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式建筑和藝術-Gothic-architecture(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6083
2022-07-18
4頁
2.48MB
1、吳奕芳講義 哥德式建筑和藝術 (Gothic architecture)藝術表現十六世紀文藝復興學者將十二世紀所發展的建筑形式:尖型的拱,棱狀的穹窿和復雜的裝飾視為野蠻的表現。自法國北部開始盛行,至英國、尼德蘭、部分德國、甚至南至意大利及西班牙。貶意:野蠻人的藝術。 主要藝術表現:建筑、雕刻、繪畫、手抄本插畫、祭壇木板畫、玻璃鑲嵌畫。哥德式建筑之主要精神:以嚴謹的幾何形構造來強調建筑上的協調感對室內明亮光線的追求由外而內的光芒如同上帝圣靈的顯現,使教堂充滿著崇高感。強調直線高度的發展:室內空間有向上高升的效果,教堂內部裝飾不斷強調上升的直線。藉由建筑上空間安排所營造出的特殊氣氛,顯出中世紀強烈2、的宗教意識,表達出人們對天國的心往向之。源起:哥德藝術產生在1137-1144年間,由虛杰修院院長重修巴黎城外皇家圣德尼修道院開始。虛杰修院院長為了始這座教堂成為整個法國的精神中心。新的建筑結構發明:十字交錯形骨架拱頂結構十字交錯形骨架拱頂的使用,減輕了拱頂與墻的壓力,拱頂變得較羅馬式輕巧,墻面變薄,高聳的拱頂使得教堂內部空間變得更加寬敞。不同于羅馬式厚重的墻壁,在細薄的哥德式教堂墻面上可以裝置高大的窗戶,窗上飾以彩色玻璃窗圣德尼修道院西面浮雕早期的歌德式教堂,外觀裝飾并不復雜第一座成熟時期的哥德式建筑代表。巴黎圣母院(1163 1250)教堂入門上方門楣,左右兩方側柱及中央柱子均飾滿浮雕及雕3、像。有別于羅馬式建筑,哥德式建筑外觀飾以大量的雕塑人像。巴黎圣母院(1163 1250)Tympanum : 圣母瑪莉亞升天與加冕儀式 bottom register, Ark of the Covenant巴黎圣母院1163 1250施洗約翰Saints John the Baptist, 史蒂夫(Stephen),吉娜維芙 (Genevive), 羅馬教皇里歐三世Pope Leo III先知造型的門側柱像為哥德式建筑一大特色巴黎圣母院1163 1250飛檐柱 flying buttresses 支撐著地面與氣窗間的橋形拱門,為教會中堂拱頂向外推展力所集中的地方。玻璃鑲嵌畫如同鑲嵌般的細小玻4、璃所組合而成的彩色圖畫,是哥德式建筑所不可缺的內部裝飾。五彩炫麗的玻璃鑲嵌畫以圣經故事為描繪主題巴黎圣母院1163 1250不同于早期中古雕塑造型的僵化,此時的圣母與圣嬰都帶有人世間真實與親切的情感。夏爾特教堂巴黎西南九十公里,法國最早供奉圣母的教堂遺址。圣物:圣母的束腰外衣。教堂北面入口 圣母加冕典禮教堂西面左側入門 (about 1145-50) 圣母升天 The Ascension. 教堂西面右側入門 (about 1145-50) 圣母與圣嬰夏特教堂西邊大門側柱雕像 1150-70體型修長,表情平靜的圣徒像,為各自獨立,如同圓雕刻的高浮雕像。阿米安天主教堂(Cathedral Amie5、ns; France, Amiens; about 1220-1410)萊姆大教堂(NOTRE-DAME CATHEDRAL)萊姆大教堂NOTRE-DAME CATHEDRAL法國皇室加冕教堂中殿的拱頂萊姆大教堂NOTRE-DAME CATHEDRAL教堂西面的正門入口側邊雕像端莊典雅的造型,彷佛又回到了尊崇理想美的古希臘雕刻。古典哥德式的古典主義輻射式哥德建筑 (Rayonnant)十三世紀末法國哥德式風格的主要形式被稱為輻射式( Rayonnant )。玫瑰花窗中的桿狀型窗花格所具有的輻射狀條紋。墻壁變得更薄,僅以細長柱子支撐著,整棟建筑彷佛一座鏤空的籠子。圣夏佩爾 Sainte Chapelle(1243-1248)彩色玻璃占總墻面積的四分之三,每一塊玻璃窗約15公分,寬4.6公尺火焰式哥德建筑 (Flamboyant)最早出現于十三世紀的晚期,由于英法百年戰爭而耽擱,真正的火焰式直到十五世紀早期才開始。基本構造上如蜘蛛網般復雜的結構,繁密,細巧因而將真正的骨架遮助:花窗口格上有許多波浪形曲線和反曲線,教堂建筑上有更多的裝飾物。米蘭 Duomo, Milano; Italy( 1386-1577, west front 1616-1813)飛檐式教堂建筑外觀裝飾著許多裝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