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景園工程住宅樓首層鋼筋處理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208438
2021-11-25
4頁
21.50KB
1、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怡景園 35樓地下室從 1996 年 6 月初封頂以后,由于甲方資金問題,正負零以上一直未能如期施工,現場的鋼筋情況經設計甲方和我方人員于 1999 年 9 月 21 日現場實際查看后大概情況如下。首先鋼筋外觀情況為表面已全部有銹, 但初步觀察只是浮銹。同時我方于 1999 年 9 月 24 日在現場隨機 2 組 8 根22 的鋼筋分別做了強度伸長率冷彎等試驗(詳見附表),該三項力學指標均符合要求根據以上情況和首層外露鋼筋長度綜合考慮經濟分析及方便以后施工,特制定如下處理方案。二、鋼筋處理方法二、鋼筋處理方法1根據 2000 年 10 月城建設計院的圖紙,對首層鋼筋彈線2、定位,彈出首層墻、柱模板線,檢查墻、柱鋼筋的位置是否合適,引出首層結構底板標高線上返 620mm 和 1620mm 對柱鋼筋進行切割,留設該高度是按 94G329(一)P6現澆框架柱縱向鋼筋連接構造做法。2柱筋的切割用氧乙炔切割工藝,使用 G0130 型氧乙炔切割鋸槍將頂部 20mm 的鋼筋切去,這次一定要注意使鋼筋頂部平整,然后用磨光機將鋼筋頂部的氧化鐵層磨去,同時也將端部磨平,以免影響將來電渣壓力焊接頭的質量。3鋼筋切割完成后,用鋼絲刷對鋼筋表面浮銹進行處理,等到接上部鋼筋時再用磨光機帶鋼絲刷頭對鋼筋進行最后一遍除銹。4鋼筋經過切割完成后,有少數鋼筋因原施工方法和圖紙節點圖的原因,極少數鋼3、筋上仍帶有電渣壓力焊焊苞,對此我們將做局部調整(鋼筋放樣時),作法按結38 節點七進行處理,最短的鋼筋出結構樓板面不小于 250mm。5對以前結構施工遺留的鋼筋位移問題,在這次鋼筋處理中也做徹底糾正。對沒出模板的鋼筋位移小于 5CM (含 5CM)按 1:6 的比例在垂直距離 30CM 的范圍內使鋼筋的位置達到設計要求的正確位置。位移大于 5CM 小于 10CM 加拐子鋼筋,拐子鋼筋的位置為鋼筋的正確位置,然后在 60CM 的范圍內按 1:6 的比例將原鋼筋順到正確位置,拐子鋼筋和位移鋼筋根部 25CM 范圍內加焊20CM*15CM 的 10mm 鋼板兩塊,在附加筋和原鋼筋的兩側(每側各一塊)詳見附圖-1 、-2鋼筋調整位置鋼筋原在的位置鋼筋原在的位置加焊鋼板 250*150*10-剖面砼 梁柱部位附圖-1附圖-2鋼筋調整位置6對出墻、柱模板線的鋼筋做如下處理:出線小于等于 2.5 厘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