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霍山中學遷建項目巖土工程勘察報告(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84429
2022-09-15
11頁
62KB
1、安徽省霍山中學遷建項目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目 錄一、 工程概況二、 勘察依據及目的、任務三、 勘察工作布置、方法及完成工作量四、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五、 場地地基巖土工程分析評價與基礎方案評價六、 結論與建議附圖表:1、建筑物及勘探點平面布置圖2、工程地質剖面圖3、鉆孔地質柱狀圖4、波速測試柱狀圖5、地基巖土物理力學性質數理統計表6、土工試驗成果表7、巖樣試驗成果表8、水質分析報告9、標貫試驗成果表10、孔口高程測量成果表一、工程概況安徽省霍山中學在霍山縣高橋灣現代產業園區擬建新校區(教學樓、圖書館綜合樓、宿舍樓、食堂、綜合報告廳、體育館等)工程,規劃用地面積約226381m2,總建筑面積約11412、83。我院受其委托,進行該工程詳勘階段的巖土工程勘察。(一)建筑物規模及主要特征見下表建筑物名稱層 數結構型式擬采用基礎型式最大柱荷載標準值(KN)場地整平黃海高程約(m)圖書館綜合樓7F框 架樁 基800076.00高一教學樓5F框 架樁 基500076.10高二教學樓4F框 架樁 基500072.30高三教學樓4F框 架樁 基500072.30衡山學校6F框 架樁 基500073.00風雨操場1F鋼 構樁 基400076.00綜合報告廳3F框 架樁 基300076.00教師周轉房1#、2#5F框 架樁 基350077.70女生宿舍1#、2#5F框 架樁 基360076.40男生宿舍6F框 3、架樁 基3600079.20門衛(東、南)2F框 架樁 基500看 臺2F框 架樁 基80071.80各基礎埋深由設計單位制定,約0.8米1.2m,除圖書館綜合樓有一層地下室外各建筑物都無地下室。(二)勘察等級本工程建筑抗震設防為乙類,建筑重要性等級為三級,場地復雜程度二級,地基復雜程度為二級,因此本次勘察等級屬乙級。二、 勘察依據及目的、任務(一)勘察依據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版)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3、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4、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5、建筑工程地質鉆探與取樣技4、術標準(JGJ87-2012)6、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7、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 50123-1999)8、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9、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規定10、甲供安徽省霍山中學新校區規劃設計方案總平面圖。(二)目的與任務1、 查明建筑范圍內巖土層的類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變化規律;2、 分析和評價地基的穩定性、均勻性和承載力;3、 提供地基巖土工程資料以及設計所需的巖土參數;4、 查明水文地質條件,評價地下水對基礎設計和施工的影響,判定地下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5、 劃分場地類別,并提供場地抗震設計基本參數;6、 查明場地內不良地質作5、用;7、 提供地基基礎設計方案和建議8、 評價沉、成樁可能性,論證樁的施工條件及其對環境的影響。三、勘察工作布置、方法及完成工作量(一)勘察工作布置原則依據安徽省霍山中學新校區工程規劃設計方案總平面圖,擬建建筑物勘察工作布置按樁基考慮,勘探點沿擬建物周邊線、角點布設,孔距24.0m,深度以控制樁端持力層及下臥層為原則。(二)勘察工作方法及工作量本次勘察工作方法主要采用鉆探取土、標貫、室內土工試驗等綜合勘察技術手段。主要工作內容:1、本次鉆探采用回次式管形鉆進,泥漿護壁。2、標貫試驗采用自由落錘、錘重63.5kg,落距76,預擊15,記錄每10和累計30的錘擊數。3、室內土工試驗按照國標土工試驗6、方法標準(GB/50123-1999)進行。4、勘探點測放及高程引測,勘探點根據道路紅線采用經緯儀和鋼尺進行測放;起始高程點為淠濱東路中心點,黃海高程為71.363m。本次勘察工作自2016年12月23日至12月30日進行野外工作,2017年元月中旬提交勘察成果報告。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如下:項 目工作量項 目工作量鉆探孔3358.5m/197孔水土腐蝕性測試2件標貫試驗136次高程測量197點巖土樣試驗75件四、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一)地形地貌擬建工程場地屬坡積地貌單元,該地塊原為低丘和耕田,尚未整平,一般地面高程66.9684.35m,高差較大。 (二)地基巖土層結構與特征本工程所在區域為中7、生代斷陷盆地,基底為安山巖。據本次勘探揭露,擬建工程場地覆蓋層屬第四紀坡積地層。本次勘探深度范圍內按沉積年代、成因類型及其物理力學性質的差異,劃分為3個層次,各巖土層分布規律詳見地質剖面圖。依據本次勘探成果,場地地層分布如下:雜填土(Q4ml):雜色,以耕土和碎石土為主,含少量的建筑垃圾和素填土,本填土層雖然成分較均勻,但密實度及強度不均勻,勘察時未發現暗浜、洞穴、臨空面等不良現象。分布普遍,厚度0.59.5m(不含場地整平時大規模回填的雜填土),老宅基處較厚,山坡及耕田處較薄。 淤泥質粉質粘土(Q4al):灰黑灰黃色。本區洼溝及田地處普遍存在,上部大都為灰色淤質粉質粘土,中下部夾多層粉質粘土8、和粉砂,在河沿處(如高二、高二、高一教學樓、體育看臺等處)底部大都含卵礫石夾砂或泥夾石,卵石厚度不均勻0.52.0m不等。本土層呈軟塑可塑狀態,屬中高等壓縮性土,層厚3.57.5m,層頂埋深0.52.0m。承載力的特征值fak為85KPa。a強風化安山巖(K1h):灰紅色,局部風化強烈成砂礫狀,大部成碎塊狀,本巖層在本區普遍存在。承載力的特征值fak為400kPa,層厚不均勻1.03.5m,層頂埋深0.59.5m。b中微風化安山巖(K1h):灰紅色,巖塊較堅硬,裂隙閉合,塊狀構造,無軟弱夾層、空洞和斷裂構造,屬較硬巖,基本質量等級為級。層頂埋深3.012.0m。最小揭露厚度約5.0m,分布廣泛9、。中風化巖與上層強風化巖無明顯界線,屬漸變關系,中微風化巖fr為2000KPa。(三)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場地屬類環境的半濕潤氣候區,據本次勘探及區域水文地質資料,本工程場地地層有大量地下水,第層松散雜填土中含孔隙水,第層風化巖中見少量裂隙孔隙水。其補給為鄰近地表水體、大氣降水及四周地下滲流,各含水層間水力聯系密切,地下水排泄以地下滲流形式向下游排泄。地下水位埋深2.03.5m。地下水對建筑材料呈微腐蝕性,地下水位以上土對建材也呈微腐蝕性。抗浮設防水位為69.8米。擬建場地附近無巖溶、采空區、人為化學污染及易溶膨脹性土。(四)場地地震效應霍山縣屬北淮陽構造變形帶,據1/20萬六安幅區域地質資料,本10、工程場地無活動性斷裂帶通過,本工程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場地覆蓋層厚度3.012.0m之間,場地土類型第層屬軟弱土,第層屬中軟土,第a層屬硬土,第b層為巖石,估算等效剪切波速Vse在120 390 m/s之間。該場地覆蓋層厚度15m為類場地,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特征周期分別為0.35s。擬建場地內雜填土厚度大、厚度變化大、成分復雜,因此場地屬抗震不利地段。五、場地地基巖土工程分析評價與基礎方案評價(一)場地穩定性和適宜性據區域地質資料及本工程場地勘察結果:本場地無活動性斷裂及其它不良地質作用,地層分布較穩定,適宜建設本工程各類建筑物。(二)地基巖土力學參數擬建場地地基巖土力學參11、數見下表地基土力學參數一覽表層號巖土名稱承載力特征值fak(kPa)變形模量Eo(MPa)雜填土5.07.0淤質粉質粘土8510.9a強風化安山巖40035.0b中微風化安山巖2000微壓縮(三)基礎型式1、樁基:本區各擬建建筑物都位于回填土(場地整平時回填)之上,填土厚度大變化也大,不宜采用天然地基,根據現場地質條件,結合本地建設經驗,上述擬建建筑物應采用沖擊成孔(或旋挖成孔)灌注樁基礎或人工挖孔樁基礎,第b層中微風化安山巖力學性質良好,強度大,是本工程良好的樁端持力層。根據原位測試及區域經驗,綜合推薦各土、巖層的樁側極限摩阻力標準值qski和樁端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pki見下表。樁基設計參數12、一覽表 層 號巖土名稱沖擊成孔樁(旋挖成孔樁)人工挖孔樁樁側極限摩阻力標準值qski(kPa)樁端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pki(kPa)樁側極限摩阻力標準值qski(kPa)樁端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pki(kPa)淤質粉質粘土8080a強風化安山巖140140b中微風化安山巖2001000020011000樁側摩阻力特征值qsai和樁端端阻力特征值qpai為其極限標準值的1/2。第b層中-微風化安山巖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frk建議取30.7MPa。2、地基處理:考慮到圍墻等附屬設施荷載小的特點,可用逐層壓實的素填土作基礎持力層,根據本地成功經驗,一般逐層壓實的素填土fak可取值6070KPa.六、13、結論與建議1、擬建場地地基較穩定,適宜于進行本工程建設。2、地下水位埋深2.03.5m,受地表水體控制,為大氣降水所補充,以滲流方式向下流游排泄。對砼呈微腐蝕性,地下水年變幅在2.0m之間,地下水位以上土對建材呈微腐蝕性。本區抗浮設防水位69.80米。3、基礎形式:各擬建建筑物可采用沖擊成孔(或旋挖成孔)或人工挖孔灌注樁基礎,以中微風化安山巖作樁基持力層。4、根據附近氡濃度測試資料及霍山幅1/20萬區域調查,本場地氡濃度在允許范圍內,可不采取防氡措施,如果需要,建設單位可請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檢測。5、山區工程地質條件極復雜,地層變化大,遇不良地質現象要及時處理。施工時一定要注意疏水排干,防止地表14、水體的大量涌入影響施工及人身安全。6、若選擇沖擊成孔樁時,一定要加強護壁泥漿的濃度,防止孔壁坍塌、防止縮徑、防止漏漿、防止沉渣超厚。若選擇旋挖樁一定要進行試成孔工作,論證成孔的可能性(能否穿透卵礫石,是否縮徑,能否解決地下水等)。若選擇人工挖孔樁(僅可用于靠山邊的擬建建筑物,如男生宿舍、女生宿舍、教師周轉房、食堂、綜合報告廳、衡山學校,凡土層底部可能含有卵礫石的擬建建筑物如各教學樓、風雨操場、看臺等要慎用),也必須進行試成孔工作,在山沖(男女生宿舍或教師周轉房處)和耕田(如教學樓等處)各試挖一個孔,論證成孔的可能性。在試挖和工程樁開挖時,一定要加強孔內通風和排水工作,并加強護壁強度,必要時按50cm一模下挖,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樁基施工前要試成孔,完畢后要按規定檢測樁身完整性及單樁承載力。7、西側擬建建筑物鄰近山坎,要加強山坎的穩定性,防止坍塌影響人身安全及工程質量。8、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在計算樁長或開挖工作量時,一定要加上后期回填土的厚度(因為勘察時為原狀地貌,場地未填土整平)。9、靠山邊的幾幢擬建建筑物樁基施工時,應從最長樁向山坎處施工,當有效樁長不足6.0m時改為柱下獨立基礎(特別是圖書館綜合樓)。10、場地大規模回填土時,一定要注意在擬建建筑物下回填素填土,并逐層壓實,減少負摩阻力對樁基的影響。11、施工時各擬建筑物位置若有偏移(與規劃圖不符)要補充施工勘察。9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1
42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6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