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公司產品品質異常處理管理規定.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7120
2024-09-08
10頁
36KB
1、汽車零部件公司產品品質異常處理管理規定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目的:規范品質異常處理流程,提高品質異常處理的時效性,確保來料質量及產線的正常運轉,同時滿足顧客的質量要求。二、范圍:適用于本公司來料、制程、出貨品質異常的處理。三、定義:3.1來料品質異常:a、不符合相關檢驗標準要求,且不良率超過質量目標時;b、合格物料制程中發現嚴重缺陷超過1%,輕微缺陷超過3%;c、有經過改善且有效果確認,但又重復發生品質異常時。3.2制程品質異常:a、嚴重缺陷超過1%,輕微缺陷超過3%;(注塑、移印、光刻 )噴漆:?b2、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c、同一缺陷連續發生d、不遵守作業標準或不遵守工藝衛生要求e、機械發生故障或磨損f、其他情形影響到產品質量時3.3出貨品質異常:a、出貨發現嚴重缺陷超過1%或輕缺陷超過3%;b、客戶投訴或抱怨;四、職責4.1來料品質異常:品質部:負責填寫來料檢驗報告、品質異常聯絡單“異常顯現描述”和“時效”部分;負責將來料檢驗報告、品質異常聯絡單發送于采購部,倉庫;負責品質異常改善結果確認。采購部:負責將來料檢驗報告、品質異常聯絡單發送給供應商并及時與供應商聯系,跟蹤供應商及時回復“原因分析”“矯正與預防措施”并將結果回復品質部。(備注:客供素材有業務進行聯系處理)4.2制程品質異常:3、品質部:負責品質異常之最終判定;負責確認品質異常責任部門;負責主導品質異常案例的處理過程;負責對責任單位的改善結果進行追蹤確認異常責任單位,并每月進行統計上報。 生產部:負責品質異常的原因分析,提出臨時措施及長期改善對策并執行。負責品質異常的改善和預防措施的實施及驗證改善措施的有效性;其它相關單位:在需要時進行異常改善的配合4.3出貨品質異常:品質部:負責將品質異常通知各部門及確定責任部門;負責異常改善后的跟蹤確認;負責處理客戶抱怨異常責任單位:生產部:負責品質異常的原因分析,提出臨時措施及長期改善對策并執行。負責品質異常的改善和預防措施的實施及驗證改善措施的有效性;業務部:負責將客戶抱怨反饋4、給相關部門。其它相關單位:在需要時進行異常改善的配合五、工作程序:5.1進料品質異常:IQC依相關檢驗標準判定不合格,針對不合格物料標示“不合格”,并通知倉庫立即移至不良品區域。5.1.2異常成立4小時內開立品質異常聯絡單通知采購。5.1.3采購接品質異常聯絡單后4小時內轉責任供應商。5.1.4供應商需于1個工作日內針對異常物料提出臨時對策,如對異常內容有疑問,需在4小時內與品質相關人員確認清。5.1.5供應商必須在品質異常聯絡單要求的期限前(如無明確要求,默認為品質異常聯絡單發出后2個工作日內)回復完整的改善方案。品質工程師針對供應商回復內容進行確認,針對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供應5、商重新回復。改善措施合格,則報告予以歸檔,由IQC跟蹤后續進料品質狀況,依5.1.7執行。IQC針對供應商改善后產品加嚴檢驗,連續追蹤3批無異常予以結案,轉正常檢驗;連續追蹤3批中途發現不良現象仍存在,則重復5.11-5.17。5.1.8如供應商改善措施回復后連續2個月無進料,則強制結案,后續進料依正常檢驗執行。5.19如同一質量問題連續發起兩次品質異常,驗證結果無明顯改善,則需采購部組織召開供應商評審,決定是否需要取消供應商資格。5.2制程品質異常:5.2.1發現制程產品不良,應立刻停線。5.2.2如異常屬現場作業人發現,需立即找IPQC確認不良現象可否接收。如異常可接受則繼續生產,不可接收6、依5.2.3執行。IPQC依相關檢驗標準進行判定,確認不良成立時,應開具品質異常聯絡單并要求生產部門暫停生產進行整改。5.2.4針對已生產產品依LOTNO.往前追溯,直至良品。IPQC針對已追溯到的不良品標示“不合格”,并要求生產單位立即移至不良品區域,不良品如可以進行返工、返修達到合格要求,則由IPQC發出返工通知單,生產對不良品進行返工、返修,返工返修后需交付IPQC進行檢驗,合格品進行流入下一工序,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處理流程處理。5.2.6由品質、技術、生產共同會簽判斷不良問題是否影響生產正常生產,如不影響生產,則恢復生產,如影響生產,則待相關部門確定臨時應對措施后恢復生產,恢復生產后I7、PQC負責跟蹤相關工序,確認臨時應對措施是否有效。 5.2.7制程品質異常開立時機: 5.2.7.1制程異常屬材料所致,需第一時間通知責任單位、IQC前往確認,雙方判定標準一致,確認異常成立,則開立品質異常聯絡單要求責任單位改善。 5.2.7.2產品制造過程中如發現產品不良率超過(注塑、移印、光刻、噴漆)?)5%時,IPQC應開出生產異常通知單待技術、品質、制造擔當分析出原因找出責任單位后由責任單位進行對策,品質部監控對策實施有效性.。5.2.7.3當產品制造不良率超過3%時,IPQC應立即通知產線停線并召集工程、品質等單位對問題點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和對策,等問題點解決后,方可再開線生產。相關8、不合格品的控制見不合格處理流程。5.2.7.4品質再現(品質異常重復發生)時,開立生產異常通知單,通知生產單位停線整改。5.2.8所有制程中品質異常聯絡單需生產部進行會簽,生產部接到品質異常信息后半小時內需針對異常現象提出臨時對策。5.2.9責任單位需于品質異常聯絡單要求期限前,針對異常現象提出長期改善方案。品質工程師針對責任單位回復內容進行確認,針對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責任單位重新回復。改善措施合格,則報告予以歸檔,由IPQC跟蹤后續進料品質狀況,依5.2.11執行IPQC針對責任單位改善后產品加嚴檢驗,連續追蹤3天(或3批)無異常予以結案,轉正常檢驗。5.2.12如責任單位改善9、措施回復后連續2個月無生產,則強制結案,后續生產依正常檢驗執行。5.3入庫品質異常:FQC依相關檢驗標準進行判定,確定不良成立時,針對不合格物料標示“不合格”,并要求生產單位立即移至不良品區域。FQC于半小時內開立品質異常聯絡單、返工通知單并附不良樣品,要求生產單位返工。5.3.3生產單位接FQC品質異常聯絡單、返工通知單及不良樣品后,當天安排返工作業,并回復生產失效原因及改善措施,FQC負責跟蹤返工及驗證工作。5.3.4返工OK產品需重新送FQC檢驗,重新檢驗合格予以合格入庫,檢驗不合格依不合格處理流程要求執行。5.3.5針對異常改善后產品,FQC時行加嚴檢驗,連續追蹤3批無異常后予以結案,10、轉正常檢驗。5.3.6如異常發生后連續2個月無生產,則強制結案,后續生產依正常檢驗執行。5.4出貨品質異常:FQC依相關檢驗標準進行判定,確定不良成立時,針對不合格品標示“不合格”,并要求倉庫立即移至不良品區域。5.4.2異常成立半小時內開立品質異常聯絡單、返工通知單并附不良樣品,通知生產部安排返工。5.4.3生產單位收到返工通知單后安排返工作業,并于品質異常聯絡單回復生產失效原因及改善措施。5.4.4返工OK產品需重新送FQC檢驗,依5.3.4執行。5.4.5針對異常改善后再出貨產品,FQC應加嚴檢驗,連續追蹤3批無異常后予以結案,轉正常檢驗。5.4.6如異常發生后連續3個月無出貨,則強制結11、案,后續出貨依正常檢驗執行。5.5作業品質異常5.5.1符合3.2中d、e、f任一項,作業品質異常成立。5.5.2相關單位發現作業品質異常后,立即通知責任單位改善。5.5.3針對重復發生作業品質異常未達到有效改善時,可開立品質異常聯絡單,由品質統一編號后,交責任單位提出整改措施。5.5.4責任單位需于品質異常聯絡單需求期限前提出整改措施,由部門最高主管簽核后回復異常反饋單位。5.5.5異常單回復后,由品質統一歸檔整理/追蹤。5.5.6改善對策執行后,QC依對策內容進行追蹤確認,連續1個月內無同樣異常再發,則予以結案。5.5.7追蹤期內再發則重新開立品質異常聯絡單,依5.5.3-5.5.6執行。5.6客戶投訴或抱怨客訴品質異常依客戶抱怨處理程序六、相關文件:不合格處理流程客戶抱怨處理程序七、相關表單:品質異常聯絡單返工通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