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市九間樓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3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6687
2024-11-11
30頁
12.12MB
1、 烏烏蘇蘇市市九九間間樓樓鄉鄉 國國土土空空間間總總體體規規劃劃 (2 20 02 21 1-2 20 03 35 5 年年)公公示示稿稿 烏蘇市九間樓鄉人民政府 2024 年 10 月 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是對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的細化落實,是鄉鎮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做出的具體安排,是開展鄉鎮詳細規劃、村莊規劃的編制依據、是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法定依據。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 號)、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和新疆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重大戰略部署,落2、實烏蘇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的傳導要求,對九間樓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做出總體安排和部署,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以九間樓鄉人民政府為主體編制烏蘇市九間樓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前言 一、規劃總則 二、總體定位與目標戰略 三、國土空間格局 四、產業布局 五、鎮村體系 六、綜合支撐體系 七、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 八、鄉駐地布局 九、規劃實施保障 目目 錄錄 01 區位簡介 02 規劃范圍與期限 規劃總則 九間樓鄉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烏蘇市下轄鄉,地處烏蘇市東部,東接奎屯市,南與夾河子鄉相3、連,西鄰皇宮鎮,北接農七師 130 團。縣道 793 為連接九間樓鄉與烏蘇市區的主要對外交通。區位簡介 規劃期限:2021-2035 年,近期至 2025 年,規劃目標年為 2035 年。規劃期限與范圍 鄉駐地規劃范圍:位 于 詹 家 莊 子村,包括詹家莊子村居民點和荷花谷景區。全域范圍:鄉域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包含詹家莊子村、邢家莊子村、七戶地村、畢家莊子村、黃渠村共 5個行政村。01 總體定位 02 發展目標 總體定位與目標“奎-獨-烏”城市一體化發展區域 現代優質棉生產基地 烏蘇市鄉村特色農耕文化旅游 教育示范基地 烏蘇市農旅融合發展示范鄉鎮 總體定位 立足 2025 年 國土空間開4、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優質棉種植加工、庭院特色養殖、鄉村文化旅游等特色優勢產業持續發展壯大,鄉鎮建設更加集約高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發展初見成效,鄉駐地和鄉村振興產業互為支撐,經濟共同發展,居民收入持續穩步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提高,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基本構建,近期建設項目有序推進并落地。規劃 2035 年 嚴守上位劃定的資源安全底線,合理配置全域資源要素,全面建立“一核引領,一軸聯動,一廊共建,組團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鄉駐地與中心村功能更加完善,綜合服務能力和發展帶動能力顯著提升,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發展目標 01 總體格局 02 重要5、控制線 國土空間布局 規劃九間樓鄉形成“一核引領,一軸聯動,一廊共建,組團發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總體格局 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范圍,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重要控制線 01 產業發展目標 02 產業發展布局 產業布局 建設九間樓鄉為“優質棉花產業升級先行示范鄉鎮”。促進現狀棉花種植向產品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增強其經濟附加值。建設棉花加工、紡織、物流配套等項目,積極融入”克-奎-烏“城市一體化經濟發展機遇。建設九間樓鄉為“烏蘇市鄉村特色農旅融合教育基地”。加快推進荷花池景區、百年老磨坊等項目建設,促進特色農耕文化園特色教育基地建設,6、推動鄉政府駐地聯合周邊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向特色旅游小鎮建設。建設九間樓鄉為”奎烏城市建設重要的菜園子“。立足于當地瓜果蔬菜枸杞、番茄、辣椒、有機水稻等特色農產品試點種植,結合周邊區位交通優勢,做好“菜籃子”品牌效應,推動本地蔬菜瓜果向周邊城區長久穩定的產品供應鏈。產業發展目標 規劃九間樓鄉形成“一主兩副、一帶三區”的產業發展布局 一主:產業發展綜合服務中心;兩副:早熟優質高效棉花生產示范基地、特色農產品種植示范基地;一帶:產業集聚提升發展帶;三區:標準化優質棉生產區、鄉村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特色農產品種養區。產業發展布局 01 鎮村體系結構 02 村莊分類引導 鎮村體系 鎮村體系 行政村名稱 職7、能類型 鄉駐地 詹家莊子村 綜合型 中心村 七戶地村 農業型 邢家莊子村 農貿型 基層村 畢家莊子 農業型 黃渠村 農貿型 鎮村體系結構 村莊類型 行政村名稱 綜合定位 產業發展方向 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引導 基礎設施配置引導 集聚提升類 七戶地村、畢家莊子 農業種植生產 早熟優質棉 便民服務中心、電子商務平臺、活動廣場、農村超市、文化活動室、衛生計生室、體育健身設施、農村養老服務機構、農村公益性公墓 停車設施、農村公路防護、通組路、串戶路建設、供電保障、路燈照明、給排水管網、垃圾環衛處理、電力線路整治、燃氣供熱改造 黃渠村、邢家莊子 農業種植生產交易 瓜果蔬菜枸杞、番茄、辣椒、有機水稻等特色農產8、品 城郊融合類 詹家莊子村、農旅融合發展 傳統農業種植、農耕文化教育、特色鄉村旅游 衛生院、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學校幼兒園、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紅白喜事廳、特色民俗活動點、健身廣場、便民農家店、金融電信服務點、村務室、警務室 垃圾收集點、公共廁所、小型排污設施、物流配送點、村級客運站點 村莊分類引導 01 綜合交通體系 02 公共服務設施 03 城鄉基礎設施 04 綜合防災減災 綜合支撐體系 規劃九間樓鄉形成“一主多副”交通網絡體系 規劃以縣道 793、794 為主要交通干道,南北向串聯七戶地村、畢家莊子村、鄉駐地詹家莊子村,通往烏蘇市中心城區,其余各鄉道 Y011、Y012、Y013、Y019、4、Y015、Y092 連接縣道通往各行政村居民點。綜合交通體系 教育設施:規劃保留鄉駐地小學和幼兒園,滿足鄉鎮發展初步教育的需求。文體科技設施:規劃鄉駐地設立文化教育中心、體育健身服務中心,各行政村設文化活動中心(包括老年活動中心、兒童活動中心、農民培訓中心等)、小型圖書室、石榴籽文化大舞臺,文化活動廣場,并配備體育健身器材。醫療保健設施:規劃以鄉鎮衛生院為主體,結合各村“一村一室”的醫療系統,改善醫療條件,提高服務質量。社會保障設施:規劃鄉駐地設立養老服務機構,在各村設立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村級幸福院)和留守兒童關愛中心。公共服務設施 給水:規劃九間樓鄉供水水源來自夾河子水廠,給水官網按照烏10、蘇市城鄉一體化東片區供水保障工程布置。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規劃鄉駐地生活污水排至污水處理站,其余各村配套化糞池等污水處理設施。電力電信:規劃九間樓鄉供電電源接自 35KV 九間樓變電站,規劃沿鄉鎮主要道路架設 10KV 配電線路至各居民點。改善農村通信網絡,加快光纖到戶,促進農村地區信息化發展。環衛:規劃在鄉駐地和各行政村設置垃圾收集點,并形成“村收集,鄉轉運,市處理”的垃圾收集轉運模式。城鄉基礎設施 規劃九間樓鄉鄉域一般工業民用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 8 度,主要道路、橋梁、學校、醫療單位、政府機關等重要建筑和供水、供電、燃氣、通訊等生命線工程設施的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設防。鄉域鎮村防洪按照 11、20 年一遇標準設防,堤防級別為 4 級。鄉駐地規劃鄉鎮志愿消防隊 1 處,結合鄉政府設立。以供水管網取水為主,地表自然水體取水為補充。綜合防災減災 01 生態修復 02 綜合整治 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 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宜耕后備資源開發、水生態修復、鹽堿地治理、農田防護林維護等方面的建設項目對九間樓鄉進行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 01 鄉駐地功能結構 02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鄉駐地布局 zz規劃九間樓鄉駐地形成“一軸引領、一軸帶動,兩心激發,三區融合”的空間功能結構 兩軸:以縣道 X793 和串聯荷花谷景區道路為主體,建設九間樓鄉駐地城鄉建設和產業發展的城鄉建設發展12、軸和文化旅游體驗軸。兩心:以鄉人民政府和荷花池景區建設為主體,將其建設成為鄉駐地綜合發展服務中心和特色旅游體驗中心。三區:行政商業綜合服務區:根據鄉駐地行政辦公,商業服務等空間布局,整合優化提升服務功能,形成功能明確、布局合理、服務優質的綜合服務區 日常生活居住區:依托鄉駐地居民點城鄉建設風貌,整合農村宅基地資源,打造環境優美、舒適宜居的農家日常生活居住區。旅游休閑體驗區:著力打造以荷花谷為主體,以生態休閑、娛樂康養、度假游憩為目的的旅游休閑體驗區。鄉駐地功能結構 公共服務設施類型 公共服務設施名稱 行政設施 鄉政府 九間樓鄉人大代表聯絡站 九間樓鄉財政所 詹家莊子村村委會 詹家莊子村便民警務13、站 糧站 文化設施 農耕文化園 百年老磨坊 九間樓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 游客服務中心 教育設施 小學 幼兒園 醫療設施 九間樓鄉衛生院 體育設施 文化廣場 社會福利設施 老年活動中心 商業金融 烏蘇農商銀行、農業合作社、煤炭零售點、基層供銷社、集貿市場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規劃實施保障 01 強化組織保障 02 加強社會監督 03 健全動態評估 04 嚴格實施監管 強化組織保障 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黨對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管理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到規劃實施的全過程。加強社會監督 建立規劃實施過程中的全流程、多渠道公眾參與機制,完善規劃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制度,推動社會團體參與國土空間規劃過程實施監督的規范化、常態化和制度化,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健全動態評估 按照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的要求,結合國土變更調查和地理國情監測成果,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定期開展監測評估。嚴格實施監管 以“三線”管控和開發強度作為國土空間管控的底線,對全鄉鎮土地使用和各項建設進行監督管理、控制和違法行為查處;嚴格落實和完善規劃目標管理責任制,將規劃評估結果作為規劃實施監督考核的重要依據,強化管理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