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輸血相關管理制度及流程圖.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1666
2024-09-08
12頁
101.63KB
1、醫院輸血相關管理制度及流程圖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臨床輸血管理制度1臨床用血申請分級管理及審核制度2大量輸血申請和審批制度3應急用血管理制度4Rh(D)陰性等稀有血型用血管理制度6輸血標本采集管理制度及流程7附:輸血標本采集流程8臨床輸血流程9輸血注意事項10輸血不良反應識別12輸血不良反應處理預案及報告程序20附:控制輸血嚴重危害處置流程23血液輸注無效管理制度24輸血傳染性疾病管理及上報制度27附:輸血傳染病處理流程29緊急搶救配合性輸血應急預案30臨床輸血過程血液質量管理制度34附:臨床輸血過2、程的質量管理監控及效果評價流程36輸血護理管理工作督導、持續改進表37臨床輸血管理制度本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臨床輸血技術規范、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制定。1、決定輸血前,嚴格執行“輸血前告知制度”,醫患雙方簽署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入病歷。無家屬簽字的無自主意識的病人緊急輸血,應報醫院職能部門或主管領導同意、備案,并記入病歷。2、嚴格執行“受血者輸血前檢查制度”。臨床醫生應嚴格掌握輸血適應癥,詳細要求參照臨床輸血技術規范附件三:手術及創傷輸血指南,附件四:內科輸血指南。3、臨床醫生按照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的第二十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臨床用血申請管理制度3、”的詳細內容執行輸血申請及審核制度。4、輸血標本的采集、標本接收、輸血前檢驗、血液發放等步驟,醫務人員應嚴格執行輸血前核對制度。5、輸血科的檢驗項目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有關規定進行試驗。6、臨床科室取回血后,遵照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第七章“輸血”條款執行。7、臨床科室對輸血過程進行質量監控和效果評價。8、輸血完畢,臨床醫生應對輸血效果進行評價。9、輸血完畢后,醫護人員將輸血記錄單貼在病歷中,血袋在病室保存2小時后送回輸血科至少保存1天,按醫療垃圾統一處理。10、發生輸血不良反應,醫務人員應按照控制輸血嚴重危害(SHOT)預案執行。臨床用血申請分級管理及審核制度1、同一患者一天申請備血量800毫4、升的,由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生提出申請,上級醫生核準簽發后方可備血。2、同一患者一天申請備血量在800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生提出申請,經上級醫生審核,科室主任核準簽發后方可備血。3、同一患者一天申請備血量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生提出申請,科室主任核準簽發后,報醫務科批準方可備血。以上第二款、第三款和第四款規定不適用于急救用血。節假日、夜間用血報總值班批準。急診、搶救用血由經管醫生同意后可隨時向輸血科申請,但事后應按照以上要求補辦手續。大量輸血申請和審批制度1、患者的血紅蛋白低于80 g/L以下、血細胞壓積低5、于30以下才可考慮輸血。申請量在8001600毫升,由經管副主任醫師或主治醫師簽字;申請量大于1600毫升,須經輸血科會診,由輸血科主任簽字后報醫務科批準。2、急救輸血(大量失血、急性創傷、換血):申請量在8001600毫升,由申請科室的科主任或副主任簽字后,送輸血科配血取血。3、緊急情況下需大量輸血時,因需要爭取時間搶救患者生命,可口頭或電話向輸血科或醫務科申請大量用血(申請量大于1600毫升),事后要補辦大量用血申請審批手續。4、大手術、器官移植及體外循環等治療需輸全血時,須經輸血科會診,由輸血科主任簽字后報醫務科批準。應急用血管理制度輸血是醫療急救中不可缺少的治療手段,在臨床危重患者的搶6、救中,可能出現由于缺血或疑難配血耽誤搶救時間的情況。根據我院實際情況,制定臨床急救用血管理制度,在遇見突發性事件時,在血液缺乏的情況下,每位醫務人員明確各自的任務和用血技術思路,積極為搶救患者贏得時機。1、自然災害和群發性事故而造成大量傷亡下,報院領導和醫務處暫停我院擇期手術用血和非搶救治療用血,全力保證此類臨床用血的同時與中心血站緊急聯系調配血液。2、ABO血型系統缺血時,各臨床科室用血需由臨床科室主任審批簽字后報輸血科,由輸血科主任審批使用預警儲備血,然后由輸血科報醫務科備案,有記錄。3、Rh陰性稀有血型輸血,由于Rh陰性稀有血型血源缺乏,本院沒有庫存,首先聯系輸血科調配,同時臨床積極進行7、抗休克治療,擴容補充晶膠體液,保持血容量。輸血科向醫務科匯報血液缺乏情況,同時告知臨床搶救醫生。 由于患者有抗-D,必須輸注交叉配血相合的Rh陰性紅細胞,臨床采取低血容量稀釋技術,可以輸注Rh陽性獻血員的血漿。 患者如無抗-D,急診搶救生命時,根據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可以啟動相容性輸注Rh陽性紅細胞程序,采取Rh陽性紅細胞配血相合輸注。此時須采取以下措施:告知患者和家屬病情,并說明在緊急情況下輸注的利與弊,并在輸血治療同意書注明給患者帶來的后果和并發癥:第一,不會出現溶血性輸血反應;第二,該類Rh陰性紅細胞缺乏,不輸Rh陽性紅細胞危及生命,此時搶救生命是第一位的,輸注Rh陽性紅細胞是搶救生命的必要8、條件;第三,會給以后用血或妊娠帶來不良后果,可能導致妊娠的流產、早產或新生兒溶血病等不良后果(特別是對沒有生育過小孩的女性);第四,患者因本身原發病不治而非輸血治療所能挽回時,不能借口歸罪于輸血治療不當,知情后患者或家屬簽字認可。臨床科室主任和輸血科主任簽字認可。醫務科報批或院總值班簽字同意。輸血標本采集管理制度及流程1、建立并實施輸血標本采集流程,確保受血者標本標識正確、質量符合要求和交接正確。2、醫生開出醫囑后,由護理單元執行醫囑。兩名護士仔細核對合血、輸血醫囑、化驗單、交叉配血申請單上各項內容,確認無誤后,打印條形碼。3、護士選擇輸血專用試管,條形碼,準備采血用物。4、帶用物到床旁,兩名9、護士認真核對床號、姓名、年齡(腕帶),并由患者或監護人姓名確認,解釋交叉配血申請單、試管條形碼上各項內容。采血時,隨時觀察患者反應,采集患者血樣3-4ml。5、采集血樣后,采集護士和核對護士核對病人信息與血樣信息后分別在交叉配血報告單上簽名。將交叉配血報告單與對應標本同時送輸血科備血。6、血樣采集完后應在患者的床邊迅速完成申請單和標本信息的復核,應強制操作人員執行該項規定。7、血樣采集后應盡快送往輸血科。合血標本在采集后3天內有效。8、除非情況緊急,一般情況下應盡量避免同一病人輸血前檢查標本和合血標本同一次完成采集。9、輸血科工作人員應及時接收和處理標本,發現不合格及送錯的標本應及時反饋給送檢10、科室,并進行登記。10、附:輸血標本采集流程臨床輸血流程輸血注意事項1、取回的血液應盡快輸用,不得自行貯血。輸血前將血液輕輕搖勻,避免劇烈震蕩。血液內不得加入其他藥物,如需稀釋只能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2、輸血前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連續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血液輸完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繼續輸注。3、輸血過程中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1)減慢或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護靜脈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的本院醫師和血庫值班人員,及時檢查、治療和搶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記錄。4、疑為溶血性或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應立即停11、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護靜脈通路,及時匯報上級醫師,在積極配合治療搶救的同時,(1)核對用血申請單、血袋標簽、交叉配血試驗結果記錄;(2)核對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不規則抗體篩選及交叉配血試驗。(3)遵醫囑抽取患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劑,分離血漿,觀察血漿顏色,測定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4)遵醫囑抽取患者血液檢測血清膽紅素含量、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血漿結合珠蛋白測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并檢測相關抗體效價,如發現特殊抗體,應進行進一步鑒定;(5)如懷疑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細菌菌種檢測;(6)遵醫囑盡早檢測血常規、尿常規及尿血紅蛋白;(7)必要時,溶血反應發生后57小時遵醫囑測血清膽紅素含量。參照依據:2000年10月01日起實施的由衛生部頒發的臨床輸血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