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班主任管理制度工作規范程序.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3543
2024-09-08
11頁
27.04KB
1、中學班主任管理制度(工作規范、程序)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中學班主任工作制度一、根據學校年度工作計劃,制定本班本學年教育教學和活動安排,并組織實施。二、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方法要與人為善,保證并維護學生的上課權利。平時要善于發現學生中的好人好事,負責執行對學生的獎勵和處罰。三、對學生要敢于管理,善于管理,要研究和學習管理方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效果。有計劃的組織好班會,對學生開展生動活潑的正面思想教育,注意培養學生干部,建立班級核心,逐步樹立起正確的班級輿論,形成良好的班風。四、以守則2、校規、規范為依據,通過合適的形式,對學生開展經常、持久的道德規范教育和遵紀守法教育。五、通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加強與科任老師的協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學風,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六、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及其他公益活動,搞好衛生,上好兩操,配合體育老師上好體育課,開展好體育課外活動。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健康,豐富學生課余活動。七、辦學思想正確。對全體學生負責,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正確執行教育方針和教育法規,按教育法規辦事,探索、改革教育途徑。八、帶領、教育學生愛護公物,節約糧食和水電。九、指導團小組或少先隊工作,協助學校做好收費工作。十、經常深入學生,做好調3、查研究工作,爭取社會和學生家長的配合,注意積累學生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和健康狀況等資料,做好對學生德育考核,寫好操行評語和其他材料。十一、經常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知識,了解學生思想變化與社會動態的關系,注意開展研究和實驗工作。十二、學年末寫出工作總結或研究論文。中學班主任工作規范要求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指揮者、組織者、是班集體的領導,是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直接和首要責任者。為規范班級管理工作,特制定班主任工作規范要求。促進我校班主任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1、要求班主任每天三到位。(1)早自習到位。檢查本班學生到校情況、作業情況等,要求自習前把各科家庭作業交齊、完成本班負責的4、衛生值日工作。有效組織早自習內容,適當根據班級實際情況提出當天的要求。及時解決或通報年級組長和德育處。(2)課間操到位。班主任要負責本班學生的課間操出勤、紀律和安全。不利用課間操時間談工作,不找學生談話、不答疑。(3)學生離校前到位。檢查班級值日完成情況、教室設備、門窗等。不準學生私自留校,活動要有組織。2、要求班主任班、校會到位。(1)班、校會是德育活動課。班主任要充分利用這個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為保證班、校會的時間,班主任要到位,并組織學生上好班、校會。(2)班校會的時間不得隨便占用或上文化課。(3)校會時間班主任要組織學生集會、收聽廣播或參加其他活動。不作任何與校會無關的事情。3、班5、主任進修學習,須提前向年級組長或德育處請假。并且安排好本班工作,方可離校。4、班主任有病、有事要提前或及時向年級組長或德育處請假,以便安排班里的工作。5、班主任要按時參加教師會、班主任會或其他培訓活動,并且做好會議記錄,有事提前請假。6、班主任開學一周之內要根據學校德育處工作計劃要求,制定出本班的學期工作計劃,期末要寫好總結或教育論文。7、認真對照德育處的工作安排,完成好班主任的各項工作。8、班主任要做好晨檢、班會備課記錄,按時按要求上報各種材料。規范填寫好班主任工作手冊。中學班主任工作的一般程序 初涉教壇的班主任,由于經驗不足,在工作中往往走些彎路,以下幾個一般的工作程序僅供大家參考。 一、6、學前準備工作,即在開學前對學生的情況有個初步的了解和掌握(通過學生檔案、操行評語、學習成績及科任老師的反映或同學之間的反映等),以預料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最佳處理方法。要逐步了解和掌握的情況有: 1、全班男、女生數有多少;2、各年齡段的學生有多少;3、每個學生的性格、智力、興趣等;4、學生的學習優、良、中、差各部分的情況如何;5、各個學生的興趣特長及他們在班上可能起的作用;6、學生的思想差異(突出的有哪些,肯出的毛病有哪些);7、本班的團隊組織力量如何;8、學生的家庭狀況;9、擔任過班干部的學生其能力如何;10、擔任本班任課老師的情況(特點、業務能力及任課老師之間的關系) 如果是接茬班,還應當了解7、如下情況:1、班委會的組織能力,學生思想動態,學習紀律等班風狀況;2、班級的主要優點以及缺點;3、班級的差生及對班級的影響;4、各任課老師及學校部門領導對本班的看法;5、本班的“特長生”,以及本班在學校各項活動中的地位、作用;6、前任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工作方法、主要成績與不足等。 通過對以上各種情況的了解,作出全面正確的分析,找出主流、找好班級工作的各種有利因素,從而抓住主要矛盾,對癥下藥,有目的地開展班級工作,發揚積極向上的有利因素,克服和制止不良的現象發生,使班級工作順利進行。 二、接班后的初期階段工作(13周) “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一階段是學生和老師互相了解,逐步認識8、和建立師生感情的階段。 1、入學注冊,是班主任和學生的首次見面。通過注冊,對學生的姓名、性別、年齡、家庭狀況、個人特長、興趣愛好等,作初步的核實,注冊時一定要有一個簡短的談話,加深對學生的印象,把握其個性特點。 2、學生座位的編排。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根據男、女生各自特點交叉排位。(2)注意男、女生在各個組中的比例。(3)注意班團隊干部在各組中的比例。(4)注意性格差異(5)注意視力差異(6)對原來的同校同班同學應調開排位。(7)高低平衡,美觀整齊。 這樣排位能夠克服男女之間的封建意識,原來同校學生組成的小團體性格偏向發展等不良傾向;而為形成一個以班團隊干部為核心的積極向上、良好發展的集9、體打下基礎,有利于以后工作的發展。 3、學生入學教育要抓住熱愛班集體的這個基點,同時進行理想教育、前途人生觀教育,切忌把思想教育抽象化,變成不現實的空洞說教。 新生入學面對新集體、新環境,都有自己的感想或是痛改前非或是繼續努力。這時新集體所創造的條件環境,就成了他們改造自己的決定因素。班主任應及時抓住有利時機,引導和鼓勵他們進步的積極因素,制止消除不良苗頭、不利因素,使他們都能健康發展。 4、班級工作計劃是班主任工作的依據,它包括班級的思想、學習、紀律、衛生、體育等狀況;班委會的整體狀況;特長生的狀況;學習有困難學生的狀況(優點等);班級每一周的工作要點;班級的奮斗目標;班級建設的措施等。 制10、定班級工作計劃,使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了內容、目標,不再是盲目地工作,避免了出現問題再去解決的臨時抱佛腳的工作方法,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三、健全班團隊組織是班主任走向正規化工作的開始。 選定班干部的過程,也是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人生觀教育、價值觀教育、愛集體教育的過程,只有學生普遍提高了認識、覺悟、明確是非、懂得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才能真正選拔出秉公守職,維護集體,在工作、學習、紀律、衛生等各方面起表率作用的學生組成班委會,成為領導全班同學共同進步的骨干力量。 班委會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它的作風將直接影響班紀班風。因此班主任要不斷抓好班團干部的思想建設。要教育班團干部有嚴謹的工作態度,11、正確的工作方法,同時對一些不適合當干部的同學要及時調換,個別職位可以采用輪換的方式,使每個同學都有擔任班干部、接受鍛煉的機會。比如勞動委員可采用輪換的方式。以周為單位,每周一個。第一個由班主任和班委會選定,而以后的每一任,均由前任推薦產生,工作的成績則以學校檢查所得分數為標準。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使學生間的競爭意識增強,推動班級建設。 對班干部要嚴格要求。班主任工作大多要通過班委會來實施。因此班主任工作要細致,熱情,勤懇,公正無私,對待學生一視同仁,不帶偏見。使班主任和班干部在學生中樹立起威信、尊嚴,不正之風畏懼,正義之氣濃升。這樣班上的各種工作利于開展,容易克12、服阻力和困難。 四、做好期中考試工作和家長匯報工作。 期中考試是階段測驗,它是前十周工作在學習上的表現。班主任要高度重視,因為這是前段工作的大反饋。為此,班主任應積極動員,使每個學生做好準備,順利進行期中考試??荚囍髱椭鷮W生找到成績與不足,制定后一段的學習目標,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教育是學校家長社會三方面的結合。班主任除了平時的家訪外,在考試后應召開一次家長會。一方面匯報學生在校的表現,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及時掌握學生在家的表現,思想變動等。以便使學校家庭相結合,形成一個教育網絡。這里應注意的是,家長會的目的是達成一個共同的教育圈,而不應變成告狀會,以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積極性。為此,班主任應做大量細致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五、及時做好班務工作總結,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班主任工作總結,一般包括:1、班級整體建設狀況、設定的目標實施結果、反映在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分每周、期中、期末、學年等方面的總結。2、班主任個人班務工作上的總結:包括教育學生的指導思想,引導方法,處理問題的效果,開展工作后的收獲,經驗教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