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施工環保、水土保持目標及措施施工組織設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19284
2022-08-05
4頁
20KB
1、第十一章 施工環保、水土保持目標及措施1、施工環保、水土保持目標嚴格執行國家、鐵道部、地方政府及建設單位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規定,貫徹“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三廢”按規定排放,確保工程所處環境及長江水域不受污染,并確保施工中的環境保護監控與監測結果滿足業主和設計文件要求及有關規定。2、施工環保、水土保持措施2.1建立健全專職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強化管理為了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能將生態環保工作做到實處,實現生態環保目標,使環保工作達到令業主滿意的效果,本工程成立以指揮長為組長,副指揮長、總工為副組長的生態環保領導小組,并在指揮部的安全環保監察部下設生態環保專職管理機構,負責日常2、具體工作,各工區配備專職環保監測員,使生態環保工作層層落實,貫穿到施工的全過程。制定詳細的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和各項措施,健全施工過程中環境管理的規章制度。安全環保監察部是指揮部負責生態環保工作的職能部門,在指揮部生態環保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對所轄單位和施工區域的生態環保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執行處罰。環境保護管理機構框圖如下:生態環保領導小組組長:指揮長副組長:副指揮長、總工各工區專職環保監測員安環監察部2.2施工準備階段的保護措施編制施工期間環境保護方案,包括施工現場所必須的排污系統、照明燈光、護板、圍墻、柵欄、警示信號標志和保潔措施等。加強學習環保知識、法律法規,開展環保知識宣傳,提高全體員工3、的環保意識。以墻報、簡報、宣傳標語的宣傳形式開展環保宣傳工作。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辦公區及施工便道的布置和修建均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要求,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程度。2.3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抓好落實工作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環境管理和檢查,實行領導責任制和環境質量保護、預防制度。根據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提出的環境保護目標和具體要求,制定環境保護檔案,實行環境保護工作的月報、季報、年報制度,及時解決和反饋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根據國家、地方政府有關法律法規,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可操作的實施細則和管理制度,嚴格規范每個員工的行為;將施工人員的考核、晉級與環境保護指標考核結果相結合,執行獎優罰劣4、制度。指揮部接受建設單位環境保護部門對本標段的環境保護的指導、檢查和監督。同時對工程隊的環境保護工作提出具體要求,監督檢查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對施工現場及施工營地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檢查監督,確保環保措施得到落實。施工前,有關環保人員必須詳細調查了解標段范圍內環境,收集相關資料,合理布置施工營地及大型臨時設計(包括施工便道、材料廠、混凝土攪拌站)。在施工過程中每天要派環保人員到現場進行檢查、監督具體環保措施的實施。每月要組織對施工隊環保工作進行評價考核,對做得好的單位進行表揚和獎勵,對做得不好的單位進行批評和處罰。并且在施工過程要隨時無條件接受監理工程師、業主及政府有關環保機構的工作人員5、的檢查、評價、指導和監督。2.4施工階段環保、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施工現場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中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避免夜間施工擾民,在施工前向環保部門申報并通知施工點周圍的單位和居民,施工作業盡量安排在白天進行,為居民提供良好夜間休息環境,噪音大的施工機具應停止夜間作業。對于來自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的施工噪聲,為保護施工人員的健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并依據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的規定,合理安排工作人員輪流操作機械,減少接觸高噪聲的時間,或穿插安排高噪聲的工作。對距噪聲源較近的施工人員,除采取防護耳塞或頭盔等有效措施外,還應縮短其勞動時間。同時注意對機械的經常性保養,盡量使其6、噪聲降低到最低水平。對于施工中粉塵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混凝土拌合、施工車輛、機械運行和運輸產生的揚塵,采取有效措施減輕施工現場的大污染,保護人民健康。如:拌合設備應有較好的密封,或有防塵設備;施工通道、混凝土拌合站經常進行灑水處理;橋梁鉆孔澆筑樁施工時的泥漿要作妥善處理,不得隨意排放。采取可靠措施保證原有交通的正常通行和維持沿線村鎮的居民的飲水、農田灌溉、生產生活用電及通訊等管線的正常使用。在施工中,嚴格遵守國家環境保護部門的有關規定,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消除因施工造成的環境污染,對工程范圍以外的工地及植被注意保護,并嚴禁亂倒污泥、垃圾等。在施工期間加強環境保護意識,保持工地清潔,控制揚塵,杜絕漏灑7、材料。如使施工場地砂石化或保持經常灑水,使得施工場地旁的農田作物綠葉無揚塵污染。施工場地平整暢通,排水系統良好。材料、機具堆放整齊,嚴格用地管理,場地內的管線嚴格按設計和安全規定架設,并嚴加管理,杜絕亂搭亂接等。及時清除現場棄土及施工垃圾。鉆孔樁施工中的泥漿拌制、回收、廢棄等過程,均在專用泥漿池中進行,用專用泥漿車裝運到環保部門指定的位置處理。施工及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和廢水,集中處理,經檢驗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規定后,方排放至指定的地區。工程施工期間,首先作好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防護工程設計,其次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場地作好排水系統設置,將施工含泥沙污水集中沉淀后排放,避免工程施工廢水直接排入長江。8、在施工過程中要按設計重點落實責任范圍內取、棄土(碴)場及臨時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并要防止責任范圍外的鄰近區域因工程施工和排水工程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認真按設計的防護工程施工,做到防護工程與主體工程進度協調配套施工。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施工期間的固體廢物由施工單位按照國家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和當地有關規定,與當地環保和水保部門協商妥善處理。做好設備的保養維修,減少對水體的油污排放,控制并收集船上生活污水,不向江中排放。橋梁施工中,盡量采用新的施工方法,保證不堵塞河流和不影響河流的行洪能力。為防止河岸沖刷采取必要的護岸措施及橋墩棄渣清運措施。并在坡腳設漿砌片石擋碴墻。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生產、生活設施均9、按環保要求布設,并接受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監督,采取的安全、保衛、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措施,上報業主和監理工程師及有關部門,并對其提出的要求進行整改。注重施工過程的資料收集和整理,及時報請當地環保和水保部門驗收,編制環保和水保竣工資料,做好竣工驗收工作。2.5竣工后的環境保護措施施工完畢后,根據設計文件和環境保護要求,對施工環境(包括施工現場、臨時設施、植被等)采取恢復性措施。施工完畢后,組織施工人員清理施工現場剩余的材料和廢棄物,并依據建設方的要求,將廢棄物運至指定位置。施工人員撤離生活居住區后,對場地進行平整清掃,盡量恢復原貌,不得有任何遺留物。生產區鋼筋、鋼梁、材料場等施工完畢后,及時進行清理、平整、恢復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