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腦科ICU醫療質量環節工作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1092
2024-09-08
15頁
40.50KB
1、醫院腦科ICU醫療質量環節工作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腦科ICU醫療質量環節工作制度一、 書寫與醫囑制度1.住院病歷要24小時內由當班醫師完成;住院記錄、手術記錄要當天(不能過夜)完成;病程記錄要及時、詳細、詳實。2.住院病人病情臨時發生變化時,如果分管醫師不在場,由值班醫師或在場的醫師全權負責處理,不能推辭。如有延誤治療要負責任。3.病人收住院后均要及時開醫囑處理。4.病歷書寫的格式內容按衛生部病歷書寫規范的要求進行。二、醫囑制度1.主管醫師對新入院病人查體完畢或于每天上午查房后必須對所分管的病人開醫2、囑或更改醫囑,即長期醫囑或臨時醫囑。2.長期醫囑的順序是:護理常規,護理級別,飲食,病危通知,臥位,吸氧,口服藥物,肌注藥物,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3.臨時醫囑:診斷性、檢查性醫囑,治療性臨時醫囑。對臨時性備用醫囑(SOS醫囑)須在12小時以內有效,對自動停止醫囑(限時執行醫囑)必須明確,對應變醫囑(長期備用醫囑prn醫囑)應詳細寫明藥名、劑量、間歇時間,用一次則在臨時醫囑單上記錄一次。4.開醫囑用墨水書寫,字跡要清楚、工整、寫明床號、病人姓名、醫囑和時間,開醫囑醫生應簽全名。5.醫囑用漢字、拉丁文或英文書寫,但要限制在用國際通用的縮寫字表示,如Tid(每日3次) q4h(每4小時1次) im(3、肌肉注射) iv(靜脈注射)等。6.藥物應寫全名,不得簡寫。更不得書寫化學分子式如AI(OH)3,FeSO4,MgSO4,要注明劑量、濃度、用法、對無表明劑量的藥物寫名片,丸,毫升。7.護士在執行或抄寫醫囑時必須認真,對有疑問的醫囑待查清后再執行,非搶救病人護士不執行口頭醫囑。搶救病人時的口頭醫囑護士必須復誦一遍確認無誤時方可執行,口頭醫囑事后醫師應盡快開補。8.兩種以上藥物組成一項醫囑,如只停其中一項藥物時應將此項醫囑全停后重開,更改時應先停止原醫囑再重開。9.醫囑本分晝夜兩種,應分別建立,用藍、紅鋼筆水寫清日期。開醫囑時不空格,緊接日期書寫,某項醫囑一行不能寫晚時,下一行應縮進一字。10.4、醫囑不能涂改,開錯或取消醫囑時就用紅色墨水筆寫“作廢”或寫“DC”并簽全名。11.每次開醫囑后醫生應在醫囑通知本注明并通知主班護士。三、處方制度1.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并注冊的醫師才具有處方權資格且需在注冊醫院院長批準登記備案,并將本人之簽字或印模留樣于藥劑科。2.有關毒、麻、精神藥處方,照“毒、精神藥管理制度”的規定及國家有關管理麻醉藥品的規定辦理。3.一般處方以3日量為限,對于某些慢性病或特殊情況者,可酌情適當延長,醫生不得為本人及其親屬開處方。4.處方一律用鋼筆書寫,一般用拉丁文、英文或中文書寫。5.藥品及制劑名稱、使用劑量,應以中國衛生部、省、市衛生廳頒發的藥品標準為準。6.處方上的藥品數5、量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藥品用量單位以克(g)、毫克(mg)、毫升(ml)、國際單位(IU)計算;片劑、丸劑、膠囊劑以片、丸、粒為單位,并注明含量。7.對于違反規定,亂開處方,濫用藥品的情況,及時糾正教育,情節嚴重者報告醫院領導或主管部門檢查處理。四、 重、疑難、死亡病人討論制度1.病危、疑難病人,各組要及時進行討論處理,危重者可提到科里討論,必要時通過科里提請全院會診。2.死亡病人要及時討論(病人死亡三天內),由科主任或副高以上醫師主持,護士長必須參加。所有討論都要記錄在病歷上和討論本上。3.病危、疑難、死亡病歷討論記錄寫在專用記錄本上,并在病歷上注明。科主任要簽字。五、 醫師值班制度1.住6、院醫師24小時值班,聽班醫師下午5點接班,要按時接班,中間不能空崗。如此時出現問題,聽班醫師負責。2.所有病人床頭交班,手術、病危、有特殊變化的病人都要寫交班記錄與接班記錄。3.夜班、節假日值班聽班醫師負責全科病人的處理,對有特殊處理的病人,除及時處理外還要記病程記錄;ICU病人每天至少一次病程記錄,對于腦外科病人如有特殊處理也要記錄。4.聽、值班醫師不能到院外會診。5.二線聽班醫師在聽班期間內,要留聯系電話。如果離開青島市,要自己找人替班并與科里講明。6.值班醫師要全面負責NICU主管病人,腦外科主管病人如有發熱、躁動、血壓高、心律失常等問題時應予處理,如其他危機情況(包括腦外科的)亦應及時7、處理,并通知主管醫生。7.夜班醫生開第二天晨急查的化驗單,常規化驗檢查由白班醫生負責,下夜班醫生應參加晨間查房,并協助白班醫生處理完醫囑、包括換藥后方能離開。六、醫療事故、差錯登記報告制度1.科內建立差錯事故等,對所發生的差錯事故定期討論,總結經驗教訓。2.發生嚴重差錯或醫療事故后應立即組織搶救,并報告醫務處和院領導。對重大事故,應根據國務院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有關文件要求作好善后處理。3.對隱瞞不報的當事人追究責任,并嚴肅處理。七、會診制度1.科內會診:可由經治或主治醫師提出,主任醫師或科主任召集有關人員參加。主治醫師主持經治醫師報告病歷,參加人員廣泛發表意見、進行討論,進一步明確診斷和治療意見8、并做好記錄。2.科間會診:住院病人超出本科范圍,需要其他科室協助診斷與治療者可進行科間會診。由本科經治醫師寫出會診申請單,提出會診要求和目的送往會診科室。會診科室接到申請單2448小時內應前往申請科室會診。3.會診醫師一般由住院總醫師承擔,確因病人病情復雜或專業性較強,會診醫師應盡快報告本科高年醫師,并陪同高年醫師一同再行會診。4.如遇急危病人,申請科室可在會診申請單上注明“急”字,也可電話聯系急會診。會診科室應積極協助,隨叫隨到,不能延誤。5.院內會診:疑難、多病患者需多科會診,由本科主任醫師或科主任提出進行全院會診,并將擬請醫師名單報請醫務處同意。會診時業務院長和醫務處主任參加。特殊情況業9、務院長和醫務處主任主持。申請單位的主治醫師報告病歷,經治醫師記錄。6.建立會診記錄本,內容包括:病人姓名、床號、診斷、住院號、被邀請科室、邀請時間、會診科室醫生到達時間、會診者姓名。7.和院內會診是一種無償服務,是指令性任務,除所消耗的材料收費外,不收會診費。8.危急重病人的晚間會診或大批傷員的搶救,任何人必須隨叫隨到,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9.院外會診:本院不能診治的疑難病例,可由醫務處邀請兄弟醫院醫師來診。會診時業務院長和醫務處主任參加,申請單位科主任主持,經治醫師做好記錄。部分病例也可以采取書面資料會診。10.院外會診:兄弟醫院或下級醫院請會診,由醫務處安排,應邀科室選派主治醫師以上的有經10、驗的高年醫師外出會診。會診時要謙虛、認真、協助邀請單位作好診斷與治療工作。會診后應將會診結果匯報醫務處,并將會診費交醫院財務處。11.會診時如遇分歧意見,要積極查閱有關資料,繼續研究。八、病人入院、出院制度(一)入院制度1.病人須持門診或急診醫師簽發的入院證,辦理入院手續后方可進入病區。2.病房主管的護士或值班護士應與衛生處置室護士嚴格交接班,主動熱情地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紹住院規則及有關病區制度。帶領病人熟悉環境(危重病人除外)。主動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狀態,生活習慣等。及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并做好記錄。3.主管的護士及值班護士準備床位及用物,對急癥手術或重病人,立即做好搶救的準備工作。411、.通知負責醫師檢查病人開寫醫囑,并及時執行醫囑。(二)出院制度1.主管的護士及值班護士應將醫師決定出院的日期預先通知病人及家屬,使其做好出院準備。2.辦公室護士應根據醫囑辦理出院手續。3.收到病人出院結算清單后清理被服及其他用物,將出院帶藥交給病人或家屬,講明用法及服藥注意事項。4.主管的護士做好出院前的指導,征求病人對醫院的意見。5.清理床單位進行終末消毒,注銷各種卡片并按順序整理病歷。九、轉院、轉科制度1.醫院因限于技術和設備條件,對不能診治的病人,由專業組或科主任提出,經醫務處或分管院長批準,辦理轉院手續,方可轉上級醫院,較重病人轉院時應有醫護人員護送。2.晚期腫瘤、急性傳染病、麻風病、12、精神病、截肢病人或無條件治療的病人,原則上不轉往外省市醫院。3.遇有大批傷員一時不能安置收容的情況下,要嚴守首診制,在做好必要的處理后,征得兄弟醫院同意后方可轉院,否則出現問題要追究當事人責任。4.醫院在住院期間并發一、二類傳染病,應盡快報告疫情,同時聯系轉往傳染病院,確因病情危重不能轉院的,應就地隔離,等病情穩定后再轉院。5.病員轉院須經轉入科會診同意,轉科前由經治醫師寫好轉科記錄,辦好轉科手續,按聯系時間轉科,轉出科需派人陪送到轉入科,向值班人員交代有關情況,轉入科主管醫師寫轉入記錄。十醫師值班交接班制度1.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履行職責,中間不能空崗,保證各項醫療工作準確進行。2.每13、班必須按時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鐘到科室,認真看交班報告,接班者未搞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離開崗位。3.值班者必須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項工作。寫好交班報告及各項記錄。手術、病危、有特殊變化的病人都要寫交班記錄與接班記錄,所有病人床頭交班。如遇特殊情況,必須做詳細交代。4.交班中如發現病情、治療等交代不清,應立即查問,交班時發現問題應由交班者負責,接班后發現問題應由接班者負責。5.白班交班報告由值班醫師書寫,夜班交班報告由夜班醫師書寫(紅筆),要求字跡整齊、清晰、內容簡明扼要,有連貫性。如進修醫師或實習醫師寫交班報告時,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要負責修改并簽名。6.交班方法:晨間集體交班每位病人床頭交14、班特殊病人書面交班7.交班內容:床號、姓名、診斷、病情、處理情況、需觀察的項目和進一步的處理。十一、晨會制度1.每周一上午8:00為晨會時間,屆時全體醫護人員參加集體交班,任何人不得無故缺勤。晨會一般選在護士辦公室進行。2.晨會由醫療組長或護士長主持,全體醫護人員站立,由值班護士、實習醫師交班,值班醫師補充。若無實習醫師由值班護士和值班醫師交班,交班人員衣帽整齊、姿態端正、聲音洪亮清晰。3.交班內容:危重病人病情變化,住院病人特殊病情變化,昨日及夜間新入病人病情簡介,術前術后病人病情變化。4.每周一大交班時間,除平時交班內容外,應將住院病人病情逐一介紹,科主任或醫療組長、護士長布置本周工作重點15、及任務,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5.每周六由科主任或醫療組長利用晨會詳細傳達院周會、院科室負責人會、科務會、或上級有關指示,并小結一周工作情況,布置下周或今后科內工作,時間一般不超過30分鐘。十二、醫療安全制度1.科主任、護士長要以身作則,敢于管理。出現質量和醫療安全方面問題,科主任護士長要承擔領導責任,并給予經濟處罰。2.嚴格執行首診醫師、首診科室負責制,提高三次確診率。3.在從事醫療工作中(檢查、手術、查房等),不允許講與工作無關的語言,不允許嬉笑打鬧。4.要按醫療規定,完善病人的各項檢查。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各種有創檢查和操作,要嚴格掌握適應癥,履行規定的手續。5.要嚴格執行術前和麻醉前簽16、字制度。手術同意書必須經本院主治醫師談話簽字。麻醉同意書要由主麻人員談話并簽字。要耐心細致的向病人及家屬講明手術風險、意外及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對診斷不清者,要有“探查”二字。要改變術式,須征得病人家屬同意并簽字,切下的標本均要送病理檢查。6.手術記錄與術后病程記錄必須按規定時間完成。并由手術者本人或第一助手(第一助手是進修者,術者寫)完成。嚴格按手術記錄的書寫格式。7.進一步注重病例的內涵質量,認真落實各項討論制度,體現三級醫師負責。內容詳實。8.各科室要完善醫療缺陷管理制度。每一位醫護人員都要明確醫療缺陷范圍、內容,如何防范。發生醫療缺陷科室除承擔責任外,組織討論、舉一反三,杜絕類似事件發生17、。9.加強對急診病人的管理。接急診科求助電話5分鐘要到現場(非會診人員接電話,要負責立即通知會診醫師或上級醫師),住院病人會診20分鐘到場。10.加強對危重病人的管理,要認真填寫好危重病人搶救登記表,按規定交醫務處、信息科。11.住院危重病人、老年人、兒童院內檢查要有醫師陪同。若派出醫師不適當或未陪同,追究科室責任。12.不得隨意解釋病情,更不得搬弄是非,不得把病歷交于家屬及病人,若須復印病歷資料嚴格按條例執行,須經醫務處審核并加蓋公章。13.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外院介紹病人住院或檢查以撈取好處,違反者按醫院規定處罰。14.若有重大搶救或全院會診,各科室按醫務處通知準時到位,不得遲到早退。118、5.超范圍用藥,未履行簽字手續,造成病人不能報銷,由當事人承擔一切費用(進修醫師無權開處方),從獎金中扣除。16.建立嚴格的輸血制度,堅持抽血時單人、單項、單管、雙人簽字(不準實習醫師單獨抽血),雙人到現場,輸血時單人、單血、雙人到床邊。輸血開始要觀察10分鐘。十三、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制度1. 有效控制感染,爭取最佳療效。2. 預防和減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3. 注意劑量、療程和給藥方法,避免產生耐藥菌株。4. 密切注意病人體內正常菌群失調。5. 根據藥敏實驗結果及藥代動力學特性,嚴格選擇用藥種類和給藥途徑,防止浪費。6. 醫生應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各種知識,根據藥物的適應癥、藥代動力學、藥敏實19、驗,合理選用。靜脈滴注時,注意抗生素之間,抗生素與激素、維生素及血管活性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7. 護士應了解各種抗生素的藥理作用和配伍禁忌,準確執行醫囑,并觀察病人用藥后的反應。為預防抗生素的過敏反應,在使用抗生素中的青霉素、頭孢菌素類藥品前,要詢問有無青霉素過敏史,并做皮內試驗。8. 嚴格控制圍手術期抗生素預防性使用的范圍。9. 病毒性感染或疑為病毒性感染不使用抗生素。10. 對發熱原因不明,且無可疑細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對病情嚴重細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針對性地選用抗生素。11. 要求在使用抗生素前留取各種臨床標本,以做為臨床指標的重要參考。12. 聯合使用抗生素時,應20、嚴格掌握臨床指征。13. 嚴格掌握抗生素的局部用藥。14. 嚴格掌握抗生素的預防用藥。15. 強調綜合治療,提高機體免疫力,不過分依賴抗菌藥物。要求一、嚴格執行三級醫師負責制1.執行三級醫師負責制,是確保醫療質量,避免醫療事故的重要措施。主治醫師要對住院醫師的診療工作負責,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要對主治醫師的診療工作負責。在查房、搶救、會診及病程記錄中都要嚴格執行三級醫師負責制。2.在診療工作中,下級醫師應及時向上級醫師匯報,并聽取上級醫師的指導意見,上級醫師有責任查詢下級醫師的工作。對最終醫療處理有決定權。3.下級醫師必須認真執行上級醫師的指示,若下級醫師未經請示上級醫師,對病人作出不正確的診21、斷和處理,責任由下級醫師負責;若下級醫師已向上級醫師匯報,上級醫師未親自查看病人,即作出錯誤的處理意見,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上級醫師負責;若下級醫師不執行上級醫師的指示,擅自更改或拖延而延誤治療,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由下級醫師負責。4.若下級醫師與上級醫師的意見不同時,應執行上級醫師的決定,事后再與上級醫師進行學術探討。上級醫師的意見如有原則性錯誤而堅持原意見時,下級醫師可向科主任匯報。上級醫師要虛心聽取下級醫師的意見,對正確的意見要積極采納。二、勞動紀律1.要按時上下班,不得遲到早退,更不能曠工。2.嚴格請假制度(1)科主任有權批準3天以內假,超過3天向醫院請假,但必須先經科主任同意。所有請假22、者須在住院總備案。(2)短時間外出(不超過4小時)必須向上級醫師請假,院內活動要寫明去向。補休要向上級醫師或科主任打招呼。(3)進修醫師雙休日回家必須經上級醫師同意,住院總處備案,并向科主任打招呼。每組每次只能準1人。3.外出進修、參觀學習及開會的規定(1)外出進修由科里派出,國內一般為一年。(2)參觀學習一般為解決某項業務難題,由科里按排有關人員,并報醫院批準。一律不得自行其事。(3)參加學術會議一般為中華ICU學術會議、華東地區ICU學術會議和省ICU科學術會議。要有文章參加會議交流。并有大會會務組的正式通知。科里根據工作情況和醫院所規定的名額進行按排。不經科主任同意外出開會或學習者一律以曠工對待。4嚴格遵守院、科里的規章制度,服從院和科里的工作按排,包括臨時性社會工作等。對違犯紀律者。科里有權扣發獎金。同時報醫院按有關規定處理。5護士按護理部的規定執行。護士長外出、請假要向科主任打招呼。6搞好團結,醫護之間,醫師之間,護士之間,在工作上要互相支持理解;在生活上要相互關心幫助。在醫療、科研等方面要搞好協作。要有集體主義精神,要有愛科精神,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無損NICU的名譽。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講,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創造一個寬松、舒心、充滿活力的工作環境。使NICU成為一個團結、融洽、有秩有序、有戰斗力的工作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