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建筑廢棄物概況(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8331
2022-07-07
5頁
23.18KB
1、二、建筑廢棄物資源化之途徑建筑廢棄物之組成,包括瀝青、混凝土塊、廢磚瓦類、廢銅鐵 (如銅筋、廢鐵、金屬)及其它裝潢建材 (如木材類、塑料類) 等。根據國外研究資料之整理,世界各國全年營建廢棄物產生量約占所有廢棄物之比例之10%-30%左右。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對于建筑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已推廣多年,由于建筑技術、建筑習慣與材質的偏好,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情形略有差異。以美國為例,建筑廢棄物再利用的市場管道,就混凝土塊而言,主要回收作為建筑骨材再利用。而日本則主要作為建筑及級配骨材、工程填方及土質改良、填海造地等。日本每年產生之建筑廢棄物約占全國廢棄物總量之20.6%,其中建筑廢棄物部分估 55%,依據日2、本1995年之統計數據顯示,其建筑廢棄物混凝土塊再生利用率為65%。若以國情以及生活習性,我國應與日本國較為相近。據此推論,依我國主要廢棄物之混凝土塊產生量6,390萬公噸/年之數據推估,則我國混凝土塊再生利用回收量可達4,154萬公噸。混凝土回收部分,日本回收量約3700萬公噸,大約20%使用于道路級配,其余80%為填方之用。雖然日本亦有訂定回收混凝土用于建筑物之規范,但均因回收混凝土之吸水率變大,一般民眾對其使用于建筑物上信心不足,無法接受,故回收使用情形并不良好。至于建筑拆除廢棄物中回收之砂石,經以往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其使用再制之混凝土可能較原生混凝土差。例如同一配比下之彈性模數較小,孔3、隙率較大,膠結性較低以及強度及耐久性較差。在以廢混凝土塊、磚塊為主要之再利用對象時,主要的途徑可概括三大類:即作為土方填補、填方料、道路級配料、預拌混凝土原料、建筑基本原料(各種粒徑之砂、石等)或制成各種再生混凝土制品如高壓混凝土磚、消波塊、人孔蓋、水泥涵管等。但是不論是那些再利用方式,皆須作若干程度的破碎與分類分選工作: 先以人工方式將混凝土塊及廢磚瓦類與其它雜質分離,再經過初步碎化、過篩 ( 3/8 篩孔) 、去除細雜質、顎型碎石機再碎化 (調整開口大小) ,即可得到符合ASTMC-33 規范之再生粗骨材,但細骨材則大部分無法符合ASTMC-33規范要求。其流程詳如圖一所示。各種再利用途徑4、中,填方料消耗量最大,且僅須粗碎即可再利用,但是附加價值較低。道路之級配料使用量亦極大,適當破碎后使用于路基可取代原級配料約40%,若使用于路面可取代約20%,但須符合工程規范。表二與表三分別為粒徑2公分以下提供道路級配之粒徑分布與粒徑1公分以下提供混凝土制品級配料之粒徑分布。若制成各種再制混凝土制品則附加價值可提高,而且在工廠內生產制造質量易控制,可卻除民眾之疑慮,但是需考慮市場需求量而生產。本研究中取建筑廢棄物之混凝土塊與磚塊分別破碎至1公分以下得其粒徑分布如圖二所示,符合表三所示之分布要求,故可用于以下高壓混凝土磚產品之資源化制造。此外,由于建筑廢棄物資源化最重要的是必須建立供需信息,因5、此如果提供各種不同用途,在其需求量不確定的前提下,可考慮制成基本之砂石原料以作適當之參配。本報告中將以廢棄混凝土、磚塊為資源化對象,說明制備高壓混凝土磚之研究成果。三、廢棄混凝土、磚塊再利用為高壓混凝土磚廢棄混凝土經碎化后所得之再生骨材,其粒型或各項物理性質若能符合一般混凝土骨材之要求,將可開發制成各種較高附加價值之產品,混凝土磚為近年來大量使用于外墻磚、行道磚者,尤其是都市地區使用量極龐大,由于高壓混凝土磚塊材料的產制過程并未經過高溫窯燒,其成本較一般經高溫燒成的陶瓷產品低廉甚多,就制程設備、能源耗用、原料使用、人力、環保特性等各方面而言,高壓混凝土磚確較一般的窯燒陶瓷磚具更大的產品優勢。本6、研究中,主要是將營建廢棄混凝土物質,包含廢陶瓷面磚、破損紅磚以及廢混凝土等,先經由粉碎、篩分制成各種的骨材級配料,再經由混凝土原料配比、高壓成型、養護處理、產品物性測試與改善等步驟(如圖三所示),可將廢棄混凝土物開發制作成具有商業化價值之高壓混凝土磚塊材料。混凝土塊經破碎后如前所示,在資源化利用之規畫中,有兩項主要之考慮點,其一是可消耗最大量之廢棄物,其二是制得之高壓混凝土地磚需具適當之強度。經各種拌合條件之測試,吾人發現,取來自廢料之骨材原料,添加26%之天然細骨材并以水泥16%及3%之硅灰增強劑拌合,加壓(150kg/cm2)成型后,經28天之養生期,經依CNS:13296高壓混凝土連鎖地7、磚檢驗法測試強度為610 kgf/cm2,吸水性、耐磨性等皆可符合A級之標準,故質量與市售商品無分無軒輊。(注: CNS:13296規定,高壓連鎖地磚之抗壓強度A級需560kgf/cm2,B級408kgf/cm2,C級357 kgf/cm2;另吸水率:A級需5,B級6,C級7)。在制造過程中水泥系提供膠合最重要之成份,水泥量不足將嚴重影響抗壓強度,相對的降低產品之等級,但是若從經濟上的考慮,可發現水泥占產品之原料成本約50%(如表四),因此如圖四所示中,添加適量之硅灰增強劑將可在較低之水泥使用量下獲致較高強度之產品,此制程將可提供為商業化制造之參考。四、結論營建廢棄物產生量極龐大,且無任何之危8、害性,是極值得資源化利用的物質,但是營建筑廢棄物資源化之推動時最重要的是應考慮包括:地點、規格、成本、經濟、市場通路、法令與規范等要素。而公共工程單位提供對各種建材需求信息,視需要作適當的資源化對象以避免因供需失調而將廢棄物轉制成另一類廢棄物,徒然耗費人力、金錢產品。適值921地震后,營建廢棄物之資源化再利用,冀望能喚起有識之士的重視,并納入法規加以推動。 建筑廢棄物應走綜合利用之路建筑廢棄物主要是指舊城改造過程中拆除舊建筑和建筑物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建筑廢棄物的主要成份有:土、渣土,廢鋼筋、廢鐵絲、各種廢鋼配件、金屬管線廢料,廢竹木、木屑、刨花,各種裝飾材料的包裝箱、包裝袋,散落的砂漿9、和混凝土,碎磚和碎混凝土塊,搬運過程中散落的黃砂、石子和塊石等,這些材料約占建筑施工廢棄物總量的80%。不同結構形式的建筑工地,廢棄物組成比例略有不同;施工管理水平不同,廢棄物數量差異也很大。中信深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再生資源利用發展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陳添安表示,事實上,這些建筑廢棄物中的許多廢棄物如果經過分撿、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數是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得到有效利用。如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和各種廢鋼配件等金屬,經過分揀、集中、重新回爐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種規格的鋼材,此舉可以減少對礦山的開采力度。廢竹木材則可以用制造人造木材,減少天然森林砍伐。磚、石、混凝土等廢料經粉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10、砂漿、抹灰砂漿、打混凝土墊層等,還可以用于制造砌塊、市政道路鋪道磚、廣場磚、花格磚等建材制品。磚、瓦經清理可以重復使用,廢磚、瓦、混凝土經破碎篩分分級、清洗后,可以作為再生骨料配制低標號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工程墊層、室內地坪及地坪墊層、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塊、混凝土空心隔墻板或蒸壓粉煤灰磚等。如果能將這些建筑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那么就可以節省大量的石灰石、粘土、石膏、鐵礦粉等天然原材料的開采。陳添安認為,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自主創新、全面推進科學發展的關鍵時刻,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速,全國各城市新建、擴建、拆遷或維修建筑物或構筑物11、產生的建筑廢棄物的勢必增加,各城市不可避免要規劃新增建筑廢棄物受納場,在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中產生的矛盾,不要對建筑廢棄物再進行簡單填埋,而一定要換個思路,對新增建筑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規劃、設計和運營,把受納場建設成為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基地,以減少建筑廢棄物增量,進一步提高建筑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陳添安表示,深圳是一座創新的城市,做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在建筑廢棄物的管理方面總體上走在全國前面,可以比照美日韓先進的建筑廢棄物處置手段,借助條例實施的春風,再創造一個新的思路,再領全國風氣之先,一定可以在建筑廢棄物處置、處理上闖出一條新路,成為全國典范。目前成功在運行的循環經濟示范工程深圳華威建12、材公司的模式是值得借鑒的。日本:成熟法規幫助實現建筑廢棄物100%再利用綜合利用建筑廢棄物是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的有效途徑。在這方面,發達國家進行得比較早,也已取得了較大成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政策法規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日本為例。日本政府于1977年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規范,將建筑廢棄物視為“建筑副產品”,并相繼在各地建立了以處理混凝土廢棄物為主的再生加工廠,生產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1991年又推出了資源重新利用促進法,規定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渣土、混凝土塊、瀝青混凝土塊、木材、金屬等建筑廢棄物,必須送往“再資源化設施”進行處理。成熟的法規幫助日本實現了建筑廢棄物幾乎百分之百的再利用13、率。另外,日本科技廳已經把再生利用技術定為未來30年十大最新興技術之一。美國:“四化”管理完成建筑廢棄物100%再利用美國是發達國家中最早開展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的國家之一,其主要做法有四個方面。一是綜合利用。早在1915年,美國就對筑路中產生的廢舊瀝青進行研究利用。據有關資料,美國每年產生城市垃圾8億噸,其中建筑廢棄物3.25億噸,經過分揀、加工進行轉化,再生利用的約占70%,其余30%建筑廢棄物填埋或利用在需要的地方。二是分級處理。美國的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級別:一是“低級利用”,占建筑廢棄物總量的50-60%。如現場分揀利用,一般性回填等。二是“中級利用”,約占建筑廢棄物總量14、的40%。如用作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礎材料,經處理廠加工成骨料,再制成各種建筑用磚等。三是“高級利用”,如將建筑廢棄物還原成水泥、瀝青等再利用。采用微波技術,可以100%的回收利用再生舊瀝青路面料,其質量和新拌瀝青面料相同,而成本可以降低1/3,同時節約了垃圾清運和處理等費用,大大減輕了城市的環境污染。三是“四化”管理。縱觀美國對建筑廢棄物的管理、研究、成長的全過程,基本上歸結為“四化”的不斷深化、完善的過程。所謂“四化”即建筑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化”。美國對減量化特別重視,從標準、規范到政策、法規,從政府的控制措施到企業的自律行為,從建筑設計到現場15、施工,從優勝劣汰建材到現場使用規程,無一不是在限制建筑廢棄物的產生,盡量避免產生垃圾,鼓勵和獎勵建筑廢棄物“零”排放。這種源頭控制方式可減少資源開采、減少制造成本、減少運輸、減少對環境的直接破壞,比長期實施的各種末端治理更為有效。“資源化”,就是對不能避免的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盡可能回收利用,使其具有再生資源的功能。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原級資源化,即直接利用廢棄物產生同類的新產品;二是次級資源化,即將廢棄物轉化為其它產品的原材料,再生產出異類的新產品。美國還把處理建筑廢棄物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領域來培育,并深入探討如何使建筑廢棄物處理形成新的產業化,預計該產業到2010年,發達國家再生資源產業規模16、可達到1.8萬億美元。四是法律規范。在長達一個世紀的實踐中,美國在建筑廢棄物處理方面,形成了建筑廢棄物運輸準入制度、建筑廢棄物填埋場設計規范、處理建筑廢棄物行政許可制度等一系列完整、全面、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法規。美國在建筑廢棄物管理政策方面,已經演變了“三代”。第一代是基于政府主導的命令和控制方法,通過行政手段實現污染控制。第二代是基于市場的經濟刺激手段,強調企業在建筑廢棄物產生方面的源頭削減作用。第三代是在進一步完善政策和企業的基礎上實現政府的倡導和企業自律,更重要的是提高廣大公眾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如美國的超級基金法規定:“任何生產有工業廢棄物的企業,必須自行妥善處理,不得擅自隨意傾17、卸。”綠發鵬程 作為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的綠發鵬程始建于2005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建筑廢物資源化的高新技術企業。秉承“有限資源、無限循環”的經營理念,綠發鵬程致力于促進建筑建材行業節能減排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已成為全國知名的綠色環保企業。擁有多項專利成果,是建筑廢棄物資源化行業技術領域研發與創新的先行實踐者。目前,綠發鵬程利用建筑廢物作原料,成功研發了具有環保、高硬度、耐磨、透水透氣、降噪、防滑、色彩鮮艷、不易褪色等多種優點的草坪磚、路面磚、墻體磚、滲水磚、干混砂漿、彩瓦等新型環保建材產品。年處理建筑廢物達100萬噸。這些產品被廣泛應用于市政道路、樓盤小區、休閑18、廣場、步行街、停車場、機場、碼頭等公共場所。綠發鵬程的建筑垃圾處理設備包括破碎系統設備、分選系統設備、篩分系統設備、皮帶輸送系統、配料系統、成型切割設備、碼垛系統、控制系統等,主要是用于建筑廢棄物的分類、再生骨料的生產、輕骨料混凝土的生產、建筑隔墻用輕質條板生產、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磚的生產、機制砂的生產等。綠發鵬程嚴格選用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進口設備,配合公司獨有的環保工藝,將建筑廢棄物再生成各種環保產品,品質已經全部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除此之外,綠發鵬程還成功研發了具有環保、高硬度、耐磨、透水透氣、降噪、防滑、色彩鮮艷、不易褪色等多種優點的植草磚、路面磚、墻體磚、透水磚、干混砂漿、路沿石等40余種新型環保建材產品。廣泛應用于市政道路、地鐵、大運會、樓盤小區、休閑廣場、步行街、停車場、機場、碼頭等建筑工程。為緩解資源緊缺,推進可持續發展,降低垃圾排放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只有將建筑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納入發展循環經濟的一項內容,建立一個企業管理、政府監督、法律保障的公平競爭平臺,將建筑廢棄物的收集、分揀、回收、儲運、處理、再生利用、產品經營等一體化,形成一個產業鏈,才是真正實現建筑廢棄物變廢為寶的有效途徑。
管理運營
上傳時間:2024-12-17
189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10-31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