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結構施工質量要求及控制要點.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86015
2024-09-20
23頁
495.50KB
1、二次結構施工質量要求及控制要點周松林2015年8月28日一、施工準備二、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三、控制要點1、材料準備:外墻采用250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內墻采用200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M5混合砂漿砌筑,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干密度700kg/m(小于800kg/m),其強度級別不小于A5.0。(強度級別:A1.0,A2.0,A2.5,A3.5,A5.0,A7.5,A10)砌塊尺寸長*寬*高分別是600*250*200,600*200*200一、施工準備1、材料準備:材料要求:(1)、砌塊出廠質量證明文件,復試檢驗(立方體試塊抗壓強度及干密度);(2)、砌塊應存放5天才能出廠(查看質量證明文件上2、的生產日期,出廠日期);一、施工準備2、技術準備:(1)施工測量:每層樓面要彈出軸線、墻身線、門窗洞口位置線、管道預留洞位置及標高線(建筑500mm控制線),所有的測量施工線必須經過復核,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并做好驗收手續;(2)提前做好砌塊的復試及報驗工作。一、施工準備1、施工流程:清理基層樓面抄平、測量放線綁扎構造柱鋼筋砌塊排磚加氣塊砌筑構造柱支模構造柱澆筑混凝土拆模清理敷設墻內電線管及接線盒2、施工方法 清理基層,樓面抄平、測量放線:砌筑前,將基底清理干凈,并將樓面找平,超過20mm的要用細石混凝土找平,彈出各種墻線、洞口線等。二、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2、施工方法 綁扎構造柱鋼筋:按圖紙要求3、綁扎構造柱鋼筋,主筋412,箍筋6200,鋼筋搭接處及柱頂500高度范圍內用6100。構造柱設置要求:屋面女兒墻構造柱要求:構造柱起自屋面梁(或板),其縱向鋼筋下部錨入屋面梁(或板)35d,上部錨入女兒墻壓頂35d.女兒墻構造柱間距不大于3000.二、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2、施工方法 構造柱設置要求:屋面女兒墻設置構造柱,間距不大于3m,配筋見 06SG614-1(主筋412,箍筋6250)。所有砌體墻懸墻端部、砌體交接處、柱間墻長大于5m及門窗洞(寬度大于2m)邊均須增加構造柱,構造柱間距均不應大于3m。所有墻體高度大于4m墻頂及中部增加圈梁,高度180,厚度同墻厚主筋配筋412,箍筋為8204、0,圈梁鋼筋錨入構造柱35d;構造柱與圈梁遇門窗洞口處斷開,鋼筋錨入與門樘及門梁400mm。二、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2、施工方法 二、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2、施工方法 砌塊排磚:砌筑前先預先試排塊,并優先使用整塊,需要斷開砌塊時,鋸裁砌塊的長度不應小于砌塊總長的1/3,長度小于200mm的砌塊不得用于排磚。二、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2、施工方法 砌塊砌筑:立皮數桿(采用30*40木料制作,一般距墻皮或墻角50mm,皮數桿應垂直、牢固、標高一致),確定門頂過梁、水平系梁、窗臺、砌塊皮數的高度。每層開始時從轉角或十字轉角處開始,鋪漿要均勻,安裝砌塊時放平放正,每層均拉線控制砌體標高和砌塊平整度。砌塊砌筑時5、,應上下錯縫,搭接長度不易小于砌塊長度的1/3。砌體水平灰縫厚度一般為15mm,垂直灰縫寬度為20mm。混凝土砌塊砌筑前,先砌3皮混凝土實心砌塊打底或做200高混凝土坎臺。二、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2、施工方法 砌塊砌筑:立皮數桿(采用30*40木料制作,一般距墻皮或墻角50mm,皮數桿應垂直、牢固、標高一致),確定門頂過梁、水平系梁、窗臺、砌塊皮數的高度。每層開始時從轉角或十字轉角處開始,鋪漿要均勻,安裝砌塊時放平放正,每層均拉線控制砌體標高和砌塊平整度。砌塊砌筑時,應上下錯縫,搭接長度不宜小于砌塊長度的1/3。砌體水平灰縫厚度一般為15mm,垂直灰縫寬度為20mm。構造柱施工時,應先砌墻后澆柱6、,墻身砌成馬牙槎,每一馬牙槎高度不宜超過300。間隔為300。每次砌墻和澆筑高度不得超過2000,墻拉筋遇門洞及窗洞時可伸至洞口處截斷.二、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2、施工方法 砌塊砌筑(拉結筋設置):所有內外墻裙,每兩皮砌塊間(即每400高)設一道R5拉結鍍鋅鋼筋網片。砌體墻交接區應加設連接附加鋼筋.詳見國標 10SG614-1。填充墻的頂部與框架梁、板連接見國標 10SG614-1。砌體墻與鋼筋砼柱連接鋼筋構造做法參照國標 10SG614-1。后砌填充墻要求:填充墻應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設26拉筋,拉筋沿墻全長貫通;樓梯間和走廊的填充墻,應采用鋼絲網砂漿面層加強,鋼絲網片規格:網孔尺寸為27、0 x20mm,鋼絲直徑為1mm,采用熱鍍鋅。二、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2、施工方法 過梁設置:門窗過梁:墻砌體上門窗洞口應設置過梁(見過梁表);當洞口上方有承重梁通過,且該梁底標高與門窗洞頂距離過近,放不下過梁時,可直接在梁下掛板,(圖14.1):二、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2、施工方法 過梁設置:二、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2、施工方法 砌體收頂:砌體收頂與結構頂板、梁相交時,施工時間應在下部砌體沉實后(至少間隔7d)方可進行,收頂采用斜砌的方法,磚塊必須逐塊敲緊擠實,填滿砂漿。二、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2、施工方法 水電管線敷設:水電管線的敷設工作,必須待砌體砌筑完成24小時后方可進行,開槽使用專用工具,砌8、塊砌體鏤槽總深度,水平方向不得大于1/4墻后,豎向不得大于1/3墻后,且應避免交叉雙面開槽。暗敷電線管外皮距砌塊砌體表面最小距離不得小于15mm。二、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法1、砌塊碼放場地應平整、干燥且有防雨措施,碼放高度不宜超過2.6米;2、砌塊運輸、裝卸過程中,嚴禁拋擲和傾倒;3、砌筑前應認真熟悉圖紙,核實門窗洞口位置及尺寸,預埋件、預留位置;4、在砌塊砌體上鉆孔、鏤槽或切鋸等,均應使用專用工具,不得任意剔鑿;5、砌塊砌體不得冒雨施工;6、砌塊表面應潔凈,不得有油污和浮沉;7、不同強度等級的砌塊不得混砌,亦不宜與其他墻體材料混砌;8、砌體填充墻上不得留設腳手眼;9、砌體填充墻的水平灰縫飽滿度應大于90%,垂直灰縫飽滿度應大于80%;三、控制要點10、砌塊墻體的允許偏差:三、控制要點11、圈梁、構造柱、水平系梁及墻體拉結筋的位置、錨固長度及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12、砌體組砌方法正確,上下錯縫、轉角及丁頭部位搭砌正確;13、墻體頂面與梁板接觸面組砌緊密無裂縫。三、控制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