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縣小黃壇衛生填埋場進場道路工程項目建議書(3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83671
2022-09-14
32頁
211KB
1、 浦江縣小黃壇衛生填埋場進場道路工程 浦江縣小黃壇衛生填埋場進場道路工程項 目 建 議 書5 目 錄第 1 章 總論11.1 項目背景11.1.1 項目名稱11.1.2 項目承辦單位及概況11.1.3 編制單位11.1.4 編制依據11.1.5 編制內容21.2 項目概況21.2.1 擬建項目地點21.2.2 建設規模與目標21.2.3 工程方案21.2.4 建設條件31.2.5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31.2.6主要技術經濟指標31.3 結論4第2章 基本情況調查52.1 自然經濟概況52.2 地形、地貌、氣候、水文62.3 地質條件72.3.1 地層巖性72.3.2 地質構造72.3.3 水文2、地質條件72.3.4 區域穩定性72.4 道路現狀82.5 筑路材料和運輸條件8第3章 技術標準93.1 主要規范93.2 設計標準10第4章 工程建設必要性論證114.1 小黃壇衛生填埋場工程建設的需要114.2 小黃壇衛生填埋場使用的需要114.3 周圍山地林地開發的需要114.4 完善路網的需要11第5章 工程方案125.1 方案設計原則125.2 方案設計125.2.1 方案選擇125.2.2 路線設計135.2.3 路基工程135.2.4 路面工程145.2.5 橋梁涵洞工程145.2.6 交叉工程145.2.7 沿線設施工程145.2.8 綠化環境保護工程15第6章 環境評價1663、.1 建設項目工程對環境的影響166.1.1 施工前期166.1.2 施工期166.1.3 運營期166.2 減緩工程環境影響的策略176.2.1 設計階段176.2.2 建設階段17第7章 節能197.1 節能19第8章 工程階段劃分和進度安排208.1 項目實施總體進度計劃208.1.1 項目的階段208.1.2 階段工作內容208.1.3項目總計劃進度218.2 工程實施計劃218.2.1 工程分階段實施原則218.2.2工程實施計劃進度21第9章 征地拆遷及主要工程數量229.1征地拆遷229.2 主要工程數量22第10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2310.1投資估算2310.2編制依據和原4、則2310.3 其它費用標準2310.4資金籌措2310.5 工程實施進展及投資分年使用計劃25第11章 經濟評價2611.1 國民經濟效益評價26第12章 結論和存在問題2712.1結論意見2712.2存在問題和建議27 總論 第 1 章 總論1.1 項目背景1.1.1 項目名稱浦江縣小黃壇衛生填埋場進場道路工程1.1.2 項目承辦單位及概況項目承辦單位:浦江縣交通運輸管理局承辦單位概況:浦江縣交通運輸管理局是負責全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管理、規范建設市場的綜合部門。1.1.3 編制單位浙江省磐安縣交通設計所有限公司1.1.4 編制依據1.浦江縣小黃壇衛生填埋場1:10000地形圖;2.小5、黃壇衛生填埋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有關情況說明、資料3.浦江縣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4.浦江縣城鄉環境衛生及工程設施專項規劃(20062020年)5.浦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小黃壇衛生填埋場進場道路工程建設的抄告(第67號抄告單)6咨詢任務委托合同書;7.建設方提供的垃圾處理場的有關情況說明及其它資料。8.相關設計標準、規范及資料1.1.5 編制內容1.本項目編制內容主要包括:項目概況、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建設規模及內容、工程方案、環境保護、節能、項目實施安排、征地拆遷及主要工程數量;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等內容。1.2 項目概況1.2.1 擬建項目地點浦江縣大畈鄉黃壇。1.2.2 建設6、規模與目標浦江縣小黃壇衛生填埋場進場道路建設標準為三級公路,設計車速30公里/小時。公路路基寬度8.0米,其中路面寬度7.0米,土路肩0.5米(不包括防護構造、排水構造寬度)。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剛性路面。工程內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橋梁涵洞工程、交叉工程、沿線設施工程式以及綠化環境保護工程。1.2.3 工程方案1.路基工程:路基力求工程本身土石方填挖平衡,一般填方邊坡采用1:1.5;一般挖方邊坡石方路段1:0.3,土方路段1:0.5,高填、挖方路段分臺階施工并視地質情況進行綜合防護;沿河、沿塘及受限制填方路段采用漿砌擋墻防護,擋墻型式采用路堤式或路肩式重力式擋土墻。2.路面工程:路面結構型7、式宜采用22厘米厚水泥混凝土面層+20厘米厚5%水泥穩定碎石基層+20厘米厚碎石墊層。3.橋梁涵洞工程:橋梁上部結構采用預制混凝土空心板;橋梁下部結構采用重力式墩臺;涵洞采用鋼筋混凝土圓管涵或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涵。4.交叉工程:本工程為平面交叉。5.沿線設施工程主要為沿線安全防護設施及道路交通標志、標線等。6.綠化環境保護工程做好邊坡與公路兩側綠化,防止水土流失。1.2.4 建設條件本報告通過認真調查、分析、研究和方案比選,本工程方案地理位置等自然條件優越,政策處理相對容易,道路建設材料來源豐富,運輸條件極其便利,具備良好的工程建設條件。1.2.5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本項目總投資為1560.78、8萬元。由縣財政撥款。1.2.6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1-1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序號指標單位數量造價(萬元)備注1臨時工程km2.28811.582路基工程km2.288572.213路面工程km2.288317.824橋梁涵洞工程km2.28888.295交叉工程km2.2880在路基、路面中考慮6沿線設施工程km2.28851.667綠化環境保護工程km2.28822.888建安費投資1064.441.3 結論本項目作為小黃壇衛生填埋場的配套工程,為小黃壇衛生填埋場工程開工提供必須的交通條件 ,滿足小黃壇衛生填埋場工程建設大型施工車輛進出和材料運輸的需要;工程完工后成為浦江縣各地至小黃壇衛生填9、埋場垃圾運輸唯一通道。為了小黃壇衛生填埋場工程的順利實施和及早交付使用,本工程應該盡快實施。本報告綜合考慮了工程可能涉及的各個方面,對每一個方面都進行分析和論述,工程是必須、及時和可行的。27 基本情況調查 第2章 基本情況調查2.1 自然經濟概況浦江縣位于金華市北部,東經119 42 120 07 ,北緯29 21 29 41 之間。東北鄰諸暨市,東南接義烏市,西南與蘭溪市毗連,西北和建德、桐廬市接壤??h人民政府駐浦陽街道,距金華城區 46 千米。面積 915 . 34 平方千米,轄7鎮5鄉3個街道辦事處。浦江縣域范圍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龍門山脈分三支自西向東延伸,北支綿亙于縣境西北與建德,10、桐廬兩市之間,山巒起伏,多中,低山。中支橫亙于縣境中部,俗稱北山,是浦江盆地與西北山區的天然界線。南支蜿蜓于縣境南部與蘭溪、義烏兩市之間,俗稱南山。中、南和浦東三山之間為浦江盆地。 “十一五”期間浦江縣的經濟增長與2006年底相比得到了顯著提升,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79.25億元增長到150.3億元,年均增長13.7%。財政總收入由8.6億元增長到18.99億元,年均增長17.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由4.5億元增長到10.57億元,年均增長18.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34.69億元增長到50.05億元,年均增長7.6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408元增長到25106元,年均增長10.11、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5420元增長到10052元,年均增長13.15%。浦江被列為全國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試點縣,被授予“中國桃形李之鄉”稱號。第三產業快速提升。仙華溫泉國際度假村、“江南第一家”等旅游項目建設全面推進,仙華山景區通過國家4A級旅游區復核,實現旅游收入50.53億元,年均增長14.2%;市場建設取得突破,沃爾瑪首家縣級網點落戶浦江,建材市場建成投用,浦江(中國)水晶城、現代物流中心建設有序推進;房地產業累計完成投資39億元,金融、保險、郵政通訊、信息服務等快速發展。全縣三次產業比例由2006年的663.330.7調整為2011年的5.461.133.5。 2.2 地形12、地貌、氣候、水文本工程所在地區主要地貌為侵蝕剝蝕地貌丘陵,山前沖洪積平原。浦江縣屬錢塘江水系。源于縣境西部天靈巖南麓的浦陽江,自西向東流,于白馬鎮塘里東北出縣境入諸暨市,至杭州市蕭山區聞堰鎮入錢塘江。沿途接納洪公溪、深溪等大小溪流 32 條。壺源江源于天靈巖西北麓,東流至杭口坪轉北流,于檀溪鎮大梓北出境,穿經桐廬縣至富陽市場口注入富春江,沿途有大小姑源溪、羅家源等水匯入。大陳江流經縣境東南部于諸暨市安華鎮匯入浦陽江。浦江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常年以東風和東南偏東風居多,年平均風速2米/秒,月平均風速在1.72.2米/秒之間,7月主要是西南風和偏西風。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據浦江縣1994年氣象13、資料:多年平均氣溫16.5,極端最低氣溫-11.1,極端最高氣溫39.6。多年平均降水量1439.9mm,最大6月228.6mm,最小12月46.4mm,山區多于盆地。一年中不同季節雨量分配不均,34月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20.7%,56月為梅雨季,占29.4%,春雨、梅雨合計仍占年降水量的51.14%,711月在副高壓控制下,以晴熱為主,降水量較小,形成相對干旱期,但有臺風影響或局部雷陣雨。122月是一年中雨量最小時期,占13.90%,為相對枯水期(見月平均氣象要素表)。表2-1 浦江氣象站月平均氣象要素表月份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全年降水量(mm)61.292.9144.615314、.9195.3228.6144.8112.1124.380.355.546.41439.9氣溫()4.15.39.516.021.024.328.228.023.418.012.16.516.5浦江縣年平均氣溫約19,年均雨日145165天,20年一遇最大降水量1日內140.00mm,3日內270.00mm,7日內420.00mm。50年一遇最大降水量1日內170.00mm,3日內380.00mm,7日內480.00mm。年平均蒸發量600800mm,不同時期氣候干燥度為47月0.63,810月1.19。一般全年日照時數為17001950小時,日照率4045%,78月日照最充足,日照時數26315、.8266.6小時,日照率達6265%,13月日照率最低,日照時數109.7128.7小時,日照率3340%。多年無霜期長達250天。2.3 地質條件2.3.1 地層巖性區內地層主要有白堊系朝川組(K1C)含礫砂巖、砂巖,第四系全新統(Q4)素填土、耕土、細砂、圓礫等。2.3.2 地質構造根據調查及勘察資料、區域地質資料,路線范圍內未發現具有一定規模的斷裂構造帶。2.3.3 水文地質條件區內地下水類型主要有第四系空隙潛水及基巖裂隙水,賦存于圓礫及基巖裂隙中,地下水主要受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補給,水位隨季節性變化,如附近無污染源,則地下水對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鋼筋無腐蝕。由于勘探范圍內均屬河流及小溪,16、圓礫層中孔隙發育,直接受地表水補給,且連通性較好。2.3.4 區域穩定性勘察地段山體呈渾圓狀,坡角一般小于45,下部基巖為白堊系朝川組(K1C)含礫砂巖、砂巖。根據地震臺站的歷史統計及近期觀測資料,區內歷史地震震級均小于4級。根據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的規定,本區位于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05g地區。以上表明,本區區域穩定性良好。2.4 道路現狀縣道候中線從旁經過,原有一條簡易公路候中線接出通黃壇村,公路等級為等外級,路線線形一般,局部彎道較急,路基寬4.0米,路面寬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不能滿足大型車輛的通行。2.5 筑路材料和運輸條件路基填方、防護所需石17、料宜采用路基挖方開采利用。路面工程所需碎石、砂、水泥、鋼筋等材料以外購為主,通過工程車直接送往工程工地。 技術標準 第3章 技術標準3.1 主要規范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2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5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04;6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D62-20127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8公路交通設施設計規范JTG D81-20069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JTG D82-2009;10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18、范JTG F10-2006;11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 034-2000;12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13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施工技術規范JTG F71-200614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JTG B03-200615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辦法交公路發2007358號;16其他有關標準、規范、規程等文件及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手冊。3.2 設計標準表3-1 道路主要技術標準表項目單位技術標準值實際采用值道路等級三級公路三級公路計算行車速度Km/h3030路面設計標準軸載BZZ100BZZ100最小凈高m4.54.5平曲線不設超高最小圓曲線半徑m35035019、一般最小圓曲線半徑m6565極限最小圓曲線半徑m3030平曲線最小長度m5050緩和曲線最小長度m2525豎曲線最大縱坡%88最小坡長m100100停車視距m3030凸形豎曲線一般最小半徑m400400凹形豎曲線一般最小半徑m400400豎曲線最小長度m2525 工程建設必要性論證 第4章 工程建設必要性論證4.1 小黃壇衛生填埋場工程建設的需要小黃壇衛生填埋場工程的開工建設,三通一平是重要條件。作為三通之一的進場道路建設,顯的尤為重要。大型施工機械的進出、大型設備的運輸都需要一條線形較好,有一定服務等級的公路作為保障。小黃壇衛生填埋場進場道路的建設,是開展小黃壇衛生填埋場工程建設的需要,是加20、快小黃壇衛生填埋場工程建設的需要。4.2 小黃壇衛生填埋場使用的需要預測小黃壇衛生填埋場建成后,起用年日填埋量333.17噸,結束年日填埋量525噸,因些需要有一條能滿足其通行能力要求的道路,來保證浦江縣城鄉各地所產生的垃圾及時順暢運至目的地進行無害化填埋,并且運輸過程中要盡可能減少對周圍居民的出行形成干擾,對周圍環境減少影響,作為進出衛生填埋場的唯一通道,本項目的建設是必須的。4.3 周圍山地林地開發的需要小黃壇衛生填埋場進場道路所經之處周圍都是山林,有比較豐富的林業資源,衛生填埋場進場道路的開通,實際上也成為一條森林防火帶。有利于沿線林業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4.4 完善路網的需要原黃壇村通21、村公路等級低、道路窄,洪水季節極易發生水毀,給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危害。小黃壇衛生填埋場進場道路的建成,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當地群眾的交通問題。 工程方案 第5章 工程方案5.1 方案設計原則1.服從衛生填埋場總體布局的原則。充分考慮衛生填埋場的位置和建設需要,充分考慮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合理選擇設計方案。2.堅持以人為本,妥善處理道路建設與用地矛盾、道路建設與環境矛盾、垃圾運輸與附近居民生產、生活、出行的矛盾。體現“人、環境、交通、發展”的和諧統一。3.采用的技術標準必須滿足公路的使用任務、功能和遠景交通量的需要。認真調查研究,充分了解現有道路基礎設施情況,研究標準22、合理、實用可靠、投資效益高、滿足道路功能需要的工程方案。4堅持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三者統一的原則。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既要體現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又要安全可靠,力求三者的高度統一。5.2 方案設計5.2.1 方案選擇本工程共參考設計方案三個:方案一:從侯中線距建光村北路交叉口約225處向左進入山谷沿山谷爬升,至合適位置設回頭曲線至無名282.5標高埡口后向西北展線,至谷底跨溝接老路,沿老路至衛生填埋場。方案二:從候中線原黃壇通村公路處向左進入,沿原有老路拓寬至衛生填埋場方案三:從候中線距建光村北路交叉口約280處向左新建隧道,過隧道后接老路拓寬至衛生填埋場。 雖然各方案的優23、缺點都是相對而言,但在考慮方案時,對各方案的優缺點當有輕重之分,在方案選擇上首先要考慮以人為本,考慮可持續發展。方案選擇中充分考慮到項目所在土地資源稀缺,征用耕地十分困難的現實。 三個方案中,方案三相對造價低,但占用耕地多,政策處理困難,不利于道路的盡早開工建設,勢必要影響衛生填埋場的建設進程,故不予以采納;方案二有路線線形好,營運里程短等優點,但存在造價高、施工難度大、工期長,耕地占用較多等缺點,。經過通盤考慮,多方比較,最后確定方案一為推薦方案。5.2.2 路線設計1. 平面設計路線全長2.288公里。共設交點34個,平曲線極限最小半徑30米,最小緩和長度25米。2.縱斷面設計道路的未加寬24、前的路面內邊緣線高程為設計高程。最大縱坡7.5%,最短坡長100米,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2000米,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2000米。3. 橫斷面設計道路斷面形式如下:7.0米行車道+20.5米土路肩,橫坡度1.5%,路肩橫坡2%。路基超高時,繞路基內側邊緣旋轉,使之成為單向的超高坡面。本工程路基在圓曲線半徑小于250m處按規范要求設置加寬。5.2.3 路基工程路基力求工程本身土石方填挖平衡。路基一般填方邊坡采用1:1.5,一般挖方邊坡石方路段1:0.3,土方路段1:0.5,高填、挖方路段分臺階并視地質情況進行綜合防護;沿河及受限制填方路段采用漿砌擋墻防護,擋墻型式采用路堤式或路肩式重力式擋土墻。路25、基填筑之前進行清表清淤,路基填筑材料應優先采用強度大、粒徑較小、透水性良好的土石混合材料填筑,特別是路槽底面以下080cm范圍不宜采用粘性土填筑。路床底面出現較為軟弱情況時宜進行換填處理,上路床30cm選用路基挖方中透水性較好的宕渣填筑至路槽標高。路基壓實度選用重型壓實度指標,應滿足規范要求。5.2.4 路面工程本方案路面結構型式采用22厘米厚水泥混凝土面層+20厘米厚5%水泥穩定碎石基層+20厘米厚碎石墊層。水泥混凝土面層抗彎拉強度等級4.5Mpa,5%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無限側抗壓強度2.5Mpa。5.2.5 橋梁涵洞工程全線設小橋1座,上部結構采用8米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橋,下部結構采用重力式26、U型橋臺;全線采用500mm鋼筋混凝土圓管涵4道,跨徑3米預制混凝土蓋板涵2道。5.2.6 交叉工程本工程平面交叉兩處,K0+000處與縣道候中線(二級公路)相交,K1+940 處與原黃壇村通村公路相交(等外級公路)。5.2.7 沿線設施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采用D級標準。本工程高填方路段路側設置波形護欄,防撞等級為B級,一般路段為Gr-B-4E型,小半徑或加強防護路段采用Gr-B-2E型。沿線設置警告、指示等交通標志,全線設置交通標線。5.2.8 綠化環境保護工程做好邊坡綠化。做到道路與周圍環境、景觀相互協調。 環境評價 第6章 環境評價6.1 建設項目工程對環境的影響6.1.1 施工前期本27、工程沒有房屋拆遷,不征用基田農田,占用少量耕地,主要用地類型為林地。6.1.2 施工期1.大氣環境影響根據調查,建設項目所在地為山區,周圍無重大環境污染源,周邊環境空氣質量良好,主導風向相對比較穩定,原大氣環境質量優良。大氣環境污染主要來自工地揚塵。場地的風吹揚塵影響范圍一般在100米以內。2.噪聲影響周圍村莊距離建設項目所在地距離較遠,噪聲對周邊村莊的影響甚微。3.水土保持影響道路施工后,對原有生態環境和自然平衡造成破壞,破壞景觀,雨后極易造成水土流失現象,容易造成河道堵塞,沖毀農田破壞等。4.水環境影響在建設階段,施工機具油污及工程建設過程將對地表水形成一定污染。另外,因水土流失對附近河流28、造成一定污染。6.1.3 運營期1.大氣環境影響運營期對大氣環境的污染主要為垃圾及灑落物臭氣、汽車尾氣等。此處大氣擴散條件相對較好,大氣污染物對周邊環境影響不顯著;2.噪聲影響此道路全線距周圍村莊較遠,汽車行駛等產生的噪聲對周邊村莊的影響甚微。3.水環境影響在運營階段,汽車輪胎的磨損將在降水條件下對周邊水系造成影響。道路上的垃圾灑落物經雨水沖刷后對周圍水體也會產生一定影響。6.2 減緩工程環境影響的策略本項目處于浦江縣大畈鄉,屬野外地區,根據要求,在設計時參照執行下列環保標準:噪聲執行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中的“2類”標準。大氣環境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96中的二級29、標準。為消除或減緩、降低本項目對環境所造成的不利影響,本次研究在設計、建設、運營等各環節都做了深入的考慮。6.2.1 設計階段1.項目在滿足設計標準的前提下,避免大填大挖,盡量做到工程本身土石方平衡;不占用河道或隨意改變河流走向;優化邊坡防護設計和綠化設計,做好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2.路線選用合理、流暢,與山體地形完美融合,與環境協調。3.做好“三場”特別是棄渣場的選址。4.要求施工時嚴格按照規范作業以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6.2.2 建設階段本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須使用大量施工機械,對環境的影響主要為噪聲、揚塵、固體廢渣和廢水。1.施工期的主要噪聲污染源為石方爆破、挖掘機、壓路機、裝載30、機、混凝土攪拌機等施工機械以及施工現場的運輸車輛等。本項目距周邊村莊較遠,施工期間對附近居民的影響不大。為進一步減少施工噪聲影響,本項目擬從以下兩個方面采取降噪措施:(1)工程在距居民200米的區域內不允許在晚上9點至次日凌晨7點內施工;中間12點至下午2點禁止爆破。(2)在施工方法和設備選用時考慮盡量采用低噪聲設備。2.場地的風吹揚塵影響范圍一般在100米以內。施工階段對汽車行駛路面勤灑水(每天45次),可以使空氣中的揚塵量減少70%,收到較好的降塵效果。3施工的廢渣主要指路基棄方,棄方應運至指定棄渣場進行集中堆放,并按水土保持方案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節能 第7章 節能7.1 節能1.設計時31、合理布置線形,合理布置縱坡,優化平縱橫組合,使車輛能連續舒適行駛,減少無謂的能源損耗。2.做好場內各工段的耗能計量工作。 工程階段劃分和進度安排 第8章 工程階段劃分和進度安排8.1 項目實施總體進度計劃8.1.1 項目的階段本項目實施計劃將分為項目準備、項目審批、項目設計、招標采購、項目施工、質量驗收和交付使用等幾個階段。8.1.2 階段工作內容1準備階段:從提出小黃壇衛生填埋場進場道路可行性研究開始,項目即進入準備階段。該階段將完成項目的可行性研究。2.審批階段:由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對本項目的技術、組織、經濟和財務進行評審。3.項目設計階段:在項目審批并決定投資之后即展開項目的初步設計和32、施工圖設計,為項目的實施做好準備。4.招標階段:根據項目內容及設計技術要求進行工程項目的招投標。5.項目施工階段:安排擬建項目的施工。6.驗收及交付使用:按國家有關技術標準進行,并交付使用。8.1.3項目總計劃進度表8-1 項目總進度計劃8.2 工程實施計劃8.2.1 工程分階段實施原則本項目根據資金到位情況,跨年度分階段實施。工程的實施安排將遵循以下原則:1.分期、分段安排項目建設。2.按政府的資金安排情況確定年度實施工程量。3.工程實施安排要結合其他基建項目的工期并與之相協調。8.2.2工程實施計劃進度本項目實施計劃從2012年至2013年完成。 征地拆遷及主要工程數量 第9章 征地拆遷及33、主要工程數量9.1征地拆遷本工程共征地77.26畝,其中水田5.22畝,林地72.04畝,征拆遷費共206.2萬元。9.2 主要工程數量1.挖土方12344立方米2.挖石方55726立方米3.填方49091立方米4.行車道16016平方米5.漿砌防護墻7300立方米6.邊溝855立方米7.小橋1座8.涵洞6道9.波形護欄1478米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第10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10.1投資估算本工程路線長度2.288公里,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橋梁涵洞工程、交叉工程、沿線設施工程、綠化環境保護工程、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預備費等。工程總投資1560.78萬元,其中建筑安裝工程費用1064.434、4萬元,建設項目其他費324.87萬元,基本預備費171.47萬元。10.2編制依據和原則1公路工程基本建設投資估算編制辦法JTG M20-20112浙江省公路工程估算編制補充規定浙交2012128號3.公路工程估算指標(JTG/T M21-2011)4浙江省交通建設工程質監與造價2012第三季度信息價5國家、部門及地區有關規定10.3 其它費用標準征用土地、青苗補償費按浦江縣規定:山林征用23000元/畝,青苗補償每2000元/畝;耕地征用40000元/畝,青苗補償10000元/畝計算。基本預備費:按第一、二、三部分工程費用之和的11%計取。10.4資金籌措本項目總投資1560.78萬元,由35、縣財政撥款。表10-1 建設投資估算表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單位總數量估算金額(元)技術經濟指標各項費用比例(%)第一部分 建筑安裝工程費km2.288106443544652252.6268.20 一臨時工程km2.28811575250590.910.74 1其他臨時工程km2.28811575250590.910.74 二路基工程km2.28857220682500903.8536.66 1挖方m368070240581635.3415.41 2填方m34909149970910.183.20 3排水工程km2.288418996183127.622.68 4防護與加固工程km2.2882336、975471047878.9315.36 三路面工程km2.28831781561389054.2020.36 1路面墊層m21918435715618.622.29 2路面基層m21804082718545.855.30 3水泥混凝土面層m2160161993815118.0112.77 四橋梁涵洞工程km2.288882947385903.415.66 1涵洞工程m40.00041996510499.122.69 2小橋工程m15.00046298230865.472.97 五公路設施及預埋管線工程km2.288516631225800.263.31 1波形護撞護欄m1478355821237、40.742.28 2標志套1112104811004.360.78 3其它安全設施等km2.2283976217846.500.25 六綠化及環境保護工程km2.288228800100000.001.47 1邊坡綠化km2.288228800100000.001.47 第三部分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km2.28832487431419905.1620.81 一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費km2.28820620001642023.6013.21 1土地征用費畝77.26186572024148.5911.95 2青苗等補償和安置補助費畝77.26196280254.511.26 二建設項目管理費km238、.288666447291279.284.27 1建設單位(業主)管理費km2.288324547141847.472.08 2工程監理費km2.288319331139567.742.05 3設計文件審查費km2.288106444652.100.07 4竣(交)工驗收試驗檢測費km2.288119255211.980.08 三研究試驗費km2.288127735582.600.08 四建設項目前期工作費km2.288485702212282.343.11 五專項評價(估)費km2.288218219537.150.14 第一、二、三部分 費用合計km2.28813893097607215739、.7889.01 預備費元171468510.99 投資估算總金額元1.0001560778217302732.00100.00 10.5 工程實施進展及投資分年使用計劃工程建設計劃:從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完成,投資擬采用一次性投入。 第11章 經濟評價本章依據國家發改委(2002)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進行編制。本項目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生產實物產品,也不向過往車輛收取過路費,而是為社會提供交通運輸服務,加快城市經濟發展,以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不存在直接的財務經濟效益。所以本項目只進行國民經濟評價。同時由于本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的40、部分指標難以確定,因而只進行定性分析論述。11.1 國民經濟效益評價1.降低運輸成本效益本項目道路工程的完成,降低車輛的運輸成本,提高經濟效益。2.環境效益本項目的建成使用將提高車輛的行駛速度,減少交通擁擠,降低運輸成本,減少能源消耗,從而降低污染氣體的排放,有利于環境的改善。3.林業資源保護、開發效益本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沿線林業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第12章 結論和存在問題12.1結論意見本項目建設是必要的,技術上是可行的,經濟上也是合理的,建議盡快實施。12.2存在問題和建議1.建議盡快組織地質勘察,為下階段工作做好準備。2.本報告報出后,建議建設單位盡快組織評審,以便為下一步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3.建議組建強有力的組織管理機構,負責協調處理工程建設事宜,確保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4.加強與地方鎮、村的溝通與協調,確保工程項目實施的社會影響在可控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