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周邊亂倒建筑棄土垃圾的調查處理報告(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4115
2022-07-07
5頁
19.63KB
1、縣城周邊亂倒建筑棄土垃圾的調查處理報告在全縣上下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之際,根據縣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部署,我們工作學習兩促進,對城區周邊亂倒建筑棄土和垃圾的現象開展了調查處理,對其調查處理情況報告如下:20XX年3月18日,縣委田書記召集粟書記、周副縣長、張副縣長和相關職能部門會議,針對縣城區周邊亂倒建筑棄土垃圾的問題要求立即進行整治。會后,各部門按照領導的部署和要求開展了整治工作,但效果不十分明顯,偷倒現象仍然時有發生。為此,4月15日周副縣長又明確安排由環保局牽頭,相關部門參與調查處理。根據縣領導的安排,4月17日,由縣環保局牽頭,通知了規劃建設局、城市管2、理局、水務局、國土局、白鶴灘鎮人民政府、白鶴投資有限公司、廣電局等八家部門到環保局召開會議研究方案,并及時組織八個部門一起到現場開展了調查處理工作。一、城區周邊亂倒建筑棄土垃圾的現狀根據到現場實地查看,自過境線修通以來,從過境線迤博橋、青年路傍馬家橋一直到大沙壩桉樹林片區、白泥溝橋、黑泥溝橋等地段都存在亂倒建筑棄土和不規范處置棄土現象,大沙壩桉樹林片區還存在著亂倒生活垃圾現象。尤其是白泥溝橋、大沙壩桉樹林片區、黑泥溝橋自今年以來亂倒棄土現象十分突出,嚴重影響周邊環境和造成河道堵塞。一但暴雨來臨,將會造成泥石流危害。二、形成的歷史原因及問題分析隨著過境公路的修通,城市發展的重心開始向過境線轉移,3、人們看好過境線將來的發展商機,短短幾年的時間,過境線兩邊的房屋就基本建齊。由于的地勢都屬于陡坡地段,挖方大,填方小,所產生的大量棄土必須外運。更由于城市建設管理機制不完善,對建筑棄土規范處置沒有明確的管理體制。相關部門好象都在管,但又都不好管,導致管理不到位。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指定的棄土堆放場。一些業主為減小成本鉆空子亂倒,一些農戶將自己的荒坡或地邊荒溝實行收費引入堆放,一些利往人低價購集體或農戶的荒坡甚至耕地堆放,填平后將來增值使用。近年來,由于亂倒棄土引發的問題和糾紛不斷,縣委、政府及縣直相關部門也作了不少的調查處理,至20XX年過境線建成以來,白鶴灘鎮、水務局,城市管理局、規劃建設局、環4、保局、國土局曾對過境線兩傍亂倒建筑棄土和垃圾進行了數次制止及管理,但因產權糾紛而屢不見效。形成有人來反映又安排人過問一下,就當時的問題而解決問題,沒有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如青年路口馬家橋東面系迤博八組承包給私人劉思奎,但后來劉思奎又與迤博八組“四荒”承包范圍發生糾紛,此糾紛經原新華鎮司法所調解縣法院民事判決昭通市中院民事終審判決,但判決書認為劉思奎承包荒山的界線為石灰窯溝的溝心,至使此地管理權和經營權的的糾紛構成了:農戶、“四荒”承包人、集體和河道地方水行政管理部門幾家之間四重矛盾。此地段曾經政府、政協及縣直相關部門多次組織人參與解決,直自20XX年當時的陳副縣長召集相關部門集中整治了青年路口馬5、家橋亂倒建筑棄土和垃圾后,馬家橋周圍亂倒棄土垃圾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迤博橋北面頃倒的棄土系一業主與當地農戶購買荒坡協商堆放,白泥溝橋、大沙壩桉樹林片和黑泥溝橋亂倒建筑棄土、垃圾的現象,主要問題是產權不清,責權不明。此片地段雖然劃歸白鶴投資有限公司,但沒有明確的界線和移交手續,公司也無法進行監管,羅纖業在公路邊又辦理了一個停車場的建設用地手續,路邊堆放大量的棄土系他本人聯系了或同意倒了作填方用土。水務局水政執法只能管轄頃倒在水溝里的部份,對倒在桉樹林里及路邊的又沒有處罰依據。經常派人去監管,甚至晚上去守,總是有人偷倒。黑泥溝兩傍的棄土,北岸是羅纖業主張倒的,盡管他不認可,但通過整治組下達整改通6、知書后,他已組織機械對溝內的棄土進行了清理;南岸是農戶羅和業的荒坡和地,他認為是他自己的地,棄土是他同意或收費引進頃倒的。三、處理結果在現場調查的過程中,調查組一行請廣電局的同志一道,邊調查邊處理:(一)關于迤博大橋北岸頃倒的棄土,由水務局水政執法大隊下達整改通知,并與業主簽下保證書限時進行整改,沿溝邊支砌擋墻進行規范處置;由水務局進行驗收。(二)黑泥溝北岸頃倒在溝里的棄土,由水務局水政執法大隊下達整改通知給羅纖業。(1)禁止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在此頃倒棄土。(2)由羅纖業負責對河道進行清理,清理完畢后,盡快種草或植樹,綠化固土。(三)黑泥溝南岸頃倒的棄土,由水務局水政執法大隊下達整改通知書給羅和7、業。(1)禁止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在此頃倒棄土。(2)對現有堆放棄土進行平整,將路口堵死。(3)由羅和業負責對河道邊坡盡快種草或植樹,綠化固土。(四)關于大沙壩桉樹林片區,由白鶴投資有限公司盡快與相關部門理順關系,明確產權,按照守土有責的原則,加強管理。同時,環保局、水務局、規劃建設局抽調人員隨時進行監管。四、幾點建議通過對現場基本情況進行調查處理后,調查組一行又到環保局會議室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最后統一形成了三條處理意見和建議:(一)、指定建筑棄土和建筑垃圾頃倒地點。整治組一行通過到劉家瓦窯、糖廠周邊進行實地考察,在糖廠周邊采沙場選定了挖沙后留下的廢沙坑作為城區建筑棄土和建筑垃圾的堆放場點,填平8、后還可復耕。由白鶴灘鎮人民政府和國土局負責協調落實,由規劃建設局實行收費有償使用,在辦理相關建設手續時收起押金或簽訂協議,也可由沙坑擁有人在規定的價格范圍內計車管理收費,由規劃建設部門監督執行。(具體操作方案由規劃建設局擬定)。(二)、嚴禁在金沙江大橋、迤博大橋、馬家大橋、白泥溝大橋、大沙壩桉樹林片區、黑泥溝大橋亂倒建筑棄土和垃圾。由縣人民政府統一設置標識牌,制定管理制度,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凡是規定禁止傾倒廢棄物的區域。隨時進行巡察監管到位。(三)、結合縣城總體規劃方案,搞好迤博溝、石灰窯溝、白泥溝、黑泥溝等城區流域規劃治理,防止水土流失。由水利局將相關河道治理拿出規劃方案并上報治理項目,爭取納入流域規劃治理,徹底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