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方案宿淮鐵路(1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38511
2022-08-12
15頁
27.67KB
1、鐵路1冬季施工方案宿淮冬季施工專項方案1 .編制依據1.1新建宿淮鐵路招投標文件、初步設計圖紙及設計圖紙等。1.2現場踏勘調查所獲得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當地資源、交通狀況及施工環境等調查資料。1.3國家和鐵道部的適用于本標段的設計施工規范、規程、規則、規定、質量檢驗與驗收標準等。1.4本標段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2.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年平均氣溫14,極端最低溫度(一月)-23,最大凍結深度0.110.23m;最大積雪厚度31cm;本工程工期貫穿整個冬天,冬季施工主要內容包括路基、橋梁樁基、承臺、墩身、橋臺、現澆梁及其它框架涵、矩形涵、圓管涵混凝土施工等。3.冬季施工準備工作3.12、經過各種方式及時掌握氣象變化趨勢及動態,以利于安排施工,做好預防準備工作。3.2根據本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確定冬季施工需要采取防護的具體工程項目和工作內容,制定相應的冬季施工防護措施,物資和機械做好儲備和保養工作。3.3施工機械加強冬季保養,對加水、加油潤滑部件勤檢查,勤更換,防止凍裂設備。3.4在進入冬季前施工現場提前作好防寒保暖工作,對人行道路、腳手架上跳板和作業場所采取防滑措施。3.5檢查職工住房及倉庫是否達到過冬條件,及時按照冬季施工保護措施施做過冬篷,準備好加溫及取暖設備。3.6冬季施工前,對有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或培訓。4.冬季施工安排根據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規范( JGJ104-97)3、和相關規范,結合本項目特點,當工地晝夜氣溫連續3天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啟動冬季施工方案,并能滿足以下目標:4.1路基工程冬季施工安排由于路基工期緊,開工后路基基底、軟土地基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及路基本體底層填筑等工程冬季需施工。為此擬著重加強并安排冬季施工期間加大投入,對路基附屬等受季節影響較大,而工期可調劑的工程不選擇在冬季進行施工。加強與氣象部門業務聯系,及時獲得中長期天氣預報。做到早預見,早安排。在冬季施工前,預先選好取土場,做好排水工作,并清除地表覆蓋層,修好施工臨時便道。4.2橋涵工程冬季施工安排橋涵工程在開工后立即組織進施工,各種鋼筋焊接及加工在棚內進行,水泥及外加劑等材料4、在庫內保存,其它各種物資采取合理的保證措施。混凝土攪拌采用自動電腦控制大型攪拌站,采取一系列保溫及加溫措施。4.3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安排大致積混凝土、墩臺等外露面大的混凝土結構、梁部高標號混凝土等盡量不安排在冬季施工,若必須施工時,安排在白天氣溫高時施工。預應力混凝土的孔道壓漿在正溫下進行,其強度在25Mpa前不得受凍。混凝土出廠及入模溫度在5以上,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在入模后,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設計強度30以前不得受凍。4.4鋪架工程冬季施工安排由于受工期控制影響,鋪架工程跨越冬季施工。冬季架梁施工前,預先做好冬季施工組織計劃及準備工作,對各項設施和材料提前采取防凍等措施,并經過熱工計算。專門制定5、T梁架設工藝細則和安全措施。5.冬季施工措施5.1路基工程冬季施工措施處理地基施工,在冬季施工前做好排水系統,提前做好地基的排水疏干工作,為地基處理創造條件,冬季施工中注意及時清除冰雪。冬季處理地基,嚴格按設計工藝方法進行,施工中做好機械的保曖養護工作,保證機械正常使用。地基處理所用砂、碎石等各種地材,及時清除表層積雪及凍塊,水泥等材料設置庫房取曖保存。在填筑路堤之前,將基底范圍內的積水和冰塊及其它雜物清除干凈,坑洼處要填以與基底相同的松散干燥土質,并進行壓實。冬季筑堤用土,除按一般路堤填料規定外,不得使用含水量過高的未凍土或凍結土作為填料。填筑厚度較一般標準減薄20%25%(壓路機與動力打夯6、機每層松鋪厚度2324cm) ,不得鋪成斜層。冬季筑堤時,每天下班前將當天的填土平整夯壓完畢,如遇降水或其它原因不得不中途停工時,要整平填層及邊坡面并加掩蓋;繼續施工前,將表層受雨水浸泡的土層清除。5.2橋涵工程冬季施工措施提前做好冬期混凝土及外加劑配比試驗,提供合理可行的配合比,并做好混凝土的保溫工作。冬期混凝土宜選用較小的水灰比和較低的坍落度。混凝土攪拌時間較常溫施工延長50%。混凝土冬季施工搭設攪拌機棚,提前組織有關冬期施工所使用的外加劑和保溫材料,砂、石料場覆蓋保溫。拌制混凝土的各項材料的溫度,應滿足混凝土拌和物攪拌合成后需要的溫度。當材料原有溫度不能滿足需要時,再考慮對集料加熱。水泥7、只保溫,不得加熱。攪拌混凝土時,骨料不得帶有冰雪和凍結團塊。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投料前,應先用熱水或沖洗攪拌機,投料順序為骨料、水、攪拌,再加水泥攪拌,時間應較常溫時延長50%。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機溫度不宜低于10;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混凝土的運輸時間應盡可能縮短,運輸混凝土的容器應有保溫措施。混凝土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成型開始養護時的溫度,用蓄熱法養護時不得低于10;用蒸汽法養護時不得低于5;細薄結構不得低于8。5.3鋪架工程冬季施工措施架梁前做好充分施工準備,做好施工機械的保養,確保架梁施工順利。人員按冬季施工配發勞動保護用品。架梁施工在冬季大雪、大風天氣時停8、止施工。小雪天氣采取撒沙或鋪設防滑層等必要的防滑措施。梁體焊接在10以上進行,當氣溫低于10時,焊接前后采取預熱及保溫防護措施。無縫線路鋼軌焊接時,為確保鋼軌焊接質量,當氣溫低于0時,不進行工地焊接。當氣溫低于10時,焊前用火焰預熱軌端0.5m長度范圍,預熱溫度應均勻,鋼軌表面預熱升溫至3550時,方可進行施焊,焊后立即采取保溫措施。工地焊接鋼軌,設置移動防護棚隨焊接機移動,以防風防雨雪,確保焊接質量。冬季鋪設無縫線路,焊連后要對焊接接頭進行探傷檢查,不合格者要鋸開重焊。做好對鋼軌焊接接頭質量檢測及鋼軌探傷,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無縫線路鋪設。無縫線路鎖定嚴格按設計規定,確保單元軌節無縫線路鎖定軌9、溫與設計鎖定軌溫之差不大得于3,左右股鋼軌鎖定軌溫差不大于3,全區間(含道岔)最高最低鎖定軌溫差不大于10,線路所有鎖定軌溫均應在設計鎖定軌溫內。5.4砼工程冬季施工措施5.4.1一般規定(1)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規定冬期以鐵路混凝土與砌體規范規定為準。( 2)冬季施工期間,須防止新澆筑的混凝土在達到抗凍強度前受凍。( 3)預應力孔道灌漿應在正溫下進行,其強度低于25Mpa前不得受凍。( 4)冬期澆筑的混凝土在未受凍前,其強度不得低于下列規定: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為設計強度標準值的30%;浸水凍融條件下的混凝土,開始受凍時的強度不得低于設計強度標準值的75%;當施工需要提高混10、凝土強度等級時,應按提高后的強度等級確定。5.4.2混凝土的配制和攪拌1)混凝土攪拌、運輸溫度計算假定宿州市冬期外界溫度分別為-5、-10、-15時,混凝土入模溫度按要求不低于5,混凝土運輸采用攪拌車運輸,則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損失分別為:宿州市冬期外界溫度-5時ts=(at1+0.032n)(T1-Ta)ts-運輸過程溫度損失a-溫度損失系數,采用損失系數為0.25t1-運輸到澆筑的時間,取0.5小時n-拌和物運轉次數,取1T1-拌和物出機溫度Ta-運輸時環境溫度,取-5因此, ts=(0.125+0.032)(T1+5)=0.157T1+0.8而混凝土入模溫度T2=T1-ts5即: T11、1-0.157T1-0.850.843T15.8T16.9取T1=6.9同以上計算,當環境溫度為-10時,T1應不小于7.8,當環境溫度為-15時, T1應不小于8.7.機內混凝土拌和物溫度計算根據以上計算,取T1=6.9由公式: T1=T0-0.16(T0-T3)得: T0=(T1-0.16T3)/0.84=7.3式中: T0-混凝土拌和物溫度T1=混凝土出機溫度,取6.9T3=拌和機棚內溫度,取5砂石料0,水泥(包括粉煤灰、礦粉) 10,根據C40配合比每m3混凝土用粉料、水、砂、石用量分別為446Kg,165Kg、716Kg、xxxx Kg,假定砂子含水量3,石子0,根據公式:機內拌和物12、溫度T0:T0=(Cs+Cw*qs)WsTs+(Cg+Cw*qg)WgTg+CcWcTc+Cw*(Ww-qsWs-qgWg)Tw/(CsWs+CgWg+CcWc+WcWw)Cs=Cg=Cc=0.837KJ/(Kg.),Cw=4.19KJ/(Kg.),則T0=(0.837+4.2*qs)WsTs+(0.837+4.2*qg)WgTg+0.837WcTc+4.2(Ww-qsWs-qgWg)Tw/0.837(Ws+Wg+Wc)+4.2Ww=0.837*446*10+4.2*(165-0.03*716)*40/0.837(716+xxxx+446)+4.2*165=10.98.7滿足要求假設水加熱至613、0,其它工況不變,機內溫度T0=15.6。此工況為備用工況。2)拌和用水的鍋爐選定根據拌和站施工能力,按最大澆筑強度6小時1片梁,每小時需要熱水:55*146Kg=8噸,每次施工需要50噸熱水,選用LSH0.5-0.4A型常壓熱水鍋爐可滿足要求。3)拌和站冬季施工措施22#拌和站安裝一臺LSH0.5-0.4A型常壓熱水鍋爐,每日可供應熱水150T,鍋爐到拌和樓的供熱管道用巖棉保溫材料包裹,減少熱損。砂石料倉用篷布封閉嚴實,內置鍋爐加熱保溫,確保沙石料溫度在0以上。配料機、上料皮帶均采用彩鋼瓦封閉,預留活動門口。5.4.3混凝土運輸混凝土的運輸采用攪拌運輸車,運送距離10公里以內,地泵或泵車進行14、混凝土的灌注,為減小混凝土運輸過程溫度損失,采取了如下措施:攪拌運輸車要用棉被覆蓋表面,減少熱量損耗。加強調度協調,避免運輸車在施工現場等待時間過長。混凝土輸送泵盡量采用直管,不宜鋪設過長,以免發生堵管現象,發生堵管時,維修時間不宜過長,必要時及時啟用備用管道。對輸送管道用保溫材料進行包裹。5.4.4混凝土澆筑5.1混凝土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及鋼筋上的冰雪和污漬。當環境氣溫低于-10時,應將直徑大于或等于25mm的鋼筋和金屬預埋件加熱至正溫。5.2新、舊混凝土施工縫的清理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當舊混凝土面外露鋼筋(預埋件)暴露在冷空氣中時,應對距離新、舊混凝土施工縫1.5m范圍內的舊混凝土和長度在15、1.0m范圍內的外露鋼筋(預埋件) ,進行防寒保溫。當混凝土不需要加熱養護時,混凝土和地基接觸面的溫度不得低于2。當澆注負溫早強混凝土時,對于用凍結法開挖的地基,或在凍結線以上且氣溫低于-5的地基應做隔熱層。5.3混凝土應采用機械振搗并分層連續澆注,分層厚度不得小于20cm。3)承臺混凝土澆筑經過混凝土拌合的升溫措施和混凝土輸送過程中的保溫措施確保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在澆注過程中的低溫時段采用彩條布對施工點進行封閉,減小施工點與外界的空氣對流,降低熱量損失,確保澆注過程中施工點的溫度。在澆注結束后的養護過程中,頂面混凝土初凝前,先覆蓋電熱毯和土工布進行保溫,此時注意電熱毯下要襯鋪塑料薄膜隔水;初16、凝收漿抹面后,結合溫控方案,利用流出的冷卻水進行保溫,具體操作是,先沿承臺四周砌30cm高的堰,逐步撤去電熱毯,同時將冷卻水注入頂面的堰內。在澆注及養護過程中,對承臺側面的保溫采用封閉承臺與鋼樁圍堰間隙的辦法對承臺側面進行保溫,具體操作是用彩條布將承臺與鋼樁圍堰間隙頂口封閉,形成棚狀結構,減少溫度損失。在氣溫較低時段可在封閉的間隙內增加碘鎢燈提高承臺側面溫度。低溫天氣情況下進行混凝土澆注時,盡量選擇在上午開盤,此時不需要大功率加熱,可對備用水箱進行提前加熱,夜間氣溫較低時,拌合水池進行大功率加熱,備用水箱小功率保溫并逐漸向拌合水池補充溫度較高的水,這樣既保證施工,又避免集中用電。3)墩臺混凝土17、澆筑橋墩施工時,保溫棚由棚布和腳手架共同組成,經過混凝土拌合的升溫措施和混凝土輸送過程中的保溫措施確保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從澆注直到拆模前將模板用彩條布全部圍起來進行保溫。拆模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并外包巖棉被保溫、保濕養生。4)新、舊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當舊混凝土施工面和外露鋼筋(預埋件)暴露在冷空氣中時,應對距離新、舊混凝土施工縫1.5m范圍內的舊混凝土和長度在1.0m范圍內的外露鋼筋(預埋件)進行防寒保溫。當混凝土不需加熱養護、且在規定的養護期內不致凍結時,對非凍脹性地基或舊混凝土面,可直接澆筑混凝土。當混凝土需加熱養護時,混凝土和地基接觸面的溫度不得低于2。當澆筑負溫早強混凝土時,對于用凍結18、法開挖的地基,或在凍結線以上且氣溫低于-5的地基應做隔熱層。5)混凝土應連續澆筑,不得中途間斷。每層灌筑厚度不得小于20cm,并采用機械振搗。分層澆筑的混凝土,在未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不得低于+2。采用加熱養護混凝土前,養護前的溫度不得低于+2。6)采用加熱養護的整體結構,當混凝土的養護溫度高于40時,應預先安排混凝土的澆筑順序和施工縫的位置。5.4.5溫度測試混凝土冬季施工過程中,由試驗室(負責攪拌站、混凝土)和質檢工程師(負責梁體溫度控制)按測量水、骨料,混凝土出罐、入模測量四周的溫度以及混凝土溫度變化情況,特別注意混凝土養生期的溫度觀測6.混凝土的養護1)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立即對混凝土進19、行防寒保溫,采取塑料布結合棉被的方式覆蓋。在負溫條件下不得灑水養護。待框架橋頂板灌注結束后,對框架橋兩側的進出口用棉被及塑料布封閉,保持框架橋內的溫度。2)所采用的保溫措施,應能保證混凝土在溫度下降到0以前達到臨界抗凍強度。3)混凝土澆筑結束后,立即防寒保溫,保溫材料應按施工方案設置,結構的隅角及邊棱部分加強覆蓋保溫,迎風面采取防風措施。4)所有各項測量及檢驗結果,以及有關混凝土養護方法、時間、溫度等資料均應在工程日志中詳細記錄。5)位于基坑中的混凝土,當地下水位較高時,可待頂面混凝土初凝后,采用放水淹沒的方法養護;但當基坑地下水位超出混凝土頂面的高度小于冰層厚度時,不得放水養護。7.混凝土的20、拆模拆模工作應符合下列要求:1)符合一般條件下的強度要求,并符合抗凍強度的規定后,方可拆模。2)混凝土與外界空氣的溫差在1015時,拆除模板后應暫時覆蓋混凝土的外露面。此項溫差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大于15。3)采用外部熱源加熱養護的混凝土,當養護完畢后的氣溫仍在0以下時,應待混凝土冷卻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和保溫層。4)頂板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后方可拆模。(制作混凝土試件時多制作兩組,在拆模前提前試壓,確定混凝土的強度是否能夠符合規定要求)。8.混凝土質量檢查冬期施工的混凝土質量檢驗除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1)檢查外加劑的質量和摻量,商品外加劑進入施工現場后應21、進行抽樣檢驗,合格后方準使用。2)檢查水、骨料、外加劑溶液和混凝土出罐及澆筑時溫度。3)檢查混凝土從入模到拆除保溫層或保溫模板期間的溫度。冬期施工測溫的項目與次數應符合表1規定。混凝土冬期施工測溫項目和次數表1測溫項目室外氣溫及環境溫度攪拌機棚溫度水、水泥、砂、石及測溫次數每晝夜不少于4次,另外還需測最高、最低氣溫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外加劑溶液溫度混凝土出罐、澆筑、入模溫度4)混凝土養護期間溫度的檢測次數應符合下列規定:當采用蓄熱法養護混凝土時,在養護期間至少每6h檢測一次。用蒸汽養護或電流加熱養護時,在升、降溫期間每1h對溫度檢測一次,在恒溫期間對溫度每2h檢測一次。室外溫度及周圍環境溫度應22、每晝夜定時、定點觀測四次。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在強度未達到3.5Mpa以前,每2h檢測一次,達到以后每6h檢測一次。5)混凝土溫度的檢測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在結構的隅角、細薄部分、突出部分和迎風部位等有代表性的結構部位和溫度變化大易冷卻的部位,均須留置測溫孔。全部測溫孔應編號并繪制測溫孔布置圖。對負溫早強混凝土和采用蓄熱法養護的混凝土,測溫孔應在易于散熱的部位設置,深度為510cm;當采用加熱養護時,應在離熱源不同的位置分別設置;大致積結構應在表面及內部分別設置。測量混凝土溫度時,溫度表應與外界氣溫隔離,且在測溫孔留置時間少于3min。6)混凝土試件的留置除應符合常規施工的規定外,還應根據構件23、養護、拆模和承受荷載的需要,增加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施工試件不少于2組。此種試件應在解凍后方可試壓。7)所有各項測量及檢查結果,以及有關混凝土養護方法、時間、溫度等資料均應詳細記錄。(二)鋼筋冬季施工方案鋼筋的冬季施工主要注意鋼筋的焊接和鋼筋的存放1.鋼筋的焊接1)幫條焊時幫條與主筋之間用五點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時用兩點固定,定位焊縫應離幫條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幫條焊與搭接焊縫厚度不小于0.3d,并不小于4mm,焊縫寬度不小于0.7d,并不小于8mm(d為鋼筋直徑) .幫條焊的引弧應在幫條鋼筋的一端開始,收弧應在幫條鋼筋端頭上,弧坑應填滿。焊接時,第一層焊縫應有足夠的熔深,主焊縫或定位焊縫應熔24、合良好。平焊時,第一層焊縫先從中間引弧,再向兩端運弧;立焊時,先從中間向上方運弧,再從下端向中間運弧,以使接頭端部的鋼筋達到一定的預熱效果。在以后各層焊縫的焊接時,采取分層控溫施焊。2)鋼筋焊接時間在中午溫度高( 11點-14點)的時候焊接,早、晚天氣較涼的時候禁止施焊。3)冬期鋼筋電弧焊接時,焊條選用韌性好的焊條,焊接后嚴禁立即接觸冰雪。4)雪天或施焊現場風速超過5.4m/s(三級風)時,應采取遮蔽措施。焊畢的接頭嚴禁立即接觸冰雪。當環境溫度低于-20時,不得進行施焊。5)鋼筋焊接場地,應搭設臨時設施進行遮擋,防止雨雪直接接觸剛焊接好的構件。6)張拉預應力鋼材時的溫度不宜低于零下15度,鋼筋25、的冷拉設備、預應力鋼材張拉設備以及儀表工作油液,應根據實際使用時的環境溫度選用,并應在使用時的環境溫度條件下進行配套校驗。7)鋼筋閃光對焊在室內進行,焊接時的環境溫度不宜低于O。鋼筋應提前運入車間,焊畢后鋼筋完全冷卻后運往室外。宜采用預熱閃光焊或閃光預熱閃光焊工藝。對熱影響區長度進行控制,熱影響區長度隨鋼筋級別、直徑的增加而適當增加。焊接參數的選擇與常溫相比,應符合下列要求:調伸長度增加10%-20%;變壓器級數降低一級或二級;燒化過程中期的速度適當減慢;預熱時的接觸壓力適當提高,預熱間歇時間適當增長。8)熱軋、級鋼筋接頭多層電弧焊施焊時,焊后采用”回火焊道焊法”,即最后回火焊道的長度比前層焊26、道在兩端各縮短46mm,以消除或減少前層焊道及過熱區的淬硬組織,改進接頭的性能。9)冬季進行氣壓焊,對鋼筋接頭采取預熱、保溫措施,以防冷脆或損傷鋼筋性能。2.鋼筋的存放鋼筋的存放要”下墊上蓋”,防治冰雪浸泡。5.4施工設備冬季防寒措施進入冬季后,盡可能將材料、設備移入室內存放,對體積較大設備可采取加蓋棚布的方法進行覆蓋,防止不必要的破壞。做好水箱、水泵、管道的保溫措施,防止凍壞。管道接口材料要有防凍性,接口處理要去霜、清污,管道試壓要在氣溫較高時進行,管道試壓完成后及時放空積水。鋼管焊接采取預熱措施,并盡可能在晴好的天氣作業。施工機械加強保養,勤檢查,多觀察,防止設備凍裂。機械設備低溫施工要防27、止水箱、水泵、管道積水凍害,未投入運行的設備要排空積水,設置標識,防止凍害。5.5冬季施工人員的防寒措施做好冬季施工人員的防寒保護工作。檢查職工住房及倉庫是否達到過冬條件,及時按照冬季施工保護措施施作過冬曖篷,準備好加溫及烤火器件。禁止用明火直接對設備進行加熱,禁止用明火取暖,防止發生火災。按勞保規定發放防寒手套、防寒服、防寒帽等。6.1.10冬季施工應急預案適時調整施工安排,主動回避風險。根據山東地區氣候規律安排施工,在工期計劃安排中充分考慮氣候影響的不利因素,留有因回避風險、采取應急措施而調整工期的余地。當預報近期有風雪降溫等惡劣天氣時,應進行調整,回避風險,根據險情預報合理安排生產計劃。28、冬季當氣溫急劇下降時對臨時道路采取防滑處理;對混凝土工程及時覆蓋并進行保溫養護,防止混凝土受凍;機械勤換水換油并采取其它防凍措施。冬春季防風減災應對措施:設置設備、設施的防滑移、防傾覆鎖定裝置,接到大風預報時,及時加固薄弱部位。大風開始襲擊時,立即停止高空、吊運、移梁等作業,必要時進行鎖定、錨固,防止機械設備傾翻、滑移事故的發生;立即切斷電源,防止電傷事故的發生。秋冬季防大霧應對措施:大霧天氣出現時停止起重作業、高空作業等危險性較大的施工;封閉道路并設立相關警示牌,在車輛確實需要經過時,安全部門要安排人員現場指揮車輛緩慢行駛。六.機械設備冬季防寒、防凍、防火、防滑工作措施1.在進入冬季前對所有29、機械設備做全面的維修和保養,做好油水管理工作,結合機械設備的換季保養,及時更換相應牌號的潤滑油;對使用防凍液的機械設備確保防凍液符合當地防凍要求;未使用防凍液的機械設備要采取相應的防凍措施(采取停機后排放冷卻水)。2.各種車輛使用的燃油,要根據環境溫度選擇相應的型號,冷車起步時,要先低速運行一段路程后再逐步提高車速。3.冬季車輛啟動發動機前,嚴禁用明火對既有燃油系統進行預熱,以防止發生火災。4.冰雪天行車,汽車要設置防滑鏈;司機在出車前檢查確認車輛的制動裝置是否達到良好狀態,不滿足要求時不得出車,遇有六級以上大風、大雪大霧不良氣候時停止運行。5.嚴格執行定機定人制度,機械保管人員要堅守崗位,看30、管好設備,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嚴格執行派車單作業票制度。七.冬季施工的安全防護措施1.對墩臺、步行板、架橋機組上、作業區橋梁上的積雪、薄冰應及時清除,并采取防滑措施(如鋪設草墊)。經常清掃上下橋的爬梯,以及橋面上的各工作面,防止積雪及結冰。2.上下橋面的人員應謹慎小心,防止滑倒。3.在橋面及墩身頂面及時加護欄桿,而且在欄桿上做好明顯的標志。墩臺上必須按規定安裝步行板、圍欄,已架梁上必要時設置安全網,并做好防滑措施。4.高空作業的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和安全帶,晚上作業時還要做好防凍措施。5.遇到雨雪天氣,橋面和爬梯結冰時不宜進行施工。6.防凍安全措施嚴禁使用明火取暖,并保證通風良好。對消防器具應定期31、進行全面檢查,做好保溫防凍措施。7.冬季用電安全措施對施工、生活用電定期進行全面檢查,加強用電管理,確保供電設備、線路的正常運行。施工配電盤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臨時電源只能從漏電保護器后接引。加強電動工具管理,嚴防電動工具受潮,雨雪天氣使用的電動工具,必須符合相應防護等級的安全技術要求。防止冬季電取暖觸電和引發火災。8.夜間施工安全措施夜間進行架梁施工時,必須配備足夠的照明,并有防寒、防滑措施。寒冷天氣高處作業,除應做好防寒、防凍、防滑措施外,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御寒勞動保護用品。墩臺必須及時鋪設牢固的步行板、圍欄、安全網或設置圍欄。9.冬季防火安全措施加強動火管理、及時清除火源周圍的易燃物,動火區布置一定數量的滅火器。在房間內避寒、取暖,避寒、取暖設施必須保證通風良好。10.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冬季施工時,嚴防麻痹大意,加強個人的自我防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