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及管網工程項目后評價報告(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84500
2022-09-15
20頁
123KB
1、四川省供水及管網工程項目后評價報告目 錄一、項目概況-2(一)項目情況簡述-2(二)項目決策目標和目的-2(三)項目主要建設內容-3(四)項目實施進度-3(五)項目總投資-4(六)項目資金來源及到位情況-5(七)項目運行及效益現狀-5二、項目實施過程總結-6(一)項目前期決策總結-6(二)項目實施準備工作-7(三)項目建設實施總結-8(四)項目運營情況-9三、項目效果和效益評價-11(一)項目技術水平評價-11(二)項目財務經濟效益評價-11(三)項目經營管理評價-13四、項目環境和社會效益評價-13(一)項目環境效益評價-13(二)項目的社會效益評價-14五、項目目標和可持續性評價-14(一2、)項目目標評價-14(二)項目持續能力評價-15六、項目后評價結論-16(一)項目成功度評價-16(二)評價結論和存在的問題-18附圖:項目工藝流程及平面布置示意圖19一、項目概況(一)項目情況簡述該工程名稱為供水及管網工程,建設業主為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工程由取水構筑物、凈水廠、輸水工程、城市配水管網組成。凈水廠建設地點為距城10公里的蜈蚣口,取水工程采用蜈蚣口山泉水,該山泉水從半山腰沿山坡跌落至沙坪溝,在沙坪溝中修建一條攔水壩,匯集山泉水,水可重力流入凈水廠。凈水廠的處理規模為5000m3/d。凈水廠自然地面標高922米,經凈化后的水可重力流入城市供水管網,滿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該項3、目于2003年3月5日經四川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川計投資200387號文四川省計委關于城市供水管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同意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2004年10月26日經四川省建設廳、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川建發2004146號文關于供水管網工程初步設計的批復批準立項;并明確該供水管網工程總投資1500萬元,工程建設規模為新增、改造城市供水干管54819米。 本項目凈水廠及輸水管線工程于2003年6月開工,2004年12月完工;城市管網改造安裝工程于2005年6月開工。2005年12月完工;供水及管網項目于2005年12月投入試運行。(二)項目決策目標和目的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邊緣,東臨青川縣和江油市4、,南接北川縣,西靠松潘縣,北接南坪縣和甘肅省文縣。縣城龍安鎮位于縣城中部,涪江上游北岸的蟠龍壩。是涪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縣城,是九環線重要的中繼站,全縣以發展電力為主,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有報恩寺、古江油關、王朗自然保護區、白馬民族風情等。縣城現有人口2.3萬(其中城鎮人口1.8萬,旅游流動人口0.3萬,農村供水人口0.2萬);根據發展的總體規劃,預計2010年縣城人口規模將達到4.2萬。于1992年對原自來水供水工程進行了改擴建,形成日供水規模5000m3能力,但該水量已不能滿足城市日需水量近8000m3的要求,用水普及率僅62.5。尤其是建設于60年代的城市配水管網日益老化,普遍存在管5、徑小、水壓底、漏損大,維修費用高等現象,供水安全性差,制水能力不足,供水矛盾突出。隨著城市建設規模的逐漸擴大,特別是旅游業的高速發展,城市自來水的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為適應人民生活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實施城市供水及管網改建工程,擴大凈水廠規模,完善城市配水管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迫切的。(三)項目主要建設內容該項目主要由取水構筑物、凈水廠、輸水工程、城市配水管網改造等組成。設計規模5000m3/日。工程從蜈蚣口山泉取水,凈化后,經12公里長的輸水管道進入城市供水管網,實際建成生產能力為5000m3/日,并建設相配套的城市配水管網。(四)項目實施進度針對供水及管網工程面廣、線長、點多的特點,該工6、程采取了分段組織施工的方式,蜈蚣口凈水廠土建項目為1施工段,凈水廠至頂門壩10公里的輸水管道為2施工段、城市內的管網改造安裝項目為3施工段;另設備材料供貨為1個總包商,業主單位派專人負責上述幾大塊工程,通過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多個標段并進,加快了施工進度。該工程蜈蚣口凈水廠和12公里輸水管道工程2003年6月10日開工建設、2004年12 月完工;工程城市管網安裝改造2005年5月開工,2005年12月10日完工。2005年12月正式投入試運行,供水能力達到設計水平。(五)項目總投資2004年10月26日經四川省建設廳、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川建發2004146號文關于供水管網工程初步設計的批復批7、準立項;并明確該供水管網工程總投資1500萬元,工程建設規模為新增、改造城市供水干管54819米。該項目實際工程總投資1483.5萬元,一是完成了日供水5000噸的蜈蚣口取水處理廠一座;二是完成了供水管網改造54800余米。主要建設內容為:1、建設了日供水5000噸的“蜈蚣口”山泉水處理廠一座,投資210萬元;配套2000噸調節池一座,投資60萬元。共計270萬元(企業自籌和融資在內)。占總投資的18.2%2、鋪設了“蜈蚣口”至縣城供水主管道12000米,管道材料采購資金480萬元;管網安裝及其它費用資金185萬元;防腐費用32萬,共計697萬元(國債388.5萬),占總投資的46.98%。38、改造了縣城西門至縣城東、解放路、人民西路主干線5800米,投資227.5萬元(國債),占總投資的15.3%4、新安裝(改造)物資局至金家灣供水主管4500米,投資124萬元,占總投資的8.36%。5、延伸城郊至匯口、枕流及馬園新區改造管道鋪設10080米,投資65萬元,占總投資的4.38%。6、改建新增縣城龍源、南苑、南橋、旺龍、金源、興隆花園、春長苑、富華等小區管網全長22420米,投入資金40萬元,占總投資的2.7%。7、設計、征地、監理、賠償及其它費用60萬元,(國債)占總投資的4%。以上投資中,720萬元為國債(包括2005年到位的300萬元)及政府配套資金80萬元;公司自籌資金689、3.5萬元,共計1483.5萬元。(六)項目資金來源及到位情況川計投資2003415號、綿陽市計委計投資200331號文下達了2003城市供水基礎設施國家預算內專項資金投資計劃400萬元,其中國債轉貸資金200萬元;川計投資200419號下達資金20萬元;川發改投資2004591號、綿市計投資2004542號下達了2004年縣城供水及重點集鎮基礎設施國家預算內專項資金(國債)投資計劃300萬元,共計720萬元,截止2005年4月已全部由縣財政撥付到供排水公司專用賬戶,縣政府議事紀要200464期配套資金80萬元也如數到帳。公司自籌資金683.5萬元也到位。(七)項目運行及效益現狀該項目200510、年12月已全面投入試運行,通過近一年的運行調試,現已實現了系統的滿負荷達標運行,日供水能力可達到5000m3/d。運行能力已達到設計標準。工程較好地發揮了其設計能力,達到了投資建設的目的。2005年11月,物價局根據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計經價20001702號文精神,出臺了關于調整縣城自來水價格的通知,目前供排水公司實際收費價格為:居民生活用水1.37元/噸;公交企業及商業服務、行政事業用水2.1元/噸;建筑、洗車、桑拿、美容、美發2.30元/噸。根據測算,生活用水占75,營業用水占24.7,特殊行業用水占0.3,平均水價為1.55元/T。根據目前實際運行情況,這一價格水平和實際運行成本有一定經11、濟效益,供排水公司將進一步通過企業優化運行控制,積極探索節能降耗的有效途徑,使該項目能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項目建成后有效改善了當地生活環境。該項目建成投入運行后,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城市用水緊張的矛盾和飲用水質量安全問題,有效地保護和利用了有限的水資源,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戰略意義;極大地改善了市區及周圍的環境質量,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進一步提高了城市品位,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質量。二、項目實施過程的總結與評價(一)項目前期決策總結與評價2003年5月,供排水公司委托中國華西工程設計建設總公司對供水工程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2003年6月,中國華西工程設計建設總公司出具了四川省供水及管網工程12、可行性研究報告。2003年7月,供排水公司委托四川省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對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咨詢,并出具了咨詢意見。2003年8月5日經四川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川計投資200387號文四川省計委關于城市供水管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同意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2004年10月26日經四川省建設廳、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川建發2004146號文關于供水管網工程初步設計的批復批準立項。在決策過程中,四川省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咨詢意見結論為:為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旅游業發展的需要,解決日趨嚴重的供水矛盾,實施該縣城市供水及管網工程建設是十分必要的。本次建設凈水廠(按近期)規模5000m3/d,輸配水管網建設13、61.21Km的規模適度,符合實際情況。蜈蚣口山泉取水工程滿足近期工程對水源條件的要求,凈水廠工程設計方案基本合理。該工程總投資1508.68萬元,項目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顯著的社會效益,工程建設可行。四川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川計投資200387號文四川省計委關于城市供水管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的主要意見為:為了改善城市供水條件,經研究,原則同意城市供水管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如下:1、項目名稱:城市供水管網工程。2、建設規模及主要內容:新增、改造城市供水干管54810米。3、總投資及資金來源:總投資1500萬元。資金來源為:銀行貸款300萬元,地方配套800萬元,企業自籌400萬元。4、14、建設工期:兩年。5、項目業主:自來水公司。(二)項目實施準備工作與評價2003年5月15日,供排水公司與木皮藏族鄉金豐村村民委員會就蜈蚣口凈水廠處所用土地簽訂了土地征用合同。2003年10月23日,國土局以平國土資建(2003)10號文同意安排取水工程國有土地建設用地2000m2。2004年3月12日,四川省林業廳川林地審字2004041號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同意蜈蚣口取水工程建設項目占用集體林地0.1公頃。2003年5月2日,供排水公司與中國華西工程設計建設總公司就供水及管網工程設計簽訂了設計合同。2003年12月12日四川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川計政策函2003391號文關于核準城市供水管網工程招15、標事項的復函核準了該工程重要材料和設備的招標。2004年2月19日,供排水公司委托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對供水管網工程設備及重要材料進行了公開招標。該項目符合基本建設程序,具體見“項目概況中的項目審批立項情況”。該項目執行了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和合同制。存在的問題:部分工程項目沒有進行招標投標。該項目土建部分準備招標時,因凈水廠地屬集體林地,十多公里輸水管線需占用大面積老百姓自留地,工程建設與當地村上和老百姓矛盾突出,為了工程能順利進行,減少工程成本及安定大局,公司董事會違規將工程發包給了該村主任所掛職的建筑工程公司。2004年4月20日,綿陽市發展計劃委員會以綿計委罰(200416、)發規字01號文對供排水公司進行了處罰。(三)項目建設實施總結與評價本工程2003年6月10日開工,2005年12月10日完工,在此期間供排水公司按建設程序,對設計合同、采購合同、施工合同、監理合同等進行了管理。在工程進度控制中,認真審查了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進度計劃。詳細制定了由甲方供應的材料、設備的需用量及供應時間表,編制了有關材料、設備部分的采供計劃。并堅持對施工進度的跟蹤檢查,建立反映工程進度的日志如實記載每日形象部位及完成的實物工程量。審核施工單位提交的工程進度報告,按規定及時辦理有關進度、計量方面的簽證,不搞回憶錄。按合同要求,及時進行工程計量驗收。調整相應的施工計劃、材料設備、資金17、供應計劃等,在新的條件下組織新的協調和平衡。在投資控制中,認真審核施工圖,征求各方意見提出合理化建議,盡可能的從節約投資出發。根據市場材料價格走向趨勢,結合施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價款和施工圖對工程項目造價目標進行風險分析,制定防范性對策。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避免不必要、不合理的費用開支。嚴格控制工程變更、設計修改。對不符合施工承包合同規定的工程量,拒絕計量和簽認其工程款支付申請, 按合同規定,及時答復施工單位提出的問題及配合要求,不要造成違約和對方索賠的條件。在該工程的質量控制過程中,委托的監理人員從原材料進場的質量控制到工程的施工工藝、措施、實體質量進行了有序、嚴格的18、控制。依據施工圖和有關規范,標準,強制性條文進行了檢查、取樣復檢和驗收。并以主動控制為工作重點,對重要部位、關鍵工序、易出現質量問題的部位事先要求施工單位做好預控措施,嚴格把關,對出現的質量問題,立即提出整改意見,并督促整改和堅持驗收,從根本上杜絕了質量隱患和事故的發生。對設計上存在的問題,積極與建設單位協商,配合設計進行處理,使問題得到及時合理的解決。按程序組織了分部工程驗收、單位工程竣工初驗和竣工驗收。工程質量符合設計和相關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的規定。(四)項目運營情況與評價本項目自2005年12月投入試運行,經過近一年運營,供水能力達到設計標準5000M3/d,管網漏失率由原來的30減19、少到5,且徹底解決了高層用戶以前用水壓力不足的缺水現象,設備運行狀況良好,供水水質達到國家衛生標準。根據川建委城發19980501關于下達城市供水企業人員編制定額的通知,供排水公司現有編制人員28人。按近期運營情況,日供水需求量約3000M3/d,平均水價為1.55元/T,成本基本數據見下表:序號名稱單位基本數據1設計水量萬M3/d0.52日變化系數0.63年處理水量萬M3/年109.54年銷售水量萬M3/年109.55年耗電量萬度306電費單價元/度0.557年藥劑費合計萬元0.548職工定員人289人均年工資福利費元/人.元960010工程靜態投資萬元136011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率%2020、.012殘值率%3.513固定資產折舊率%4.814檢修維護費率%1.515綜合水價元/噸1.55三、項目效果和效益評價(一)項目技術水平評價供排水有限公司作為運營方和投資方之一,對主要關鍵部位、技術含量高的設備和一般部位、技術含量低的設備選型分別采用高效新型電氣設備、給水凈化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取得了良好的節能效果,體現了經濟性、實用性,在確保設備穩定運行的同時,因地制宜采用自動化技術,提高機械化程度,達到提高水質,降低能耗、藥耗,做到了技術可靠,經濟合理,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改善了勞動條件,也帶來了一定的成本效益,尤其是本項目實現了水源的全程重力流供水技術,大大節約了運行21、成本。(二)項目財務經濟效益評價供水銷售收入:如不考慮外在因素的影響而增大或減少生產能力,則整個生產服務期20年的銷售收入為5657.5萬元。銷售稅金及利潤:稅金計算和稅率按有關規定執行。增值稅按銷售收入的6%計算,城市建設附加費及教育附加費為增值稅的10,以此計算每年的銷售稅金和總稅金。財務評價指標匯總表項目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基本參數1年處理量萬噸/日182.5正常生產年2處理規模萬噸13項目總投資萬元1483.5靜態投資4售水單價元/噸1.55財務評價1年銷售收入萬元282.87年平均2單位平均成本元0.2年平均3年平均成本萬元147.99年平均4年銷售稅及附加萬元15.19年平均522、平均年利潤總額萬元44.86年平均6所得稅(總計)萬元441.90年平均7所得稅附加(總計)萬元8平均投資利潤率2.729平均投資收益率7.5110平均投資利稅率5.3111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4.86基準收益率4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前)6.49基準收益率412財務凈現值(稅后)萬元127.74財務凈現值(稅前)萬元392.8113投資回收期(稅后)年14.65含建設期2年投資回收期(稅前)年13.03含建設期2年14貸款償還期(國內)年3不含建設期不確定性盈虧平衡點(達產能力)69.5盈虧平衡點(售水價格)81.09從靜態看,項目投資利潤率為2.72%、投資利稅率5.31%,項目在財務上可行23、。財務內部收益率4.86%,投資回收期14.65年,說明按上述測算條件,該項目高于行業收益率4%,供水工程能贏利運行。綜上所述,本項目的財務評價有一定的經濟效果。其財務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均能滿足行業要求,而且供水工程是城市基礎計算的一個主要內容,除了能取得一定的直接經濟效益外,其間接效益(如社會、環境效益等)也非常重要和顯著,對經濟發展將會起到積極作用。(三)項目經營管理評價工程建成后,由供排水公司負責工程的運行管理。供排水公司實行獨立經營、單獨核算、有償供水、計量收費、以水養水,使工程逐步走上良性運轉的軌道。供排水公司現有職工28人,其中領導班子正、副經理各1人;辦公室1人;財務2人;安24、裝維修隊7人;抽水、制水2人;抄表10人;稽查、臨時收費2人。公司建立健全了運行操作管理工作制度、維修管理工作制度、水質監測工作制度、用水管理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值班人員管理工作制度等有關規章制度,工程的運行操作嚴格按各項規章制度執行,確保工程正常運行,充分發揮工程的效益。 四、項目環境和社會效益評價(一)項目環境效益評價本工程是一項城市供水工程,蜈蚣口取水和凈水工程及管網工程的建設,將山泉水源地原水輸送至城市輸水系統,解決了城區的原水供應,提高供水水質,提升城市供水的抗風險能力,對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具有明顯的社會和環境公益性。 本工程施工期對局部地區的聲環境、環境空氣25、生態環境、地表水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但這些影響是局部的和暫時的,通過采取了適當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已將施工期的環境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綜上所述,工程的實施,極大地提高城市供水能力,為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工程建設所造成的環境損失主要發生在施工期,在采取各項環保措施后,項目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因此,從環境影響的角度評價,本工程建設是必要和可行的。 (二)項目的社會效益評價原供水設施建設滯后于城鎮發展需要,每年用水高峰期都發生供水不足問題,原有水廠長期超負荷運行,遠遠不能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且大部分管道銹蝕老化嚴重、內阻外腐、滲漏,26、水質受到污染,細菌群體超標高達70倍,加之近年涪江上游的金、錳、鎢、銅礦的開采,無機化合物和有害礦物質大量流入涪江,至使水質嚴重污染,嚴重影響和威脅著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本項目實施完成后,保障了城的生活、生產用水需求,并留有發展余地,尤其是飲水水質的極大提高,改善了人民生活質量,保障了人民的身體健康。本項目受益服務面積2.33km2,現服務人口2.3萬。本項目的建成,更好的維護了涪江上游的生態環境,有利于“九寨”環線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前來觀光旅游的中外游客和城市居民創造舒適的生活、生存條件。保證了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持續發展。五、項目目標和可持續性評價(一)項目目標評價本項目的27、工程目標技術為:1、在城市發展的總體目標指導下,確保工程規模、供水水質和城市配水管網適應城市水量、水質的要求,并留有更新發展的余地。2、技術先進、節約能源、經濟合理、運行安全,可靠,調度靈活。3、參數符合國家相關規范。4、便于日常管理維護。5、管網布置合理。6、凈化后水質符合或優于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效益目標:城的2.3萬人和近5000流動人口可用上更為優質的山泉水,制水企業運行成本大大降低,年可節約電力、藥耗、修理費用等35萬元;年創稅利80余萬元;14年可收回全部投資。影響目標:文化旅游城市,是進入“九寨”的門戶,供水工程的建成,對的經濟建設,改善區域投資環境,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具有十分重28、要的意義,更為重要的是,他將為平武生態立縣、電力強縣、旅游興縣等支柱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構筑了新的發展平臺。(二)項目持續性評價該供水工程的建設是根據總體規劃和配水管網現狀,結合水源情況和城市發展布局,對城市供水進行綜合平衡,通盤考慮,近遠期相結合進行的,對后期的發展留有較大余地。在預測確定工程規模和研究水體的環境容量和可持續發展等基礎上,進行多方案比較,提出推薦工程方案。同時研究了工程的主要技術問題和工程效益,可持續發展能力,蜈蚣口山泉水質良好,水量穩定,水源上游為無人居住區,無任何人為污染,根據長期調查和觀測,水流量變化不大。隨著縣內風景旅游資源的開發,流動人口增加迅速,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29、劃,對縣城人口規劃如下:2000年底2005年2010年城市居民人口(萬人)1.82.53.2旅游流動人口(萬人)0.30.40.6農村供水人口(萬人)0.20.30.4總人口規模 (萬人)2.33.24.2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水資源充沛程度,結合給水專業規劃和給水工程發展的條件綜合分析,綜合用水定額為q=270L人.天。城市用水規模為Q=N*q=32000270L.天=8640M3。根據用水量預測,老水廠規模為5000M3/d,新項目設計規模為5000M3/d,可達到日供水能力1.0萬噸的規模,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六、項目后評價結論(一)項目成功度評價城位于涪江上游,30、是涪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縣城,也是通往九寨溝、黃龍、王朗黃金旅游線的中繼站,縣城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的明代建筑群報恩寺、古城墻等,是一座文化旅游城市,供水工程的建成,更好的維護了涪江上游的生態環境,有利于九寨環線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前來觀光旅游的中外游客和城市居民創造舒適的生活、生存條件。保證了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持續發展。城的2.3萬人和近5000流動人口用上了更為優質的山泉水,制水企業運行成本大大降低,年可節約電力、藥耗、修理費用等35萬元;年創稅利80余萬元;14年可收回全部投資。通過“供水工程”建設運行,該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完全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2006年8月28日至9月1日31、,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蜈蚣口山泉水水源地出廠水水質、管網水質、末稍水質分別進行分析化驗,結果表明,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規定。水質檢驗報告如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水質檢驗報告06P41、42、43號色度(度) 5細菌總數 2個/mL濁度(度) 1大腸菌群 3個/L臭和味 無異味霍亂弧菌 未檢出肉眼可見物 未見余氯 0.1mg/LPH值 8.15出廠水管網水末梢水總硬度 (mg/L)10099100溶解性固體 (mg/L)180118116鉛 (以Pb計, mg/L)0.0100.0100.010砷 (以As計, mg/L)0.0100.0100.010氯化物(以Cl32、計, mg/L)455氰化物(以Cn計, mg/L)0.0200.0200.020氟化物 (以F計, mg/L)0.20.20.3硝酸鹽 (以N計, mg/L)3.252.292.80硫酸鹽 (mg/L)1.21.51.4總鐵 (以Fe計, mg/L)0.240.250.68總鉻 (以Cr計, mg/L)0.0050.0050.005錳 (以Mn計, mg/L)0.0500.0500.050鎘 (以Ge計,(mg/L)0.0100.0100.010(二)評價結論和存在的問題供水及管網工程是一項造福工程,此項工程將通過改善平武城區的飲水衛生條件,以保障當地人民的身體健康,促進社會經濟全面均衡地發展。供水工程采用了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工藝和設備,并且操作簡便、經濟耐用,是山區小城市凈水廠理想的水處理技術、工藝和設備,而且投資較少,運行成本較低,且見效快。 該凈水廠及處理設備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和先進性,單位供水成本較低,與當地的經濟相適應,群眾容易接受。 供水工程建成運行后,要進一步進行成本水價的核算,以此確定供水水價,并配套供水工程的計量設備,保證水費的正常收取,確保“供水工程”的正常運行,發揮更大的效益。 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加強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