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縣桑干河綜合開發治理工程土石方填筑和開挖工程監理細則(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0004
2022-09-13
17頁
119KB
1、涿鹿縣桑干河綜合開發治理工程土石方填筑和開挖工程監理細則涿鹿縣桑干河綜合開發治理工程監理部2012年7月文件名稱:涿鹿縣桑干河綜合開發治理工程土石方填筑和開挖工程監理細則批準: 日期: 年 月 日校核: 日期: 年 月 日編寫: 日期: 年 月 日目 錄1編制依據及適用范圍2土石方填筑工程控制要點3施工質量控制標準的目標及檢驗方法 4質量控制措施 4.1事前控制 4.2事中控制 4.3事后控制 5施工中常見質量問題的預防及處理方法 6施工應提交及簽署的資料7其他 附圖一:基坑土石方開挖監理工作流程圖附圖二:河道土石方開挖監理工作流程圖附圖三:堤身回填監理工作流程圖附圖四:河堤填筑監理工作流程圖2、附圖五:土石方填筑施工框圖土石方填筑和開挖工程監理細則1編制依據及適用范圍1.1設計圖紙及施工技術說明1.2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SL176-20071.3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程GB50290-981.4土工合成材料測試規程SL/T235-19991.5水利水電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程SL/T225-981.6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2-831.7防洪標準GB50201-981.8堤防工程施工規范SL260-981.9土工試驗規程SD128-871.10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地質勘察規程SL31320041.11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程SL223-20081.12碾壓3、式土石壩施工技術規范DL/T5129-20011.13水工建筑物巖石基礎開挖工程施工技術規范SL47941.14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881.15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施工規范SL49941.16本監理細則適用于涿鹿縣桑干河綜合開發治理工程3、4、5標段土石方填筑施工,河道樁號6+7809+900,段長約3120m。2土石方填筑控制要點2.1本工程填筑施工是整個桑干河治理工程的重點,更是施工監理質量控制的重點,填筑施工包括堤身填筑施工、河道填筑施工、灘地填筑施工、鋼筋混凝土擋墻墻后回填、防水毯上下層粘土回填等。設計根據不同的填筑材料確定了不同的設計指標,砂礫石等無粘性土按相對密度指標控4、制,壤土等粘性土按壓實度控制,不同的填筑部位,控制指標不同。要求各施工單位根據不同施工部位、填筑料及不同的設計指標,首先分別進行土料土工材料試驗,分別按照資質實驗室提供的試驗結果確定各項填筑控制指標,然后每種填筑土料進行土料碾壓試驗,以確定不同的施工參數。2.2具體填筑設計指標:(1)筑堤料為河道開挖料,粘性土壓實度不低于0.94,非粘性土相對密度不低于0.7;(2)混凝土擋墻、邊墩墻后回填河道開挖料(卵礫石)相對密度不低于0.7,若回填料采用壤土等粘性土時,該部位壓實度控制值為不低于0.94;(3)防水毯上下層鋪筑粘土粘粒含量不低于15%,壓實度不低于0.85;(4)鋪設防水毯前對河道原基面5、進行碾壓,壓實度不小于0.85,如果原基面為砂性土基,則碾壓控制指標為相對密度,控制值為相對密度不低于0.65;(5)河道防滲用粘土滲透系數不大于110-6cm/s,壓實度不低于0.94。2.3本工程監理按照填筑設計要求,與施工方溝通制定統一的表格,層土層驗單,所有填筑基面填筑前必須經報驗批準后方進行,每個填筑段每層都必須經過自檢合格后報驗,嚴格按照本細則7.3節規定的施工工藝流程控制填筑質量。3施工質量控制標準的目標及檢驗方法3.1基坑土方開挖 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測頻率檢測方法范圍點數1坑底標高20(有墊底砼)0-20(無墊底砼)塊或100m24水準儀測量2軸線位移30同上2經緯儀測6、量3基坑尺寸不小于設計規定值座、塊4鋼尺量4基坑邊坡設計的10%座、塊3坡度尺或計算注:(1)每一基坑(槽)或驗收區、段為一個單元工程; (2)地基開挖前,應降低地下水位,使其低于開挖面0.5m以下,基坑開挖宜分層、分段依次進行; (3)嚴禁擾動基底土壤,基底上淤泥必須清除干凈,嚴禁欠挖,如開挖后不能立即回填或澆墊層的,應預留保護層。如發生超挖,宜用與底板相同標號的砼或相應的墊層料填平; (4)為主要檢測項目3.2河道土方開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測頻率檢測方法范圍點數1河道中線不大于20cm順堤軸線200500m每隔50100m測一點用經緯儀2河道底寬30cm平均值不小于設計底寬順堤軸線20057、00m每隔50100m測一處用經緯儀3河底高程不大于+5cm平均值不高于設計高程每隔50100m沿垂直水流方向測45點用水準儀4邊坡坡比不大于設計坡比2-5%100200m范圍內每岸順堤軸線檢測45處用水準儀或坡度尺5灘面寬度設計寬度,最大不得超過0.2米順堤軸線100200m每隔50100m檢測一處用經緯儀注:(1)河道一般以每50100延米為一個單元工程; (2)河道底高程和河道底寬度應達到設計要求,河道開挖的邊坡應平整、穩定,渠口線、坡腳線應整齊順直,河底應平整,灘面平整,無明顯起伏,灘地高程符合設計要求。3.3巖石邊坡開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cm)檢測頻率檢測方法1坡腳標高20105008、m2及其以內,不少于20個;500 m2以上不少于30個;局部突出或凹陷部位(面積0.5 m2以上者)應增設檢測點。用儀器和鋼尺測量2坡面局部超欠挖斜長15 m30203斜長15 m5030注:(1)設計或施工檢查驗收的區、段劃分,每區、段為一單元工程; (2)保護層開挖須淺孔、密孔、少藥量、火炮爆破; (3)平均坡度不陡于設計坡度;(4)開挖坡面穩定,無松動巖塊;(5)坡腳標高只是在馬道處和最下一層開挖時檢查34巖石地基開挖序號檢查項目質量標準1保護層開挖淺孔、密孔、少藥量、火炮爆破2建基面無松動巖塊,無爆破影響裂隙3斷層及裂隙密集帶按規定挖槽。槽深為寬度的11.5倍。規模較大時按設計要求處9、理4多組切割的不穩定巖體按設計要求處理5巖溶洞穴按設計要求處理6軟弱夾層厚度大于5 cm者,挖至新鮮巖層或設計規定的深度7夾泥裂隙按11.5倍斷層寬度,清除夾泥,按設計要求處理序號檢測項目允許偏差(cm)檢測頻率檢測方法1無結構要求或無配筋坑(槽)長寬15m50305坑(槽)底部標高20106垂直或斜面平整度207有結構要求或有配筋坑(槽)長寬15m40011坑(槽)底部標高20012垂直或斜面平整度15注:按相應砼澆注倉塊劃分,每一塊為一單元工程;兩岸邊坡地基開挖也可按施工檢查驗收區劃分,每一驗收區為一單元工程。3.5土石方填筑控制序號項目技術指標檢測頻率檢測方法范圍點數1砂礫石料(無粘性土10、)干密度2.05t/ m3相對密度0.720m20 m方格網的角點為測點20環刀法、灌砂法等(取樣須在本層下半部)儀器鋼尺等2反濾料(墊層料、過渡料)超徑顆粒3遜徑顆粒5針片狀顆粒10小于0.1 mm顆粒53 石渣料鋪料厚5080孔隙率25填筑過程中加水量為0.10.25t/ m34塊石護坡質地堅硬塊徑符合設計要求外緣與設計堤坡線誤差50 cm5砂卵石墊層碾壓前加水量為0.10.2t/ m3相對密度0.7參照反濾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和設計要求執行6防水毯粘土填筑層粒徑15 cm含水量為最佳含水量-2+3%鋪土壓實厚20 cm壓實度0.944002000 m31(每層不少于5個)注:(1)以施工區11、段劃分,每一區、段為一單元工程; (2)回填土的土質應符合設計要求,填土中不得含有淤泥、植物根莖等; (3)建筑物墻后2米范圍內回填須用小型壓實機具夯實。3.6 堤身和河灘填筑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測頻率檢測方法范圍點數1河堤高程(沉陷高按要求另行增加)-10cm+20cm,平均值不小于設計高程順堤線100200m每隔20-50m測一點用水準儀測量2堤堤寬度10cm順堤線100200m每隔20-50m測一處用鋼尺測量3河道內外坡度及堤外棄土的外坡度設計坡比的25%順堤線100200m每隔20-50m測一處用水準儀或坡度尺測量4壓實干容重不小于設計干容重值順堤線100200m每1000-2000m12、3填土測定一次用環刀或灌砂法等方法取樣測定注:(1)筑堤應清基倒毛,分層鋪土壓實,鋪土厚度和每層壓實遍數,由試驗確定; (2)筑堤土料應通過試驗確定最優含水量,根據最優含水量確定各種土料的控制含水量范圍; (3)堤頂高程和堤頂寬度應達到設計規定,坡面和頂面應平整,堤坡腳線、堤頂線應整齊順直。4質量控制措施4.1事前控制4.1.1審查承包單位施工資質及質量保證體系的層次性、全面性。4.1.2審查施工組織設計。4.1.2.1審查施工規范、標準采用的準確性。4.1.2.2審查施工平面布置,重點檢查施工測量控制網及施工放樣成果。4.1.2.3審查土石方開挖施工措施。4.1.2.4審查土石方回填及渠堤填13、筑的施工措施。4.1.3審查承包商進場機械、設備的型號、數量和配套以及設備的完好率。4.1.4檢查準備用于土石方回填及筑堤的料場土石料是否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4.1.5分析施工工藝流程,旁站監理施工方碾壓試驗段,設置質量控制點,擬定監理工作流程。4.2事中控制4.2.1隨施工進度復查施工測量成果。4.2.2土石方開挖過程中和邊坡開挖完成后,檢查安全、技術措施,防止發生邊坡滑塌。4.2.3檢查基坑開挖是否符合下列要求:土石方明挖應從上至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嚴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懸的開挖方法,施工中隨時做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排水,開挖過程中應避免邊坡穩定范圍內形成積水;應按施工圖紙要求,預留保護層;渠14、道填筑前應先完成地表清理,禁止邊填筑邊開挖。4.2.4施工排水:土石方開挖宜就近排水,檢查排水措施。4.2.5抽查排泥場是否符合以下要求:控制泄水口排水的含泥量不大于2%;排泥場表面的平均高程誤差應在+0.05+0.20m范圍內;排泥場圍堰外腳應留排水溝,并不得超過征地范圍;筑堰土料應盡量采用粘性土,堰頂高程差應小于15cm;對于長度較大的排泥場,每隔300m左右須加中間隔埂,隔埂應交叉布置,以防泥漿串流沖刷堰基,隔埂頂高應于吹填高度一致;截(滲)水溝應平行于圍堰外邊線6m。4.2.6檢查承包商棄土石料的處理:不允許在開挖范圍內的上側棄土石料,應嚴格按照規定的堆放地點、范圍和堆放方式進行處理。15、4.2.7檢查承包商填料土制備:料場土料含水量約大于施工面填筑含水量的2%-3%為宜,具體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反濾料顆粒級配,超徑含量不大于3%,遜徑不大于5%,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大于10%,反濾料中小于0.1mm的顆粒不大于5%。4.2.8檢查施工過程中土石方填筑:建筑物上、下游渠道堤身要采用粘性土填筑,壓實度不小于0.94;回填土干容重不小于設計要求 (不含砂礓),建筑物附近2m范圍內應采用人工或小型輕機具壓實,鋪土厚度宜適當減?。惶钪謱訅簩?,鋪筑厚度每層應控制在20-30cm。4.2.9冬季施工時,填料中嚴禁有冰雪碎塊,避免負溫下施工。壓實土料必須在-1以上。4.2.10建筑物后土石方16、回填時,砼強度指標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4.3事后控制4.3.1根據填土干容重及壓實度指標,判斷填土質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并做好相應的數量統計工作。4.3.2檢查相應的施工記錄,督促施工單位整理施工技術資料,及時簽署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完成單元工程質量評定工作。4.3.3對設計變更及事故處理記錄等文件進行整理歸檔。5施工中常見質量問題的預防及處理方法。5.1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點、施工放線有誤,不符合設計要求,應認真復核。5.2排水溝、排水井點設置不合理,應注意采取邊坡保護措施,防止邊坡塌方。5.3土石方回填含水量過大或過小,土料、保護層預留、干容重、鋪土厚度不符合要求,應隨時抽查。5.17、4水力沖挖高程、斷面尺寸不易控制,應隨時檢查、及時修正。5.5局部出現“彈簧土”、層間光面、層間中空、松土層或剪切破壞等,應及時處理。6施工應提交及簽署的資料。6.1土石方開挖完工資料6.1.1土石方明挖工程竣工平面和剖面圖6.1.2每項明挖工程的質量檢查和驗收報告6.1.3設計變更通知書、事故處理記錄及有關文件6.2土石方填筑完工資料。6.2.1土石方填筑工程竣工圖6.2.2土石方填筑工程基礎地質編錄資料6.2.3土料填筑試驗檢驗和現場生產性試驗成果6.2.4各區段土石方填筑體的填筑層驗單、施工質量報告5.2.5施工期的觀測成果6.2.6質量事故處理報告6.2.7工程隱蔽部位(如排滲管)的檢18、查驗收報告6.2.8設計變更通知書7、其他71 根據施工承包合同及有關規范規定,巖石基礎施工質量檢驗與砼結構物開倉前的建基面驗收,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作業工序檢查。72 由于施工質量或基礎驗收申報不當,造成后序工程延誤,或未按規定驗收合格以前擅自覆蓋作業,造成的一切損失,由承建單位承擔合同責任。73 質量檢查評定表格格式要按照要求統一填報。附圖一基坑土石方開挖監理工作流程圖施工工藝流程 監理工作測量、放線檢查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點、開挖邊線、施工機具檢查深井降水、地表排水、排泥場是否符合要求施工降水、排水檢查開挖邊線、邊坡、高程基坑土石方開挖檢查保護層預留厚度、高程保護層留置保護層開挖檢查開挖后高19、程、邊線單元工程驗收附圖二河道土石方開挖監理工作流程圖施工工藝流程 監理工作檢查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點、開挖邊線、施工機械測量、放線檢查地表排水是否符合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措施是否到位、排泥場是否按規定設置施工排水河道土石方開挖檢查開挖邊線、邊坡、高程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檢查邊修整是否達到設計要求邊坡修整單元工程驗收附圖三土石方回填監理工作流程圖施工工藝流程 監理工作檢查測量、放線成果 測量、放線碾壓試驗檢查碾壓機具、碾壓方式等試驗參數檢查回填土料、鋪土厚度、干容重、接縫處理土石方回填檢查削坡后邊坡、高程邊坡整修單元工程驗收附圖四河道堤身和灘地填筑監理工作流程圖施工工藝流程 監理工作測量、放線檢查測量、放線成果檢查承包商清除原地表草皮、樹根、垃圾等雜物地基表面壓實情況場地清基生產性試驗段碾壓檢查承包商確定的壓實機具、振動頻率、行走速度、填筑厚度、碾壓方式檢查填筑土料、鋪土厚度、壓實系數、接縫處理接縫處理、干容重等河堤填筑邊坡修整檢查削坡后邊坡、高程單元工程驗收收附圖五不合格合格填筑試驗試驗報告送監理工程師批準測量放樣基礎處理基礎驗收鋪料、平整、壓實填料運輸填料質量控制質量檢測進入上一層施工填至設計高程驗收土石方填筑施工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