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m跨預應力混凝土屋架翻身與吊裝施工.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3085
2024-09-20
3頁
36.50KB
1、48m跨預應力混凝土屋架翻身與吊裝施工營口鯨魚圈港四突堤倉庫總長144.5m,寬48m,柱網布置為12m48m,橫向除庫房兩端和變形縫處為橫向現澆框架結構,其余各軸線均為由48m跨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多邊形屋架與柱組成的排架結構(圖6-20-1)。屋架由2個半榀預制塊體在安裝現場借助于下弦配制的后張拉的高強鋼絲束組合而成。屋架之間通過屋蓋采用的小密肋板和12m預應力混凝土檁條垂直鋼支撐組成空間穩定體系。其主要特點是:屋架跨度達48m,每榀屋架的自重大(40t),屋架側向剛度小,屋架拼裝時精度要求高。第1章 屋架吊裝方案根據該工程的結構特點,經過多方案比較和研究,選擇雙機抬吊屋架的施工方法,它具有2、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操作簡單等優點。屋架就位拼裝位置為平行于橫向軸線距屋架安裝軸線900mm(圖6-20-2),優點在于雙機抬吊時吊車不需要旋轉吊桿,使吊車操作簡單,便于2臺吊車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吊裝時兩臺主吊車就位于屋架一側,對屋架進行雙機抬吊,同時2臺輔助吊車就位于屋架另一側安裝檁條、支撐等,在一榀屋架和檁條安裝完畢后,2臺主機和2臺輔機分別依次退入后一個節間安裝下榀屋架。由于屋架平面外剛度較差,為保證屋架吊裝的穩定性,經穩定性驗算后,對屋架進行臨時加固,可用杉桿從屋架兩側面將屋架夾住,與屋架綁扎在一起,杉桿沿屋架通長設置,共加固3道,杉桿梢徑不小于8cm,杉桿搭接長度不小于1m。為避免3、兩臺吊車在起吊屋架時不同步,使其中一臺吊車起重量增加,施工時兩臺吊車同時微微起鉤,當吊車起重量顯示器顯示起重量為2223t停止,這時方可拆除支撐屋架的鋼管支撐,待地面總指揮發出信號,兩臺起重機同時將屋架緩慢吊離地面。起吊過程中,吊車必須同步吊升,協調一致,若兩臺吊車不同步,可分別進行調整,在吊索布置中應考慮,使兩臺吊車不同步時各吊點受力仍比較均勻。由于屋架跨度較大,屋架在安裝時產生的旁彎絕對值也較大,屋架在起吊就位后,在兩側設置3道纜風繩作臨時固定。這時吊車應卸去85%左右的荷載,使屋架受力狀態接近于正常使用狀態,以減少由于屋架下弦受壓而產生較大的旁彎,給屋架校正及水平支撐等構件的安裝帶來的困4、難,同時可減少安裝時產生的裝配應力,之后再進行屋架校正和固定。第2章 預制構件平面布置及屋架翻身施工方案在構件平面布置中綜合考慮了土建施工、構件預制、拼裝及吊裝機械性能等因素之間的聯系,以計算得到的回轉半徑r=7.5m為依據,屋架為半榀預制,在跨內沿A列、J列正面斜向布置。、軸線的2個半榀在靠近山墻和變形縫的節間內橫向布置,并為單榀預制,其余均為2個半榀疊制,屋架扶直時,選用80t汽車吊,其行走路線和扶直順序,見圖6-20-3。第3章 屋架翻身時吊索布置屋架翻身立直后,隨即需要起吊就位于拼裝位置,為方便施工,節省工時,要求屋架翻身時的吊點和吊索布置與屋架起吊就位時的吊點和吊索布置相同,但屋架翻5、身時,為保證各吊點受力平衡,需1根通長鋼絲繩穿過滑車,而屋架起吊就位時由于重心不在半榀屋架中心,故使用1根通長鋼絲繩將會使屋架起吊時發生傾斜,圖6-20-4、6-20-5所示的吊裝布置方法解決了這一矛盾。另外,為減小吊索的水平分力對屋架的軸向壓力,降低吊索高度,滿足起重機的起重性能,還采用了9m鐵扁擔。圖6-20-4為屋架翻身時吊索布置,采用9m鐵扁擔,通長吊索穿過6個5t單門開口滑車,與屋架4個吊點連接,以保證4個吊點均能平衡受力。屋架扶直后,4個吊點和吊索1不變,但還需在屋架端頭增加1個吊點和吊索3(圖6-20-5),在吊索3上設置5t手拉葫蘆,使吊索3能作為平衡吊索,其作用在于使屋架翻身6、吊起后通過手拉葫蘆調整吊索3的長度,使下弦能保持水平,以便就位于拼裝架內,施工時吊索3可在屋架扶直之前掛好。第4章 施工中的部分結構驗算屋架在翻身扶直與吊裝時產生的內力與正常使用階段不同,且吊索布置也與設計不同。因此,屋架翻身扶直與吊裝時要進行施工驗算,通過結構計算,可看出屋架吊點與吊索布置是否合理,屋架上下弦平面外的剛度和抗裂性是否符合要求,從而制定出相應的加固措施。第5章 屋架拼裝施工第1節 屋架翻身的加固l屋架翻身的加固措施計算結果表明,屋架扶直時平面外剛度較差,且屋架下弦抗裂性不滿足要求,故采用槽鋼制作半梅鋼屋架與混凝土屋架聯結在一起,以增加混凝土屋架平面外剛度。槽鋼屋架大小及形狀與混7、凝土屋架完全相同,鋼屋架上下弦用E20,腹桿用16制作,為保證槽鋼屋架與混凝土屋架完全相同能夠共同工作,鋼屋架上弦用758與混凝土屋架上弦固定檁條用的預埋件點焊在一起,下弦直接與屋架下弦埋件點焊在一起(見圖6-20-6),鋼屋架節點與混凝土屋架節點用8號鐵絲綁扎在一起。在屋架扶直后,立即去掉加固用鋼屋架。第2節 桿件抗裂驗算半榀屋架在翻身后起吊與屋架雙機抬吊時的受力狀態基本一致,進行抗裂驗算時方法相同。驗算時將屋架視為鉸接桁架,將吊索作用在各吊點上的力視為外力,屋架自重集中作用在下弦各節點上,在吊點和索具布置方法確定后按以下步驟進行:按適當比例,將屋架各桿件及索具布置的輪廓圖準確地畫出;計算自8、重荷載并考慮動力系數;用靜力學方法計算各吊索的張力;用結構力學中圖解法,也叫麥克斯韋圖法計算出各桿件受力;各桿件按軸心受壓或受拉構件,根據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進行強度和抗裂性驗算。驗算結果表明:屋架吊裝時,各桿件的強度和抗裂性均滿足要求。第6章 屋架吊裝技術措施施工中屋架的拼裝,按圖6-20-7立拼于平面布置圖所示位置上,設3道鋼管扣件搭設的三角支架穩定屋架,施工時工人可從該支架上、下,便于操作。拼裝順序為:在支鐓上彈出屋架中線,搭設拼裝支架,每個拼裝支架左右兩部分分別搭設。屋架放人拼裝架內,使屋架軸線及下弦孔洞軸線與支鐓上所彈線對齊,用線垂檢查屋架垂直度,固定和支撐方法見圖6-20-7,用拼裝支架的左右兩部分將屋架夾住,并用鋼管連接左右兩部分,屋架拼裝前應在支墩上鋪放一塊20mm厚鋼板,再設置3個鋼滾筒以減少屋架拼裝完后在張拉過程中產生的預應力損失,同時便于拼裝。屋架張拉前應對兩個半榀屋架的拼裝軸線和起拱高度進行復檢,如發現起拱高度錯動可用干斤頂進行調整(圖6-20-8)。焊接上弦,拼接鋼板,同時進行下弦接頭的灌縫工作。灌縫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及預應力鋼筋張拉后,焊接下弦拼裝鋼板,上弦接頭灌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