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背注漿施工方案(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57384
2022-07-18
4頁
23.14KB
1、臺背注漿施工方案由于工期緊,上社高架橋0#臺處土體自然沉降時間短,投入營運后在大量重車荷載作用下,自然沉降將繼續且加劇,極易出現跳車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我部制定了注漿處理臺背填料的加固方案。一、橋頭“跳車”成因分析1.路基底層地質不良,天然地基的沉降2.剛柔突變產生的沉降:橋梁結構物為剛性體,而土路基為柔性體,因此在路基與橋梁之間必將存在一個結構突變,勢必造成不均勻沉降。3.施工周期短造成的自然沉降。根據以往一般填筑路基的施工經驗,路基填筑完成后需自然沉降半年左右才進行路面施工,因該項目施工工期短,路基施工完成后就要進行路面的施工,路基填筑后沒有自然沉降時間。4.其他成因:橋頭路基經過一段時期2、行車碾壓,由于行車沖擊振動等因素,使橋頭路基產生了篩縮下沉,還有臺后填料不當、雨(雪)水的沖刷和滲透等相關成因。二、處理措施及原理產生橋頭跳車的根本原因是橋涵結構物與其相鄰路堤變形不同步、不協調。因此,要解決此問題必須從解決上述變形問題入手,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為確保工程質量、防止橋頭跳車,對該橋梁臺背進行注漿處理,使橋臺背與路基之間形成“剛柔過渡段”,并減小自然沉降量。注漿法是通過鉆孔和利用注漿設備,運用液壓、氣壓或電化學原理,通過注漿管將漿液分層均勻地注人地層中,漿液以填充、滲透和擠密等方式排出土顆粒間裂隙中的水分和空氣,并占據土顆粒間的空間,使路基孔隙比減少,強度提高。經過一段時間后,漿3、液將原來松散的土顆粒或裂隙膠結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強度大、防水性能高和化學穩定性好的結合體,從而達到加固路基的目的。注漿的機理主要有滲入性注漿、劈裂注漿和壓密注漿三種。注漿法加固臺背填土是以滲入性注漿為主,利用注漿設備將配制好的水泥漿液,通過注漿管注入臺背填料,漿液在壓力作用下滲入填土的孔隙中,與土體的土粒骨架產生固化反應,使臺背填土的密實度進一步提高,減少填土與橋臺之間的剛度差,消除因臺背填土的沉降而產生橋頭跳車的現象。注漿壓力和漿液濃度是保證注漿質量的重要因素,對于不同填料和形態的路基,采用的注漿壓力也不同,注漿壓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路基的密實度、強度及初始應力。注漿用的漿液,以水泥為主體,4、根據工程需要適當配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和附加劑(速凝劑、早強劑、懸溶劑等)。三、施工工藝1.布孔:在橋梁搭板范圍內,第一排注漿孔距臺背.m,最外一排注漿孔距搭板外緣.m,在中央分隔帶一側注漿孔距分割帶1.0m;沿線路縱向每排注漿孔的間距為1.5m,橫向孔距:在行車道、超車道一側孔距為1.2m,硬路肩一側孔距為1.5m;若構造物為斜交,應視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注漿孔。2.孔深:每排孔深為臺背回填厚度(路床頂面至原地面)。3.壓漿技術要求:注漿施工設備采用液壓機注漿或HB80型注漿機注漿,泵壓控制在0.20.5m之間,流量為2050L/min,水灰比為0.50.6,采用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不摻外加劑5、,為水泥凈漿。4.臺背加固的施工技術要求1)注漿孔必須采用干鉆成孔,除非鉆遇路基結構層或大塊石頭等障礙物確實無法鉆進時,才可以加少量水濕潤,平常嚴禁清水鉆孔,成孔后為防止雨水灌入,必須采用有效方法封孔或及時進行壓漿;孔徑需確保注漿管的放置。2)灌漿時必須一次性將灌漿管放置到設計深度,從下而上進行注漿,砂性土注漿壓力達到0.2mpa,粘性土注漿壓力達到0.5mpa,方可終止注漿。3)冒漿處理:在注漿過程中,水泥漿液沿土體孔隙往上串流冒出地面,稱為地表冒漿。地表冒漿處理時必須耐心細致,有時可能要多次反復處理;一般是在冒漿處用碎棉絮、麻絮或速凝水泥封堵,若封堵無效,則可采用降壓、改變水灰比或孔隙灌濃6、水泥漿等辦法進行處理。4)串漿:在注漿過程中,水泥漿液從注漿孔內流出的現象叫串漿。發生串漿的原因是在地層中孔隙、裂縫較多,壓力較高時,相互串連造成串漿通路。處理的辦法有:適當延長相鄰孔之間的注漿間隔時間串漿孔和注漿孔同時進行壓漿封堵串漿孔5)壓漿施工應先施工邊孔,按先邊后中的施工順序進行。6)注漿采用注漿量和注漿壓力雙控的原則,即以注漿量控制,壓力作為校核值。5.工藝特點1)施工機械比較簡單。一般采用XY型百米鉆機沖鉆成孔,砂漿攪拌機拌制砂漿,型壓漿機進行注漿成型。2)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施工安全。3)施工速度快,見效快。4)施工工序安排較靈活。橋臺若必須提前施工搭板時,可以按照鉆孔要求預留7、注漿孔,并保證注漿孔垂直度小于1%。四、質量保證措施1.應嚴格按照設計參數進行鉆孔。鉆孔孔位及角度偏差符合相關規范規定,若現場鉆孔孔位因為客觀條件限制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應進行移位并計算確定參數,必要時應進行補孔。2.注漿材料應滿足設計要求,嚴禁使用過期結塊的水泥,必須進行檢驗。3.漿液配比應符合設計要求,配漿時最大誤差為:水泥、水5。4.漿液攪拌應均勻,水泥攪拌時間為3 Hlin5 min,未攪拌均勻或沉淀的漿液嚴禁使用。5.注漿過程中,時刻注意泵壓和流量的變化,應以定量為主,結合壓力,若工作場地漏漿,可采取封堵措施。若跑漿可通過調換漿液,調整漿液配比,縮短漿液凝膠時間,采取間歇注漿,達到控制注漿目的。6.注漿過程中保持注漿管路暢通,防止因管路堵塞而影響注漿效果。7.嚴格進行注漿效果檢查評定,符合要求時才能結束注漿作業。當未達到注漿結束標準時,應進行補孔注漿。五、安全保障措施1.注漿管路及連接件必須采用耐高壓裝置,當壓力上升時,要防止管路連接部位爆破傷人。2.注意機械使用、保養、維修,注意安全用電,經常進行檢查杜絕漏電,并派專人操作和維修,非機電修理人員不得隨意拆除裝置。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