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鉆孔樁的質量通病及預防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10862
2024-09-21
8頁
95KB
1、圍護樁施工技術交底書表格編號項目名稱中鐵七局集團哈爾濱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土建施工十二標項目部交底內容鉆孔樁的質量通病及預防技術交底第 1 頁共 7 頁工程名稱中鐵七局集團哈爾濱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土建施工設計文件圖號施工部位氣象臺站主體圍護結構樁基施工交底日期交底范圍: 本交底僅適用于氣象臺站主體圍護結構樁基施工。 設計情況:氣象臺站為2號線一期工程終點站,為雙層明挖地下島式車站,標準段為地下兩層雙柱三跨框架結構,有效站臺中心里程覆土約為3m。站臺寬度為12.5m,車站總長度為465.5m,標準段寬為21.2m,車出入口為箱型長通道結構,風道為箱型外掛結構,采用明挖法施工。本站設4個2、出入口,3組風亭。圍護樁基設計參數見下表:樁型樁根數樁長主筋和加密筋均為(根)主筋長度加密筋長度A43 261125.4519.5B214 241023.4517.5C118 24.41023.8518.9D84 23.81023.2517.3E362 23.61023.0518.1F29 26.5925.9521格構柱樁779.4119.49.4一、鉆孔灌注樁常見的質量通病鉆孔灌注樁在承受垂直荷載壓力的時候,以樁頂位置所受的壓力最大,下部承受的壓力相對較小。但鉆孔灌注樁的成樁工藝與實際受力狀況相反,往往是上部混凝土的強度低,中下段混凝土的強度高,若不嚴格控制,容易出現樁上段強度達不到質量要求3、的情況。除此之外,還容易出現縮頸、孔壁塌落、孔底沉淤、樁身空洞、蜂窩、夾泥等質量缺陷,造成樁基承載力的下降,影響到工程結構的安全。二、影響成樁質量的原因分析1、 影響樁身上部強度的原因分析 (1)、按照施工規范的規定,鉆孔后要徹底清除孔底的淤泥,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很難將淤泥徹底清除,于是在澆灌第一斗混凝土進行封底施工時,孔底沉積的淤泥必然混入混凝土中。由于用導管灌注的水下混凝土是從下往上頂升的,先灌入的混凝土頂升于孔的上面,這樣就容易出現樁上段強度較低的現象。(2)、埋設護筒的周圍土不密實,或護筒水位差太大,或鉆頭起落時碰撞引起質量問題。(3)、孔壁坍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質松散,泥漿護壁不好,護4、筒周圍未用黏土緊密填封以及護筒內水位不高。鉆進速度過快、空鉆時間過長、成孔后待灌時間過長和灌注時間過長也會引起孔壁坍陷。(4)、鉆機安裝就位穩定性差,作業時鉆機安裝不穩或鉆桿彎曲所致;地面軟弱或軟硬不均勻;土層呈斜狀分布或土層中夾有大的孤石或其它硬物等情形,以至造成成孔后樁孔出現較大垂直偏差或彎曲。(5)、清孔不干凈或未進行二次清孔;泥漿比重過小或泥漿注入量不足而難于將沉渣浮起;鋼筋籠吊放過程中,未對準孔位而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樁底;清孔后,待灌時間過長,致使泥漿沉積,以至造成樁底沉渣量過多。2、影響其他樁身質量的原因分析(1)、混凝土澆注施工中,若導管插入混凝土內過淺(1.5m) ,則成樁過程5、中混凝土的上升就不是頂升式的,而是攤鋪式的,這時,泥漿、泥塊就容易混入混凝土中,進而影響到樁身的質量。(2)、鉆孔灌注樁的承載力主要表現為樁周摩阻力,而樁周摩阻力與孔壁形狀和護壁質量密切相關。在施工過程中,孔壁的形狀是由鉆頭旋轉速度、鉆桿下降速度和土質等因素決定的,泥漿性能(包括容重、黏度膠體率、砂率等指標) 愈好、高程越高,越能保護好護壁,其樁周摩阻力愈大。(3)、在鉆孔成孔、拆除鉆桿泥漿、停止循環至吊放鋼筋籠、澆灌水下混凝土的全過程中,施工環節多,時間長,會在孔底淤積較厚的淤泥而影響成樁質量。靜置的時間越長,淤積的淤泥越多。(4)、混凝土在水下澆灌的過程中,其流動性、初凝時間、黏聚性能會變6、得更差,若稍有疏忽,很容易產生空洞、蜂窩、離析、夾泥甚至斷樁的質量缺陷。三、成樁質量的控制1、樁上段強度的保證措施為保證樁上段強度達到要求,應從下述幾方面采取相應的質量保證措施:(1)、依據樁徑和樁底的深度,正確確定出第一斗混凝土的體積, 1.0米直徑樁第一斗要連續澆注3M3。(2)、成樁質量與樁身的澆注高度有關,現場控制成樁高度高出設計樁頂標高1. 0 m. (3)、首盤混凝土澆筑時導管插入混凝土內的長度應適宜,不小于1m。2、樁身質量的保證措施(1)、工程施工前,應先做2個以上的試驗鉆孔,通過檢測鉆孔的孔徑、垂直度、孔壁穩定性和孔底沉渣等指標,用以核對所選設備、工藝方法是否符合技術要求。檢7、測時,孔壁的穩定時間應12 h ,檢測數目2 個。(2)、護壁用壁的泥漿應滿足護要求,液面需高于地下水位0.5m 以上,有條件時,以高于地下水位2m以上更好。若護壁的泥漿膠體率低、砂率大,則不僅護壁性能差,而且因其容重較大,勢必產生沉淀速度過快的問題。在砂性土質或較厚的夾砂層中成孔時, 應控制泥漿的相對密度在1.11.3之間;在砂夾卵石或容易坍孔的土層中成孔時,應控制泥漿的相對密度在1.31.5 之間。施工過程中,應經常測定泥漿的相對密度、黏度、含砂率和膠體率等指標,使澆注前孔底500 mm 以內泥漿的相對密度1. 25 ,含砂率8 %,黏度28 Pa.s。(3)、在混凝土灌注前的一段時間里,8、須保證孔壁的穩定性,不能有縮頸或孔壁塌落現象發生。為保證孔底沉渣厚度達到規范的技術要求,以免影響樁的承載力,鉆孔到設計深度以后,要對泥漿進行循環稀釋來降低相對密度,以清除泥漿中懸浮的砂子。(4)、吊放入孔的鋼筋籠不得碰撞壁孔,不得有變形損壞。吊放后,先將鋼筋籠在垂直位置上固定好,然后進行第二次清孔,檢測孔底的淤泥厚度,符合規定后,于0.5 h 之內開始混凝土的灌注施工。(5)、使用的隔水栓直徑應與導管內徑相配,同時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證順利排出。在混凝土灌注時,應加強對混凝土攪拌時間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水下混凝土必須具備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應通過實驗室確定,坍落度宜為18-22cm,粗骨料9、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導管直徑和鋼筋籠主筋最小凈距的1/4,且應小于40mm.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緩凝,水下混凝土宜摻外加劑。應確保導管連接部位的密封性,導管使用前應試拼裝、試壓,試水壓力為樁設計深度靜水壓力1.3倍,對于本工程測試壓力應為0.6MPa-1MPa,以避免導管進水。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應緩緩倒入漏斗的導管,避免在導管內形成高壓氣塞。在施工過程中,應時刻監控機械設備,確保機械運轉正常,避免機械事故的發生。(6)、鋼筋籠初始位置應定位準確,并與孔口固定牢固。導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保持在2-6m,嚴禁把導管提出混凝土面。當發生鋼筋籠上浮時,應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并準確計算導管埋深10、和已澆混凝土面的標高,提升導管后再進行澆注,上浮現象即可消失。(7)、成孔后,必須認真清孔,一般是采用沖洗液清孔,沖孔時間應根據孔內沉渣情況而定,沖孔后要及時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過規范規定。灌注混凝土前認真進行孔徑測量,準確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炷翝沧⑦^程中,應隨時控制混凝土面的標高和導管的埋深,提升導管要準確可靠,并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格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應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動性,坍落度損失應滿足灌注要求。在地下水活動較大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進行處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應從導管內灌入,要求灌注過程連續、快速,準備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11、過程中應避免停電、停水。幫扎水泥隔水塞的鐵絲,應根據首次混凝土灌入量的多少而定,嚴防斷裂。確保導管的密封性,導管的拆卸長度應根據導管內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過多。3、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技術要點因為水下混凝土施工的隱蔽性強,很容易產生松散、離析、縮頸等混凝土質量缺陷,因此,必須著重控制水下混凝土的澆注質量,包括選好原材料、做好配合比、改進工機具、嚴格按操作規程施工等方面。(1)、完成鉆孔到混凝土澆灌過程的作業時間要緊湊,不宜過長;混凝土的漿體濃度要恰當,澆灌量不得低于設計值,不然會降低泥漿的置換率造成夾泥。(2)、導管口距孔底要保持400mm 左右的距離,旋轉時要精確測量,反復校核。當球12、塞被壓出導管并灌下一定數量的混凝土后,應將導管緩慢下降100200mm ,使灌注初期導管被混凝土埋入的深度盡可能加大,以保證底層的混凝土質量。(3)、在灌注過程中,要嚴格把握施工進度和時間,經常地略微提升導管,以使混凝土均勻注入。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6m之間,每間隔1520min ,要對混凝土面和導管沉入深度進行一次測量和校核。(4)、若施工過程中發生了混凝土堵塞導管的現象,一般是由于材料規格或配合比選取不當,或者是因為導管漏水漏漿導致管內混凝土與管壁的摩擦力增大、流動性降低造成的,要分清原因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切不要無控制地靠提管消除堵塞。四、應急措施(一) 鉆孔過程中1、坍孔:13、應查明原因和位置,對于不嚴重時采用加大泥漿比重加高水頭,埋深護筒等處理后繼續鉆進,嚴重時應重新回填重新鉆孔。2、孔身偏斜、彎曲:首先檢查、糾正樁架,使之垂直安置穩固,并對導架進行水平與垂直度校正和對鉆孔設備加以檢修。一般情況下可在偏斜處吊掛鉆錐反復掃孔,使鉆孔正直。偏斜嚴重時應回填粘性土到偏斜處,待沉淀密實后再重鉆。3、擴孔或縮孔:遇到此情況要采取防止塌孔和防止鉆錐擺動過大的措施??s孔是鉆錐磨損過大焊補不及時或因地層中有遇水膨脹的軟土、粘土泥巖造成的??s孔應及時補焊鉆錐,并在軟塑地層采用失水率小的優質泥漿護壁;擴孔不嚴重時應連續關注盡快錯過擴孔段。4、鉆孔漏漿:將護筒周圍填土筑實,增加護筒埋設14、深度,適當減小水頭高度或采取加稠泥漿,加入粘土慢速轉動等。5、糊鉆、埋鉆:應對泥漿稠度、鉆渣進出口、鉆桿內徑、排渣設備進行檢查計算, 并控制適當進尺。若已嚴重糊鉆,應停鉆提出鉆錐,清除鉆渣。遇到塌方或其他原因造成埋鉆時,應使用空氣吸泥機吸走埋鉆的泥沙,提出鉆錐。6、卡鉆:不能強提,應查明原因和鉆頭位置。采用搖晃松動鉆頭及其它措施,松動后方可提起。(二) 灌注過程中1、導管卡住鋼筋籠:不應硬提,應該轉動導管左右晃動擺中間后提升。 2、等時間長灰不下,沒法拆導管:可采用高空沖擊,慢慢提升導管,然后連續灌注。 7.其他應注意問題 本交底未盡事宜或對交底有疑問之處請及時與項目部工程部聯系。交底人:復核人:接收人:日 期: 圍護樁鋼筋加工技術交底簽證表交底人復核人施工負責人接底人序號姓名部門備注序號姓名部門備注1212223234245256267278289291030113112321333143415351636173718381939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