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嶺山大橋市政工程水上陸地鉆孔樁施工方案(2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58480
2022-08-29
27頁
3.73MB
1、技術標準和要求 鉆孔樁成樁檢測標準序 號項目允 許 偏 差1孔徑不小于設計孔徑2孔深不小于設計孔深3孔位中心偏差群樁:100mm;單排樁:50mm4傾 斜 度不大于1%5灌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設計要求鉆孔樁質量控制標準項次檢 查 項 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值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2樁 位(mm)群 樁100排 架 樁503傾 斜 度1%4沉淀厚度(mm)摩 擦 樁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支 承 樁5鋼筋骨架標高(mm)50 指導性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2011)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2、規程(JTJ07695)4、襄陽市董金新區起步區周邊市政工程第一標段蘇嶺山大橋市政工程兩階段施工圖設計二、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蘇嶺山大橋北起于規劃永安南路,自北向南布置,經規劃潘臺路、黃灣路、航空路、規劃路、唐白河、濱河路、含英路、欲義街后止于規劃金沙路,起訖點樁號為YK0+200YK2+145,主線全長1945m。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橋梁工程、管線綜合工程、交通工程、景觀綠化工程、照明工程等。其中主線橋起訖點樁號為K0+340.5K1+913.5,全長1573m,主橋為(70+240+70)m下承式鋼桁拱橋;Y1匝道長235.5m;A匝道長867.677m;B匝道長190.5m。路基長3、約0.7km,施工內容包括特殊路基處理、路堤及路塹施工;路面工程約2.6km,施工內容包括水泥穩定土底基層、基層和瀝青混凝土面層。圖1 項目地理位置圖2、施工內容主墩為 21、22#墩,承臺下接 12 根直徑 1.8 m 的樁基礎,樁間距 4.5 m。樁基單根長度 65m。過渡墩為 20、 23#墩,單個墩柱基礎均采用 2 根直徑 1.8 m 的樁,縱向 2 排布置,樁基單根長度 50m。主線引橋和匝道共有1.5m樁241根共長10435m;1.8m樁104根共長4940m。3、樁基工程量 數量橋段直徑1.5m直徑1.8mC30混凝土(m)一級鋼筋(kg)三級鋼筋(kg)根數(根)總長(m)根4、數(根)總長(m)主橋642800735057365471824北引橋934835127201037188262741544南引橋66273012780680658764480808A匝道5619788320430738981299297B匝道1861210811032976957Y1匝道82808320132611810101557合 計241104351044940312422655112171988注:北引橋單根樁長約50米,主橋單根樁長約60米,南引橋單根樁長約45米,匝道橋單根樁長約35米。4、地形、地貌場地屬漢江二級階地,場地地形較平坦,地面標高在54.767.8之間,相對高差約15、3.1m。橋位橫跨唐白河,河床開闊。5、水文情況唐白河徑流主要來自降水,徑流年內分配不均,洪水流量往往是枯水量的數千倍。每年5-10月為汛期,汛期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80%以上,7-9月出現洪水較多,11-次年2月為枯水期,唐河、白河年平均流量分別為53m3/s,72m3/s。崔家營樞紐建成前,唐白河枯季河道水深主要靠漢江回水來維持,洪水期易受漢江頂托倒灌,常有洪泛漬澇災害。2010年,崔家營樞紐建成蓄水,橋位河段成為常年庫區,河道穩定,水深增加,流速減小。庫區正常蓄水位62.73m,死水位62.23m,設計洪水位63.15m(5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64.25m,子堤標高68.1m。20156、年5月22日河道水位實測如下:水中墩水位實測表里程墩號實測水位標高62.8m水面高程水底高程水深(m)K1+06020#62.80360.9031.9K1+13021#62.81459.7143.1 K1+37022#62.82854.9287.9K1+44423#62.81357.9134.96、氣象情況襄陽屬于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氣候過渡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雨適中,雨熱同季等特點,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越的氣候條件,年平均無霜期為241天,年均降水量878.3毫米。區境內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987小時,年均氣溫15.1-16.8之間。氣候因素對擬建公路正常運營影響主要表7、現在洪水期導致的內澇。引起江河湖泊的水位升高,導致部分路段浸泡。在江漢等堤壩附近可能發生管涌等危害。7、地質條件根據勘探孔揭露,場地地層在鉆探深度范圍內按地層成因、巖性及力學性質可劃分為3大層:雜填土層; 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粉砂、圓礫、粉質粘土、粘土層; 第四系上更新統沖洪積粉質粘土、粘土及粉砂層。主線橋各墩地質層次如下:主墩地質情況表墩號樁長(m)雜填土粉質粘土粉砂圓礫粉質粘土圓礫粘土圓礫層累計厚度(m)0#3525.730.9354730.91#501.75.413.630.832.750.834.52#501.56.213.932.534.750.133.93#501.84.510.338、1.735.545.435.94#50251230.759385#501.65.910.22534.853306#550.83.811.234.23645.5427#551.34.69.831.332.350.844.28#5013.2855479#550.52.57.82930.35145.910#552.67.929.830.85046.111#550.52.58.526.431.25441.712#553.24.58.427355138.613#5538.62736.85036.614#401.610.829.3375221.515#60273134455016#6038.311.5189、.635.9525631.217#403.269.326.5344623.218#602.55.111.727.835.151.757.44119#60382734454520#404.522.431.344.226.621#454.821.428.944.65332.722#450.51421.94266.837.123#400.61824.551.633.524#451.2282431.55729.525#452.56.210.526.533532826#452.45.911.625.232.55526.127#3535.810.226.433.645.517.628#6538.79.7210、1.331.56045.129#653.56.51027.232.54449.730#452.95.211.225.434.451.424.831#402.571023.233.15120.132#402.47.48.521.133.25219.433#402.57.58.621.630.352.422.734#403.27.28.72731.75426.635#352.87.79.15242.98、交通、經濟水平狀況(1)南北兩岸均有道路連接,距本橋最近約300m為六兩河大橋,此橋屬危橋,限高3.3m,限重20噸,混凝土罐車及砂石料運輸車不能從該橋通行。20噸以上50噸以下車輛可由內環線襄州11、唐白河大橋繞行,北南兩岸可由航空路至內環線過唐白河大橋進入金沙路到工地,繞行距離9.8km。(2)南岸進場道路與金沙路及南岸大堤相接,北岸進場道路與航空路及鹿門大道相接。(3)橋梁北岸屬于襄州區,為襄陽市老城區,靠近襄陽東站,經濟水平較高。橋梁南岸屬于東津區,為襄陽市新區,居民較少,周邊基本為農田或在建的工程項目。9、工期計劃(1)主橋基礎施工:121天(2015年9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每個主墩配置2臺沖擊鉆機,每個邊墩配置2臺沖擊鉆機。(4)引橋及匝道樁基礎施工:249天(2015年9月1日-2016年5月7日Y1匝道樁基施工完成)。投入4臺旋挖鉆機,2臺從南岸引橋A匝道Y1匝12、道,2臺從北岸引橋B匝道施工。三、施工工藝插打橫向棧橋鋼管樁履帶吊就位插打上游平臺鋼樁焊接牛腿、安裝分配梁插打下游平臺鋼樁焊接牛腿、安裝分配梁安裝下游護筒導向架插打上游鋼護筒安裝上游護筒導向架插打下游側鋼護筒運樁就位龍門吊機拼裝施工上游側上鉆機鉆孔下游側上鉆機鉆孔圖3-1 主橋鉆孔平臺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樁位鋼護筒埋設、四周用粘土填實鋼護筒制造并倒用鉆機檢修鉆機安裝就位并固定泥漿池及 拌漿準備 鉆 孔測量孔深、檢孔清 孔測量控制材質檢驗、鋼筋籠制造,成品質量檢查鋼筋籠及聲測管安裝安裝水封構架及水封導管水封導管做拉力和水密實驗(二次清孔)檢查孔底沉淀并簽證灌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檢驗混凝土生產嚴13、格控制計量拔除護筒混凝土養護,清理場地清除浮漿,樁頭鑿毛圖3-2引橋及匝道鉆孔樁施工工藝流程圖四、施工工序1、主橋樁基施工(1)、主墩鉆孔平臺施工利用定位樁,樁頂分配梁和混凝土橋面板搭建鉆孔平臺。橫向支棧橋上布置龍門吊輔助下部結構施工。鉆孔平臺布置詳見圖4-1和圖4-2。 圖4-1 主墩鉆孔平臺布置圖圖4-2 主墩龍門吊機布置圖(2)搭建鉆孔平臺鉆孔平臺鋼管樁采用國標螺旋焊管,鋼管樁采用80t履帶吊“釣魚法”插打。鋼管樁插打就位后焊接平聯鋼管,使鉆孔平臺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抗扭能力。平臺縱橫梁采用型鋼。分配梁完成后,鋪設鋼橋面板即形成鉆孔平臺。橫向支棧橋的鋼管樁頂設型鋼分配梁,縱梁采用貝雷梁,布14、置80t龍門吊機的走行軌道。(3)鋼護筒制作與下沉鋼護筒采用Q235B板材卷制,在工廠內分節制造。護筒焊縫應達到一級質量標準。 圖4-3 螺栓調節器示意圖 圖4-4 縱縫調節示意圖圖4-5 鋼護筒節段總裝配圖鋼護筒插打采用DZ180型液壓震動打樁機插打,安裝起吊由80t龍門吊機負責,80t履帶吊配合。圖4-6 插打鋼護筒施工實例 圖4-7 液壓振動打樁機(4)主墩、邊墩鉆孔樁施工鉆機選型及機具配備每個主墩配置6臺20型旋轉鉆機,每個邊墩配置2臺20型旋轉鉆機進行鉆孔施工。泥漿制備及循環系統制漿采用優質膨潤土,將膨潤土、水、純堿按比例制成漿。采用先進的泥漿處理器進行泥漿循環。凈化時排出的鉆渣通過15、溜槽或皮帶運輸機排放到指定的運渣船舶上。圖4-8 泥漿循環系統示意圖鉆孔過程產生的廢漿經泥漿循環后再利用,多余的泥漿和渣土運離施工區域。泥漿和渣土的運輸必須及時可靠,以不影響施工。泥漿和渣土嚴禁亂排亂倒。(5)成孔工藝鉆機安裝及校核鉆機就位、找平,測量檢查后,將其與平臺(主墩)進行限位。鉆進成孔開鉆順序統籌安排,相鄰兩孔不同時鉆孔,澆筑混凝土完成24h或混凝土樁的強度達到5MPa后,相鄰孔才能開始鉆孔。鉆孔過程中堅持每班檢查鉆機偏位以保證成孔垂直度和孔形。鉆機在不同的地層中應選擇不同的鉆壓和鉆進速度。正常鉆進時,應參考地質資料掌握土層變化情況,及時撈取鉆渣取樣,判斷土層,做好鉆孔記錄并繪制地質16、剖面圖,根據核對判定的土層及時調整泥漿指標值,保證成孔質量。第一次清孔表4-9 清孔后孔內泥漿指標參數項目名稱PH值比重(g/cm3)粘度(pa.s)膠體率(%)失水率(ml/30min)含砂率(%)指 標8101.031.10172098%以上202護筒內壁清理其目的為使樁身混凝土與護筒直接接觸并保證樁身的有效直徑。(6)成樁施工鋼筋籠制安圖4-10 鋼筋籠長線法制作圖片鋼筋籠在采用長線法使用滾焊機制作。主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斷面滿足規范要求。成品鋼筋籠分節、分類編號,通過平板車運至現場。圖4-11 鋼筋籠懸掛環圖 圖4-12 鋼筋籠豎向定位圖片二次清孔清除孔底沉渣,調整泥漿性能指標達到灌注17、水下混凝土時所需條件。混凝土灌注采用導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由混凝土置換出來的孔內泥漿經連通管流入待鉆孔鋼護筒內,含有水泥漿的廢漿不能回收再利用,用砂石泵抽至艙駁或泥漿車內,將廢漿排放到泥漿處理場內進行處理。圖4-13 水下混凝土初灌 圖4-14水下混凝土灌注中2、引橋及匝道橋樁基施工(1)、樁位測放測量橋位,放出樁位中心,準確測量各樁位的中心和護筒頂高程,并在護筒上做好標記。施工時要在平整好的場地上做出樁位標記,用長木樁定位。(2)、埋設護筒鋼護筒制作要求不易變形、不漏水、裝卸方便。鋼護筒內徑比樁徑大0.20.4m。筑島處鋼護筒采用挖坑埋設法,鋼護筒底部和四周分層夯填密實的粘土。水中鋼護筒設置18、需利用吊機輔助插打鋼護筒。水中鋼護筒插打時要嚴格注意平面位置、豎向傾斜和兩節護筒的連接質量均要符合規范要求。(3)、鉆機就位及鉆孔順序安排、鉆機就位旋挖鉆機在鋼護筒沉埋、插打和鉆機軌道鋪設完成后,采用吊機輔助鉆機組裝就位,并使其底座平穩、水平、鉆架豎直,且保持鉆機頂部的滑輪槽、鉆頭、樁位中心在一鉛垂線上,以保證鉆孔垂直度。旋挖鉆機自行履帶移位,在旋挖鉆機行進到樁位處時,將鉆桿調整豎直就位并鎖定,調好鉆桿的垂直度,為確保鉆頭軸線與樁位中軸線重合,采取用全站儀進行對中觀測和豎直度校正。、鉆孔順序安排在鉆孔樁施工時,同一墩位樁基施工應避免兩部鉆機在相鄰孔位同時操作,每部鉆機完成鉆孔后要隔一個孔就位。19、鉆孔順序安排的原則是:相鄰孔位不得同時鉆進;鉆機移位幅度不大。既要保證下一個樁孔的施工不影響上一個樁孔,又要使鉆機的移動距離不要過遠和相互干擾。(4)、鉆孔、準備好以上工作后,請監理工程師現場檢查,認為組織工作到位了,可以開鉆時,鉆機才可以鉆進施工。、選擇施工經驗豐富的同志擔任機班長,負責成孔鉆進設備的操作,并對機長進行鉆進注意事項交底,強調機長對地質狀況進行掌握,要求將地質剖面圖和柱狀圖懸掛在操作室,掌握每根樁的地質情況,以應對在那個地層需要慢鉆,及時處理鉆進過程中的問題。、開鉆時應慢速鉆進,待導向部位或鉆頭全部進入地層后,方可加速鉆進。但是對于加夾層(粉砂層)鉆進時,需要調整泥漿比重到1.20、2左右,并且采取慢速鉆進的方法進行施工。、旋挖機鉆進過程中,鉆桿要保持垂直狀態,嚴格控制垂直度在規范允許范圍之內。、鉆機鉆進過程中應采用減壓鉆進,即鉆機的主吊鉤始終要承受的鉆壓不超過鉆具重力之和(扣除浮力)的80。、操作的機班長要掌握地質資料,根據實測深度并對照地層埋深,判斷鉆進進度,在地層變化處附近,撈取鉆渣樣品與地質資料核實,以精確控制換層時的鉆進參數,確保成孔質量。、合理控制起鉆和下鉆時速度,避免激動壓力和抽吸力對孔壁的影響。、做好鉆孔施工記錄,記錄必須與實際工序同步,真實、齊全、整潔。孔深、鉆速、換層特別是持力層應記錄清楚。(5)、成孔檢測及清孔、鉆孔達到設計標高后,對孔深、孔徑進行檢21、查,符合規范要求后方可清孔,準備下鋼筋籠。孔深采用測繩進行測量,測繩必須經常進行校正、修訂,以保證測量準確。孔徑采取下探孔器的方法進行檢查(探孔器直徑為鋼筋籠直徑+100mm),探孔器必須有足夠的長度和重量,以確保探孔器的順利下放,成孔深度和孔徑不小于設計值。泥漿比重、含砂率及粘度由試驗人員在現場進行測定,相對密度為1.031.10,含砂率小于2%,黏度為1720Pa,以上均符合要求后,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才允許鉆機移位,并準備清孔、下鋼筋籠。、清孔可采用抽漿方法,在清孔排渣時,必須保證孔內水頭高度,防止塌孔。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合格后在孔底提出泥漿式樣進行性能指標試驗,22、試驗結果必須符合相關技術標準要求。 鉆孔樁成樁檢測標準序 號項目允 許 偏 差1孔徑不小于設計孔徑2孔深不小于設計孔深3孔位中心偏差群樁:100mm;單排樁:50mm4傾 斜 度不大于1%5灌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設計要求(6)、鋼筋籠制作、安裝、鋼筋籠所用鋼筋規格、材質及各項性能指標均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并有出廠證明或檢驗報告單。現場施焊的焊縫應按規范要求以抽檢試驗。、設專用胎架和施工平臺,采用先進的滾焊機,按照設計圖紙編制鋼筋籠分節圖進行分段制作。單根鋼筋籠分節進行加工,單節長度為9m。、鋼筋加工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執行,主筋在制作前必須整直,整直后鋼筋彎曲度應不大23、于長度的1%,并不得有局部彎折。主筋一般應盡量用整根鋼筋,分段后的鋼筋籠主筋接頭應互相錯開,接頭長度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配置在接頭長度內的受力鋼筋,其接頭截面積占總截面積百分率小于50%(接頭長度為35d)。、成型鋼筋籠吊放、運輸、安裝,應采取預防變形措施,不得產生運輸變形。為防止鋼筋籠在吊裝、運輸、安裝過程中變形,對鋼筋籠加強筋處進行交叉加固,加固方式采取在鋼筋籠內加十字撐的方式,并焊接牢固,當鋼筋籠安裝就位后將其拆除。鋼筋籠分節起吊連接時,采用25t或35t汽車吊機大小鉤配合起吊,并將吊點處加固并起吊,以防止鋼筋籠變形。、按順序逐節垂直下放鋼筋籠,節段間在孔口采用機械連接,上下節24、鋼筋籠各主筋應對準校正。下鋼筋籠時間要盡量縮短,40m以下的鋼筋籠擬在鋼筋加工場制安完成后分成兩節入孔,40m以上的鋼筋籠分成三節入孔。下入鋼筋籠時,同時下入3根聲測管,每隔5m用5號鐵絲將聲測管綁扎在主筋上及在加強鋼筋上焊鋼筋環固定。、樁基檢測聲測管采用573mm鋼管。聲測管分節綁扎在鋼筋籠上時,必須將分節聲測管焊接牢固,焊縫牢固、飽滿,確保聲測管不漏水、不泌水。將聲測管內部灌水后,將底部及上部用薄鋼板焊堵,以防止鉆孔泥漿或混凝土砂漿進入聲測管而影響樁基檢測。聲測管焊接時,必須采用小焊條,防止將聲測管焊破,導致聲測管內漏水。鋼筋采用對稱施焊,按圖紙加補完整螺旋筋,并每隔2米在同一截面上按9025、度對稱安置4個鋼筋保護筋。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合格后,方可下入。、鋼筋籠起吊時,吊點應拴牢并布置合理,使籠子吊起后處于自然鉛垂狀態,并無明顯變形,下吊鋼筋籠骨架過程中,不要碰撞孔壁,要采取措施讓其沿孔中心垂直插入。在鋼筋籠外側焊設計圖紙上的定位鋼筋,以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吊放鋼筋骨架入樁孔時,均勻下落,保證鋼筋籠居中。鋼筋籠下到標高后,要檢查鋼筋籠頂部的中心偏差,使之5cm,待全部入孔經確認符合要求后,將鋼筋籠進行固定,避免下跑和灌注混凝土時上浮。、鋼筋骨架制安精度要求見下表:鉆孔樁鋼筋骨架制作安裝標準序 號項目允 許 偏 差1鋼筋骨架在承臺內埋置長度100mm2鋼筋骨架直徑20mm3鋼筋間距0.526、d(d為鋼筋直徑)4加勁筋間距20mm5箍筋間距或螺距20mm6鋼筋骨架垂直線1%(7)、下導管、二次清孔、下導管混凝土灌注導管采用325mm的快速卡口垂直提升導管。導管使用前進行試拼、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長度測量、標碼等工作,進行水密試驗的試壓壓力不應小于6kg/cm2。導管內壁應光滑平順,連接緊直,使用一段時間后,應檢查其水密性。導管下孔時,必須加密封圈并抹黃油,保證密封,孔內導管必須丈量準確,滿足孔深要求,下端出口處應距孔底2040cm。吊裝時,導管位于井孔中央,避免掛碰鋼筋籠,并在灌注前進行升降試驗。堅持實行導管使用的檢查鑒證制度。提升導管時要掌握每次的提升高度,保證埋入深度26m27、,以免混凝土“洗澡”。卸下的導管要及時沖刷干凈,絕不允許在連接處和絲扣處有水泥砂漿殘留,并按一定編號放置。、二次清孔導管就位后,立即進行第二次清孔,清孔采取氣舉反循環進行清孔,清孔后沉渣必須小于100mm才允許灌注混凝土。清孔時要適當轉動和升降導管,以利于孔底邊部鉆渣清出,并注意空壓機的送氣量,以滿足清出沉渣的要求。取泥漿樣測試合格,并經監理共同檢測孔底沉渣達標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檢查成孔合格后應在30min內澆注混凝土。若超過30min,灌注混凝土前應重新測定孔底沉淤厚度。(8)、水下混凝土澆筑水下砼工程一般采用直升導管法施工。用直升導管法灌注水下砼時,砼拌和物是通過導管下口,進入到初期28、灌注的砼(作為隔水層)下面,頂托著初期灌注的砼及其上面的泥漿或水上升。為使灌注工作順利進行,應盡量縮短灌注時間,堅持連續作業,使灌注工作在首批砼初凝以前的時間內完成。、灌注機具設備的準備導管:導管是灌注水下砼的重要工具,用鋼板卷制焊成或采用無縫鋼管制成。其直徑按樁長、樁徑和每小時通過的砼數量決定,可按下表選用。導管直徑表導管直徑(mm)通過砼數量(m3/h)樁徑(m)200100.61.2280171.02.2導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個時期后,除應對其規格、質量和拼接構造進行認真地檢查外,還需做拼接、承壓、水密試驗。水密試驗時水的壓力不小于井孔內水深1.3倍的壓力,進行承壓試驗時的水壓力不應小于導29、管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內壓力Pmax。試驗方法是把拼裝好的導管先注滿水,兩端封閉,一端焊風管接頭,輸入計算的風壓力,經過15min不漏水即為合格。導管可在鉆孔旁預先分段拼裝,在吊放時再逐段拼裝。分段拼裝時應仔細檢查,變形和磨損嚴重的不得使用,導管內壁和法蘭盤表面如粘附有灰漿和泥砂應擦拭干凈。漏斗、儲料斗漏斗:導管頂部應設置漏斗,其上設溜槽、儲料斗和工作平臺。儲料斗:它的作用是儲放灌注首批砼必需的儲量。漏斗和儲料斗的容量(即首批砼儲備量)應使首批灌注下去的砼能滿足導管初次H2埋置深度的需要。鉆孔灌注樁漏斗和儲料斗最小容量可用下式計算:所需混凝土數量可參考公式: V(H1+H2) +h1式中:V首斗30、混凝土方量(m3); D樁孔直徑(m); H1樁孔底至導管底端間距,一般為0.4m;H2初次導管埋深m,取1.0m; d導管內徑m; H灌注混凝土時孔深度m; h1樁孔內混凝土達到埋置深度H2時導管內部混凝土柱平衡導管外;、砼的運輸、提升和導管的升降 砼的運輸:砼的運輸時間和距離應盡量縮短,以迅速不間斷為原則,防止在運輸中產生離析,用砼攪拌車和砼輸送泵或泵車輸送。砼的提升:在需要的時候用汽車吊機提升。導管的提升:導管的吊掛和升降,用倒鏈和汽車吊機,需保證導管升降高度準確。起重能力應與導管全部砼時的重力相適應。隔水栓(球栓)、閥門:首批砼灌注數量較大,需在漏斗下口設置栓、閥,以儲存砼拌和物,待漏31、斗和儲料斗內儲量夠了,才開啟栓、閥使首批砼在很短時間內一次降落到導管底。(9)、混凝土的供應混凝土由現場混凝土拌和站集中生產供應,攪拌站占地面積12000m2,站內設置2120m3/h保證混凝土供應能力滿足施工要求,砼拌合站用混凝土運輸車運送到施工地點。配備1臺60m3/h砼泵車和58臺混凝土罐車運輸,以保證灌注的連續性;灌注時檢查其均勻性和塌落度等,塌落度控制在1822cm,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10)、混凝土的灌注混凝土通過輸送泵輸送到作業地點后,用吊機配合灌注。為了保證混凝土灌注順利進行,施工中作好下列工作:、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復測孔底沉淀物厚度,如不能滿足要求,則要利用導管按反循環32、法進行二次清孔。、砍球前準備足夠的混凝土儲備量,保證砍球后導管的埋置深度大于1m以上。、砍球前,導管距孔底的高度適當,一般取2040cm。、灌注過程中,注意觀察導管內混凝土面下降和孔內水位升降情況,及時測量孔內混凝土面高度。、導管埋置深度適當,保證埋置深度不大于6m ,且不小于2m。導管提升緩慢,不掛鋼筋籠。、混凝土灌注到達鋼筋籠底部以下約1m時,適當放慢灌注速度,減小混凝土的沖擊力,防止鋼筋籠上浮。當混凝土上升到鋼筋籠底部以上4m左右時,提升導管,使其底口高于鋼筋籠底部2m以上,可恢復正常灌注速度。、在灌注過程中,要防止混凝土從漏斗內溢出或從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測量不準確,并注意觀察管內混凝土33、下降和孔內返漿情況,及時測量孔內混凝土面高度,正確指揮導管的提升和拆除,保持導管的合理埋深。測量孔內混凝土面的次數不少于導管節數,并每次起升導管前,測量一次孔內混凝土面高度,特殊情況下增加測量次數,正確分析和判斷孔內情況,并作好記錄。、導管提升時,保持導管垂直和導管居中,逐步提升,避免導管與鋼筋籠相掛。拆除導管時,動作要快,拆下的導管及時沖洗干凈,并堆放整齊。灌注過程中,混凝土緩緩灌入導管,防止堵管和影響混凝土質量。灌注結束拔最后一節導管時,速度要慢,防止沉碴擠入形成夾心。、灌注作業連續進行,不隨意中途停頓,保證整樁在混凝土初凝期內灌注完成。實際灌注的樁頂標高比設計標高高出0.51.0m,此部34、分混凝土在承臺施工前鑿除,但鑿除時須防止損毀樁身。鉆孔樁質量控制標準見下表:鉆孔灌注樁實測項目項次檢 查 項 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值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2樁 位(mm)群 樁100排 架 樁503傾 斜 度1%4沉淀厚度(mm)摩 擦 樁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支 承 樁5鋼筋骨架標高(mm)50五、安全質量控制措施1、鉆孔灌注樁施工的注意事項(1)、鉆孔前熟悉圖紙,弄清地質情況,根據地質情況確定鉆孔的方案方法,對于地質結構為砂層的地層,施工時一定要調整泥漿比重,盡量保證在1.20左右,以使泥漿護壁可以起到保護孔壁的作用。(2)、鉆孔前檢查確認孔位地下是否有管線,光纜或其他物體。(335、)、樁軸線的控制:鉆機就位施鉆時,將鉆機底盤調成水平狀態,開第一鉆時,小心使錐尖對準設計中心,蓋上封口板,卡上推鉗,試轉數圈,用全站儀監控鉆桿垂直度,滿足要求后,正式開鉆,鉆進過程中,隨時有全站儀監控,保證傾斜度1/100。(4)、碰到巖層無法鉆進時,需要更換為回旋鉆機或沖孔鉆機進行施工。在開孔前就配備回旋鉆機或沖孔鉆機以備急用,以縮短鉆孔的停放時間,避免坍孔或縮孔情況發生。(5)、旋挖鉆機在鉆進過程中,需要加長鉆桿或依據地層更換鉆頭,在此間歇時間內,需要特別注意孔內情況,以防孔內坍孔。(6)、在鉆孔時,鉆機必須配置兩套鉆頭以備更換,在鉆進至粉砂層或砂層時,需要特別注意泥漿比重、孔內外水頭差等36、,確保鉆進安全、有效的進行。(7)、在樁基施工時,第一根樁基和第二根計劃開鉆的樁基要錯開,需要跳開相鄰樁位的樁基,待對角方向的樁基完畢后才開始施工相鄰位置的樁基。(8)、在終孔和清孔后,應對成孔的孔位、孔深、孔形、孔徑、垂直度、泥漿比重、孔底沉淀厚度等進行檢驗,要求滿足設計規定。(9)、在樁基灌注過程中,必須配備一臺砂石泵,如由于灌注過程中發生堵管、氣阻或導管提離混凝土面,立即用砂石泵抽出已灌注混凝土,重新清孔后再進行灌注。(10)、對混凝土的強度、級配、坍落度及混凝土的流動性進行檢查。混凝土拌合物應有良好的和易性,在運輸和灌注過程中應無顯著離析、泌水現象,混凝土保證有足夠的初凝時間。灌注時應37、保持足夠的流動性,其坍落度宜為180200mm。混凝土拌和物中宜摻用外加劑、粉煤灰等材料;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應連續灌注。(11)、必須對每根樁做好相應的施工記錄,并按規定留取混凝土試驗件,做出試壓結果。將上述資料整理好,提交有關部門檢查、驗收。(12)、在所有的鉆孔灌注樁完成以后,必須對施工場地進行清理,所有的鉆渣和泥漿必須清理干凈。2、鉆孔及水下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異常事故及處理辦法(1)、坍孔原因分析:護筒埋置過淺,周圍封填不密漏水;操作不當,如提升鉆頭或掏渣筒傾倒,或放鋼筋骨架時碰撞孔壁;泥漿稠度小,起不到護壁作用;泥漿水位高度不夠,對孔壁壓力小;向孔內加水時流速過大,直接沖刷孔38、壁;在松軟砂層中鉆進,進尺太快。預防及處理措施:坍孔部位不深時,可改用深埋護筒,將護筒周圍回填土,夯實,重新鉆孔;輕度坍孔,可加大泥漿相對密度和提高水位;嚴重坍孔,用粘土泥膏投入,待孔壁穩定后采用低速鉆進;汛期水位變化過大時,應采取升高護筒,增加水頭或用虹吸管等措施保證水頭相對穩定;提升鉆頭,下放鋼筋管架應保持垂直,盡量不要碰撞孔壁;在松軟砂層鉆進時,應控制進尺速度,并用較好泥漿護壁。(2)、鉆孔偏斜原因分析:樁架不穩、鉆桿導架不垂直,鉆機磨耗,部件松動;土層軟硬不勻,致使鉆頭受力不均;鉆孔中遇有較大孤石、探頭石;擴孔較大處,鉆頭擺動偏向一方;鉆桿彎曲,接頭不正。預防及處理措施:檢查、糾正樁架39、,使之垂直安置穩固,并對導架進行水平與垂直校正和對鉆孔設備加以檢修;偏斜過大時,填入土石(砂或礫石)重新鉆進,控制鉆速;如有探頭石,宜用用沖孔機低速將石打碎,傾斜基巖時,可用混凝土填平,待其凝固后再鉆。(3)、擴孔及縮孔原因分析:擴孔是因孔壁坍塌或鉆機擺過大所致;縮孔原因是鉆錐磨損過甚,焊補不及時或因地層中有軟塑土,遇水膨脹后使孔徑縮小。預防及處理措施:注意采取防止坍孔和防止鉆錐擺過大的措施;注意及時焊補鉆錐,并在軟塑地層采用失水率小的優質泥漿護壁;已發生縮孔時,宜在該處用鉆錐上下反復掃孔以擴大孔徑。(4)、沉碴厚度超標原因分析:清孔泥漿含砂率大、膠體率太小、比重過大。預防及處理措施:控制清孔40、后泥漿比重小于1.20,保證泥漿的粘度、含沙量、膠體率等滿足規范要求,并進行二次清孔,直到滿足設計要求。(5)、水下混凝土灌注時導管進水原因分析:首批混凝土儲量不足,或導管底口距孔底間距過大,混凝土下落后不能埋住導管底口以致泥水從底口進入。預防及處理措施:將導管和鋼筋籠提出,將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合物用空氣吸泥機或抓斗清除,重新灌注。(6)、導管卡管原因分析:初灌時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本身的原因如坍落度過小、流動性差、粗骨料過大、拌合物不均勻產生離析、導管接縫處漏水、大雨中運混凝土未加遮蓋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漿被沖走,粗骨料集中造成堵塞;機械發生故障和其他原因使混凝土在導管內停留時間過長,或灌注時間持續過長,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經初凝,增大了管內混凝土的下落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內。預防及處理措施:準備備用機械、摻入緩凝劑,做好配合比,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拔管、吸渣重灌。(7)、鋼筋籠上浮原因分析:導管埋深控制不好。固定鋼筋籠的撐桿剛度不夠。預防及處理措施:控制導管底口的位置及埋深,在混凝土接近鋼筋籠底口時,加大導管埋深,并減緩灌注過程;加強撐桿,增加鋼管支撐。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7
8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