肋6平整度(mm)52m直尺:每側面每10m梁長測處7橫系梁及預埋件位置(mm)5尺量:每件外觀鑒定1)混凝土表面平整,顏色一致,無明顯施工接縫。不符合要求時減13分。2)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現蜂窩、麻面,如出現必須修整,并減12分。3)混凝土表面出現非受力裂縫,減13分。裂縫寬度超過設計規定或設計未規定時超過 0.15mm必須處理。4)封錨混凝土應密實、平整。不符合要求時減24分。5)梁、板的填縫應平整密實。不符合要求時減13分。6)梁體內不應遺留建筑垃39、圾、雜物、臨時預埋件等。不符合要求時減12分,并應清理干凈。6、梁(板)安裝檢查項目梁(板)安裝檢查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支座中心偏位(m m)梁5尺量:每孔抽查46個支座板102傾斜度(%)1.2%吊垂線:每孔檢查3片梁3梁(板)頂面縱向高程(m m)+8,-5水準儀:抽查每孔2片,每片3點4相鄰梁(板)頂面高差(m m)8尺量:每相鄰梁(板)六、內業資料管理1、項目部總工程師全面負責整個內業資料管理工作,各隊負責人是內業管理執行落實第一責任人,具體實施有各隊技術負責人和專職資料管理員負責并接受項目部資料管理員的檢查和指導。2、梁板預制各個工序施工資料必須在施工現場產生,以保證資料真實性,并現場接受監理工程師檢查、指導。3、資料整理必須做到及時、齊全、真實、合法,工序完資料完,上道工序未經監理工程師簽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4、嚴格實行獎懲制度,項目部采取隔日檢查、隨時抽查、按周評比等形式進行資料管理檢查,對內業管理混亂,資料滯后,簽認不及時或內業管理好的施工隊獎給予一定的經濟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