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車間硫酸泄露應急預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67688
2022-09-01
17頁
61.50KB
1、硫酸泄露應急預案一目的為了預防、控制和處理硫酸泄漏事故,快速、有序、高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減輕環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財產損失,迅速恢復正常的生產,制定本預案。二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公司充電車間的硫酸泄露三 工作原則事故應急處置堅持如下原則:1) 以人為本,最大限度保證企業員工和群眾生命安全。2) 先搶救人員、控制險情,再消除污染、搶救設備。四 硫酸的危險性分析1、分子式:H2SO4。2、分子量:98.08。3、CAS號:7664939。4、熔點():10.5。5、沸點():330.0。6、相對密度(水=1):1.83。7、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4。8、飽和蒸2、氣壓(kPa):0.13(145.8) 。9、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無資料。10、燃燒熱:無意義。11、臨界溫度():無資料。12、臨界壓力:無資料。13、閃點():無意義。14、引燃溫度():無意義。15、爆炸上限%(V/V): 無意義。16、爆炸下限%(V/V): 無意義。17、溶解性:與水混溶。18、穩定性:穩定19、禁配物:堿類、堿金屬、水、強還原劑、易燃或可燃物。20、避免接觸的條件:潮濕空氣 21、聚合危害:不能發生22、分解產物: 不分解23、急性毒性:LD50:2140 mg/kg(大鼠經口);LC50:510mg/m3,2小時(大鼠吸入);320mg/m3,2小時(小鼠吸3、入)24、亞急性和慢性毒性:無資料 25、刺激性: 1380g ,重度刺激。26、致酸性:無資料27、致突變性:無資料28、致畸性:無資料29、致癌性:無資料30、生態毒理毒性:無資料31、生物降解性: 無資料32、非生物降解性:無資料33、其它有害作用:無。34、主要用途:蓄電池電解液。35、外觀與性狀:純品為無色透明油狀液體,無臭。36、危險性類別:第8.1類酸性腐蝕品。37、危險貨物編號: 81007 38、UN編號: 183039、包裝標志: 腐蝕品40、包裝類別: I類包裝41、包裝方法: 罐裝42、運輸注意事項: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4、落、不損壞。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還原劑、堿類、堿金屬、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處理設備。運輸時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43、廢棄物性質:危險廢物44、廢棄處置方法:送湖州市工業和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有限公司45、廢棄注意事項:注意防止發生環境污染。46、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皮膚接觸47、健康危害: 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蒸氣或霧可引起結膜炎、結膜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燒傷以致潰瘍形成;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腎損害、休克等。皮膚灼傷輕者出現紅斑、重者形5、成潰瘍,愈后癍痕收縮影響功能。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響:牙齒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硬化。 48、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關注對水體的污染。49、燃爆危險: 本品助燃,與可燃物接觸會引起燃燒。50、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眼睛接觸: 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 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51、危險特性:助燃。遇水大量放熱, 可發生沸濺。與易燃物(如6、苯)和可燃物(如糖、纖維素等)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遇電石、高氯酸鹽、雷酸鹽、硝酸鹽、苦味酸鹽、金屬粉末等猛烈反應,發生爆或燃燒。有強烈的腐蝕性和吸水性。52、有害燃燒產物:氧化硫。53、滅火方法及滅火劑: 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耐酸堿消防服。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砂土。54、滅火注意事項:避免水流沖擊物品,以免遇水會放出大量熱量發生噴濺而灼傷皮膚。55、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7、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56、消除方法:發生泄漏,用土圍堰或挖坑防止污染面積擴大,然后用堿性物質(生石灰或電石渣等)進行中和反應。或用自來水大量地沖泄漏液體將其稀釋(稀釋過程中應嚴格禁火)。處理時,現場處理人員要穿戴好防護用品,以防灼傷。57、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8、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還原劑、堿類、堿金屬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58、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35,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堿類、堿金屬、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59、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注意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60、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煙霧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9、撤離時,建議佩戴氧氣呼吸器。61、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62、身體防護:穿橡膠耐酸堿服。63、手防護:戴橡膠耐酸堿手套。64、其他防護: 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四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3.1 應急機構成立超威電源有限公司長興郎山分公司硫酸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硫酸泄漏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由以下人員組成:總 指 揮:徐年(總經理) 副總指揮:陳仕堯(副總經理)成 員: 徐強 朱新山 吳偉慧 唐秋香 潘吉慶 徐勇 喬海燕 高紅方 甘曉健 在公司安全科設立硫酸泄漏事故應急救援辦公10、室,負責日常工作。發生硫酸泄漏事故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負責通知領導小組所有成員參加事故應急救援處理工作。發生重大事故時,以領導小組為中心,負責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指揮部設在安全科。如總指揮不在企業時,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皆不在企業時,由安全科全權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應急救援指揮組織機構圖指揮中心警戒與治安組信息發布組環保監測組洗消去污組后勤保障組醫療救治組消防與搶險組公眾疏散組3.2主要職責3.2.1 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1、負責企業硫酸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定、修訂。2、組織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3、檢查、督促做好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救11、援的各項準備工作。3.2.2指揮部1、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組織指揮和實施救援,負責人員、資源配置和應急隊伍調動。3、向上級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匯報事故情況,必要時按總指揮命令向外發出救援請求。4、開展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3.2.3 指揮部人員1、總指揮總經理:組織指揮企業硫酸泄漏事故應急救援工作。2、副總指揮副總經理:協助總指揮負責救援具體工作。向總指揮提出救援過程中生產運行方面應考慮和采取的安全措施。3.2.4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組成及分工1、公司各部門、車間和全體員工都負有硫酸泄漏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各專業隊伍是硫酸泄漏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擔負著公12、司內硫酸泄漏事故的救援和處置工作。2、消防與搶險組組長:徐強 成員:商忠新、倪俊華、汪大愛、徐玉梅。主要負責事故現場傷亡人員的搶救工作以及消防、關鍵或重要設備設施的搶修維護或者堵漏等搶險工作。3、公眾疏散組組長:陳仕堯成員:高紅方、車間班組長負責事故現場及周圍公眾的組織疏散工作等。4、警戒與治安組組長:徐勇 成員:當班保安 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以及人員撤離現場的警戒和治安工作。5、醫療救治組組長:喬海燕成員:金燕華負責事故現場傷亡人員的轉移路線、方法,受傷人員的現場處置、搶救,確定應救治的醫院等。6、后勤保障組組長:潘吉慶成員:郭有琴負責事故應急救援行動所需物資、器材等的供應以及日常的維護保養等13、工作。7、洗消清洗組組長:唐秋香成員:倪俊華、汪大愛、徐玉梅、各班班組長負責事故現場及可能受到污染的環境的有毒有害物質的清洗、消除等工作。8、環保監測組組長:朱新山成員:郭春香 、葉明星負責事故現場的監測、事故現場周圍環境的監測等。9、信息發布組組長:吳偉慧 負責統一對外發布、聯絡溝通等工作。3.3報警、通訊聯絡方式依據現有資源評估,公司采用以下報警、通訊聯絡方式。(附件)4、預防與處理4.1 預防充電車間 操作人員應對生產系統的設備、工藝情況進行實時監控;車間管理人員、維修人員、電工等應按時對生產現場進行巡回檢查,及時發現事故苗頭。4.1.2 各級管理人員應深入現場檢查人的不安全行為;檢查工14、藝執行情況,杜絕超溫、超壓、超負荷情況;每日對設備運轉情況檢查,確保安全附件完好,加強對特種設備的檢測。4.1.3 生產車間、安全科每月應研究分析日常檢查發現的問題,對可能導致硫酸泄漏的隱患,研究制定解決或控制方案。4.2 信息報告與處置4.3.1 硫酸泄漏發生后,生產現場人員應當立即向車間負責人報告,同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緊急處置。4.3.2 生產車間和安全科接到事故報告后,應迅速分析判斷事故的可能后果,如需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應迅速向總指揮匯報,請求啟動應急預案,及時進行事故應急處理。5.1 硫酸泄漏事故的處置方案5.3.1硫酸外泄事故現場應急處理置方案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15、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泄漏時用氫氧化鈉溶液部分中和、黃沙覆蓋,并用大量水沖洗,稀釋后排入污水處理系統。5.3.2人員中毒灼傷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旦發生人員中毒,應急處理人員在穿戴好防護服的情況下,迅速將中毒者救離泄漏區至安全區,由醫療救治組進行急救。1、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清水徹底沖洗皮膚。2、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徹底沖洗;3、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清新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受傷嚴重的立即聯系醫院進行急救。5.4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隔離或交通16、疏導辦法1、事故中心區外的道路疏導:由安全科負責,在警戒區的道路口上設置“事故處理,禁止通行”字樣的標識。并指定人員負責指明道路繞行方向。5.5 傷員救援原則5.5.1 發生傷亡事故,搶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爭,及時、果斷、正確,不得耽誤、拖延;救護人員必須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救護;救護人員必須聽從指揮,了解硫酸特性及現場情況,防護器具佩戴齊全;迅速將傷員抬離現場,搬運方法要正確。5.5.2 搬運傷員時需遵守下列規定:根據傷員的傷情,選擇合適的搬運方法和工具,注意保護受傷部位;禁止背運,應使用擔架或雙人抬送;搬運時動作要輕,不可強拉,運送要迅速及時,爭取時間。5.6 人員防護5.6.1 一17、般泄漏的防護要求:1、呼吸系統的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或煙霧時,必須佩帶防毒面具或供氣式頭盔。2、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鏡。3、防護服:穿工作服。4、手防護:戴橡皮手套。5、參加救護、救援人員必須防護規定著裝,在夜間救援時,應配備有照明燈具。5.6.2 人員監護參加救護、救援人員的以互助監護為主,按照必須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救護原則處理。在救援中因為不可預見的因素而導致隊員受傷的,其他救援人員發現時必須向指揮部報告,并作出是否申請支援的決定,若申請支援時,由指揮部下達預備救援隊進入事故現場參加救援的命令。6 信息發布事故發生后,需要發布的信息由辦公室報總經理審核后,由辦公室統一負責發布。18、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發布與事故有關的信息。7 后期處理7.1 現場保護和洗消7.1.1 事故現場的保護措施 當事故得到控制后,安全科應迅速封閉現場各個道路口,沿事故發生現場和污染區域封鎖。公司迅速成立事故調查小組,對現場進行采取攝像、拍片等取證分析,開展事故調查。禁止其他無關人員進入。7.1.2 事故現場洗消工作的負責人和專業隊伍洗消工作由生產科負責,由應急救援人員和參加過訓練培訓的指定義務人員參加。7.2 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當事故得以控制,消除環境污染和危害后,并已經進行取證工作后,由總指揮下達解除應急救援的命令。7.3 污染物處理事故搶救搶險結束后,公司要組織人員對現場進行清洗、消毒,對19、污染物進行收集、處置。7.4 事故后果影響消除公司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及時召開安全生產會議,通報事故情況。辦公室要充分利用廣播、板報、會議等形式,正確引導輿論,消除事故帶來的消極影響。同時辦公室要密切關注媒體及網絡,及時將社會輿論情況向公司匯報。7.5 生產秩序恢復事故搶救結束后,經事故調查組同意,進入生產秩序恢復階段。各車間要制定開車計劃,以確保恢復生產時的安全。7.6 善后賠償由公司總經理負責,有關部門和車間負責人等為成員組成事故善后組。負責接待和安撫傷亡職工家屬,進行傷亡賠償和善后事宜。7.7事故調查根據事故嚴重程度,事故由安全科牽頭組成事故調查組。公司各部門和車間負責配合調查組開展20、工作。8 保障措施8.1內部保障8.1.1應急隊伍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確定公司應急隊伍人員。8.1.2應急通信系統內外部應急通訊系統利用電話和手機聯系。8.1.4應急救援裝備、物資、藥品配備常用急救藥品,由安全科負責保管、更新。8.1.5運輸應急救援車輛的安全、消防設備、器材及人員防護裝備由安全科按規定要求予以配備并負責管理、更新。8.2經費保障財務科按國家要求提取安全投入,實行專戶支出,確保公司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和裝備。8.3 其它保障公司各部門、車間在發生事故時,要緊密配合,全力支持事故應急救援。各部門和車間要在人力、技術、后勤等方面實行統一調度。9.3演練公司每年組織一次應急演練,演21、練由安全科負責組織。演練后均應該進行演練效果評價,并有相應記錄。10 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從下發之日起執行11 值班聯系電話公司值班電話:0572-679000312 組織應急救援有關人員聯系電話(見附表)13 危險化學品生產單位應急咨詢服務電話:國家化學事故應急咨詢熱線:0532-3889090 14 外部救援單位聯系電話:公安接警電話:110消防火警電話:119醫療救護電話:12015 政府有關部門及周邊企業單位聯系電話:長興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電話:0572-6042560長興縣環境保護局電話:0572-6200497長興縣衛生防疫站電話:0572-6228891供電:0572-607922、710供水:小浦鎮自來水廠:0572-632123416 附件12.1 應急救援有關人員聯系電話(附表1)12.2 應急救援器材、設備清單(附表2)12.3 消防設施配置表(附表3)附表1:應急救援有關人員聯系電話姓名部門手機號辦公室徐年總經理陳仕堯副總經理徐勇行政科18105723090高紅方質檢科長唐秋香生產科朱新山設備科吳偉慧企管科徐強安全科18057262597潘吉慶物控科商忠新設備科葉明星設備科18057261530郭月琴倉庫金燕華安全科郭春香化驗室主管徐玉梅組裝三車間18057261509汪大愛充電一車間18057261365倪俊華充電二車間附表2:應急救援器材、設備清單名稱數量存放位置性能用途防酸服2配酸庫防腐蝕腐蝕性物質泄漏處理時個人防護用防護口罩2防護眼罩3倉庫防酸靴3防護消防帶、槍消防消防、清洗各場所消防箱滅火器各場所消防箱消防正壓式呼吸器1充電車間附表3:消防設施配置表消防設施配置地點數量備注消防栓各倉庫、各車間、辦公室、食堂、廠區道路邊206(只)滅火器各倉庫、各車間、辦公室、食堂、208(只)滅火毯充電車間16(條)1 組織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