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古城修建性詳規優化方案和部分重點地段建筑設計任務書(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7412
2022-07-04
6頁
17.50KB
1、蕪湖古城修建性詳細規劃優化設計和重點地段建筑設計方案招標文件設計任務書 一、項目概況 蕪湖市作為安徽省沿江開放城市,地處長江三角洲,是皖江開發開放的龍頭城市。2012年蕪湖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性質為:國家創新型城市、長江流域具有重要影響的現代化濱江大城市、安徽省雙核城市之一。城市主要職能: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綜合交通樞紐、現代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和科技教育衛生中心。城市發展目標:按照國家、安徽省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的總體部署,努力增強省域核心城市綜合輻射帶動能力,將蕪湖建設成為長江流域最具創新能力及更加開放的經濟文化強市、最為優美和諧的生態園林城市。 原“蕪湖古城”位于蕪湖市區老城2、區,南臨青弋江,東至環城東路,西達環城西路,北靠環城北路,是古代蕪湖城區舊址,始建于宋代,復建于明代。目前,“蕪湖古城”西邊范圍有所縮小,只抵九華中路一線。區內有花街、南門灣、南正街、儒林街、肖家巷等歷史街區,歷史傳統風貌保存較好,并留有大成殿、衙署前門、雅積樓、小天朝、老城隍廟遺址等歷史遺存。形成于明萬歷年間的南正街是我市最早的商業步行街,店面相連,粉墻黛瓦,至今仍呈現著江南歷史傳統商業步行街的景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經濟的發展、現狀古城內存在著基礎設施陳舊落后、安全隱患多,具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筑失修,而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卻難以吸引游客,傳統的商業功能缺乏吸引力等問題。 為充分保3、護好蕪湖古建筑、古文化遺產,恢復再現歷史傳統街區風貌,展示城市歷史文化底蘊,提高城市品位,推動城市商業旅游經濟發展,同時為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奠定基礎條件。根據蕪湖市城市總體規劃,市委、市政府決定啟動“蕪湖古城”的舊城改造保護更新工作,并于2008年邀請同濟大學進行了“蕪湖古城”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的編制工作,2012年邀請上海萬科作了“蕪湖古城”規劃導則,現啟動“蕪湖古城”修建性詳細規劃優化設計,及重點地段的建筑設計方案工作,為下一步項目具體實施奠定基礎。 二、修建性詳細規劃優化設計部分: 優化設計依據: 同濟大學“蕪湖古城”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2008年版) 上海萬科“蕪湖古城”規劃導則(24、012年版) 規劃設計范圍: 青弋江、環城東路、環城北路、九華中路圍合區域。(詳見圖紙) 規劃設計主要內容要求: 依據蕪湖古城原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導則,重點優化設計的內容為: a、空間布局規劃: 對保留歷史街區和建筑,更新的新(重)建(構)物、街區內道路、空間組織序列、綠地系統等進行總體空間布局規劃,布置總平面圖。 重點為:古城內道路、入口的規劃設計(包括道路的走向、尺度、斷面、地面鋪裝、城門城墻)。 b、街景保護整治規劃: 對保留的歷史街區和臨街建筑、按傳統風貌(格)重建或改建的建(構)筑物進行整體協調和街景景觀規劃設計。 重點為:策劃方案中提到的“歷史街(巷)的恢復與重建”規劃設計(包括商業5、街、文化街、古巷)。 c、古城內核心保護區規劃設計: 重點為:詳細規定不同區位的各個新(重)建建筑的外部造型、色彩、建筑材料、高度、體量等方面的規劃控制要求,并進行具體的規劃設計。 d、古城內規定保護的歷史建筑的規劃設計: 根據文物保護要求,對規定保護的歷史建筑及其周圍建筑環境提出具體規劃要求,并進行具體的規劃設計。 e、合理布置旅游線路和消防道路 f、古城內的公共設施規劃設計: 主要包括:確定需要配置的公共設施種類、數量、規模,包括公共衛生間、垃圾收集點、公共小綠地、雕塑、建筑小品、地面停車場以及地下車庫等公共設施,并進行平面布局規劃。 g、古城內的基礎設施規劃設計: 主要包括:給排水、電力6、通訊、消防等工程設施布置,確定管線規格并進行管線工程綜合規劃等。 h、古城內除上述街(巷)和文化功能區以外的功能區的規劃建議。 j、規劃設計內容應參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標準,為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奠定基礎條件。 i、古城規劃設計中其他功能區的開發強度建議按以下指示執行: 建筑密度40 容積率1.0 建筑層數:23層為主,局部可以做到四層 初步計算工程量,估算投資,并進行初步的經濟(效益)分析。 三、重點地段的建筑方案設計或建筑修復方案設計: 1、涉及范圍: 衙署前門,城隍廟,花街,儒林街,南正街,肖家巷,大成殿區域,模范監獄,青弋江沿線建筑物或構筑物,其他需要設計的重點部位。 2、設計原7、則: 該區域的建筑方案設計是對修建性詳規的深化設計和具體單體設計,并且應符合上位規劃的定位,而且也是下一步擴初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依據和基礎。 3、設計深度: 按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中方案設計篇執行設計深度。 四、規劃及單體編制成果要求: (一)修建性詳細規劃優化方案圖紙: 方案設計說明書,包括現有建筑質量評價、建設條件分析、建筑、道路和綠地等的空間布局、文物古跡分布、交通組織與設計、景觀規劃、各項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規劃、豎向設計、景點的恢復與保護規劃、重點區域平面布局和建筑設計意向、各區域技術經濟指標、初步經濟分析等設計說明。 區位分析圖 用地現狀分析圖 總平面圖 功能分區圖 鳥瞰8、圖 交通系統規劃圖、旅游線路規劃圖、消防線路圖 核心保護區規劃圖、效果圖 重要歷史建筑規劃圖(若干) 沿街建筑、建筑群體正面透視效果圖 配套基礎設施及公共設施規劃圖 豎向設計圖 其他反映設計意向的圖紙 (二)重點地段(或一期建設)的建筑方案設計部分: 平、立、剖面圖 單體效果圖 其他反映設計意圖的圖紙 提交的“規劃和建筑設計方案”應包括文本、圖件和數字化文件。規劃成果文本正本一份,副本十份,統一A3規格,必須裝訂成冊,封面上標明“蕪湖古城規劃設計文件”,其中投標設計方案正本需加蓋出圖章和單位公章,競選設計方案副本設計文件和設計圖紙以及包裝上不得出現競選單位的任何信息。圖件為彩色展示板一套(0號圖紙大小,不少于十五張,體現主要規劃設計和建筑單體設計意圖的效果圖),提供的展示效果圖同時應在方案文本中提供彩頁。電子文件含所有成果文件,用photoshop、powerpoint、word、autocad等常用軟件制作,提供備份光盤兩份和漢語配音多媒體匯報(自動播放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光盤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