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理工學院開元校區的建筑(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3809
2022-07-11
5頁
25.33KB
1、xx理工學院開元校區的建筑班級:B110803姓名:xx學號:B摘要:洛陽理工學院是洛陽三大高校之一,是2007年由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洛陽大學合并組建而成。分為開元(西校區)、王城(東校區)、九都(北校區)三個校區,其中開元校區的前身就是洛陽大學。而洛陽大學創辦于1980年9月,是我國利用世界銀行教育貸款和通過洛陽市財政投入發展起來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關鍵詞:圖書館大明路太學廣場杏壇路圖書館作為人類知識寶庫的象征,其建筑形式本身反映著一個地區、一個時代的地域特色和時代風格,折射出該地區的知識層次和文化品位。人類的文化是多彩多樣的,但一種文化之所以能夠存在至今,都有其特色的原因。沒有特2、色的文化只能淹沒于歷史長河。高校圖書館是高校履行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的機構,圖書館在建筑上的和諧觀念,促進了師生的思維創新,以其最方便、最生動、最具有吸引力、最易于師生接受的方式滿足自身文化和精神的需求。圖書館不斷向我們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引導和規范我們的思維意識、價值觀念、行為規范、道德準則,潛移默化地提高了我們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同時高校圖書館是現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知識文化窗口,肩負著傳播文化、促進校園不斷發展的重任,因此,圖書館建筑特色上的和諧觀念,更是構建和諧校園的一部分。圖書館建筑作為文的象征,就應該具備文化的特征,在造型、功能、內涵3、等方面別具特色,最大限度適應圖書館事業發展、圖書館職能演變的需要,才能更好地體現圖書館的特色與價值。洛陽理工學院新圖書館雖然于2000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但在以和諧為主題的今天,不乏仍有很積極的現實意義。下面結合該館建筑的具體情況,談一談對圖書館建筑特色上和諧觀念的粗淺認識和看法。獨特的造型和寓意,傾注了和諧的文化理念建筑的造型好比人的相貌,寓意則賦予建筑靈魂和生命。中外許多經典圖書館建筑,無一例外都具有獨特而美好的造型,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遐思無限、回味無窮。洛陽理工學院開元校區圖書館大樓整體呈圓弧形,弧度為210度,圓弧的缺口面向校園正門廣場,圓弧的一側是即將通過連廊4、銜接的錯落有致的教學樓。圖書館、高空連廊和教學樓組成的建筑群,共同勾畫出獨特的和諧寓意:開啟智慧寶庫的金鑰匙。教學樓是“鑰匙齒”,圖書館正是這把金鑰匙的鑰匙柄。而圖書館大樓本身,又如環抱的雙手,準備擁抱投入到知識海洋里的莘莘學子;同時又像一本翻開的書卷,等待著同學們去閱讀。其實類似鑰匙或圖書的建筑創意很早就曾出現在校園里,但洛陽理工學院的這把“鑰匙”并不是刻意的形和模仿,而是用類似現代抽象繪畫的技法,不拘泥于細節和表象,用流暢、自然的線條和圓形、條形等簡單的幾何形狀進行刻畫,充滿明快的現代氣息,神似而形異,給人以莊重、雄偉的視覺感受。圓弧的中心是直徑68.4米長的中心廣場。38米長的大臺階直通5、二層主入口,將建筑與廣場連為一體。從臺階的一側開始,雙色地磚鋪成的放射條紋將視線延伸到遠處的草坪和周邊坐落的孔子、二程、李準等名人雕像。射線巧妙地把現代和過去聯系在一起,從大樓望去,就像沿著歷史的星光在和他們交流、對話,給人以啟迪和感悟。靈活開放的功能和和諧的人本化布局圖書館是精神的圣地、心靈的家園、知識的寶庫、智慧的海洋。優秀的圖書館建筑和人一樣不能只是徒有其表,一定應是適用和諧美觀的統一體。洛陽大學圖書館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一原則,整個大樓的設計考慮到了現代化設備和技術的應用,留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不僅滿足了當前圖書館工作的需要,而且也能適應今后圖書館發展變化的要求。為了更加貼近讀者,體現人性化6、管理,同時又能做到經濟適用,該館沒有采用高層建筑,五層大樓呈環狀分布,保證了總體建筑面積。在橫向上,大樓被合理地劃分成動區和靜區兩大部分。動區即讀者活動區,約占大樓的四分之三,靜區為辦公區,占去大樓一端的四分之一。為了滿足功能靈活的需要,動區全部采用統一層高、統一載荷的大空間結構。動區的中間,是主入口和主樓梯,讀者可以從廣場直達二樓,也可以從另一側進入一樓。各主要庫室在門廳兩側對稱分布,考慮到讀者路線和圖書入庫路線的合理性,一樓、二樓、三樓為基礎藏書區,設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學、工業技術、樣本等讀者流量較大的書庫,以有效節約讀者時間。四樓為閱覽區,現刊報閱覽室和過刊報閱覽室分立兩側,讀者查7、閱更加方便,過刊裝訂也更加便捷。四樓以上為特藏區和電子閱覽區,一方面環境更安靜,另一方面降低了圖書搬運的勞動強度,另外,較高的樓層也有利于特藏圖書和電子設備的防塵。而在廣場臺階以下的部分,也分別作為配電室、通信機房、倉庫等,使空間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動區的所有庫室均采用大型玻璃門窗,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同時利于通風。走廊設在圓環內側,可以減少讀者行走距離。靜區根據辦公特點,采用中間走廊的雙面結構。內側房間面積較小,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利用效率.和諧的內外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洛陽是舉世聞名的十三朝古都,洛陽大學地處的洛南大學城將陸續建成太學博物館、中國古代文化研究中心、許慎紀念館、歷史文化大觀園、歷代8、名人紀念館、洛陽東觀(圖書館)等一大批含著洛陽豐厚歷史積淀的館所,如何使歷史文化名城的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從而體現出獨特的文化內涵,是一個很值得重視的問題。圖書館東南側的草坪中矗立著四尊銅像,分別是備受世人尊重的孔子、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和著名的現代小說家李凖先生。比較著名的高校都有自己永恒的風景,構成這道風景的,除了可以言之鑿鑿的圖書設備、科研成果、名師高徒之外,還有心領會神的歷史傳統和具有和諧文化精神的校園建筑。在洛陽大學圖書館正西,筑臺立碑,曰“太學廣場碑記”。碑上注刻:“東漢太學乃中國大學之肇始,洛陽大學承古代太學余續,獲專利摹刻稀世文物辟雍碑通,2003年1月立此碑于大明橋西端,同時筑9、高壇,設連廊,樹文中柱,辟為廣場。”以和諧的精神來做追求和堅持上述目標的行動者。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倍受世界各國人民尊重,被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孔子思想學說廣為傳播兩千多年,對后世影響極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和文明的集中體現。事實上,和諧觀念正以各種形式在擴展,建筑特色也不例外。評價一種建筑是否適應社會,最后還要以人群為標準,不同的群體對建筑特色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在高校圖書館建筑中,應以學生的思想與和諧的社會現狀為前提,以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意志、和諧之氛圍為圖書館建筑的特色方向,使圖書館的建筑設計和實踐隨著和諧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而不斷成熟與完美。使圖書館10、成為一個單位、一個城市的標志性建筑,無論在外觀還是在內涵上,都能使讀者有一種和諧的怡情,吸引他們自覺地把圖書館當作實施終身教育的最佳場所,從而發揮圖書館工作的最大功能。基于此,希望圖書館在造型、功能、內涵等方面的和諧思想能給同仁們有所啟示。圖書館的正后方就是太學廣場,它位于洛陽理工學院西區的中央,因其最有名的是廣場中央的太學碑,故其名為太學廣場。中國古代的教育多是設壇臨教,廣場中的高壇秉承此意高壇起地五層,由方和園兩種形狀構成。五含有東西南北中之意而方圓則意味著天圓地方。高壇西側的石碑南北共有十塊其中六塊與洛陽太學有淵源關系名人大家所作。為了美化廣場高壇北側建有曲徑花廊春夏之交綠蔭如華蓋憑欄凝11、望或有懷古之幽情。太學廣場前有一條寬闊的馬路自南向北橫貫學校中部通向學校各個地方到了夏天枝繁葉茂、葉葉相連給路人帶來清爽自如的感覺校園的自東向西依次為明德路、問禮路、修遠路、行知路、親民路、至善路。自南向北有杏壇路、大明路、慈善路、望浦路其中大明路因環繞大明路而得名明德路、至善路、親民路來自古代典籍大學。修遠路而的名于屈原的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將上下而求索。”問禮路而得名于孔子入固問禮之典故。行知路是銀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而取名先生推行平民教育重,鄉村教育,主張教行合一,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先行者。杏壇路則一取景二取意。杏壇路的兩側種滿了銀杏樹竟在百年;杏壇傳說為孔子講學之處慈竹路的兩旁而種滿12、了慈竹。慈竹又稱子母竹。因其秸稈子母相依常用語比喻慈母之愛。師生之愛猶如慈母之愛,故以慈竹寄寓。由此向北數百米就是洛河洛浦秋風乃洛陽八大景觀之一望浦路由此得名。校園內的建筑比較群居。比如圖書館南側的教學樓為ABCD四樓相連教學樓之間的三堂,依次為立學堂、鹿鳴堂、子衿堂。學生公寓自北向南依次為琇園、璞園、璁園、其中琇園為女生公寓,璞園和璁園為男生公寓。結論:西校區的建筑獨樹一幟,夏天植被覆蓋,冬天銀裝素裹,給我們更好的環境來學習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感謝洛理,你給我太多。參考文獻1丁大鈞,蔣永生.土木工程概論.第二版.北京:xx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9.2洛陽大學史編纂委員會.洛陽大學史.第一版.河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土木工程概論課程論文洛陽理工學院開元校區建筑專業:工程管理學號:B班級:B110803姓名:xx 5 / 5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10
1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1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10-31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