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煉化油品質量升級及原油劣質化改造項目腳手架安全技術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89730
2022-09-21
15頁
154.04KB
1、石家莊煉化油品質量升級及原油劣質化改造項目部分安環設施建筑安裝工程腳手架施工安全技術方案編制:審核:審批: 一、工程項目概況石家莊煉化油品質量升級及原油劣質化改造-部分安環設施建筑安裝工程系石家莊煉化分公司油品質量升級改造工程的配套裝置,擬建裝置位于全廠西南部,北鄰現有污水處理場和烷基化裝置,南鄰全廠火炬設施,西鄰商品液化氣罐區,東鄰硫磺回收裝置,長度約為250.5m,寬度為155m,無新增占地。污水處理場采用隔油、氣浮和生物處理工藝對煉油工藝裝置產生的含油污水和含鹽污水進行處理,含油污水經過處理后排入中水回用裝置,含鹽污水達標排放。污水處理場收集的污油經脫水后送至全廠污油罐區。污水處理場產生2、的油泥及浮渣經重力濃縮后一部分送至延遲焦化裝置,另一部分脫水處理;剩余活性污泥經脫水后送至污泥干化裝置。由于施工需要,我項目部安排人員搭設腳手架,特編制此安全技術方案對施工過程實施管理。二、編制依據1、依據國家、建設部現行設計、施工規范(GB50484-2008)、(JGJ166-2008)驗收標準及有關文件。2、石家莊煉化分公司油品質量升級及原油劣質化改造工程腳手架作業安全管理規定。3、依據我公司積累的成熟技術、施工方法、同類工程的施工經驗。三、工程項目HSE組織機構及職責1.主管安全生產的項目經理是本項目HSE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具體負責以下工作:a) 貫徹實施HSE管理體系文件;b) 3、在HSE管理活動中以身作則,樹立正確的行為榜樣;c) 確認項目中所有人員的職責,并定期檢查考核;d) 加強HSE教育,提高職工的HSE意識和專業技能;e) 定期組織HSE檢查,積極消除事故隱患。2.組織機構HSE管理領導小組組長:胡傳波HSE管理領導小組副組長:劉建勇HSE管理領導小組成員:牛曉東、方 斌、陳剛柱趙 濤、于 輝、肖東平3.各級人員HSE職責表:姓 名職 務主 要 負 責 內 容畢慶波項目負責人工程全段HSE管理胡傳波項目經理工程全段HSE管理劉建勇生產安全副經理工程全段HSE管理牛曉東生產安全部部長工程全段HSE監督方 斌技術質量部副部長工程全段HSE監督陳剛柱工程師工程全段H4、SE監督肖東平施工隊長工程全段HSE監督趙 濤技術員工程全段HSE監督于 輝技術員工程全段HSE監督四、危險有害因素識別、評價1、根據工程項目調查的結果和施工要求,經分析、評價,并參考公司確定的危險危害因素清單,確定了本項目的重要危險危害因素,制定了控制措施(見下表)工作危害分析表(JHA)記錄表工作/任務:腳手架搭設作業區域/工藝過程:污水處理廠施工工作步驟危害或潛在事件后果現有安全控制措施LS風險度(R)建議改正/控制措施責任單位/部門/崗位編寫搭設施工方案易發生安全事故搭設不規范,造成人員傷害,架子倒塌腳手架搭設安全技術措施1221、在確定搭設腳手架的同時,由施工技術人員編寫搭設施工技術5、方案,由項目總工程師批準;2、現場安全監督員對此方案進行審核,監督。生產安全部門施工人員選擇持上崗證合格架子工易發生安全事故人員傷害、財產損失培訓、取證111嚴格按照特殊工種取換證程序來執行。生產安全部門施工人員對架桿、扣件、鋼跳板進行檢查易發生安全事故人員傷害、財產損失腳手架管理規定、架子工安全技術規范2241、腳手架在搭設之前,架子工應對所用的各類材料進行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如發現鋼管嚴重腐蝕、彎曲、裂紋嚴禁使用。扣件和連接件有脆裂、變形和滑絲嚴禁使用。鋼跳板不得有嚴重腐蝕、油污和裂紋。2、捆綁鋼跳板應采用鍍鋅鐵絲宜為8號。生產安全部門施工人員對腳手架搭設位置進行檢查易發生安全事故人6、員傷害、財產損失腳手架管理規定、架子工安全技術規范2241、在搭設腳手架之前,應對搭設位置進行檢查確認,地基是否平整、堅實,旁邊是否有影響搭設腳手架的設備、管線等物件。2、對有影響搭設腳手架的物件應首先拆除或采取可靠的隔離措施。生產安全部門施工人員搭設前的安全技術交底易發生安全事故人員傷害腳手架管理規定、架子工安全技術規范1331、在搭設腳手架之前,由工程技術人員和安全監督人員共同對架子工交底腳手架搭設要求和標準。 2、安全監督人員應作好對架子工交底記錄,并妥善保管。生產安全部門施工人員在腳手架搭設過程中易發生高處墜落、打擊人員傷害腳手架管理規定、架子工安全技術規范2361、將搭設區域設置警戒7、線或設置專人進行監護。2、腳手架搭設前應把地面進行平整、夯實,掃地桿搭滿且牢固。 禁止拋擲材料(工具)。工具、卡扣等置于工具袋或吊籃內傳達。3、不要將未固定的材料(工具)置于架桿上。板手用繩子和身體相連,防止失手脫落。將綁扎腳手板的鐵絲扣砸平。4、作業人員應使用合格的雙背肩式安全帶,系掛應做到“高掛底用”加強臨邊、洞口防護,護欄(外側需設雙護欄)、護腳板齊全。5、作業面鋼跳板按規定要求鋪設,嚴防跳板未綁扎或未綁扎牢固或僅單邊綁扎,嚴禁使用單跳板。6、立桿、橫桿間距按標準設置,大型腳手架搭設剪刀撐。7、腳手架搭設供人員上下帶護籠爬梯或搭設樓梯間。生產安全部門施工人員腳手架搭設完畢的驗收工作易發生8、墜落、倒塌人員傷害腳手架管理規定、架子工安全技術規范122搭設完畢后,嚴格實施檢查、驗收、掛牌制度后方可使用。生產安全部門掛牌使用 易發生高處墜落人員傷害腳手架搭設安全技術措施122嚴格遵照執行高處作業管理規定。生產安全部門施工人員2.隱患整改內部自查的問題,當時能整改的,立即整改,當時不能整改的,開出“隱患整改通知單”,限期整改;對上級部門檢查開出的“隱患整改通知單”按要求組織整改;隱患整改措施中,需上級解決的問題,向主管部門申請解決。3.施工作業HSE管理3.1工程開工前,由技術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班組長肖東平堅持每天開工前的安全講話,施工作業過程中,HSE監督員堅持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9、處理。3.2 施工作業中貫徹執行HSE管理制度。3.3 施工作業中貫徹執行工作崗位安全操作規程。4.施工機具裝備的使用和維修對工程項目施工機具裝置堅持日常檢查和維護,嚴格執行設備安全操作規程,確保機具裝備性能完好、可靠。5.變更管理和應急管理5.1變更管理a)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需作技術、設備、設施和管理方面的變更時,應填寫“變更申請表”,按規定程序上報,經批準后實施;b)按批準的變更內容嚴格實施,并做好實施記錄;c)變更實施后,項目負責人初步驗收合格后,申請上級部門驗收;d)對涉及工藝技術、操作規程、工作程序等內容的變更,組織有關人員培訓學習,或向公司提出培訓需求。5.2應急管理a)嚴格執行制10、定的應急預案;b)可能時,定期進行應急預案的演練,并做好記錄;c)根據演練結果和事故發生后實施結果,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提出修改意見。6.檢查和監督6.1 按檢查和監督控制程序進行檢查。6.2 檢查發現的問題,按隱患整改的規定進行整改。6.3 HSE管理員向生產安全部和技術質量部匯報HSE活動情況。6.4 根據檢查結果進行適當獎懲。7.事故處理和預防發生人身傷亡事故時,應及時搶救傷員、保護現場、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擴大;積極配合上級部門事故調查;事故處理堅持“四不放過”原則;按規定要求進行HSE培訓,并以事故案例教育員工,提高HSE意識。8.評審和持續改進積極配合公司組織的HSE管理體系審核11、和管理評審;經審核和評審涉及本項目的問題,按規定要求整改,并采取糾正或預防措施。五、安全對策措施(一)、安全生產管理制度1、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勞動保護政策、法令、法規和上級指示、決議,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逐級負責,確保萬無一失。明確規定各崗位人員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擔的職責、任務和權限,形成一個人人講安全的良好施工氛圍。2、建立持證上崗制度安全員、質檢員等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操作人員持證上崗。3、建立安全獎懲制度根據規定對安全生產工作做出成績的個人給予獎勵,對于違章施工的個人給予處罰,并追查責任。4、堅持安全檢查制度落實好周一安全活動和班前講話制度。檢查12、中自查和互查相結合,專業和綜合檢查相結合及對照安全檢查表檢查等方法進行檢查。(二)、腳手架施工安全要求1、本工程單元層高最高為20米,結合本工程結構形式、實際施工特點,整個結構使用落地式、全封閉的滿堂紅碗扣式模板支撐腳手架。(1)、架體分別按先立桿后橫桿再斜桿的搭設順序進行。(2)、在己處理好的地基上,平整的地基基礎上的支架,其立桿底座可直接用立桿墊座;地勢不平或承重腳手架底部用立桿可調底座;當相鄰立桿地基高差小于0.6m,直接用立桿可調座調整立桿高度,使立桿碗扣接頭處于同一水平面內;當相鄰立桿地基高差大于0.6m時,則先調整立桿節間使同一層碗扣接頭高差小于0.6m,再用立桿可調座調整高度,使13、其處于同一水平面內。在搭設過程中,隨時注意基礎的沉降,對基礎沉降懸空的立桿,調整可調底座,使之均勻受力。(3)、立桿采用0.9m間距,特殊情況如遇柱子橫桿采用1.2m;梁底另加立桿,其間距不大于1.8m,最外側立桿離樓面邊緣距離為0.50.7m。立桿采用3.0 m和1.8m兩種不同長度立桿相互交錯、參差布置,上面各層均采用3.0m長立桿接長,頂部再采用1.8m長立桿找齊(或同一層用同一種規格立桿,最后找齊),以避免立桿接頭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在裝立桿時及時設置掃地橫桿,將所裝立桿連成一整體,以保證立桿的整體穩定性。(4)、立桿同橫桿上的連接是靠碗扣接頭鎖定,連接時,先將上碗扣滑至限位銷以上并旋轉14、,使其擱在限位銷上,將橫桿接頭插入下碗扣,待應裝橫桿接頭全部裝好后,落下上碗扣并預鎖緊。立桿的接長是靠焊于立桿頂端的連接管承插而成,立桿插好后,使上部立桿底端連接孔同下部立桿頂端連接孔對齊,插入立桿連接銷并鎖定。(5)、立桿施工的垂直高度限制:按1/2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不應大于10cm執行。圖二 碗扣支架節點示意圖 (6)、當組裝完兩層橫桿后,首先檢查并調整水平框架的直角度和縱向直線度(對曲線布置的腳手架應保證立桿的正確位置);其次檢查橫桿的水平度,并通過調整立桿可調座減少橫桿間的水平偏差;逐個檢查立桿底腳,并確保所有立桿不浮地松動。當底層架子符合搭設要求后,檢查所有碗扣接頭,并鎖緊。15、在搭設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檢查上述內容,并調整。(三)、碗扣式模板支撐架拆除(1)、模板支撐架拆除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中混凝土強度的有關規定。(2)、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連接、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經技術管理程序批準后方可實施拆除作業。 (3)、腳手架拆除前現場工程技術人員應對在崗操作工人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4)、腳手架拆除時必須劃出安全區,設置警戒標志,派專人看管。 (5)、拆除前應清理腳手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雜物。(6)、拆除作業應從頂部開始,逐層向下進行,嚴禁上下層同時拆除。(7)、拆除的構配件應成捆用起重設備吊運或人工傳遞到地16、面,嚴禁拋擲。(四)、其他施工注意事項(1)碗扣架安裝前進行測量放線,根據立桿布置圖彈出雙向立桿控制線,沿線確定立桿位置,同一開間上、下層立桿應在設置在同一豎向位置上。使用碗扣架時,底層縱、橫向水平桿作為掃地桿,距地面高度應小于或等于350mm。(2)頂部應設可調支托,U型支托與楞梁兩側如有間隙,必須楔緊,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得大于200mm,立桿上端包括可調螺桿伸出頂層水平桿的長度不得大于0.7m。螺桿外徑與立柱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于3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 (3)梁底支撐及其他使用鋼管立柱時,立柱的接長嚴禁搭接,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進行連接,相鄰兩立柱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步內,且對接接頭沿17、豎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不宜大于步距的1/3。(4)支架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施工操作人員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安裝和拆除支撐,不能有隨意性。具體構造、拆除方法和時間等的要求,一定嚴格按規范進行,保證安裝質量合格。(5)支架、模板搭設到位后,組織技術、安全、施工人員對整體架體結構進行全面的檢查驗收,及時解決存在的結構缺陷,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6)其他未盡事宜,可按國家相關規范要求進行。(五)、架體檢查碗扣支撐架搭設時每6m進行一次檢查與驗收;架體隨施工進度定期進行檢查,到達方案搭設要求的高度后進行全面檢查與驗收,保證架子的幾何尺寸不變形,立桿18、的間距、水平桿的步距,剪刀撐等設置是否完整。過程檢查內容應包括立桿底部基層清理、木墊板、底座位置、頂托螺桿伸出長度、鋼管規格尺寸、立桿垂直度、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及安全網等各種安全措施等的設置情況是否滿足方案及相關規范規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模板支撐架澆注混凝土時,設專人全過程監督:立桿拉桿是否安裝牢固,鋼管連接、扣件擰緊程度是否符合要求。(六) 腳手架的維護使用 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 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動; 高度在24m以上的腳手架,其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19、是否在允許范圍內; 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超載。(七)梯子的使用 移動梯子使用前應進行檢查,梯子應符合有關標準規定,平時應有專人負責保管、維護、修理。 梯子使用時必須放置穩固,人字梯上部夾角以3545為宜,單面梯與地面夾角以755為宜。梯子頂端應與建、構筑物靠牢,下端應采取防滑措施。 在木板地面上使用時,梯腳應有金屬防滑器。 在混凝土或堅硬光滑地面上使用時,梯腳應有橡皮或防滑墊,必要時應有人扶持。 在梯子上工作,應使用工具袋。上下梯子時手中不得拿工具,嚴禁上下拋擲工具物件。 嚴禁兩人同時站在同一梯子上進行工作。作業人員不得站在梯子頂端,在用靠梯時應距頂端不得小于四步,用人字梯時不得小20、于兩步。 梯子不得接長墊高使用,如必須接長使用,連接處必須用鐵卡子、夾板卡或繩索綁牢,且只能接長一次。 嚴禁在懸吊式的腳手架上擱置梯子。 在靠梯長度大于6米時,應在梯子中部增設加固支撐。 梯子不能穩固放置時,可用繩索將梯子與固定物綁牢。 通道上使用梯子時,應設監護人或臨時圍欄。在門前使用時,應有防止門突然開啟的措施。 梯子上有人時,嚴禁移動梯子。 在轉動機器附近使用梯子時,應在梯子與機械的轉動部分之間,設置臨時防護隔離措施。 不得將梯子架設在易滑動的木箱或不穩固的支持物上。 靠在管子上使用梯子,其上端應有掛鉤或用繩索綁牢。 嚴禁攜帶超過梯子承受能力的重物進行攀登。 掛梯應設置撐腳,梯子與支撐物21、體間的距離不得小于20厘米。實施時間:項目施工全過程責任部門:各施工班組監控部門:腳手架搭設班組檢 查 人:胡傳波 牛曉東 (三)、發生人身傷亡事故時,應及時搶救傷員、保護現場、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擴大;(四)、積極配合上級部門事故調查;(五)、事故處理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八)、按規定要求進行HSE培訓,并以事故案例教育員工,提高HSE意識。六、應急預案1 高處墜落應急措施1.1 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現場負責人應大聲呼喊“出事了,有人墜落”,并負責立即組織搶救傷者。1.2 旁邊施工人員應迅速將傷員抬離危險場地,移至安全地帶。1.2 立即啟動高處墜落傷害應急程序,應急指揮人員負責按應急計劃開22、始自救、疏散等工作。1.3 材料設備組立即撥打“120”報警電話,同時向項目經理匯報險情。1.4 安全質量組負責組織人員、設備安全撤離,保證不讓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1.5 綜合辦公室負責引領救護車到達事故現場。2、創傷應急預案2.1創傷急救原則上是先搶救,后固定,再搬運,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傷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醫院救治的,應立即做好保護傷員措施后送醫院救治。2.2搶救前先使傷員安靜躺平,判斷全身情況和受傷程度,有無出血、骨折和休克等。2.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過多而休克。外觀無傷、但呈休克狀態,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慮胸腹部內臟或腦部受傷的可能性。2.4為防止傷口感染,應用23、清潔布片覆蓋。救護人員不得用手直接接觸傷口內填塞任何東西或隨便用藥。2.5搬運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腰部束在擔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運時傷員頭部在后,上樓、下樓、下坡時頭部在上,搬運中應嚴密觀察傷員,防止傷情突變。2.6止血傷口滲血用較傷口稍大的消毒紗布覆蓋傷口,然后進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較多滲血,可再加繃帶適當加壓止血。傷口出血呈噴射狀或鮮紅血液涌出時,立即用清潔手指壓迫出血點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斷,并將出血肢體抬高或舉高,以減少出血量。用止血帶或彈性較好的布帶等止血時,應先用柔軟布片或傷員的衣袖等數層墊在止血帶下面,再扎緊止血帶以剛使肢端動脈搏動消失為度。上肢每60mm,下肢每80m24、m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鐘。開始扎緊與每次放松的時間均應書面標明在止血帶旁。扎緊時間不宜超過四小時。不要在上臂三分之一處和腋窩下使用止血帶,以免損傷神經。若放松時觀察已無大出血可暫停使用,嚴禁用電線、鐵絲、細繩等作止血帶使用。撞擊、擠壓可能有胸腹內臟破裂出血。受傷者外觀無出血但常表現面色蒼白、脈搏細弱,氣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煩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狀態,應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溫暖,速送醫院救治。若送醫院途中時間較長,可給傷員飲用少量糖鹽水。2.7骨折急救肢體骨折可用夾板或木棍、竹竿等將斷骨上、下方兩個關節固定,也可利用傷員身體進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動,以減少疼痛,防止傷勢惡化。25、開放性骨折,拌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身體,并用干凈布片覆蓋傷口,然后速送醫院救治。切勿將外露的斷骨推回傷口內。疑有頸椎損傷,在使傷員平躺后,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頭部兩側,使頸部固定不動。必須進行口對口呼吸時,只能采用抬頜使氣道通暢,不能再將頭部后仰移動或轉動頭部,以免引起截癱或死亡。腰椎骨折應將傷員平臥在平硬木板上,并將腰椎軀干及二側下肢一同進行固定預防癱瘓。搬動時應數人合作,保持平衡,不能扭曲。3、燒傷應急預案3.1電灼傷、火焰燒傷、高溫氣、水燙傷,均應保持傷口清潔。傷員的衣服鞋襪剪開后除去。傷口全部用清潔布片覆蓋,防止污染。四肢燒傷時,先用清潔冷水沖洗,然后用清潔或消毒紗布覆蓋26、送醫院。3.2未經醫務人員同意,灼傷部位不宜敷搽任何東西和藥物。3.3送醫院途中,可給傷員多次少量口服糖鹽水。4、有害氣體應急預案4.1目的為了使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掌握有毒氣體中毒的救治原則,并能積極而因地制宜、分秒必爭地給予妥善的處理,提高后期的搶救成功率,不使事故擴大,特制定本預案。4.2應急措施 4.2.1現場監督人員發現有人員中毒應立即通知應急小組成員。 4.2.2現場人員應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利用現有條件迅速將中毒人員移至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地方,在耳邊輕輕地呼喚他,并輕輕地拍打他的臉,以確認其意識是否清楚。如果中毒者意識清楚,立即松開他的衣服,為其身體保溫,等待救護車的到來。如果27、中毒人員意識喪失時要確保呼吸道通暢、呼吸停止時要進行人工呼吸。4.2.3項目負責人撥打“80860120”急救電話,詳細說明中毒的癥狀、反映及事故地點,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4.2.4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對神志不清者應將頭部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4.2.5查找氣體中毒原因,排除隱患,防止事故擴大或再發生。4.3應急物資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 4.4注意事項 4.4.1事故發生時應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搶救,視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馬上通知有關負責人。 4.4.2施救者不可只戴紗布口罩進入現場救人,因為紗布口罩對氣體或化學氣味,幾乎沒有防護功能。5、應急報警電話:醫院聯系電話 80860120消防報警電話 80860119應急指揮中心 80862380七、培訓與演練1、著重演練遇到事故的反應能力,演練與報警、發出急救信號,并通知醫生和應急小組等措施。2、著重演練現場自救、互救能力,比如:止血、解救窒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