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內外急診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及流程(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6536
2022-08-31
14頁
27.04KB
1、院內外急診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及流程目錄1、 門急診心源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 成批傷員收治應急預案 3、 意外傷害事件應急預案 4、 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預案 5、 傳染病爆發流行應急預案 6、 突發停電事件應急預案 7、 突發停水事件應急預案 8、 尋釁滋事應急預案 9、 患者發生患者跌倒的應急預案門急診心源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 IV級 藍色預警)一、 總則 1、心源性突發事件是指患者候診或就診過程中突然發生的、危及或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心源性疾病事件。2、心源性突發事件主要包括心臟驟停、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左心衰等。3、當發生上述突發事件時,門診部工作人員必須于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處理。4、門診2、部主任應根據事件的性質、涉及的學科及人員數量、所需調用的急救設備、藥品及醫療器械等情況向主管院長匯報,并建議啟動應急預案。 二、 人員準備 1、 在門診出診的醫生及后勤、安全保障部門的負責人、科長應保證通訊暢通,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 2、門診部即刻組成急救小組,組長為接診的最高職稱醫師。 3、門診部與醫院相關部門(臨床科室、心電圖室、放射科、藥劑科、檢驗科、門衛等)主任,負責將應急預案灌輸到本科室每一位醫師、技師、護士及員工,并定期進行演練。 三、報告制度 1、第一時間接診的醫生一旦發現有突發事件發生,第一時間必須立即據實向在場上級醫師報告,不得隱瞞、緩報,報告內容主要是突發疾病患者的基本狀3、況及初步印象。 2、門診醫生及時向分管院長報告。 四、應急預案 1、主要責任科室 門診、各臨床科室及輔助科室(心電圖室、放射科、藥劑科、檢驗科等)及安全、后勤保障部門、門衛等。 2、各責任科室應定期組織全體人員進行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及演練,并儲備一定數量的搶救藥品、醫用耗材、器械及設備。 3、“第一目擊”者,在求助其他人員如:醫師接診后應立即報告辦公室(內部電話:8051),報告的同時應即刻給予患者處理,為組織搶救爭取寶貴的時間。 五、門診科長、護士長作為總協調員,依據患者的情況,應即刻組織以門診醫師(當日門診出診)為主的急救小組開展搶救工作。任何科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參加救治工作,4、且門診醫師為救治工作的主診醫師,護士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密切配合開展救治工作。1、心臟驟停處理 (1)立即奔赴患者身邊,囑旁人呼叫醫生; (2)置患者于就地平臥位; (3)立即予胸外按壓或必要時配合醫師給予患者體外除顫; (4)緊急建立靜脈通道; (5)吸氧; (6)監測血壓、心率、呼吸,遵囑予相關藥物應用,并做好記錄; (7)復蘇成功的患者,應緊急于擔架或平車,在醫師的陪同下,護送至急診科,行進一步急救,并進行交班; (8)緊急情況應電話聯系縣急救中心(120),攜搶救物品及藥品護送患者轉縣人民醫院急救。 2、急性心肌梗塞處理 (1)心電圖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指導患者就地休息或臥于診療床上,5、避免走動,同時通知醫生; (2)吸氧; (3)遵囑建立靜脈通道,酌情藥物應用; (4)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保持患者的情緒穩定,必要時予鎮靜劑應用; (5)在醫師的陪同下,擔架或平車護送患者至CCU病房或急診科,途中備有搶救藥品。 3、急性左心衰處理 (1)立即置患者于端坐,雙腿下垂位,以減輕靜脈回心血量,同時呼叫醫生; (2)吸氧,氧流量681/S,必要時酒精濕化(3040%); (3)緊急建立靜脈通路; (4)遵囑予強心、利尿、平喘、鎮靜等對癥處理; (5)四肢輪流結扎止血帶以降低心臟前負荷; (6)心理安慰,提供情感支持; (7)本院無法檢查和醫治,呼叫120轉至上級醫院。 成批6、傷員收治應急預案 (III級 黃色預警)1、 門診遇有成批傷員來院時,應立即通知院急診搶救領導組或總值班。 2、院急診搶救領導組、總值班接到通知后立即啟動院內應急預案。 3、 院急診搶救領導小組、總值班緊急通知相關科室準備好床位。4、 通知相關科室做好準備。 5、 內科系統疾患,由內科醫生安排治療。 6、 外科系統疾患,由外科醫生安排治療。 7、 領導組安排醫療救治組成員參加全程救治。 8、 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全院醫護人員投入緊急院內救治工作,發揚團結協作精神,不計較個人得失。 9、 后勤部應服從領導小組的安排,做好各項物資準備工作。10、 本院無法檢查和醫治,呼叫120轉至上級醫院。 意外傷害7、事件應急預案(IV級 藍色預警)1、 臨床工作中發現病員出現意外傷害(如墜床、燙傷、自殺)事件時,值班人員立即進行搶救,并報告主任同時報總值班啟動院內應急預案。 2、 根據事態的大小,值班醫生立即做出判斷,一般性事件值班醫生可請相關科室會診解決,必要時由院應急領導辦公室或總值班安排應急救治組協助救治。 3、 特殊情況,如自殺等事件,值班醫生除緊急搶救外,應由其他醫護人員并通知保衛科,保護好現場,值班人員要協助公安人員調查取證,并做好家屬的安撫工作。 4、 在規定時間6小時內做好搶救記錄。5、 本院無法檢查和醫治,呼叫120轉至上級醫院。 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預案(II級 橙色預警)1、 院方接到縣8、衛計委食物中毒應急指令時,立即啟動院內應急預案。 2、 院急救領導小組會同辦公室、總值班緊急集結備好急救物品及器材。 3、 一般性食物中毒事件,由呼叫120前往事發地點現場救治,并轉移部分輕癥患者回院進行院內救治,封存引起中毒的食品、飲料、水樣,送檢。 4、 領導小組安排院內相關科室,備好床位、急救物品、器材等。 5、 遇因飲用水污染引發食物中毒時,立即封存水源并在第一時間上報縣衛生局應急辦,并努力盡快查明原因,阻止事態的進一步發展。 6、 安排急救專家組成員在醫院參加院內急救。7、 本院無法檢查和醫治,呼叫120轉至上級醫院。傳染病爆發流行應急預案(I 級 紅色預警)1、 院方接到傳染病爆發9、流行應急救治指令時,立即啟動院內急救應急預案。 2、 院領導指示辦公室會同院總值班緊急集結應急領導小組及應急分隊集結,備好急救物品,特別強調防護用品。 3、 快速判斷傳染病的類型,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上報有關領導部門。 4、 領導小組安排做好床位、急救用品、器材、房間的準備工作。 5、 確保參與應急處理人員的安全。針對不同的突發性傳染病,特別是一些重大突發性傳染病,應急處理人員還應采取特殊的防護措施,避免接觸傳染。 6、 領導組安排院急救專家組成員參加院內急救,并組織相關人員會診,努力提高院內救治的水平。 7、 本院無法檢查和醫治,轉至相關醫院。 突發停電事件應急預案(I10、V級 藍色預警)1、 臨床工作中突然出現停電事件,立即通知辦公室、總值班(內部電話:8051)啟動應急預案。 2、 值班人員備好手電、應急燈,加強病房巡視,安撫患者,注意防火、防盜。 3、 與患者連接的搶救設備,如監護儀等立即按程序關機,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 4、 應急辦接到報告后和后勤科查明原因,以最短時間恢復供電。 5、 如遇不可抗拒因素,如大地震、火災、突發洪災、火災,比照本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執行。 突發停水事件應急預案 (IV級 藍色預警)1、 臨床工作中突然出現停水事件,立即通知辦公室、總值班(內部電話:8051)啟動應急預案。 2、 后勤人員檢查供水管道,組織搶修。 3、 因供水部11、門原因停水,應盡快組織調撥、運水。 4、 應充分備足患者的飲用水及生活用水。 5、 備足消毒、洗手用水 尋釁滋事應急預案(IV級 藍色預警)1、 門診、病房工作人員遭遇尋性滋事人員,要沉著應對,耐心勸解; 2、 通知門衛、總值班; 3、 采取保護性措施,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4、 等待門衛人員到來; 5、 盡快恢復門診正常秩序,保證醫療安全。 患者發生患者跌倒的應急預案(IV級 藍色預警)1、 患者不慎跌倒。2、 立即通知醫生同時觀察患者的神志、病情。3、 醫生檢查后根據情況搬動患者。 4、 進行必要的檢查(如拍X光片)。 5、 及時做好相應的治療和處理。 6、 入住相應的科室或離院。7、 本院無法檢查和醫治,呼叫120轉至上級醫院。院內外急診突發事件處理流程院內、外急診突發事件急救信息 白天:院辦、醫務科、院領導夜間:急診科、總值班 電話聯系領導小組成員及相關醫務人員迅速到院到崗 成立臨時應急指揮中心發出指令 啟動相關應急預案 視情況向上級衛生 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各小組執行指令,實施各自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