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芳村新世界房地產發展公司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應急方案(1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8716
2022-09-02
14頁
44.52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1三、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構架及聯系方1四、應急救援組織工作職責2五、突發事件預防措施和應急預案3六、突發事件調查與處理9應急救援預案一、工程概況某工程是廣州芳村新世界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由某集團承建,工程位于。本工程總建筑面積74152.1 m2,地上 33層、地下2層,基坑深度:9.6m。擬建工程遠離高大建筑物,道路交通暢通,施工條件較好。二、編制依據根據國家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和四十九條之規定,結合本工程特點和本項目實際情況制定本項目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三、應急救援預案聯絡方式及組織架構序號職能姓名電 話備 注1組長2副組長3副組長4搶2、險組5疏散組6救援組7保衛組8調查組9后勤組10義務消防隊四、應急救援組織工作職能(一)組長及小組成員,職能組: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能組:聯絡組、搶險組、疏散組、救援組、保衛組、調查組、后勤組、義務消防隊。(二)領導小組職責: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種職能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公司求援,使用自備車輛將傷者及時送往醫院。平時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在工地,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緊急事故時,在應急小組長未到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代理組長,全權負責落實搶險。職能組職責:1、聯絡組:其任務是了解掌握3、事故情況,負責事故發生后在第一時間內通知公司,根據情況酌情通知當事人的親人等。2、搶險組:其任務是根據指揮組指令,及時負責撲救、搶險,并布置現場人員到醫院陪護。3、疏散組:其任務為在發生事故時,負責人員的疏散逃生。4、救援組:其任務是負責受傷人員的救治和送醫院急救。5、保衛組:負責損失控制,物資搶救,對事故現場劃定警戒區,阻止與工程無關人員進入現場,保護事故現場不遭破壞。6、調查組: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及經濟損失等,調查情況及時上報公司。7、后勤組:負責搶險物資、器材器具的供應及后勤保障。8、義務消防對:發生事故時,按預案演練方法,積極參加補救工作。(三)救援醫院1、現場應備急救箱,4、做應急救護臨時處理用。2、救護醫院:佛山市南海區第六人民醫院(黃岐醫院),距離工地約2km、車程時間10分鐘,道路交通狀況良好。急救電話:0757-85930991、85913600、85932991五、突發事件的預防措施和應急預案第一章 發生觸電事故應急預案觸電事故和其他事故比較,其特點是事故的預兆性不直觀、明顯,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在瞬間或兩三分鐘內就會奪去人的生命。因此,在施工中必須做好預防工作,發生觸電事故要正確處理,搶救傷者。(一)、防止觸電的基本技術措施:1、現場臨時用電應編制專項方案,經審批后實施并辦理驗收程序,使用中應按安全專項方案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2、施工作業必須5、執行三相五線制,按方案進行敷設,并辦理驗收手續,一切設備必須做好保護接地“零”,決不允許在同一系統中部分設備接地,部分設備接零。3、實行一機一制一漏電保護,嚴禁一閘多機,閘刀開關選用合格的熔絲,嚴禁濫用銅絲或鐵絲代替保險熔絲。4、漏電保護裝置,選用規定的合格產品,其漏電動作電流不能大于30毫安。漏電動作時間不能大于0.1秒,按規定進行定期檢查。專業電工應班前每日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5、一切線路敷設必須按技術規程進行,按規范保持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隔離防護。6、任何情況下,嚴禁任何人用手、腳摸試有無電流或漏電。7、現場應配備足量的專業電工,專業電工應持有效特殊工種上崗證上6、崗,非專業人員嚴禁私搭亂接電源或“維修”。(二)、觸電急救基本方法:1、觸電急救的要點一是搶救迅速,二是救護得法,三是貴在堅持。2、如發生觸電事故,應把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是首要的因素。3、觸電事故發生后應迅速切斷電源,如是低壓觸電,迅速到附近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切斷。如觸電地點遠離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用有絕緣柄的電工鉗、干燥木棒、竹竿挑開電線,或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拉開觸電者。4、當觸電者在高處觸電必須預防斷電后觸電者從高處摔下造成更大的傷害的危險,并作出防止摔傷的安全措施。5、在遠離醫院的施工現場發生觸電事故,若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呼吸、心跳已停止應立即就地對觸電者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7、臟擠壓搶救,并請醫生診治或送醫院。6、在醫生到來之前或送醫院途中,不能終止急救工作。7、搶救時應讓觸電者通風、涼爽,若天氣寒冷應注意保溫。8、觸電者無心跳而需要進行胸外心臟擠壓搶救時,每分鐘擠壓60次。9、搶救觸電者要迅速、就地、正確、堅持,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搶救要堅持到急救醫生到來。第二章 發生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做好防火安全,是建筑施工企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防火安全直接關系企業經濟,企業信譽和群眾的生命財產的安危及社會的穩定,所以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認真對待。(一)、防止發生火災技術措施:1、施工現場防火工作必須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立足于自防自救,實行“誰主管,誰負責”8、的原則。2、施工項目應當對職工進行經常的防火宣傳教育普及消防知識,增強消防觀念,自覺遵守各項防火規章制度。3、應根據工程特點遵照防火規范,開工前應編制消防專項施工方案,經審批后按專項方案實施,憲成后應進行消防專項驗收。4、在施工過程需要動火,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落實動火作業“八不、四要、一清”的防火措施,才可動火。 5、現場存放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不論數量多少,必須經公司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后,才可存放,嚴格控制存放數量,并落實防火措施。6、消防器材配備要求如下:高層建筑,重點工程必須按規定設立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做到與施工同步進行,臨時消防供水系統采用消防蓄水池、高壓水泵和專線供電,供水管直徑9、不少于76mm,每層設直徑為65mm的消防結口,從第四層起每隔一層,每棟配備一條長度為20m的消防水帶。7、現場機械設備和電氣設施安裝應編制專項方案,審批后實施,使用中要按安全專項方案定期檢查和保養維修,以確保機械電氣設備性能完好,消除火災隱患。(二)、火災撲救的基本方法發生火災事故,要根據燃燒物質,燃燒特點,火場的具體情況,正確使用消防器材,組織撲救初起火患。組織人員疏散,轉移貴重物品到安全地方。1、起火時,普通電梯不能作安全疏散用,一是電梯井撥煙火的作用很強。容易擴大火勢。二是在火災時,電梯井內煙霧濃,不能保證安全。三是在火災時對非消防用電都要斷電。2、樓梯是建筑物唯一的疏散設施,樓梯間要10、有效地防止煙火侵入。3、火場上出現濃煙、高熱、缺氧等致命人傷亡時間,早在5-6分鐘,晚的在10-20分鐘,所以人員疏散時間必須控制在三分鐘內全面疏散到安全地方,同時組織人力啟動應急預案撲滅火災。4、施工現場發生的火災,多數是由于燒焊作業或遺留火種引燃竹木而引起的,對于這類火災,可用冷卻滅火方法,將水或滅火劑直接噴射在燃燒的物體上,使其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達到滅火效果。5、如電器設備火災,可用窒息滅火法,用不導電的滅火劑,直接噴射在燃燒的電器設備上,阻止空氣接觸,并立刻關閉電源,達到滅火效果。6、油類火災同樣可用窒息滅火法,用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等(嚴禁用水撲救)直接噴射在燃燒11、載油的器具上,阻止與氧氣接觸,達到滅火效果。7、火災事故撲滅后,要保護好事故現場,由現場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鑒定、確定起火原因。第三章 發生中毒事故應急預案建筑施工過程使用有毒害化學物品雖然不多。但是也有接觸的機會,所以施工過程防中毒傷害這方面員工的思想意識較為淡薄,意識不到中毒傷害的嚴重性;如人工挖孔樁過程,不明的有毒氣體時有出現,或在地下室作業施行部分化學物料時散發出的有害氣體,這些都會出現中毒的現象。(一)、有關注意事項:l、人工挖孔樁進深度5M開始進行有毒氣檢測,并要進行下孔作業前換氣。2、下孔作業的員工必須是男性年齡1835歲,通過體檢合格才可下孔作業。3、地下室需要實施作業前必12、須有通風設備。確保鮮風正常流通,作業人中不宜高度集中,應分散為宜。4、地下室需要油漆,粉色作業存放的化學物料必順按規定存放,通風設備增加一倍以上,特別氣溫高和特別潮濕的氣倏,員工作業的時候應按勞動衛生規定進行。5、教育員工注意飲食衛生,廚房的食品制作,生熟必須分開制作加工,并留有樣本,防止食物中毒。(二)、中毒應急措施:l、當人工挖孔樁作業過程,發現井下人員有不適的狀態,井上的人員應馬上報告上級,不能隨意下井救人。 2、下井救人前必須進行加氧,下井搶救的人員必須,配戴防毒設備,系安全帶,并進行換氣,斷電源,嚴禁使用明火取光。 3、如在地下室或其他室內作業過程中發現員工中毒,進入搶救的人員必須配13、戴防毒設備,并加強風道換氣。4、在現場中,發現中毒者口服的毒物,并非強酸、強堿或其他腐蝕劑,又清醒合作。可即飲水23碗,至感飽滿為度。隨用手指刺激其咽部與舌根,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而發生嘔吐,將毒物吐出。第四章 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物體打擊傷害是建筑行業常見事故傷害的四大傷害的其中一種。特別現在施工期短,在施工過程中勞動力,物料投人較多,交叉作業的現象常有出現,這就要求高處作業的員工對物料傳接,工具的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物下落傷人的事故發生。(一)、防止物體打擊措施: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配戴安全帽,教育員工按規程進行操作。2、作業過程一般常用的工具必須放在工具袋內,物料傳遞做14、好安全措施,應設危險區域則設危險區域。3、凡是出入口都必須按規定搭設防護棚。4、高處作業過程精神集中,犄別安裝某機具或垂直運輸工具,要注意部件,零件落下傷人。5、起吊的一切物料都必須按規程進行,該用吊籃的物料則用吊籃裝置好才 起吊。6、外腳手架、卸料平臺應采用密目網滿掛全封閉,走道和卸料平臺邊口應 設置300mm寬踢腳板以防物件墜落傷人。7、所有操作加工間都應搭設雙層防護棚,兩層間距不小于500mm,以防止物體墜落傷人。(二)、物體打擊應急措施:l、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傷害情況、部位、受傷性質,如骨折應采取固定方法,不能隨意移動傷者。2、如傷者的部位出血應采取有15、效的方法進行止血,如用藥用紗布或清潔布料綁扎,或敷壓出血位置,使血液凝固,達到初步止血的目的。3、動用最快的運輸車輛或其他措施速把傷者送到應急救援醫院搶救。六、突發事件調查與處理施工過程中常常會發生突發事件,對特殊情況的及時處理能夠降低對項目正常進行的不利影響,減少經濟損失,有利于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為在發生突發事件時迅速做出應變措施,項目部建立突發事件的處理小組,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同時明確對突發事件的處理程序和責任。施工中萬一發生安全事故,對安全事故要有清醒的認識,了解事故處理的程序。發生傷亡事故后,負傷人員或最先發現事故的人應立即報告領導。企業對受傷人員歇工滿一個工作曰以上的事故,要填寫16、傷亡事故登記表并應及時上報。對于事故的調查處理,必須堅持“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的“三不放過”原則,按照下列步驟進行。1、迅速搶救傷員并保護好事故現場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不要驚慌失措,要有組織、有指揮,首先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制止事故蔓延擴大。同時,為了事故調查分析需要,都有責任保護好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和排險,而必須移動現場物件時,要做出標記。因為事故現場是提供有關物證的主要場所,是調查事故原因不可缺少的客觀條件,所以要嚴加保護。要求現場各種物件的位置、顏色、形狀及其物理、化學性質等盡可能保持事故結束時的原來狀態。必須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17、防止人為或自然因素的破壞。清理事故現場應在調查組確認無可取證,并充分記錄后方可進行。不得借口恢復生產,擅自清理現場造成掩蓋事故真相。2、組織調查組在接到事故報告后的單位領導人,應立即趕赴現場幫助組織搶救,并迅速組織調查組開展調查。輕傷、重傷事故,由施工單位負責人或其指定人員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以及工會成員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死亡和重大死亡事故調查組還應當邀請其企業保衛部門和有關技術人員參加。與所發生事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人員不得參加調查組。3、現場勘查在事故發生后,調查組必須要到現場進行勘查。現場勘查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廣泛的科技知識和實踐經驗,對事故的現場勘察必須及時、全西18、細致、客觀。現場勘察的主要內容有:(1)、作出筆錄: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氣象等;現場勘察人員的姓名、單位、職務;現場勘察起止時間、勘察過程;能量逸散所造成的破壞情況、狀態、程度等;設備損壞或異常情況及事故前后的位置;事故發生前勞動組合、現場人員的位置和行動;散落情況;重要物證的特征、位置及檢驗情況等。(2)、現場拍照: 方位拍照,要能反映事故現場的周圍環境中的位置; 全面拍照,要能反映事故現場各部分之間的聯系; 中心拍照,反映事故現場中心情況; 細目拍照,指示事故直接原因的痕跡物、致害物等; 人體拍照,反映傷亡者主要受傷和造成死亡傷害部位。(3)、現場繪圖:根據事故類別和規模以及調查工作的19、需要應給出下列示意圖: 建筑物平面圖、剖面圖; 事故時人員位置及疏散(活動)圖; 破壞物立體圖或展開圖; 涉及范圍圖; 設備或工、群具構造簡圖等。4、分析事故原因,確定事故性質(l)、通過充分的調查,查明事故經過。弄清造成事故的各種因素,包括人、物、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問題,經過認真j客觀、全面、細致、準確地分析,確定事故的性質和責任。事故調查分析的目的,通過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從中接受教訓,采取相應措施,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這是事故調查分析的宗旨。(2)、事故分析步驟,首先整理和仔細閱讀調查材料,按GB 6441-86標準附錄A,受傷部位、受傷性質、起因物、致害物、傷害方法、不安全狀態20、和不安全行為等七項內容進行分析,確定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和事故責任者。(3)、分析事故原因時,應根據調查所確認的事實,從直接原因人手,逐步深入到間接原因。通過對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的分析,確定事故中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再根據其在事故發生過程中的作用,確定主要責任者。(4)、事故性質通常分為三類: 1)、責任事故,就是由于人的過失造成的事故: 2)、非責任事故,即由于人們不能預見或不可抗拒的自然條件變化所造成的事故,或是在技術改造、發明創造、科學試驗活動中,由于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而發生的無法預料的事故。但是,對于能夠預見并可以采取措施加以避免的傷亡事故,或沒有經過認真研究解決技術問題而造成的事21、故,不能包括在內。 3)、破壞性事故,即為達到既定目的而故意制造的事故。對已確定為破壞性事故的,企業保衛部門認真追查破案,依法處理。5、根據對事故分析的原因,制定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的措施,同時,根據事故后果和事放責任者應負的責任提出處理意見。輕傷事故也可參照上述要求執行。對于重大未遂事故不可掉以輕心,也應嚴肅認真按上述要求查找原因,分清責任,嚴肅處理。6、寫出調查報告調查組應著重把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責任分析和處理意見以及本次事故的教訓和改進工作的建議等寫成文字報告,經調查組全體人員簽字后報批。如調查組內部意見有分歧,應在弄清事實的基礎上,對照政策法規反復研究,統一認識。對于個別同志仍持有22、不同意見的允許保留,并在簽字時寫明自己的意見。7、事故的審理和結案 (1)、事故調查處理結論報出后,須經建設單位、總包單位、施工單位審批方能結案。 (2)、關于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根據其情節輕重和損失大小,誰有責任,什么責任,是主要責任,重要責任,一般責任,還是領導責任等,都要分清于以應得的處分。給責任者應得的處分是對職工的教育。 (3)、事故教訓是用鮮血換來的寶貴財富,而這些財富要靠檔案記載保存下來,這是研究改進措施、進行安全教育、開展科學研究難得的資料。因此,要把事故調查處理的文件、圖紙、照片、資料等長期完整的保存起來。事故檔案的主要內容包括: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職工重傷、死亡事故調查報告書,現場勘察資料(記錄、圖紙、照片等);技術鑒定和試驗報告;物證、人證調查材料;醫療部門對傷亡者的診斷結論及影印件;事故調查組的調查報告(在調查報告的最后),要表明調查組人員的姓名、職務,并要逐個簽字;企業或其主管部門對該事故所作的結案申請報告;受處理人員的檢查材料;有關部門對事故的結案批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