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都江堰城市西區巖土工程勘察報告(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94177
2022-09-23
12頁
219.57KB
1、目 錄1 工程概況41.1 建筑物性質及勘察技術要求41.2勘察技術標準51.3勘察工作布置61.4勘察方法61.5 完成工作量62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72.1區域地質構造72.2場地地形地貌72.4場地水文地質條件83巖土的測試成果93.1 土工試驗93.2標準貫入試驗103.3N120超重型動力觸探試驗104 巖土工程評價104.1建筑場地的穩定性104.2各土層的工程特性指標104.3 場地地震效應評價114.4 土層的適宜性評價114.5 均勻性評價124.6 地基基礎方案評價124.7 與基礎施工有關的巖土工程問題125 結論及建議12附件:1 勘探點平面布置圖 1張2 剖面圖圖例 12、張3鉆孔柱狀圖 28張4 巖土測試報告 1份5水質分析報告 1份 中信都江堰城市西區項目初步巖土工程勘察報告1 工程概況1.1 建筑物性質及勘察技術要求 受中信地產的委托,我公司承擔了中信都江堰城市西區項目場地初步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擬建中信都江堰城市西區項目位于都江堰市西區玉堂鎮,占地面積約占共2448畝(不含天然河道)。本次勘察區即位中信地產擬建的都江堰西區項目規劃區。該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三級,場地及地基復雜程度均為二級,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結合擬建場地所處的工程地質條件,本工程勘察的技術要求為: 查明擬建物范圍內的地層結構,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查明建筑物范圍內有無不良地質作用,并提出整治3、方案建議;查明地下水類型、埋藏深度、隨季節的變化規律及滲透性,判明地下水和場地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提供抗浮設防水位;對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進行評價,提供抗震設計有關參數;對場地地基土作出巖土工程評價(包括地基的均勻性、沉降和變形評價,樁基礎承載力評價等),為地基基礎的設計提供地基土的承載力特征值、壓縮(變形)模量、樁端極限端阻力、樁周土的極限側阻力等設計所需的巖土參數,對可能遇到的巖土工程問題提出建議。對基礎施工、地基處理提出經濟合理、切實可行的方案和措施。1.2勘察技術標準本次勘察遵循的主要技術規范和標準:(1)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4、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3)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2008版);(4)地方標準成都地區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51/T50262001); (5)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6)國家標準土的分類標準(GBJ145-90);(7)國家標準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8)行業標準工程地質鉆探技術規程(JGJ 87-92);(9)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標準(CECS99:98);(10)建設部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試行)(建質2003114號);(11)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5、(GB50026-2007);(12)原狀土取樣技術標準(JGJ89-92);(13)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 (GBl83062001 );(14)四川省建設廳川建勘設函2008503號文件。1.3勘察工作布置根據業主提供的平面布置圖,本次勘察沿中信地產擬建的都江堰西區周緣及區內共布置鉆孔28個。孔間距30.58136.20m;勘探深度為10.00m15.00m。本次勘察共布置勘探工作量如下:N120超重型動力觸探孔20個,取土試樣孔14個,標準貫入試驗孔7個,SM植物膠全斷面取芯對比孔3個。詳見勘探點平面布置圖。1.4勘察方法鉆孔測放與高程測量:本次勘察根據業主提供的擬建物總平面圖利用全站儀和6、GPS實放鉆孔28個。鉆 探:對卵石層以上土層采用SH30-2A型鉆機沖擊鉆進取樣,對比孔采用SM植物膠全斷面取芯回轉鉆機鉆進,并與N120型動力觸探試驗進行對比。原位測試:為了評價卵石層的密實度和均勻性,對卵石層進行了N120超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對粉質粘土進行標準貫入試驗,以評價粉質粘土均勻性和承載力。土的腐蝕性試驗:采取土試樣進行土的腐蝕性試驗。1.5 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從2009年8月26日開始,至2009年8月29日完成外業工作。2009年8月29日提交本報告。完成的工作量見表1.1。勘察工作量統計表 表1.5工作內容鉆孔測量勘探總進尺SM植物膠機鉆孔N120動力觸探試驗標準貫入試驗取7、土試樣及試驗取水試樣及試驗原狀樣擾動樣(個)(m)(m/個)(m/個)(次)(件)(件)(件)工作量28287.145.0/3220/202317/22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2.1區域地質構造根據區域地質資料,該地區屬于新華夏系第三沉降帶四川沉降帶之川西褶皺帶中的成都凹陷,受喜山期地殼運動的內力地質作用、在岷江水系長期的搬運和沉積作用下,堆積形成了成都沖積平原。受東西兩側構造帶的影響,在伏基巖內形成了蒲江新津和新都磨盤山這一區域性的北東向基底斷裂和其他次生斷裂。該斷裂是影響成都盆地區域穩定性的主要因素。從區域構造背景和地震活動性分析,都江堰所處的地殼為一穩定的核塊,東側距龍泉山褶皺束約20km,西8、側距龍門山褶斷帶約50km。龍門山斷裂帶歷史上多次發生強烈地震,公元2008年5月12日發生8.0級特大地震,活動性較強,對都江堰影響較大。本場地為相對較穩定場地。成都平原在構造上屬第四紀坳陷盆地,都江堰位于由近代河流沖積、洪積而成的砂卵石層和粘性土所組成的一級、二級河流堆積階地上。下伏基巖為白堊系紅色泥巖,白堊系基底西部較深,向東逐漸抬升變淺。2.2場地地形地貌擬建場地位于都江堰玉堂鎮,地形起伏稍大,鉆孔孔口標高為698.14756.21m,高差58.1m。地貌單元屬岷江級階地和山前沖洪積扇前緣。2.3場區地層構成及特征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層(Q4ml)(1)雜填土(Q4ml):雜色、黑褐色9、,稍濕濕,松散。以磚瓦碎塊、卵石、混凝土等建筑垃圾為主,夾有少量植物根,層厚0.50.8m。(2)素填土(Q4ml):灰褐色,稍濕濕,松散。主要為粘性土,包含有少量的煤灰、個別碎瓦片、卵石及植物根莖等,層厚0.30.6m。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層(Q4al+pl)(3-1)粉質粘土(Q4al+pl):灰褐、黃色褐黃色,中密,可塑,稍濕。切面較粗糙(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無搖震反應,含鐵錳質氧化物。該層在場地內普遍存在層厚0.22.7m。(3-2)粉質粘土(Q4al+pl): 灰褐、黃色褐黃色,中密,軟塑,較濕,含少量碎石和鐵錳質氧化物。該層在場地內僅局部分布,層厚0.01.8m。(4)10、中砂(Q4al+pl):褐色,松散,稍濕飽和,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長石,含少數云母片。該層在場地內僅局部分布,層厚00.7m。(5)卵石層(Q4al+pl):灰色灰黃色,飽和,卵石成分以火成巖為主,分布于土層和卵石層界面處的卵石充填有粘性土。卵石呈亞圓形、圓形,強風化微風化。充填物為中砂及圓礫。卵石層在場地內分布較穩定,層頂埋深0.82.7m。根據成都地區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按超重型N120動力觸探錘擊數將其分為:(5-1)松散卵石:灰白色深灰色,松散,稍濕飽和,卵石粒徑一般220cm,呈亞圓形,充填少量粘性土。卵石含量約50%,漂石含量約占5%,充填物為中砂、圓礫等。N120修正擊數小于411、擊。(5-2)稍密卵石: 灰黃色黃褐色,稍密,飽和,卵石粒徑一般36cm,個別約7cm,呈亞圓形,卵石含量50%55%,漂石含量約占10%,充填物為中砂、圓礫等。N120修正擊數一般為47擊。(5-3)中密卵石: 褐黃色黃色,中密,飽和,卵石粒徑一般48cm,個別大于20cm,呈亞圓形,卵石含量45%55%,漂石含量約占15%,充填物為中砂、圓礫等。N120修正擊數一般為710擊。(5-4)密實卵石: N120修正擊數大于10擊。黃黃褐色,密實,飽和,卵石粒徑一般48cm,個別大于20cm,呈亞圓形,卵石含量大于50%,漂石含量約占20%,充填物為中砂、圓礫等。(6)全風化泥巖:灰色灰黃色,密12、實,較濕,夾有細砂,該層僅場地局部出現,主要分布在場地西側邊坡坡腳,厚約0.00.8m。(7)強風化砂巖:灰白色,包含全風化砂巖,該層僅場地局部出現,主要分布在場地西側邊坡坡腳,未見底。場地地層分布詳見工程地質柱狀圖。2.4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擬建場地內的地下水類型為上層滯水和孔隙潛水。上層滯水主要賦存于人工填土、粉質粘性土層內,受大氣降水補給;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砂卵石層中,受大氣降水及地下水徑流補給,具微承壓性,水量豐富。勘察期間為平水期,在鉆孔中測得場地內地下水穩定水位埋深為0.82.0m,場地內不同位置差別明顯。本工程場地抗浮水位埋深為2.00m。建議場地地層的地下水滲透系數K為13、6.910-4 m/s (60.00m/d)。2.4.2 地下水和土的腐蝕性評價本次勘察在20、27鉆孔內取水試樣進行水質分析,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第12.2條的規定作水的腐蝕性評價見表。場 地 地 下 水 腐 蝕 性 評 價 表2.1 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孔號按環境類型水按地層滲透性水環境類型指標SO42(mg/L)Mg2(mg/L)NH4(mg/L)OH(mg/L)總礦化度(mg/L)滲透類型指標PH值侵蝕性CO2(mg/L)HCO3-(mmol/L)20II含量33.2412.300.360.00254A含量7.10.003.55等級無無無無無等級無無無對鋼筋混凝14、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孔號浸水狀態水中的CI-含量(mg/L)腐蝕等級20干濕交替15.21無對鋼結構的腐蝕性孔號PH值CI-SO42-含量(mg/L)腐蝕等級207.047.42弱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孔號按環境類型水按地層滲透性水環境類型指標SO42(mg/L)Mg2(mg/L)NH4(mg/L)OH(mg/L)總礦化度(mg/L)滲透類型指標PH值侵蝕性CO2(mg/L)HCO3-(mmol/L)27II含量33.2013.220.040.00275.5A含量7.00.003.53等級無無無無無等級無無無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孔號浸水狀態水中的CI-含量(mg/L)腐蝕等級27干濕交15、替12.05無對鋼結構的腐蝕性孔號PH值CI-SO42-含量(mg/L)腐蝕等級277.045.20弱擬建場地地下水對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場地土的腐蝕性評價表 表2.2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取樣孔號按環境類型按地層滲透性環境類型指 標SO42(mg/L)Mg2(mg/L)OH(mg/L)滲透類型指 標pH值9#II含量27.6416.200.00A含 量7.75等級無無無等 級無19#含量83.6418.770.00含 量7.55等級無無無等 級無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取樣孔號含水率(CI-0.25SO42)含量(mg/ kg)腐蝕等級9#2037.416、5無19#77.32無對鋼結構腐蝕性取樣孔號pH值腐蝕等級9#7.75無19#7.55無擬建場地土對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3巖土的測試成果3.1 土工試驗本次勘察,在鉆孔內采取粉質粘土原狀樣,進行土的物理力學性質試驗,土工試驗報告附后,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統計成果見表3.1。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統計表 表3.1統 計指 標土 層名 稱天然含水量。(%)密度0g/cm3孔隙比e0液限L(%)塑限p(%)塑性指數Ip液性指數IL壓縮模量EsMPa壓縮系數a1-2MPa-1粘聚力C(kPa)內摩擦角(。)(3-1)粉質粘土n1212121212121212121212m17、ax30.70 2.06 0.94 35.20 21.30 14.90 0.70 6.18 0.50 61.71 19.00 min21.40 1.81 0.61 31.00 18.60 11.90 0.23 3.87 0.27 16.74 14.10 m26.88 1.92 0.81 33.58 20.08 13.49 0.50 5.09 0.37 30.25 15.90 f2.52 0.07 0.09 1.09 0.91 0.89 0.14 0.78 0.07 12.97 1.55 0.094 0.035 0.105 0.033 0.045 0.066 0.276 0.154 0.193 18、0.429 0.098 s0.850.975k25.71 15.51 (3-3)粉質粘土n55555555555max33.90 1.91 0.96 36.20 20.80 15.70 0.88 3.88 0.58 19.74 12.42 min31.90 1.84 0.90 34.50 20.10 14.20 0.82 3.36 0.50 17.86 10.55 m32.92 1.87 0.94 35.38 20.40 14.98 0.84 3.69 0.53 19.03 11.45 f0.74 0.03 0.02 0.65 0.26 0.70 0.03 0.22 0.03 0.76 0.819、6 0.023 0.014 0.022 0.018 0.013 0.047 0.031 0.060 0.063 0.040 0.075 s0.860.965k16.37 11.05 注:n統計指標樣本容量;max 最大值,min最小值,m平均值;f 標準差;變異系數,s統計修正系數,k標準值,下同。3.2標準貫入試驗土的標準貫入試驗成果統計見表3.2。 標準貫入試驗成果統計表 表3.2指標值土層名稱Nmax(擊)min(擊)m(擊)f(擊)sk(擊)粉質粘土(3-1)166.44.45.20.620.120.904.68粉質粘土(3-2)72.81.22.20.220.180.901.983.20、3N120超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本次勘察采用N120動力觸探試驗對卵石層進行原位測試,各層的N120動力觸探試驗指標統計值見表3.3。N120超重型動力觸探測試成果統計表表3.3土層名稱nmax(擊)min(擊)m(擊)f(擊)sk(擊)松 散 卵 石90423.00.560.190.952.9稍 密 卵 石90735.51.140.210.945.2中 密 卵 石901268.01.540.190.947.5密 實 卵 石901014.63.320.220.9413.74 巖土工程評價4.1建筑場地的穩定性 擬建場地地形起伏稍大,無斷裂通過,無影響場地穩定性的不良地質作用,為穩定場地。4.2各土21、層的工程特性指標綜合各項測試,結合都江堰地區已有工程經驗,各土層的工程特性指標建議值見表4.1。 土的工程特性指標建議值 表4.1土 層名 稱重 度(kN/m3)壓縮模量Es(MPa)變形模量Eo(MPa)粘聚力C(kPa)內摩擦角()承載力特征值fak(kPa)雜 填 土(1)17.0/1518.0/素 填 土(2)18.5/1515.0/粉質粘土(3-1)18.75.1/25.515.0110粉質粘土(3-2)18.03.6/16.411.070中 砂(4)19.09.06.0025.0110松散卵石(5-1)20.012.09.0028.0180稍密卵石(5-2)21.027.020.022、035.0300中密卵石(5-3)22.039.030.0040.0500密實卵石(5-4)23.047.038.0045.08004.3 場地地震效應評價場地抗震設防烈度根據四川省建設廳川建勘設函2008503號文件,都江堰市玉堂鎮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設計特征周期為0.40 s。根據成都市地基基礎設計規范附錄P的地層液化判別標準:“飽和砂土和砂質粉土得總厚度小于1m時,可不考慮液化影響”。因此,本場地可不考慮粉砂(4)的地震液化影響。場地土為中軟-中硬土,場地類別為類,為可進行建設的一般場地。4.4 土層的適宜性評價根據本次勘察成果資料23、,場地內的地層由雜填土(1)、素填土(2)、粉質粘土(3)、中砂(4)、卵石層(5)、全風化泥巖(6)、強風化砂巖(7)組成。結合擬建物的工程性質,各層土的地基基礎適宜性評價如下:(1)場地內的雜填土、素填土層結構松散,不能作為擬建物基礎持力層。(2)場地內分布的粉質粘土、中砂承載力相對較低,分布不穩定,而且局部呈軟塑狀,不宜作為該場區擬建物的基礎持力層。(3)卵石層:場地內的卵石層厚度大、承載力較高、變形較小,可作為擬建物的基礎持力層。(4) 場地內局部分布的淺層基巖強度較高,可以視為良好的地基土,可作為擬建物的基礎持力層。4.5 均勻性評價根據場地工程地質柱狀圖,場地不同區域之間地層變化較24、大,但分布于局部區域內的地層情況基本一致。綜合分析認為:對于整個規劃區地基土層為不均勻地基,但對于具體某個局部區域仍然是均勻地基。 4.6 地基基礎方案評價根據擬建物的性質結合場地土的物理力學特性,擬建建筑物可采用天然地基,以卵石層作為基礎持力層,基礎形式采用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4.7 與基礎施工有關的巖土工程問題施工驗槽基礎開挖至設計標高時,業主應組織設計、質檢、監理、勘察、施工單位進行驗槽。若地層變化大應進行施工階段的勘察工作,對出現的巖土工程問題進行分析、解決。5 結論及建議 擬建場地內地形較平坦,無不良地質作用,為穩定場地,適宜建筑。 場地各土層的工程特性指標及其它參數按表4.1采用。 建議擬建物采用以卵石作為基礎持力層的天然地基。 場地地下水對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場地土對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擬建工程所在的都江堰玉堂鎮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設計特征周期為0.40s。可不考慮中砂(4)的地震液化影響,為類場地土,為可進行建設的一般場地。基礎施工時應加強驗槽工作。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