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工程防火防洪防暑措施及應急預案(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9078
2022-09-02
12頁
570.84KB
1、xxxxxxxx 建設項目工程建設項目工程防火、防洪、防暑防火、防洪、防暑措施及應急預案措施及應急預案編制單位:xxxx 工程有限公司編 制 人:審 核 人:審 批 人:編制時間:xxx為確保施工安全,加強對事故處理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公司人員快速反應和協調能力,有效保障公司及員工生命財產不受損失,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造成的損失,有效搶救受傷人員,特制訂本應急預案。一、成立事故應急小組辦公室一、成立事故應急小組辦公室(1)成立事故應急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部辦公室(2)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各主管、負責人成員:項目所有人員二、事故應急領導小組人員職責二、事故應急領導小組人員職責(12、)負責事故應急物資及設施的購置、維修、維護工作指導;(2)整體負責事故的預防及管理檢查和一切善后處理組織工作;(3)按照“預案”迅速開展施救工作;根據事故發生狀態迅速制定并組織實施防止事故擴大的安全防范措施;(4)負責調集搶險物資到位,迅速調集項目部搶險隊伍,并指揮搶險隊伍按搶險方案進行搶險救災;(5)指組織事故現場員工撤離、傷員救治轉送、物資轉移,及時與外部救援119、120 取得聯系,尋得社會幫助;(6)收集應急救援工作情況和事故信息,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報事故應急小組辦公室。三、應急響應三、應急響應1、發生事故后,應大聲通知其他人,例如:發生火災后應大聲喊:“起火了!起火了!”。2、現場工作3、人員立即展開搶救,并立即通知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領導小組應及時進行搶險救援、匯報情況。3、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險情通知后,應在 10 分鐘內迅速進入各自工作崗位組織撲救,應急搶險隊伍(突擊隊)成員應在 15 分鐘內到齊,按各自分工制定臨時應急處理措施,協調做好救援、搶險和應急處理工作,防止事故的蔓延、擴大;4、根據事故的性質,組織具有相關專業技術水平的人員進行搶險救援,并視情況及時與外部相關方聯系尋求支援;報警時一定要講清發生事故的部位、材料、大概面積等相關情況并留下報警人電話;撥打報警電話后,報警人到馬路上等候消防車、救護車的到來并做好向導工作;5、接到報警后,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應立即通知醫護4、人員到達現場組織搶救;組織人員按照疏散圖指示及時疏散留在現場的工作人員,并安排人員管理現場,預防并發事故的發生;6、在搶險救災過程中,始終堅持救人第一的原則,嚴禁因拯救物資而置生命于不顧;對傷者實施急救措施后,立即送往醫院治療;7、應急值班人員堅守崗位,認真負責、做好下情上達工作,對事件發展情況,所采取的措施,存在的問題,要認真做好記錄,直至事件完全解決。四、事故的調查處理方法四、事故的調查處理方法1、事故發生后配合消防隊、派出所等部門成立專門調查小組,進行事故調查,評價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按照有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實施處罰,對于造成嚴重后果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火災責任人的刑事責任。2、緊急情5、況或事故處理結束后,應進行總結、分析,吸取事故教訓,及時整改,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3、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應在 24 小時內填寫事故報告,填寫事故報告,一式三份。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的事宜、事故報告人、報告時間等。4、對在事故的搶救、指揮、信息報送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公司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防火措施及應急預案防火措施及應急預案一、防火措施一、防火措施(一)項目部火災事故應急設施及配置要求:1、每個樓層配備 6、12 二氧化碳滅火器。2、電器配電盤采用自動斷電裝置。3、財務科、資料室、食堂、油庫、木材堆放場等重要場所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材。4、油庫、木材堆放場等重要場所有嚴密的監控措施和制度(二)防火、滅火的基本方法1、控制可燃物法基本原理是限制燃燒的基礎或縮小可能燃燒的范圍。具體方法是:a、以難燃燒或不燃燒的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如用不燃材料或難燃材料作建筑結構、裝修材料);b、加強通風,降低可燃汽體、可燃燒或爆炸的物品采取分開存放、隔離等措施;c、用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改變其燃燒性能;d、對性質上相互作用能發生燃燒或爆炸的物品采取隔離、分開存放等措施。2、消除著火源法其原理是消除或控制燃燒的著火源。具7、體方法是:a、在危險場所,禁止吸煙、動用明火、穿帶釘子鞋;b、采用防爆電氣設備,安避雷針,裝接地線;c、進行烘烤、熬煉、熱處理作業時,嚴格控制溫度,不超過可燃物質的自燃點;d、經常潤滑機器軸承,防止摩擦產生高溫;e、用電設備應安裝保險器,防止因電線短路或超負荷而起火;f、存放化學易燃物品的倉庫,應遮擋陽光;g、裝運化學易燃物品時,鐵質裝卸、搬運工具應套上膠皮或襯上銅片、鋁片;(三)防火措施1、為強化工地安全文明建設,加強防火意識,杜絕火災的發生。2、工地防火、消防員應以身作則、積極帶領職工學習知識,努力宣傳“安全第一,防消結合”的消防方針。3、對鋼筋房、木工房、危險品庫房等重點防火部位應進行經8、常性檢查,發現有火種者有權制止,不聽勸阻者,送上級部門處理。4、施工現場應明確劃分動火火作業區,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倉庫,廢品集中站和生活區域等。5、施工現場須規范用電,嚴格按用電安全管理規定要求,加強電源管理,以防止發生電起火。6、按規定施工用水管用 DN80 的鍍鋅鋼管,施工消防用水流量為 5L/S。7、在配電箱位置掛設“1211”滅火器。8、民工宿舍單間面積不得大于 60,并每間設 12 個泡沫或干粉滅火器。9、加強外用工的防火意識,職工不得在臨時宿舍內亂拉電線、生火等。10、發現火情立即上報項目部負責人。11、加強施工現場巡視,增設現場滅火器具數量;12、一旦發生火情,立即組織人員滅火,視9、火情大小決定是否組織人員撤離;13、施工現場平面火情發生時,人員可撤離出現場至場外馬路,并同時組織義務消防員滅火并阻止火蔓延至立面;14、施工現場立面火情發生時,組織人員從施工完畢的樓梯間下行,嚴禁攀爬腳手架及乘坐上人電梯。同時組織義務消防員滅火并阻止火蔓延。15、火勢嚴重,無法控制時,要臨危不懼,立即撥打火警電話“119”報案。16、對出現的人員受傷事件,應及時組織搶救并撥打急救電話“120”進行救治。二、應急預案(一)火災報警一旦發現火災,應立即向消防部門及時報警,萬萬不可指望滅火器撲滅火災而不向消防隊報警,因為滅火器的撲救面積和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適應撲救初起的火災。火災發生后,一般蔓延都10、比較快,推遲了報警時間,貽誤了滅火戰機,勢必會造成更大的損失。牢記火警電話“119”。接通“119”火災報警電話后,要向接警中心講清失火單位的名稱地址、著火部位、火勢大小及范圍。同時注意聽清對方提出的問題,以便正確回答。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和姓名告訴對方,以便聯系。打完電話后,要立即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車。要迅速組織人員疏通消防通道,清除障礙物,使消防車到達火場后能立即進人最佳位置滅火救援。如果著火地區發生了新的變化,要及時報告消防隊,使他們能及時改變滅火戰術,取得最佳效果。7發生火災后立即切斷電源,以防止撲救過程中造成觸電;如電器起火應首先切斷電源再組織撲救;在火災現場如有易爆物質,首先轉移該11、物質以防止爆炸的發生;如精密儀器起火應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撲救;如油類、液體膠類發生火災應使用泡沫或干粉滅火器,嚴禁使用水進行撲救;在撲救燃燒產生有毒物質的火災時,撲救人員應該佩戴防毒面具后方可進行撲救。(二)傷員急救1、休克的急救:火場休克是由于嚴重創傷、燒傷、觸電、骨折的劇烈疼痛和大出血等引起的一種威脅傷員生命,極危險的嚴重綜合癥。雖然有些傷不能直接置人于死地,但如果救治不及時,其引起的嚴重休克常常可以使人致命。休克的癥狀是口唇及面色蒼白、四肢發涼、脈搏微弱、呼吸加快、出冷汗、表情淡漠、口渴,嚴重者可出現反應遲鈍,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發紺,四肢冰涼,脈搏摸不清,血壓下降,無尿。預12、防休克和休克急救的主要方法是:在火場上要盡快地發現和搶救受傷人員,及時妥善地包扎傷口,減少出血、污染和疼痛。尤其對骨折、大關節傷和大塊軟組織傷,要及時地進行良好的固定。一切外出血都要及時有效地止血。凡確定有內出血的傷員,要迅速送往醫院救治。對急救后的傷員,要安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讓傷員平臥休息,并給予親切安慰和照顧,以消除傷員思想上的顧慮。待傷員得到短時間的休息后,盡快送醫院治療。對沒有昏迷或無內臟損傷的傷員,要多次少量給予飲料,如姜湯、米湯、熱茶水或淡鹽水等。此外,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有條件時要及時更換潮濕的衣服,使傷員平臥,保持呼吸通暢,必要時還應做人工呼吸。2、燒傷急救處理、13、基本原則是:消除熱源、滅火、自救互救。燒傷發生時,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傷員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燒傷面積進一步擴大。、衣服著火時應立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冬天身穿棉衣時,有時明火熄滅,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煙現象應立即脫下或剪去以免繼續燒傷。身上起火不可驚慌奔跑,以免風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燒傷。、燒傷經過初步處理后,要及時將傷員送往就近醫院進一步治療。防洪防汛措施及應急預案防洪防汛措施及應急預案一、防洪防汛措施一、防洪防汛措施 1、防洪培訓1.1 項目部安質部負責對本項目部的員工和勞務人員的防洪知識培訓。針對項目部的防洪重點部位,進行防汛安全教育。114、.2 項目經理組織對編制的防洪預案進行學習。2、防洪日常措施2.1 汛期施工防洪工作要納入施工生產議事議程,項目部設防洪值班人員,每天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及時掌握降雨等氣象信息和汛情動態,必要時同氣象部門聯系,隨時掌握氣候變化情況,及時記錄天氣預報,對有害性氣象預報要及時通知指揮部、項目部防洪應急小組。2.2 項目部防洪應急小組,嚴格履行汛期汛前防洪檢查職責。根據施工現場情況,采取相應措施,確保工程施工安全渡汛。2.3 汛期前,應做好勞動力準備和安排;各項目部做好防洪物資的采購供應,根據實際需要,適當增加砂、石料采購儲備,做到防洪專項物資定點存放標識保管。2.4 及時掌握暴雨預報,提前將施工物資15、材料、機械設備、電器等設備的撤離至高位并采取防雨遮蔽措施。暴雨來臨,立即停止場內所有混凝土施工、吊裝作業、焊接作業以及其他有危險性的施工作業;施工車輛暫停行駛;切斷高壓電源,關閉現場發電、用電設備。2.5 防雷擊。施工場區若處于雷擊區,提前對施工機械設備裝設防雷保護設施,防止雷電擊毀設備、擊傷人員。防雷保護設施應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并定期檢查。雷電出現時,立即停止場內電器設備操作、焊接作業以及其他有危險性的施工作業。2.6 橋涵工程汛期施工措施所有橋梁工程在汛期前確保按計劃完成,并提前拆除河內阻礙河道的臨時設施、恢復河道原過水面積。排水涵洞工程汛期前全部完工(包括基槽回填),為汛期排洪發揮作用16、。做好施工場地排水設施規劃,施工場地排水設施暢通;對施工道路、便橋加強維修養護,確保汛期施工道路暢通。現場材料、成品要做好防雨、防潮處理。雨天施工時及時測定砂石含水率并調整配合比。汛期前,對所有的施工電氣設備、供電線路進行全面的檢查,增設防雨措施。施工料具入棚存放或遮蔽防雨。機電設備的電閘箱或開關采取進盒和搭篷等防雨、防潮措施,并安裝接地保護裝置。鋼筋混凝土灌注宜根據天氣預報,避開雨天灌注混凝土,選擇在無雨天氣灌注。當工序施工不宜主觀選擇灌注時間,時值雨天時,及時根據沙石料含水率調整施工配合比,結構灌注采取遮蔽措施,防止雨水沖刷砼表面,影響結構砼表觀質量。二、防洪防汛應急預案二、防洪防汛應急預17、案1、應急響應項目部接到水害報告后,應急小組立即趕赴水害現場指導應急搶險,協調項目部抗洪搶險的行動,減少和避免水害損失。2、搶險堅持科學態度實施搶險,當洪水危機施工物資、機具設備或因工程施工改變河道原行洪走向,而危機周邊居民安全時,必須實施搶險。實施搶險應先設置搶險安全保護設施,搶險人員安全保護,保證搶險人員的安全。3、搶救搶險中,搶險人員遇到意外時,全力以赴實施搶救。危機生命安全時,撥打當地 120 急救。4、排洪洪澇沖跨圍擋堤堰侵入施工場地或基坑時,汛中項目部組織搶險隊伍及時進行圍擋堤堰加固導流,避免洪澇浸水損失。汛后項目部立即組織施工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排洪、清理淤積物,力爭最短時間內,恢18、復施工生產。防暑措施及應急預案防暑措施及應急預案一、防暑降溫措施一、防暑降溫措施1、合理安排好高溫作業工人的勞動和作息時間,減輕勞動強度,縮短或避開高溫環境下的作業時間,并保證高溫作業工人有充分的睡眠時間。2、對露天和高處作業人員進行預防性體檢,凡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嚴重消化性潰瘍病、活動性肺結核、嚴重肝、腎病、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重病后恢復期的職工均不宜從事高溫及高空作業,應及時調離高溫或高處作業崗位,另行分配適當工作。3、采用各種隔熱或減少太陽輻射熱措施,如露天作業使用固定或活動涼棚、太陽傘等。4、加強個人防護,根據作業需要供給個人防護用品,如手套、帽、19、鞋、防護眼鏡和隔熱面罩,露天作業除安全帽外再給配予笠帽。5、工地后勤部門不間斷供應茶水、涼開水、綠豆湯、清涼飲料、含鹽飲料等。6、妥善安排員工休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如當天溫度超過 35時,可以適當減少工作時間、延長工人中午休息時間。7、加強員工宿舍管理,做好宿舍的通風的通風設施,搞好宿舍環境衛生,定時消毒防蚊,做好對工地的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工作,8、搞好工地食堂工作,嚴格執行消毒制度,搞好食堂飯菜衛生,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發生。9、準備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解暑片、霍香正氣丸、清涼油等。10、與當地醫院建立醫療救護協議,作為工區的醫療救護保障,以便及時處理現場突發事故。二、中暑癥狀的20、表現1、先兆中暑其癥狀為:在高溫環境中勞動一段時間后,出現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無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動作不能協調等癥狀,一般情況下此時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會超過 37.5。2、輕度中暑其癥狀為:除有先兆中暑癥狀外,還可能出現頭暈乏力、面色潮紅、胸悶氣短、皮膚灼熱而干燥,還有可能出現呼吸循環系統衰竭的早期癥狀,如面色蒼白、惡心、嘔吐、血壓下降、脈搏細弱而快、體溫上升 37.5 度以上。此時如不及時救護,就會發生熱暈厥或熱虛脫。3、重癥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時和未適當處理出現的輕癥中暑(病人),導致病情繼續嚴重惡化,隨著出現昏迷、痙攣或手腳抽搐。稍作觀察會發現,此時中暑病人皮膚往往干燥無汗,體溫21、升至 40 度以上,若不趕緊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三、應急預案1、針對施工中各種不同的緊急情況,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進行,防止因行動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混亂而延誤事故應急,從而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施工中的緊急情況是指具有突發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較多人員傷亡、較大經濟損失的各類建筑工傷事故。2、成立施工緊急情況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協調工作。領導小組總指揮由項目經理馮占負責落實,若總指揮外出,由現場技術負責人徐福全進行落實。實施救援工作的展開,具體人員安排詳見應急預案組織機構。3、在施工中緊急情況發生后,項目部即視情況成立救援現場指揮部22、,由馮占擔任事故現場總指揮,并成立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人員名單詳見附件一):1)防暑降溫保障小組。夏季施工過程中,因建筑行業在作業時,露天作業環境較多;人員作業分布區域復雜、多變;勞動強度大等方面的影響,給建筑工程在夏季施工來了諸多不便。為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與生命、財產安全,為作業人員營造一個有保障、舒適的環境,在作業人員發生高溫不良反應時,由組長楊林立即組織該組成員,對事故人員進行轉移、與控制,防止周邊施工作業現場事故人員的增加。使應急行動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提高行動的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損失。2)信息聯絡小組。由組長徐福全負責了解人員傷亡情況和經濟損失及緊急情況影響范圍,每天組23、織收集天氣溫度狀況,然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對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態發展情況,及時向上級報告及有關部門的聯絡。3)安全保障(警戒)小組。對撤離區和安置區內的治安工作,由安全員朱祥擔任組長并組織隊員負責對險情發展狀況進行監控,防止影響施工工期,并對各班組人員加強安全教育,以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且組織現場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以預防惡性事故的發生以及一旦發生事故時如何將事故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4)現場醫療救護小組。當事故發生時,由組長錢仕忠組織組員對傷員進行現場分類和急救處理,負責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實施有效救護;并及時向醫院轉送。救護人員的主要職責是:進入事故發生區搶救傷員;指導24、危害區內人員進行自救、互救活動;集中、清點、輸送、收治傷員。根據具體情況,迅速制定應急處理方案并組織實施。5)后勤保障小組。由組長杜志武負責組織調集搶險人員、物資設備,督促檢查各項搶險救災措施落實到位。4、在施工中緊急情況發生后,救援現場指揮部根據具體情況,可就近從附近建筑工地調集救援隊伍、人員、物資設備。同時專業救援隊伍、物資設備從應急預備救援隊伍中調集。5、各類緊急情況發生后,需調集的主要專業救援隊伍、應急救援物資。主要物資及人員職責安排如下:1)人員、物資準備:項目部物資的購置由材料員王成林負責,主要藥品及醫療救護器具如下:2)藥品:感冒藥、發燒藥、腹瀉藥、消炎藥等治療藥品及仁丹、十滴水25、正氣水、菊花茶、降火涼茶等。3)救護器具:單架、救護汽車、聽筒、病床、毛巾、藥用藥箱、冷凍柜(冰塊)等。6、施救方法:1)輕度患者 現場作業人員出現頭昏、乏力、目炫現象時,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防止出現二次事故,其他周邊作業人員應將癥狀人員安排到陰涼、通風良好的區域休息,供應其涼水、濕毛巾等。2)嚴重患者(昏倒、休克、身體嚴重缺水等)當作業現場出現中暑人員時,作業周邊人員應立即通知項目部,并及時將事故人員轉移至陰涼通風區域,觀察其癥狀,以便于醫療人員來臨時掌握第一手醫治資料。項目部應根據具體情況,由應急總指揮馮占決定是否啟動防暑降溫預。并立即組織救護人員親臨現場對事故人員進行救治。癥狀嚴重26、者,在項目部醫療設備無法救治的情況下,應第一時間轉移到最近的醫院進行觀察、治療,并上報公司。7、善后處理工作:根據事故“四不放過”原則,認真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采取針對性強的防范措施,加強對各班組的宣傳、教育,使每人都掌握夏季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做到每人都懂得保護自己;懂得救護他人。總結經驗教訓,杜絕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具體防范措施如下:1)由信息小組在施工現場設置溫度計,并對每天的天氣情況進行收集、處理,然后上報項目部防暑減溫保障小組,依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2)當室外氣溫高于 39時,施工隊應對各班組進行施工降溫專項安全交底,令其各班組停止現場施工作業。3)后勤保障小組,應27、能隨時保證作業人員現場的飲水、緊急藥品。4)由防暑降溫應急救援機構依具當年的氣溫情況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員作息時間表”避開每天氣溫的最高時間(12:30 15:30)段進行施工作業。經項目部討論,特制定本項目部夏季施工作息時間表,具體如下:項目部現場人員作息時間上午:7:0011:30下午:14:3019:305)項目部成立“夏季施工防暑降溫專項機構”具體人員安排詳見:附件一。6)對項目部各班組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作業人員對各種情況的應緊處理能力。加強對夏季施工安全宣傳工作,使每人都了解、掌握防暑減溫的安全小常識,提高作業人員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與處理能力等。8、應急恢復、重新進入當應急恢復后,重新進入之前必須對危險區進行評價,并且應對事故進行分析,待危險區已確定安全時方可進入現場,繼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