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渭區下邽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97162
2024-12-18
24頁
12.22MB
1、臨渭區下邽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下邽鎮人民政府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前 言FOREWORD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施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戰略,遵循相關法律法規,落實渭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渭南市臨渭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確定的目標、定位、任務,下邽鎮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組織編制臨渭區下邽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為凝聚社會各界智慧和共識,提高規劃成果質量,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規劃意見和建議。規劃以國土空間有序開發、有效保護和高效利用為主線,立足下邽鎮基本地理特征,結合下邽鎮發展實際,2、分析開發保護特征與問題,對全域空間布局、統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等作出總體部署和統籌安排。規劃是對渭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渭南市臨渭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細化落實,是促進下邽鎮高質量發展、實現高效能治理、引導高品質生活的空間保障,是鎮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修復和各類建設的行動指南,是編制國土空間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規劃總則戰略定位與目標國土空間布局優化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歷史文化與城鄉風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支撐保障體系規劃規劃傳導與實施3、保障目 錄規劃總則 p規劃范圍與期限p現狀特征011.1 規劃范圍與期限 規劃范圍 規劃期限 規劃范圍為下邽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106.98平方千米;包括鎮域和鎮區兩個層級。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規劃基期2020年,近期目標年2025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1.2 現狀特征臨渭北部,交通便捷1歷史悠久,三賢故里2國家級產業強鎮,全區發展的排頭兵3 下邽鎮行政轄區圖戰略定位與目標 02p戰略定位p規劃目標p規劃指標依托下邽鎮的資源條件,發揮比較優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國、省、市、縣的戰略部署,確定鎮域發展定位:2.1 戰略定位國家級重點鎮全國一流的葡萄全產業鏈發展示范4、區渭南市農文旅融合發展樣板區臨渭區北部商貿物流核心區2.2 規劃目標2.3 規劃指標落實鎮域規劃定位和發展目標,加強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提升居住品質,保障城鎮安全,構建下邽鎮剛性考核與彈性管理相結合的指標體系,共包括10項指標。約束性指標預期性指標規劃指標規劃至2035年,集鎮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鎮區歷史文化風貌有效彰顯,農村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穩步增長,優勢產業進一步壯大,葡萄產業特色小鎮享譽全國,實現“商貿重鎮、產業強鎮、文化大鎮、旅游名鎮”的規劃愿景。高效有序的國土空間格局基本形成 美麗祥和的鄉村空間全面形成 穩定持續的生態空間全面形成 和諧宜居的城鎮空間基本5、形成 積淀深厚的文化空間魅力彰顯 安全便捷的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國土空間布局優化 03p重要控制線p總體格局p鎮村體系規劃 p產業布局規劃3.1 重要控制線嚴格保護現狀耕地,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確保永久基農田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高。落實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的理念,嚴格落實城鎮開發邊界,推動城鎮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落實城鎮開發邊界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歷史文化保護線,明確各類歷史文化的保護范圍,加強歷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落實歷史文化保護線根據全域村莊發展布局實際,結合人口流動趨勢,劃定村莊建設邊界。劃定村莊建設邊界3.2 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構6、建“一核兩心,兩帶兩區多點”格局現代農業種植區特色葡萄產業區兩區渭陽路鎮村發展帶雙官路產業發展帶兩帶農業產業園區和中心村多點城鎮綜合服務核葡萄全產業鏈發展核一核兩心3.3 鎮村體系規劃村莊布點規劃圖城南村、東關村、西關村和北七村、韓楊村、柳園村、甘莊村、紅高鈔村、陽尹村中心村9個春光村、見駕莊村、神寺村、川王村、梁張村、周家村、凹里張村、北徐村、曹王村、光明村、秦橋寨村、屈駕村、雙明村、同家村、星光村、旭光村、閆柳村、魚李村、張楊村、張莊村一般村20個2 22 2個 集聚提升類7 7個 城郊融合類3.4 產業布局規劃產業布局規劃圖商貿物流和文旅服務核、葡萄全產業鏈發展核一心兩核構建“一心兩核,7、一帶兩區”格局雙官路產業融合發展帶一帶現代農業種植區特色葡萄產業區兩區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 04p耕地資源保護p水資源保護與利用p林草資源保護與利用 p建設用地集約利用 林草資源保護與利用 穩定林草資源總量,優化林草資源布局,提升林草資源質量。實施林地用途管制,嚴格控制林地資源轉為建設用地和其他農用地。建設用地集約節約利用實施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管控,重點保障鄉村振興重點產業發展空間需求。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挖掘農村建設用地潛力,提高建設用地利用水平。落實耕地三位一體保護,穩定耕地總量,嚴格落實耕地用途管制。提高耕地質量,改善耕地生態。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執行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控鎮8、域用水總量。劃定灌溉水源及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嚴格落實水資源保護區的安全監控和規范化管理。水資源保護與利用4.1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05歷史文化與城鄉風貌 p歷史文化保護p景觀風貌塑造7.1 歷史文化保護7.2 景觀風貌塑造塑造農耕平原、沃野千里的農田環境風貌。引導耕地規模種植,形成連片的農田肌理。下邽鎮是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加強對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環境協調區的分區管控。歷史文化名鎮保護塑造連片發展、碩果鄉野的園地環境風貌。逐步推動園地連片化發展,改善道路與溝渠現狀,加強生態性、景觀性。塑造自然生態、鄉土特色的林地環境風貌。營造富有變化的季相景觀來綠化、美化道路通道與重要節點場所。塑造自然9、質樸、現代東府風情的村莊風貌。村莊建筑風格宜以現代關中建筑為主,建筑色彩宜以淺灰色、白色、淡黃色為主色調,不宜復雜。田田園園林林村村重點保護慧照寺塔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慧照寺銅佛和秦漢下邽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文物保護單位周邊的歷史環境,嚴格控制其周邊的建筑高度和體量。注重對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如下邽老城墻遺址、屈武紀念館、寇萊公祠遺址、張興斌書法藝術館、三賢書院、景賢書院的保護利用。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06p國土綜合整治p生態修復5.1 國土綜合整治有效開展農用地整治,減少耕地碎片化程度,提高耕地質量,有效增加耕地面積。進行有序適度的宜耕后10、備土地資源開發,增加有效耕地面積,保障糧食安全。持續推進農用地整理有序開發宜耕后備資源控制農村建設用地規模,優化農村建設用地結構和布局,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治大力開展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開展旱作耕地綜合整治、推進碎片化耕地整治、推進坡耕地改良等措施,提高耕地糧食生產能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綜合整治規劃圖支撐保障體系規劃07p綜合交通體系規劃p公共服務設施規劃p基礎設施規劃7.1 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全域綜合交通規劃圖構建“1123”的綜合交通體系城際鐵路蒲渭城際鐵路高速公路大鳳高速省道S311雙官路S205渭陽路縣鄉道X288、X320Y5277.2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構建種類完11、善、層級分明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鎮級中心村級一般村級三級生活圈體系7.3 基礎設施規劃繼續利用現有渭北飲改水工程供水,發展節水灌溉農業和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完善鎮村供水工程建設。供水系統規劃燃氣系統規劃保留現狀燃氣站,完善鎮域燃氣管網全覆蓋及燃氣設施的建設,實現社區、鄉村燃氣一體化。差異化引導城鎮排水體制建設。鎮區采用雨污分流,各村采用雨污合流,建立污水收集池和雨水收集池收集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統規劃通信系統規劃高標準建設通信網絡系統,加快推進5G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高速、安全、優質”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加快農村電網的建設,倡導節能、高效用電,積極推進使用太陽能等新能源。電力系統規劃供熱系統規劃以集中供熱站為主力熱源,輻射集中供熱管網。保證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采暖質量,保證安全。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088.1 近期實施計劃道路交通項目綜合整治項目水利設施項目生態修復項目民生項目產業項目8.2 完善實施保障體系嚴格落實規劃監督管理辦法落實邊界管控健全用途管制定期評估與適時修改注: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本規劃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批復為準臨渭區下邽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