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門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26739
2022-08-11
10頁
402.50KB
1、深圳地鐵2號線東延線工程土建2223標段【景田站蓮花西站】區間豎 井 馬 頭 門 施 工 方 案編制: 審核: 審批: 中鐵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地鐵2號線東延線工程土建2223標段項目經理部二00八年八月十四日目 錄一、編制依據二、工程概況三、馬頭門施工方法一、編制依據與編制原則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是根據施工圖紙及目前現場情況,結合我公司對深基坑施工技術研究與技術積累,加之我公司在其他地鐵施工所積累的經驗,包括人員、技術、裝備和管理等綜合水平與實力編制而成的。在施工過程中將嚴格按照此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施工,確保工程優質、高效地實施。1.1編制依據(1)地下鐵道設計規范GB 50157-2003(2、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3)鐵路隧道設計規范TB 10003-2005(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5)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 50108-2001(6)鐵路隧道噴錨構筑法技術規范TB 10108-2002(7)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 GB50086-2001(8)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 GB50068-2001(9)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10)深圳地區建筑建筑深基坑支護技術規范 SJG05-96(11)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2003年版(12)混凝土結構工程3、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13)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8-2002(14)深圳地鐵2號線工程景田站-蓮花西站區間巖土工程勘察報告(15)深圳地鐵2號線東延線工程施工圖技術要求(16)深圳地鐵2號線東延線工程圖紙、文件編碼系統管理規定(17)各專業互提資料以及業主、總體組提供的各種技術聯系單和會議紀要等基礎資料;(18)廣東省及深圳市其它有關的規范、規程等。(19)現場實際考察情況,本單位有關施工經驗、施工水平、資源情況及其他有關規定。1. 2編制原則(1)嚴格遵照圖紙各項要求,嚴格遵守設計規范、施工規范和質量驗收標準。(2)選擇相應的成熟施工工藝和工法,以保證施4、工工序質量和工程質量。(3)充分考慮城市施工特點,盡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組織安全、文明施工。(4)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按70天的工期要求來配置相關資源,采用項目法管理,執行ISO9001標準,實現本工程的安全、質量、工期、環境目標。二、 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本豎井中心里程為YDK24+227.756,斷面為微拱形,內凈空尺寸為4.5 m6.6m,深約20m。2.2工程地質情況(一)地層巖性由鉆探揭示,馬頭門處的巖性為 微風化花崗片麻巖。(二)巖土層特征微風化花崗片麻巖(Pz1)深灰色,青灰色夾灰白色,局部肉紅色,中粒結構,塊狀構造,裂隙稍發育,裂隙面波狀起伏,多呈閉合狀,巖芯多呈塊、短柱狀5、柱狀,巖石錘擊聲清脆。主要呈層狀分布在強風化或中等風化之下,基巖面起伏較大,頂面埋深一般大于15m。根據室內試驗資料,天然密度2.67g/cm3;巖石吸水率平均值為0.73%;巖塊縱波平均波速5070.3m/s;泊松比0.27;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平均值為90.93MPa,最大值為111.48MPa。豎井與馬頭門位置關系圖如下圖1圖1 豎井與馬頭門位置圖三、馬頭門施工方法3.1安設臨時支撐豎井馬頭門施工時要在豎井內破除橫通道洞口位置井壁砼、格柵鋼架,由于破壞了豎井中的局部受力結構,出現應力重新分布,容易使圍巖失穩,施工前在馬頭門位置采取換撐措施。割除前先在豎井內架設臨時支撐,確保馬頭門處圍巖6、穩定,臨時支撐用型鋼施作,并與井壁上鋼架焊接牢固,臨時支撐在進洞后拆除。3.2 打設超前小導管及注漿豎井開挖至暗挖隧道拱部時,破除井壁砼、格柵鋼架,放樣隧道開挖外輪廓線位置,并準確標出超前小導管的位置,小導管直徑采用42、長度3.5m、壁厚3.5mm,環向間距0.3m,小導管與隧道中線保持平行。超前小導管施工工藝在隧道工作面開挖前,沿隧道拱部開挖輪廓線外打入帶孔小導管,并通過小導管向圍巖壓注起膠結作用的漿液,在隧道輪廓線外形成一個0.61.2m厚的弧型加固圈。在此加固圈的保護下即可安全地進行開挖作業。本次以雙液漿為主。(1)小導管采用42 mm,L=3.5m,壁厚3.5mm的無縫鋼管,一端封閉7、并制成尖狀,以便順利插入已鉆好的導管孔內,當圍巖松軟時,也可以直接打入,小導管尾端采用8鋼筋焊一圈加強箍,防止施工時導管尾端變形.小導管沿拱部環向布置,搭接長度1.5米。圖7.2-3 小導管形狀圖2 超前小導管制作圖(2)注漿材料雙液漿:又稱CS漿水灰比:0.8:11.5:1水玻璃濃度:3540Be水泥漿與水玻璃漿體積比為1:0.61:1,施工時,現場試驗調整參數。(3)注漿工藝小導管安設采用引孔打入法,安設步驟如下:A、用FS電鉆開孔,開孔直徑為60mm,并用吹管將砂石吹出(風壓0.50.6MPa)鉆孔深度為3.5m。B、用帶沖擊的YT-28風鉆將小導管頂入孔中,然后檢查導管內有無充填物,如8、有充填物,用吹管吹出或掏勾勾出,也可直接用錘擊插入鋼管。C、用塑膠泥(40Be水玻璃拌合525#水泥即可)封堵導管周圍及孔口。D、嚴格按設計要求打入導管,管端外露20cm,以安裝注漿管路。漿液配制,攪拌A、水泥漿攪拌在拌合機內進行,根據拌合機容量大小,嚴格按要求投料,水泥漿濃度根據地層情況和凝膠時間要求而定,一般應控制在1.5:11:1.B、攪拌水泥漿的投料順序為:在加水的同時將緩凝劑一并加入并攪拌,待水量加夠后繼續攪拌1min,最后將水泥投入并攪拌3min.C、緩凝劑摻量根據所需凝膠時間而定,一般控制在水泥用量的2%3%.D、注漿用水玻璃的濃度一般為35Be ,濃水玻璃的稀釋采用邊加水,邊攪9、拌,邊用波鎂計測量的方法進行.E、制備水泥漿或稀釋水玻璃時,嚴防水泥包裝紙及其它雜物混入,注漿時設置濾網過濾漿液,未經濾網的漿液不得進入泵內。小導管注漿采用雙液注漿法,使用雙漿泵將漿液輸入至孔口混合器,經分漿器流入導管,進入地層。注漿施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A、注漿口最高壓力須嚴格控制在0.5MPa以內,以防壓裂工作面。B、進漿速度不宜過快,一般控制每根導管雙液總進量應在30L/min以內。C、導管注漿采用定量注漿,即每根導管內注入400L漿液后即結束注漿。如壓力逐漸上升,流量逐漸減少,雖然未注入400L漿液,但孔口壓力已達到0.5MPa時也應結束注漿。D、注漿時,水泥漿與水玻璃漿的體積比(即C10、:S)應按所需凝膠時間選定,一般應控制在1:0.61:1。E、注漿結束后應及時清洗泵,閥門和管路,保證機具完好,管路暢通。(4)工藝流程安設小導管施工準備連接管路及孔口密封孔口周圍噴射10cm厚條狀砼止漿墻調節水壓達到設計要求注漿壓力、流量達設計要求結束拌漿漿液配合比設計檢查維修機具制作小導管鉆孔否否否圖3 超前小導管施工工藝流程圖(5)工藝要求、標準導管在開挖輪廓線上按設計位置及角度打入,超過允許誤差時,在距離偏大的孔管間補管注漿,鉆孔仰角控制在設計范圍內。小鋼管材質、直徑、壁厚及其溢漿孔眼加工等符合設計要求。小導管前端做成尖錐形,管壁上的溢漿孔一般每隔1020cm交錯鉆眼,成梅花形布置,眼11、孔直徑68mm。鋼管尾端焊鋼筋加強箍。鉆孔深度略小于鋼管長度,鋼管頂入長度不小于管長的90。導管安裝在安設格柵鋼架后進行。為充分發揮小導管的支護作用,宜將小導管從格柵鋼架腹部穿過,并將導管尾部焊接在已架好的格柵鋼架上。導管長度達到設計值,縱向兩組小導管的搭接長度符合規定。超前小導管注漿前,對工作面及5m范圍內的坑道周邊進行噴射混凝土封閉。注漿液漿和壓力按設計確定。設計無規定時,注漿壓力一般控制在0.40.6Mpa。導管不得侵入隧道開挖界內,相鄰的鋼管不得相撞或立交??v向兩組小導管間保證有不小于1.5m的水平搭接長度。表1 小導管注漿機械配備表序號名 稱規格型號單 位數 量備 注1電鉆FS臺42風鉆YT-28臺23吹管20mm鋼管長3.5m根1自制4掏勾8mm鋼筋長3.5m根1自制5注漿泵雙漿泵臺16分漿器個2自制7球閥11SA-40DG-25個10備用三個8高壓膠管PG-40 DG-25m根據工作面距離而定9高壓接頭配高壓膠管個根據工作面距離而定10鋼 管32m遠距輸漿管11強制式攪拌機JZC500臺212水 箱1m3個313普通膠管25mmm3.3分部破除馬頭門處井壁砼和安裝格柵鋼架注漿完畢后,開始施工馬頭門。如下圖4圖4 豎井馬頭門施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