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鹽化工產業發展規劃報告方案建議書解讀2008-2020年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24901
2024-10-10
14頁
31KB
1、常德市鹽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08-2020年)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之一,也是化學工業必不可少的基礎原料,特別是作為化學工業基礎的 “ 三酸兩堿 ” 中的鹽酸、燒堿及純堿生產,都是以鹽為基本原料。鹽化工產品用途極為廣泛,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和人們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純堿和燒堿兩大工業是我國原鹽消費主導行業,其主要產品兩堿及液氯、鹽酸是輕工、造紙、紡織、建材、化學品等許多工業行業生產的基礎原料。近幾年,我國兩堿的產能和市場需求年年增長,成為世界第一生產和消費大國。目前,我國已形成以純堿和氯堿為龍頭,下游產品開發并存的鹽化工業格局。而目前由于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對生產純堿所用原料從海鹽2、向高純度真空制鹽、鹽鹵的方向轉換,離子膜燒堿的發展對高純度的真空制鹽需求量增大,都為鹽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加快鹽化工產業鏈延伸步伐,積極開拓精細化工新領域,提供市場需要的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精細化學品和專用化工產品,是中國整體鹽化工業的發展方向。 常德市人民政府已將鹽化工產業列為十一大優勢產業之一,其生產基地主要在津澧地區。市委、市政府要求充分利用儲量豐富、分布集中、品質高純的資源優勢,統一規劃,在穩定現有制鹽、氯堿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性能好、附加值高、市場需求大的深加工產品,為常德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產業支撐,將津澧地區打造發展成具有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在全省和湘鄂周邊區域具有重要經3、濟地位的鹽化工產業基地。為合理開發利用我市巖鹽、芒硝等資源,加快培育壯大鹽化工產業,特制訂常德市 2008至 2020年鹽化工產業發展規劃。一、產業發展現狀(一)基礎資源情況我市的鹽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澧縣鹽井礦區和曾家河至譚家鋪礦區。鹽井礦區儲量約 1億噸,巖鹽礦 NaC1含量 81.81-96.32%,深度 650 -800 米;曾家河至譚家鋪礦區巖鹽和芒硝儲量豐富,埋深 250 -320 米 ,厚度13 -28 米 ,初步估算鹽礦石資源量7700萬噸,無水芒硝資源量 1200萬噸,鈣芒硝資源量 10億噸。另外由鹽井礦區已探明的礦源延伸到主礦源:澧縣鹽井 -松滋南湖街 -公安申津渡三角區貯量初4、步探明約 42億噸以上。(二)產業發展情況近幾年來,常德市鹽化工產業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抓住市場信息,初步完成了技術改造與投資,已形成規模以上企業 4家,正待核準的有首信化工、三鑫化工 2家,正在建設中的有裕達鹵堿、泰飛科技 2家,正在引資籌建有金匯科技 1家。 2007年常德市鹽化工實現生產總值7.5億元,其中津市實現產值 4.57億元,占 60.1;澧縣實現產值 2.93億元,占 39.9。(三)骨干企業情況常德市鹽化工產業現有規模企業 4家,分別為湖南省湘澧鹽礦、新澧化工、常德天盛電化、匯湘精細化工;未上規模企業有阿斯達生化、首信化工、江山建材、金匯科技等。1 、湘澧鹽礦: 是我5、省一家集水溶采礦、真空制鹽、冷凍提硝、供熱發電、自動化貯運、一、二類壓力容器設計制造等為一體的大型國有鹽化工企業?!笆濉奔啊笆晃濉鼻捌冢髽I先后投入近億元進行了真空制鹽擴產、鹵水凈化、硫酸鈉干燥系統、熱電增爐擴能等技術改造工程,目前基本形成精制鹽 80萬噸、硫酸鈉 8萬噸、液體鹽(精鹵) 20萬噸、碘酸鉀 80噸的生產能力,企業資產總額達到 3億元。 2006年,該礦生產原鹽 57.2萬噸、硫酸鈉 5萬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2.31億元,地方入庫兩稅 2965萬元,利潤 548萬元。2 、新澧化工 :是采用真空制硝生產元明粉的專業廠家。 2002年建成投產,累計固定資產投資 2.5億元,建6、成了全國同行業中規模較大、設備等級較高的兩條無水芒硝生產線,新上了環保節能、余熱發電等技術項目,年產硫酸鈉 80萬噸以上。產品質量完全達到或超過國標 GB-6009-2003類優等品的標準。具有純度高、雜質少的優點。企業年均產值 3億元,入庫稅收 3500萬元以上,綜合經濟指數在全國同行業中排在前三位。3 、天盛電化: 是津市近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由溫州天盛企業集團公司和溫州天盛電化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股份制企業。該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 6萬噸(折百計),一次性規劃,分期實施,采用全鹵電解隔膜制堿國內新工藝,于 2006年 4月正式投產。當年生產燒堿 1.75萬噸(折百計)、液氯 1.16萬噸7、鹽酸 1.38萬噸,實現主營收入 4132萬元,入庫兩稅 183萬元,企業總資產達到 6540萬元。目前該公司生產規模已達到 4萬噸燒堿(折百計)、 3.2萬噸液氯能力,并基本達到滿負荷且氯、堿平衡生產。4 、匯湘化工: 是 2005年開工投產的股份制精細化工生產企業,以液氯和氯甲苯為基本原料,采用國內先進塔式氯化催化反應精鎦技術,制成各種有機氯中間體和氯芐系列產品,屬高新技術范疇。第一期投資 1400萬元,建成年產1000噸氯芐、 1000噸二氯甲苯二條生產線,滿負荷生產時年耗氯量 1800余噸,其主導產品為對氯芐系列、 2, 4二氯甲苯及 3, 4二氯甲苯。公司總資產 2497萬元, 28、006年銷售收入 1077萬元,利稅 80余萬元.二、產業發展的優勢條件(一)資源條件優勢。 常德市鹽化工產業發展所需資源豐富,其巖鹽礦產資源有五大特點:礦床規模大?,F探明的主礦源:澧縣鹽井湖北松滋南湖街公安申津渡三角區貯量初步探明約 42億噸以上。位于澧縣鹽井鎮官橋村的巖鹽礦區,已由湘澧鹽礦取得采礦權,現已探明該處鹽儲量為 1.4億噸。礦石質量好?,F探明巖鹽礦 NaCl含量達 81.81-96.32%,有害組份低微,可作為工業用鹽和食用鹽。易開采,成本低。巖鹽礦體埋藏深度 650 -800 米 ,目前采用水溶法開采,封閉性好,易于開采,屬大型巖鹽礦床,工業鹽開發價值極高。礦石可選性好。水溶法9、開采過程就有很好的選礦效果,所采鹵水經簡單蒸發水分還原成固體。礦產利用潛力大。巖鹽量按35%的工業回采率計算可開采量超過 5000萬噸,按年產 100萬噸工業鹽計算,礦山服務年限可達 50年。此外,隨著采礦技術的進步和區域協作的展開,澧縣鹽井采礦區可望北移,其礦山服務年限會更長。另外,常德市鹽化工產業發展所需能源保障和配套資源也非常豐富:能源保障。電力資源充足,產業區內建有 220千伏和 35千伏變電站各一座,同時,湘澧鹽礦水、電、汽供應能力充足,該礦供水能力為 7200m 3/h,自備熱電聯產機組有 1.2萬 kw/h發電能力和 180t/h蒸汽供給能力,擁有的生產用水和供熱供電系統只需進行10、技術改造擴容,就可滿足鹽化工基地的水電汽生產需求。配套資源豐富。石門縣南鎮具有螢石礦資源,津市可利用氯堿與螢石相結合的資源優勢發展氟化工,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從而提高常德市鹽化工基地整體技術水平和效益。澧縣、石門一帶石灰石儲量極為豐富,水泥行業發達, PVC項目所用電石即來源于石灰石,生產 PVC產生的固體廢料可用于水泥生產,也是氯堿行業發展的必備條件。(二)消費市場優勢。 據權威機構統計,我國現有氯堿企業 220余家。 2006年我國燒堿生產能力達 1761萬噸 /年,產量為 1511.8萬噸。 2006年全國新建、擴產燒堿產能 394萬噸 /年,當年實際投產 290萬噸 /年,增幅約 11、20%。燒堿產品廣泛應用于造紙、醫藥等行業,預計 2010年,我國燒堿的需求量將達到 5000萬噸左右。目前我國燒堿生產總量只占需求量的 30%,因此,我國燒堿市場潛力巨大。同時,環洞庭湖地區是蘆葦主產區,具有十分發達的造紙業,經 2007年整頓后,現初步統計為 13家造紙企業,年產量約為 80萬噸。按湖南省洞庭湖區造紙產業結構調整規劃,預計“十一五”末,造紙業年產量可達 350萬噸以上,按堿回收后噸紙耗堿 100公斤以下計算,年需堿量 30萬噸左右。氯產品最大的加工產品是聚氯乙烯( PVC), 2006年我國 PVC樹脂總生產能力約 1520萬噸 /年,產量為 823.8萬噸,目前我國每年 12、PVC進口量占全國消費總量的 50%,預計到 2010年,我國年 PVC進口量約占全國 PVC消費總量的 25%。目前中等發達國家人均 PVC消耗量多在 25公斤,而我國 PVC人均消費量約為 6公斤。因此,我國 PVC市場仍然潛力巨大,預計 2010年我國 PVC樹脂的需求量將達到 2000萬噸左右。(三)基地條件優勢。 常德市委、市政府明確了“工業強市”的核心戰略,目前津市、澧縣鹽化工產業基礎較好,津市正規劃建設“一帶兩基地”。“一帶”即一條產業帶,建立市區內以湘澧鹽礦為基礎,以天盛電化氯堿、擬建項目離子膜燒堿及 PVC項目為龍頭,以精細化工為下游產品的鹽化工產業帶?!皟苫亍奔唇⒁越蚴?3、大同路沿線湘澧鹽礦、天盛電化、區域內規劃為鹽、堿工業基地;在津市經濟開發區建立精細化工基地。澧縣積極支持新澧化工做大做強,不斷探尋新礦區,研制新產品,目前已發現兩處新礦,并通過國土資源部審核了 40萬噸的開采證。上海氯堿化工公司擬將與湖南里昂環保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合資合作,在澧縣投資 3億元興建 10萬噸燒堿項目,計劃 18個月建成投產。(四)交通區位優勢。 常德市鹽化工基地位于澧水下游,歷史上水路運輸發達,澧水航道常年通航。出津市下行經澧水航道,穿洞庭湖可入沅、資、湘諸水,往北經荊水航道松滋河、虎渡河入江,可達湖北荊沙市。津市港是我省 6個百萬噸級港口之一,在澧水流域具有最好的碼頭設施。全港共14、有生產專用碼頭泊位 43個,碼頭總延長 780米,最大靠泊能力 3000噸,年綜合通過能力 510萬噸。其中窯坡港區 500噸碼頭正在建設之中。與公路運輸相比,水路運輸具有運量大,運輸安全,直接抵達,價格便宜的特點。氯堿企業落戶津市、澧縣,從原料到物流,再到產品銷售都有很大優勢。(五)產業轉移和中部崛起帶來的發展優勢 。 國際化、區域化的產業轉移 ,以規?;瘏^別于以往零零星星的個體化轉移,需要有一個承接的載體,常德市鹽化工基地以其信息共享、資源利用效率較高、服務功能齊全等特點,具備了充當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目前廣東、江蘇、浙江及上海等地由于發展空間受阻,產業層次亟待提升,已由被動轉移向主動15、轉移轉變,給內地產業集聚帶來機遇 。 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關于擴大開放,提高吸收外資水平,促進中部崛起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中部各省應緊緊抓住國際產業轉移加快的有利時機,積極引導外商投資國家重點發展的現代農業、鋼鐵、汽車、機械、化工和裝備制造業等。在國家對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常德市鹽化工現已規劃的產品列入國家鼓勵類的項目有:有機氯、氟化系列化工產品生產,精細化工中造紙用高科技化學品。(六)產業政策優勢。 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化學工業“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速度應為 10%左右,略高于 GDP9%的速度?;瘜W工業結構性戰略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加快發展附加值高的精細化工產品。加快化學工業的戰略性再重組16、,形成一批具有現代企業制度、核心業務突出、具有國際競爭力、各具特色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實現產業的優化升級。國家“十一五”化學工業科技發展綱要指出:根據世界化工產業技術發展趨勢,在未來將得以優先發展為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氯堿工業、農用化學品、新型煤化工及天然氣化工、化工裝備等六大領域。三、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從目前發展的情況看,我市鹽化工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一)、產品單一、初級產品多、產業鏈短。 我市現有工業鹽系列、無水硫酸鈉、碘酸鉀、氯堿系列、氯芐系列等產品,除氯芐系列為精細化工外,其余均為基礎化工產品。產品生產的單一性突出,產品之間的關聯度不高,還遠沒有形成流暢的產業17、鏈。湘澧鹽礦的產品由于初級產品多,科技含量少,加上大部分遠程外銷,使本來附加值就低的產品,成本愈加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天盛電化的氯堿系列產品雖然解決了原材料問題,但由于周邊地區進貨廠家對產品技術的要求偏低,目前也只生產應用于造紙行業的產品,銷售均價比溫州地區低 10%-25%。匯湘精細化工生產的氯芐系列在精細化工的門類中也只能是一種中間產品,產品附加值仍然不高。目前,鹽化工產業產品在我市呈現上游產品量大,中間單一,終端基本空白的倒金字塔狀況。(二)、龍頭企業的發展存在體制性障礙。 湘澧鹽礦是我市鹽化工產業的龍頭企業,目前是國有獨資。雖然企業在 2003年、 2004年實行了兩次改革,但僅18、完成了用人制度、工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內部改革,沒有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這種狀況一方面嚴重影響企業做大做強,錯失發展機遇;另一方面也嚴重制約企業的生產經營。企業在促銷活動中要參與市場競爭 ,加大獎勵力度 ,但往往碰到相關政策的約束 ,很難施展手腳。今年,在天盛電化與湘澧鹽礦股份合作改制商談過程中,由于湘澧鹽礦是隸屬于省輕鹽集團的下屬公司,其改制的最終決策權在省輕鹽集團,而因持股人的體制身份問題,給項目合作帶來了不容回避的障礙,致使此合作項目一直進展不順。(三)、信貸資金問題。 隨著國家貨幣政策進一步緊縮,加之受國家產業控制政策的制約,鹽化工產業的企業貸款難度進一步加大。據初步統計, 200819、年鹽化工規模企業因擴大規模和技改投入,急需信貸資金 8000萬元,但得到解決的僅 2000萬元,尚有缺口 6000萬元,而完成近中期發展目標,還需約 13億元信貸資金,嚴重制約了鹽化工產業的做大做強。(四)、技術性人才資源缺乏。 這是我市現有鹽化工企業普遍面臨的現實問題和長遠問題。而引進人才困難最大的原因是整個鹽化工企業的實力和津市所處的地理位臵,使這些技術人員落戶津市、澧縣的難度加大.四、產業發展規劃(一) 發展思路牢 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集約利用資源為原則,以延伸產業鏈為核心,以重大項目為突破口,充分利用我市儲量豐富、分布集中的鹽資源優勢20、,統一規劃,在穩定現有制鹽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性能 好、附加值高、市場需求大的深加工產品,為常德市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產業支撐,將我市打造成具有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的鹽化工生產基地。(二)發展目標1 、經濟目標。 分近、中、長期目標:近期目標: 2008年至 2011年,完成鹽化工業產業基地規劃、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湘澧鹽礦、新澧化工和有關企業的戰略合作,做大做強鹽化工產業龍頭企業,搭建產業集聚平臺,穩定 100萬噸以上制鹽能力,建成20萬噸燒堿(含 10萬噸離子膜燒堿)、 16萬噸液氯、 10萬噸 PVC、 10萬噸雙氧水等產業支撐項目,鹽化工業產業基地力21、爭引進 8 10家鹽化工企業落戶建設。鹽化工產業年生產總值達 20億元。中期目標: 2012年至 2016年,在進一步完善鹽化工業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的基礎上,龍頭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達 30萬噸燒堿、 24萬噸液氯、 30萬噸 PVC、 15萬噸雙氧水。力爭引進 10 15 家技術先進、產品附加值高的有機氯類和氟氯類等精細化工項目進入鹽化工業產業基地,形成上下游氯堿基本平衡的鹽化工產業鏈。鹽化工產業的生產總值達 50億元。長期目標: 2017年至 2020年,鹽化工業產業基地規模進一步擴大,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擴容,基地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形成一批精細鹽化工企業品牌22、,形成的產業集群效應和發展速度及水平對帶動澧水流域經濟發展效果顯著,鹽化工業產業的發展成為全省乃至中部地區的鹽化工業產業基地,鹽化工產業生產總值達 100億元。2 、資源利用水平目標。 礦山“三率”指標大幅度提高,制鹽企業勞動生產率不低于 3000噸 /人 .年,鹽礦開采回收率要全面達到 40%以上,噸鹽綜合能耗低于 130公斤標煤,氯堿工業噸堿鹽耗控制在 1.5噸以下。3 、生態環境保護目標。 工業廢氣、工業廢水處理率和排放達標率力爭達到 100%,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不低于 90%,礦山防災減災能力增強。(三)產業規劃1 、產業鏈規劃根據鹽化工發展思路及基礎資源情況,常德市鹽化工產業主23、要從五個方面延伸產業鏈:鹽鹵精細化工產業:發展真空制鹽、精制碘鹽、工業純鹽、營養功能鹽;發展聯堿(純堿)及其深加工產品,應 用于紡織、印染、食品、玻璃、搪瓷、醫藥、造紙等行業;其下游產品有過碳酸鈉、紅鞏鈉、合成洗滌劑、硅酸鈉等洗滌助劑等;電解氯化鈉,提供金屬鈉商品以及氯氣產品,延伸氯化工。離子膜燒堿產業:以氯定堿,重點發展氯化工系列: 無機氯產品系列:氯氣、液氯、氯化氫、鹽酸、氯化鈣、氯化鋅、氯磺酸、三氯化鋁、氯化鋇、三氯化鐵、漂粉精等。 有機氯產品系列:甲烷氯化物、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氯化苯、氯乙烷、環氯丙烷、氯乙酸、氯丁橡膠、二氯乙烷、 ADC發泡劑、有機氯農藥等。 氯酸鹽系列:次氯酸、24、氯酸鈉、次氯酸鈉、高氯酸鈉、次氯酸鈣等;加氫制精細化工新產品等。 吃氯耗堿產業系列:氯化聚乙烯、氯化聚氯乙烯( CPVC)、氯化聚丙烯、光氣、三光氣、氯乙酰氨、氯化亞砜、水合肼、 AC發泡劑、氯化異氰尿酸等。氟氯精細化工產業:結合石門瑩石礦資源優勢,找準氟化工與鹽化工的契合點,發展氟氯化工系列產品:氫氟酸、氟化鈉、氟化鋁、氟鋁酸鈉、氟硅酸鈉、氟氯乙烯聚合物、氟氯樹脂、氟氯橡膠等。鹽鹵生物化工產業:利用地下鹽鹵無污染、重金屬含量極低的資源特點,模擬海洋生態,發展海藻養殖,延伸海藻生物化工產業,提取鹽藻 - 胡蘿卜素、螺旋藻蛋白等,進一步拓展鹽鹵生物醫藥化工;鹽文化旅游產業:鹽不僅可腌制食品供給食25、用,應用于工業,在一定濃度下還可以做消毒用品,人在一定濃度的鹽水中可以漂浮,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全身消毒,取到娛樂休閑作用。根據這一用途,可興建人造鹽湖、鹽水浴場以及鹽水樂園,使之成為常德旅游產業的一道靚麗風景。2、配套產業規劃打造常德鹽化工航母,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根據鹽化工產業鏈規劃,它只是鹽化工發展的一條主線,需要大量的產業與之配套,形成多條鹽化工支鏈,使之成為真正意義的鹽化工產業基地。及供水。電力是整個鹽化工發展的關鏈,應按照常德市電力規劃要求,配套建設高壓輸變電工程,整合津市、澧縣及周邊地區小水電資源,配套發展熱電站;供水方面,鹽化工產業需要大量的用水,應根據地形特點,把大中型水庫26、以及澧水河規劃為鹽化工產業基地的水源。燃煤是鹽化工必不可少的熱源耗材,可在外省及周邊等地供應。另外在交通運輸、旅游服務、后勤保障等方面的配套均蘊藏著巨大市場商機。 其次是鹽化工原材料的配套:如離子膜燒堿項目就涉及到鹽鹵、氯化鈉、碳酸鈉、鹽酸、氯化鋇、亞硫酸鈉、硫酸以及氮氣等多種原材料供應;這里有些原材料是可以通過鹽化工產業自給,如鹽鹵、氯化鈉、鹽酸等,而另外一些原材料就應以配套產業來供應,如聯堿(純堿)項目。 再次是鹽化工相關產業的配套:比如氟氯化工系列中應配套氟化工、氫氟酸以及有機氟氯產業;在鹽鹵生物化工中應與養殖業、深加工業相配套;在鹽文化旅游產業中還應有許多旅游服務產業相配套;為甲烷氯化27、物項目原材料甲烷的配備應該有一個乙醇項目與相配套等。3 、產業資源利用規劃鹽化工產業的資源利用,需要對鹽化工上下游產品生產企業進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分工合作,避免無序隨意掠奪性的開采,保證資源不浪費和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一是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按照科學規劃、依法管理、綜合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控制鹽化工產業上游企業的建設立項, 使資源優勢真正轉化成經濟優勢,形成“大項目 -產業鏈 產業群 -產業基地”的發展方向,二是以深化億元企業群體 建設為載體,依托重點企業,突出優勢特色資源,使鹽化工 產業初級發展模式向資源加工下游產品延伸,形成完整的產 業鏈、產品鏈、技術鏈、市場鏈,產業資源封閉循環,28、把我 市的鹽化工產業基地建設成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高、產業可持 續發展的綠色鹽化工產業基地。 (四)政策措施 加快產業布局,實現科學發展。 1 、加快產業布局,實現科學發展。 通過科學規劃,正 確處理資源與生產、能源與生產、生產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力求在項目論證中做好鹽、氯、燒堿的產銷統一與平衡。在 此基礎上,規劃建立好以湘澧鹽礦、新澧化工為基礎,以天 盛電化氯堿為龍頭,以精細化工為下游產品的鹽化工基地。 一是建立以湘澧鹽礦和天盛電化為中心的鹽及氯堿工業基 地。將津市大同路沿線湘澧鹽礦、天盛電化區域周邊地區規 劃為鹽化工基礎工業基地。二是在澧縣經濟開發區建立精細 化工基地,園區內布局精細化工門類的29、產品和終端產品。 2 、加快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后勁。 市政府各部門要認 加快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后勁。 真研究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積極爭取更多的鹽化工項目列入 國家、省建設計劃。重點抓好鹽化工項目的開發論證和儲備 工作,加強項目策劃包裝,指導企業做好技術改造項目的可 研報告。加強鹽化工配套能力建設,保障鹽化工產業發展的 熱、電供應。繼續改善投資環境,要以招商引資為主抓手, 充分發揮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網絡招商等多渠道、多元化 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嚴格落實招商引資 責任制,確保湘澧鹽礦、天盛電化重點項目在預期內產生經 濟效益,確保五年期間引進二個以上的投資過億元的鹽化工 合資項目,盡30、快達成意向并組織實施。 深化國企體制改革,增強企業活力。 3 、深化國企體制改革,增強企業活力。 湘澧鹽礦是我 市成長性比較強的優勢企業,要更進一步壯大、加快發展, 企業體制改革勢在必行。要力促企業加快改制步伐,地方黨 委、 政府要密切配合湘澧鹽礦的改制工作, 使企業輕裝上陣, 一心一意謀發展,集中精力上項目。此外,市政府各部門要 圍繞湘澧鹽礦重大合資項目,提供環境、政策、招商、資金 等方面的支持,確保湘澧鹽礦通過企業改制新上項目達到高 起點、大規模、增效益的目標。 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4 、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設立產業發展 專項資金。市工業發展資金要確定一定的比例,作31、為產業集 群發展專項資金,明確鹽化工引進和在建項目、項目研發前 期費用補助、用地補助及項目有關獎勵。二是積極兌現本市 工業獎勵政策,申報技改貼息、技改國產設備抵免所得稅項 目,積極向上爭取優惠政策。 加強環保監管,堅持良性發展。 5 、加強環保監管,堅持良性發展。 環保部門要加強對 鹽化工基地環保的監督管理,建立長效的監管機制。對基地 建設項目要落實環保設施“三同時”制度,確保達標排放。 安監部門要加強基地危化品的安全監管、制度建設和人員培 訓,落實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工業部門要加強對基地 能耗的監督和指導,落實國家節能降耗的綜合指標,督促基 地企業引進節能設備和工藝,提高節能水平。 依靠32、科技進步,提供技術保障。 6 、依靠科技進步,提供技術保障。 一方面加快鹽化工 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為加快精細化工產品的自主開發能力, 應適時籌建鹽化工產業工程技術中心和技術研究院,聘請國 家級專家作顧問,緊緊圍繞我市鹽化工產業及下游精細化工 產業發展目標,針對產業化項目所需攻關任務進行研發,提 高技術創新和自主開發技術的能力,使之成為我省鹽化工產 業的孵化基地,從而實現研究、生產、經營的有機結合。另 一方面探索建立技術共享機制。建立技術信息網絡,快速、 準確地提供技術信息服務,幫助企業了解新政策、同行業發 展動態、國內外市場狀況及投資合作機會。加強技術和市場 資料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及時跟蹤市場33、環境變化趨勢,結合 鹽化工產業發展,提出對策措施。 完善激勵機制,提供人才保障。 7 、完善激勵機制,提供人才保障。 健全產業工人培訓 制度?;仄髽I要建立和完善企業職工培訓制度,加強職工 技能培訓,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勞動部門應加強職業技能培 訓的監督和引導,督促企業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職工技術 培訓和繼續教育,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操作不當而帶來的環境 污染和安全隱患。優勢企業要加強與高等院校的合作,通過 合資、合作、共同開發、人員交流、移植轉化等多種形式廣 泛開展產學研合作,提高鹽化工產業科技人員的創新能力。 (五)重點建設項目 鹽化工產業的建設,就是項目的建設。規劃建設的重點 項目關系到鹽化工產業鏈能否形成,是發展鹽化工產業集群 的核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