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亭花園路站主體結構側墻單側支模補充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43776
2025-03-04
21頁
12.82MB
1、第1章 補充方案概況1第2章 編制依據2第3章 工程概況2第4章 施工部署3第5章 施工準備55.1 技術準備55.2 現場準備5第六章 單側支架的組成56.1模板及支架安裝6埋件部分安裝6模板及單側支架安裝76.2模板及支架拆除96.3單側支架安裝安全技術交底9第7章 計算書107.1側壓力計算107.2支架與埋件受力計算117.3模板受力計算13面板驗算13內木楞計算13附圖15第1章 補充方案概況百步亭花園路站主體結構高支模原定施工整體采用碗扣式滿堂支撐架,側墻施工采用木模板,模板支撐利用梁板滿堂支撐架體系中在立桿附加A483.6普通鋼管。鑒于在碗扣式滿堂支撐架中附加普通鋼管,鋼管搭設規2、格尺寸為0.60.6(負一層),0.60.9(負二層),較為密集,施工效率差,故側墻模板體系由原方案更改采用單側支模,由此,編寫次側墻單側支模補充方案。第2章 編制依據1、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設計武漢市軌道交通陽邏線(21號線)工程百步亭花園路站主體圍護結構施工圖、車站主體結構施工圖、車站主體結構防水圖;2、百步亭花園路站主體結構高支模安全專項施工方案;3、建筑工程大模板技術規程(JGJ-74-2003);4、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1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6、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7、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GJ3、80-91)第3章 工程概況百步亭花園路站為21號線工程的第2個車站,位于武漢市江岸區,后湖大道與百步亭花園路交叉口,沿后湖大道布設。車站全長206m,標準段外包寬22.3m,盾構段寬東30.3m、西26.4m。小里程端盾構段底板埋深約21.1m,標準段底板埋深約17.97m,大里程端盾構段底板埋深約21.52m,頂板覆土約2.7m。車站主體結構為兩層兩跨(局部三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具體為車站小里盾構始發段為兩層三跨,標準段為兩層兩跨,大里程盾構始發段為兩層三跨。結構斷面結構形式見圖3.1-1車站主體結構斷面圖。 a.小里程段結構斷面圖b.標準段結構斷面圖c.大里程段盾構井段結構斷面圖圖34、.1-1車站主體結構斷面圖第4章 施工部署車站結構施工按照“上下分層、縱向分段”的原則進行施工安排。主體結構豎向采用分層施工。上下分層施工的流程順序如下:1、土方開挖至基坑底部。2、設置接地網、倒濾層,鋪設底部墊層防水;施做底板、底縱梁及負一層內襯墻防水層;此為階段。3、底板強度達到100%時拆除第四道鋼支撐,再施做結構柱,之后施做側墻到第三道支撐下,待側墻強度達到100%時加設換撐,此為階段。4、拆除第三道支撐施工剩余側墻及中板,此為階段。5、二層中板強度達到100%時拆除第二道鋼支撐(局部混凝土撐),再施做負一層柱,之后施做負一層側墻、頂板及頂縱梁,此為階段。6、待頂板強度達到100后,拆5、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撐及第四道換撐,隨后施工頂板防水覆土回填恢復路面。 主體結構豎向分層施工順序如圖4.1-1車站主體結構豎向施工分段圖,施工順序為。 a.標準段b.端頭段圖4.1-1車站主體結構豎向分段圖側墻單側支模在第3、4、5三個階段使用。第5章 施工準備5.1 技術準備1、組織技術、質量等相關管理人員學習規范、規程、標準;依據圖紙設計內容和本企業的施工能力,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編制具有針對性的專題施工方案;2、熟悉圖紙和模板的對應,模板安裝工人必須熟記各型號模板的位置。3、模板工程施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質量人員、工長針對施工的關鍵部位、施工難點、質量和安全要求、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等進行充分的討6、論和研究,反復論證,統一思想后,認真編寫技術交底;對各班組長進行全面的交底,各個班組長接受交底后組織操作工人認真學習,并落實到各個施工環節和每個操作工人身上;4、資料準備:施工中嚴格按國家和行業現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和施工技術驗收規范,北京市工程技術資料管理規程有關要求,準備好各種資料詳表以便施工中及時填寫整理,分冊保管,待工程竣工后裝訂成冊。 5.2 現場準備1、物質準備:模板安裝、拆除工具準備齊全,模板清理刷油的脫模劑、平鏟、毛刷、絲綿、電動毛刷等工料準備齊全。模板施工的輔助材料要齊備,如海綿條、401快干膠、橡膠板等。周轉材料要及時回收清理、修整,給下次使用作好準備。向材料部門提供詳細的材7、料計劃,并作好勞動力、材料及機械臺班需用量分析,并且依據施工進度計劃分批組織勞動力、材料及機械進場;2、人員準備:成立專業墻模組,使其對單側支模的工作專業化,達到操作熟練,各環節得心應手。定崗、定位、定人,責任落實到每個人。3、場地準備:大模板的堆放場地平整,地面硬化,下部墊50100木方第六章 單側支架的組成單側支架由埋件系統部分和架體兩部分組成,其中:埋件系統包括:地腳螺栓、連接螺母、外連桿、外螺母和橫梁。根據本工程地下幾層的高度,選擇架體高度有以下規格: H=4650+標準節三角支架,H=400加高節組合使用。圖6-1單側支架組成結構圖6.1模板及支架安裝6.1.1埋件部分安裝1、埋件材8、料選用螺紋二級鋼,直徑為25mm、L=700mm的螺桿。地腳螺栓出地面處與砼墻面距離:出地面為280 mm;各埋件桿相互之間的距離為,300mm。在靠近一段墻體的起點與終點處宜各布置一個埋件,具體尺寸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圖6.1.1-1地腳螺栓埋件詳圖2、埋件系統及架體示意圖見上圖,埋件與地面成45度的角度,現場埋件預埋時要求拉通線,保證埋件在同一條直線上,同時,埋件角度必須按45度預埋。3、地腳螺栓在預埋前應對螺紋采取保護措施,用塑料布包裹并綁牢,以免施工時砼粘附在絲扣上影響上連接螺母。4、因地腳螺栓不能直接與結構主筋點焊,為保證砼澆筑時埋件不跑位或偏移,要求在相應部位增加附加鋼筋,地腳螺栓點9、焊在附加鋼筋上,點焊時,請注意不要損壞埋件的有效直徑。6.1.2模板及單側支架安裝1、考慮到采用自拼木模板單側支架相互之間的距離最大值為600 mm。支架中部用施工常用的48鋼管架起。-1支架安裝圖2、安裝流程:彈外墻邊線鋼筋綁扎并驗收后合外墻模板單側支架吊運到位安裝單側支架安裝加強鋼管(單側支架斜撐部位的附加鋼管,現場自備)安裝壓梁槽鋼安裝埋件系統調節支架垂直度安裝上操作平臺再緊固檢查一次埋件系統驗收合格后砼澆筑 -2支架安裝流程圖3、合墻體模板時,模板下口與預先彈好的墻邊線對齊,然后安裝鋼管背楞,臨時用鋼管將墻體模板撐住。4、吊運單側支架,將單側支架由堆放場地吊至現場,單側支架在吊裝時,應10、輕放輕起,多榀支架堆放在一起時,應在平整場地上相互疊放整齊,以免支架變形。5、需由標準節和加高節組裝的單側支架,應預先在材料堆放場地裝拼好,然后由塔吊吊至現場。6、在直面墻體段,每安裝五至六榀單側支架后,穿插埋件系統的壓梁槽鋼。7、支架安裝完后,安裝埋件系統。8、用鉤頭螺栓將模板背楞與單側支架部分連成一個整體。9、調節單側支架后支座,直至模板面板上口向墻內傾約5mm因為單側支架受力后,模板將略向后傾。最后再緊固并檢查一次埋件受力系統,確保砼澆筑時,模板下口不會漏漿。6.2模板及支架拆除1、外墻砼澆筑完24小時后,先松動支架后支座,后松動埋件部分。2、徹底拆除埋件部分,并分類碼放保存好。3、吊走11、單側支架,模板繼續貼靠在墻面上,臨時用鋼管撐上。4、砼澆筑完48小時后,拆模板。5、砼拆模后應采取養護措施。6.3單側支架安裝安全技術交底1、單側支架質量大,確保安全的同時,工人在立支架時應由多人同時進行。2、防止工人疲勞作業。3、在確保單側支架立穩后,工人才可安裝操作平臺,操作平臺上的跳板須滿鋪,操作平臺的護攔至少設三道。工人高處作業時應佩戴安全帶,并且正確使用。4、砼澆筑時,工人應在操作平臺上工作。5、按規范要求控制砼澆筑速度,分層澆筑。6、支架模板安裝需一定的空間,工程中有內隔墻的地方,如不能保證支架模板的安裝空間,可在外墻澆筑完畢后,再綁扎內隔墻鋼筋。第7章 計算書7.1側壓力計算混凝12、土作用于模板的側壓力,根據測定,隨混凝土的澆筑高度而增加,當澆筑高度達到某一臨界時,側壓力就不再增加,此時的側壓力即新澆筑混凝土的最大側壓力。側壓力達到最大值的澆筑高度稱為混凝土的有效壓頭。通過理論和實踐,可按下列二式計算,并取其較小值: 式中 F-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 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5 kN/m3 t0-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h),可按實測確定。當缺乏實驗資料時,可采用t=200/(T+15)計算;所以t=200/(30+15)=4.44;T-混凝土的溫度()取20V-混凝土的澆灌速度(m/h);取2.5m/h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13、凝土頂面的總高度(m);取3.97m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不摻外加劑時取1.0;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時取1.2; 2-混凝土塌落度影響系數,當塌落度小于30mm時,取0.85;5090mm時,取1;110150mm時,取1.15。 =0.22254.441.21.152.51/2=53.28kN/m2 =255.45=136.25kN/ m2取二者中的較小值,F=53.28kN/ m2作為模板側壓力的標準值,并考慮傾倒混凝土產生的水平載荷標準值4kN/ m2,分別取荷載分項系數1.2和1.4,則作用于模板的總荷載設計值為:Q1=(53.281.2+41.4) =69.54kN/ m2單側支14、架主要承受混凝土側壓力,取混凝土最大澆筑高度為5.45m,側壓力取為F=69.54KN/m2,有效壓頭高度h=2.78m。圖7.1.-1有效側壓力作用圖7.2支架與埋件受力計算單側支架按間距800mm布置。1、分析支架受力情況:取o點的力矩為0,則:1.908R=F1(2.67+2.78/3)+F2(2.78/2)R=228.68KN其中:F1=0.50.869.542.78=77.33KNF2=0.853.282.67=113.8KN2、支架側面的合力為:F合=F1+F2=191.13KN根據力的矢量圖得F合和R的合力為: 圖7.2-1合力作用圖 (F總)2= (F合)2+(R)2=191.15、132+228.682F總=298.04KN與地面角度為:=50由F總分解成兩個互為垂直的力,其中一個與地面成45,大小為:T45=298.04KNT45共有8/3個埋件承擔, 其中單個埋件最大拉力為:F= T45/(8/3+1)=81.28KN3、埋件強度驗算預埋件為級鋼d=25mm,埋件最小有效截面積為:A=3.1412.52=491mm2 軸心受拉應力強度:=F/A=81.28103/491 =165.54MPa F=126KN 符合要求其中:F錨-錨固力,作用于地腳螺栓上的軸向拔出力(N)d-地腳螺栓直徑(mm)h-地腳螺栓在砼基礎內的錨固深度(mm)b -砼與地腳螺栓表面的粘結強度(16、N/mm2),一般在普通混凝土中b取值2.53.5N/mm27.3模板受力計算直線墻體厚為800mm,模板高度為5.45m,面板采用18mm多層板;豎向次龍骨采用100100木方,間距為250mm,水平主龍骨采用100100木方;面板驗算將面板視為支撐在次龍骨上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面板長度取1000mm,面板寬度取1000mm,并且面板為18mm厚膠合板,幾字梁間距為mm。1、承載力驗算:面板最大彎矩:=(69.54280280)/10=0.55106Nmm面板的截面系數: =1000182=5.4104mm3應力:=0.55106/5.4104=10.2N/mm2=13 N/mm2 故滿足要求17、其中:-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3 N/mm2E-彈性模量,木材取9103 N/mm2, 2、撓度驗算:撓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的作用,則q2=53.281=53.28kN/ m模板撓度由式=53.282804/(1509100048.6104) =0.47mm=280/400=0.7mm 故滿足要求面板截面慣性矩:I=bh3/12=1000183/12=48.6104mm47.3.2內木楞計算采用木楞的截面100100mm,W=8.3104mm3,I=4.16 106mm4,外楞間距為600mm.1、承載力驗算:面板最大彎矩:=(53.28600600)/10=1.92106Nmm面板的截面系數: =1001002=16.67104mm3應力:=1.92106/16.67104=11.65N/mm2=13 N/mm2 故滿足要求其中:-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3 N/mm2E-彈性模量,木材取9103 N/mm2, 2、撓度驗算:撓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的作用,則q2=53.281=53.28 kN/ m模板撓度由式=53.286004/(150910008.3106) =0.57mm=600/400=1.5mm 故滿足要求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