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8923
2022-09-02
16頁
100.83KB
1、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總則(一)編制目的為了全面、迅速、有序地對礦區火災進行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有效進行控制和撲救,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企業財產不受損失,集團公司針對春秋兩季防火工作高度重視,強化組織領導,嚴格各項工作職責及措施落實,確保遏制火災事故發生,特制定本預案。(二)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森林草原防火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區域范圍內地面各單位、居民區火災事故的預防和撲救。(四)公司概況(。(五)火災事故類型及火災的危害1、火災事故類型:分為、類。2、火災事故的危害:危害人的2、生命安全;造成財產重大損失;破壞文明建設成果;形象社會環境;破壞生態環境。(六)火災類型及防火重點區域1、類火災管理責任劃分及防火重點區域。:火藥雷管分庫東北側臨近樹林和草地、原儲木場院外東北側臨近森林和草地,春秋季節樹木、草地植被物干枯極易發生火災。:北煤場運輸線路、鍋爐房東測方向、東北方向臨近林業森林事業區,附近有草地植被物,火藥庫正南側有大面積草地植被物,春秋季節樹木、草地植被物干枯極易發生火災。:鍋爐房東側(熱電公司鍋爐房)、火藥雷管庫四周(火藥雷管庫)、職工食堂(委外食堂)、鐵路線東側、西側附近有大面積草地植被物、有農業麥子地,春秋季節樹木、草地植被物干枯極易發生火災。火藥總庫:火藥3、總庫院外四周臨近草地植被物、臨近林業森林區,春秋季節樹木、草地植被物干枯極易發生火災。:接臨林業事業區,煤礦四周均為防火重點區域,火藥總庫院外四周臨近草地森林,春秋季節樹木、草地植被物干枯極易發生火災。:礦區四周臨近草原,春秋季節草地植被物干枯極易發生火災。2、類火災管理責任劃分及防火重點區域。4、區域管理責任劃分區域管理責任按照以上(1-3 條)標定各礦井防火重點區域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承擔防火管理責任;地面單位承擔本區域防火管理責任;物業公司除承擔本單位防火管理責任之外,還需承擔居民區防火管理責任。5、火災事故原因分析及預防安全技術措施。(1)火災事故原因分析。類主要著火原因分析:春秋季節樹4、木干枯、草地植被物干枯極易發生火災現象。主要引火源,雷電、野外用火、不安全用電、電氣焊接作業、野外吸煙等。類主要著火原因分析:主要著火原因分析:春秋季節樹木干枯、草地植被物干枯極易發生火災現象。主要引火源,雷電、室外用火、不安全用電、電氣焊接作業、野外吸煙、機動車輛作業等。類主要著火原因分析:雷電、室內外不安全用火、不安全用電、電氣焊接作業、吸煙等。(2)預防安全技術措施。1、編制防火組織機構,明確工作職責。2、制定防火管理制度,責任落實到人。3、儲備防滅火設備、設施、車輛及物資。4、杜絕產生火源,做到安全用電。5、使用明火制定安全技術措施。6、排查易發火地點、清理可燃物。7、矸石山、儲木廠等5、地點編制專門的安全技術措施。8、成立快速撲火隊伍。9、編制臨近森林草場巡回檢查措施。二、工作原則(一)加強組織協調,分級管理負責。,集團相關單位、部室要積極協調當地政府鎮辦防火指揮部、公安、民政、財政、交通、衛生、林業、氣象、通信等部門,結合相關規定和具體工作要求,做好本區域范圍內預防和撲救火災事故的各項工作。(二)預防為主,快速反應。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加強礦區火情監測預報,建立健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確保迅速、有效地預防和處置礦區火災。(三)以人為本,科學撲救。撲救礦區火災時,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護礦區員工和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強化搶險救災隊伍培訓,推廣先進的礦區火災預防和6、撲救技術,努力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三、應急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一)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集團公司、各單位成立火災事故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由總經理為組長,工會主席、各分管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為副組長,各部室主管負責人為成員的火災事故管理組織機構,全面負責集團范圍內火災事故應急管理工作。集團公司成立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 指 揮:副總指揮工作職責:總指揮職責:作為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集團組織籌劃、安排部署火災事故應急管理整體工作,同時根據現場的危險等級、潛在后果等,決定本預案的啟動;指揮和組織協調應急行動期間各救災小組工作,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完成;批準向主管部門、政府有7、關部門報告和對外信息發布;同時根據事故影響范圍和危害發展程度,在超出集團公司處置能力時,向當地煤田經營所防火應急救援機構、烏爾旗汗林業局防火指揮部、牙克石市森防指揮中心等機構提出救援申請。副總指揮職責:負責督促指導成員對各單位落實防火責任分工,成立機構、完善規章制度、管理措施落實等情況進行檢查;協助總指揮組織或根據總指揮授權,指揮完成應急行動;向總指揮提出應采取的減輕事故后果的應急程序和行動建議;協調、組織應急行動所需人員、隊伍和物資、設備調運等。成員工作職責:負責對各單位防火工作組織管理,預案貫徹落實、規章制度落實,防火物資儲備,應急救援人員、車輛設備安排,宣傳教育,巡回檢查等具體工作落實情8、況進行監督檢查;同時在指揮部各級領導的工作指示下,協調指揮、監督檢查各救災小組現場開展的救援工作,參加事故救援;及時向指揮部反饋現場災情狀況,做好現場事故調查和事后處理工作。下設辦公室在集團調度中心,由安監局長、集團調度中心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主任:副主任:1、應急救援辦公室工作職責:辦公室總體職責:在集團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領導下,全面負責應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組建現場指揮部、確定指揮人員、救援隊伍、配備救援器材和裝備;指揮、調度應急隊伍和資源配置,逐級上報工作,協調外部救援工作,包括搶險救災、醫療救護、保衛和救援物資、善后處理等,向總指揮部批準本預案的啟動和9、終止。組長負責接到火災事故險情報告時,進入現場,判斷事故響應等級,第一時間及時向集團指揮部匯報,請求啟動應急預案指令,同時按事故程度及事態嚴重性,協助集團防火副總指揮組織調動集團各單位應急救援小組,參加事故搶險救災工作,如發生災情加重,超出本企業救災能力范圍的情況,應及時向總指揮不匯報,請求外部支援,并組織好人員控制好現場,最大限度的減少災情蔓延。副組長負責發生火災事故時,按照組長的工作指示,根據應急救援預案的搶險流程,協調組織部署人員事故現場指揮救災、救援、安全保障、物資車輛運輸、設備使用、災情調查分析、總結及資產情況統計上報工作。成員負責指揮火災事故現場救災具體工作,協調組織各救援小組按應10、急救援預案的搶險流程開展救災工作,要確保參加救災人員安全,安全保障措施到位,并及時分析預判災情變化情況,并隨時向組長匯報現場事態。2、各單位:成立火災事故應急管理領導小組,健全防火管理制度,明確工作分工,制定防火應急預案,要確保防火物資儲備充足,明確消防救護、快速撲火隊等人員組成及職責,一旦發生災情,要做到及時響應。四、組織體系框架描述任何單位和個人接到火情報告或當地林業防火指揮部衛星氣象中心火點遙感監測信息,立即通知附近礦井調度室,礦井派人進行核實;根據火情,向集團調度中心報告,調度中心向值班領導及指揮部領導匯報申請啟動相應等級響應,并向各單位、部室、防火主管部門傳達有關領導的指示。五、火災11、響應等級及程序啟動二級防火救援預案。六、預警和預防機制(一)礦區火情信息監測與報告。礦區火情信息主要來源于林業防火指揮部林業衛星監測、礦區單位和個人的報告。其中衛星監測信息由氣象部門提供。集團各單位、部室各應當根據本單位實際確定礦區防火重點期,建立有效的值班監測和火情核查報告工作機制。在全國草原防火戒嚴期(春季:3 月 15 日-6 月 15 日、秋季 9 月 15 日-11 月 15 日),集團調度中心值班調度員負責接收集團各單位和相關部門火情報告和林業衛星監測的火點信息,及時通知火點所在各單位、部室防火值班室,有關單位要迅速進行核實,及時反饋信息。并及時向防火總指揮部領導報告。(二)預警預12、防行動。1、集團公司。(1)在進入林區、礦區防火戒嚴期前,集團火災事故應急管理領導小組要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并組成防火監察組赴重點礦區防火區域進行檢查指導,督促各單位、部室、落實各項防火措施。(2)根據礦區各單位的實際情況,劃定重點防火區域,健全防火責任制度和崗位工作職責。(3)根據防火工作實際,確定聯防區域,開展區域聯防和部門聯防,加強信息溝通和監督檢查、撲火人員和物資支援、災民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等工作。2、各單位、部室。(1)要與當地氣象主管機構聯合建立礦區草原火險預報預警機制,認真做好礦區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預報和發布工作,為集團火災事故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提供可靠的氣象部門的預報預警信息,能13、夠采取相應措施,預防和減少礦區火災的發生。(2)加強組織人員每日對防火區域開展檢查,要做到檢查路線明確,查后有記錄。并向本單位防火組織機構、集團防火指揮部值班室匯報當日各地點檢查情況。(三)預警支持系統集團各單位、部室要建立和完善礦區防火指揮信息系統,確保礦區火情信息傳遞及反饋高效快捷。(四)應急響應1、信息報送和處理。信息報送內容包括:火災發生的時間、地點(地名、經緯度)、估測過火面積,火場地理狀況、火場氣象狀況(溫度、風力、風向)、撲救力量(人員、車輛、主要撲火設備數量)、火情發展趨勢、火災級別、人員傷亡情況、威脅居民地和重要設施情況。2、信息報送時間。發生級草原火災,由集團防火指揮部逐級14、上報,1 小時內報告當地市政府防火指揮部門及報告當地林業防火指揮部門。發生、級火災的單位和個人立即上報本單位調度室及集團防火總指揮部值班室(集團調度中心)。3、應急通信。集團下設防火指揮部辦公室要準確掌握各單位、部室防火組織機構的值班電話、主要負責人電話,掌握本地區政府防火指揮部、本地區林業防火指揮部門防火聯系方式。火災應急預案啟動后,各單位、部室防火組織機構負責人、防火成員、快速撲火隊員,手機要保持24 小時開機,實時獲得礦區火災現場情況,同時防火指揮部辦公室要確保信息暢通。4、發布預案啟動(結束)命令及現場指揮。級:由集團公司防火指揮部總指揮負責并發布級應急預案的啟動(結束)指令,并親臨現15、場指揮及協調外援工作。級:由集團公司防火指揮部副總指揮負責并發布級應急預案的啟動(結束)指令,并親臨現場指揮。級:由集團公司防火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主任負責并發布級應急預案啟動(結束)指令,并親臨現場指揮。發生、級火災事故時,由集團公司防火指揮部副總指揮在總指揮的領導下,負責緊急組織調集各有關單位人員,具體負責實施指揮部制定的火災搶險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進行火災動態監測和信息分析,了解火場前線指揮部的撲火方案、撲火力量部署、火場地理信息和氣象情況;根據火情,及時向指揮部總指揮報告,并傳達有關領導的批示和指示精神;根據撲火需要和指揮部總指揮的決定,聯系調動礦區防火急需物資,組織協調跨地區防撲火聯動工16、作。七、應急保障(一)資金保障。由集團公司財務總監負責,財務部長及各單位財務負責人為成員,主要保障(集團)公司各單位、部室防火所需經費,將防火經費納入安全生產投入財務預算,保障礦區火災預防和撲救工作的順利開展。(二)物資保障。由集團公司財務總監負責,事故單位分管負責人、采供部負責人、車輛管理負責人等部門負責人組成。主要保證礦區防火物資儲備庫,配備礦區防火交通工具、滅火器械、觀察和通信器材、食品等必要的防火物資,儲備一定數量的防撲火物資,用于撲救、級礦區草原火災的補給和各礦區防火物資儲備庫消耗物資的補充,及時調度和供應,協調落實救災資金和物資。(三)技術保障。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負責,事故單位技術17、負責人、生產技術部、機電部、安全監察局和事故單位有關專業人員組成。主要研究制定撲救技術方案和措施,解決事故撲救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對火場態勢及火災發展趨勢進行科學分析、工程技術、災害評估、撲火指導,建立專家信息庫,成立礦區防火專家組,為防火撲救提供技術咨詢和現場指導。(四)安全后勤保障。由集團公司工會主席、副主席負責,物業公司經理、集團稽查辦公室主任、副主任等部門負責人組成。主要負責火災發生區域組織礦井上下人員、居民區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并予以妥善安置,同時做好財產轉移、醫療救治、疾病控制等,負責火災現場戒嚴、維持秩序、食宿接待、車輛調配等安全防護、后勤保障工作。(五)宣傳、培訓和演練。由集18、團公司安監局負責,集團宣教室、救護隊等部門人員組成。負責有計劃地開展多種形式的防火宣傳培訓活動,增強全體員工防火意識,各單位按照各自編制預案內的演練時間節點,按時完成火災事故演練工作,全面提高全員對森林草原及礦區火災的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的能力。加強對礦區防火指揮人員、礦區防火專兼職人員,以及礦區救護防火專業、半專業撲火隊伍和群眾撲火隊伍的培訓,定期舉行撲火實戰演練,提高科學撲火能力。(六)應急響應結束。火災被撲滅、人員撤離火場后,要留有火場觀察人員,看護現場防止復燃,由集團防火指揮部向當地政府防火指揮部門、當地林業防火指揮部門報告。(七)新聞發布。由集團公司工會主席負責,總經理辦公室、宣傳19、等部門人員組成,負責統一掌握火災事故態勢和處理情況,收集救援行動的有關信息資料。八、后期處置1、調查評估。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負責,生產技術部、機電部、安全監察局、事故單位技術負責人及關專業人員組成。主要研究火災調查、評估。案件查處由當地草原防火主管部門會同公安等有關部門負責辦理。2、善后處置。善后處置。由集團公司黨委、工會負責,集團公司安全監察局、人力資源部、財務管理部、工傷保險、總經理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協助事故單位做好傷亡人員家屬安撫、撫恤、理賠、食宿接待、救治、車輛調度等善后處理工作。附件:2 集團公司防火應急物資明細表序 號名稱規格數量單位備注1 風力滅火機7 臺2 干粉滅火器8 100 個3 防火二號工具60 把4 消防桶50 個5 刀具20 把6 斧子大號10 把7 防火鍬20 把8 防火鎬20 把9 棕繩直徑 8-16 200 米10 鋼絲繩套直徑 15.5-18.5 3 根每根長 30 米11 鐵線8-10 號線100 12 雨衣50 套13 雨靴50 雙14 揚聲器2 個15 對講機4 臺16 裝載機3 臺17 指揮小車3 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