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Xx縣xxx鎮xx村扶貧項目農業產業建設規劃方案說明書(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216520
2021-12-08
15頁
28.54KB
1、Xx 縣 xxx 鎮 xx 村扶貧項目農業產業建設規劃方案為全面推進我村農業經濟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增加農民收入。我們按照 xxx 縣“十二五”發展規劃總體要求, 結合本村實際情況, 在廣泛征求全村干部與村民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編制本規劃。一、基本現狀與存在的問題一、基本現狀與存在的問題(一(一) 、基本現狀、基本現狀xx 鎮 xx 村位于 xx 鎮西南部,西與西北遂寧市磨溪鎮接壤,東北與青石村相臨,東連曹家村,南與九道、回龍兩村連界。全村共有 6 個村民小組,人口 2742 人,全村幅員面積 5.6 平方公里,有耕地 2100 畝,其中旱地 1450 畝,水田 650 畝2、。村內有村級公路 6 公里,二級提灌站 3 處。xx 村在處四川盆地中東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冬暖夏涼,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受盆地影響,春早秋晚,直射光較短,散射光較強。受高空西風環流和印度洋、太平洋季風控制,鋒面、季風活動頻繁,雨量充沛,夏半年雨量多,冬半年雨量較少。年降水 966.2 毫米,雨季多集中于 4-10 月,年均溫 17.5,年日照 1184 小時,無霜期 336 天。全村以中丘中谷地貌為主,土壤由沙溪廟組母巖發育而成,自然臺地明顯,臺階高差小,臺面較寬但寬窄不等,土壤由坡頂至溝底熟化程度逐漸提高,土層厚度逐漸變深。屬于典型的灰棕紫色土,礦質養分含量豐富,保水保肥力強,宜耕3、性好。農業以糧、油、果、豬和小家禽為主,生物資源豐富,生產條件較好。當地以李子為主的小水果生產尤為出名, 曾為一段時期農民經濟收入的支柱產業, 現有栽培面積 300余畝,年產量 200 余噸,是潼南及周邊地區李子的主產地之一。(二(二) 、存在的問題、存在的問題1 1、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傳統產業穩步不前,新興產業尚未扎根。產業沒有真正扎根。種苗、技術、農資、銷售物流等配套產業鏈遠未形成。從養殖業看,山羊飼養尚未開發,生豬、肉禽等由于行情不穩,飼養量波動很大。全村農業生產專業大戶數量和規模普遍偏小,輻射帶動能力不強;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還比較緩慢,加工層次較低,科技含量不高,很多還處于手工作坊加工水平,農產品加工率、商品率、優質率較低。農業產業化中介組織、技術服務組織發育滯后,實力不強,無法有效聯結企業和農戶;市場化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市場流通渠道不暢,無專業農資市場、農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