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堂腳手架鋼網架架體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5363
2022-09-26
14頁
177KB
1、 目 錄目 錄1第一章 方案編制依據2第二章 工程概況2第三章 施工準備33.1技術準備33.2材料準備3第四章 滿堂架搭設44.1鋼管44. 2 扣件44. 3 構造要求4第五章 監測措施75.1設置觀測點75.2材料監測75.3 施工監測7第六章 應急救援預案76.1概況76.2 機構設置施工86.3 報警救援及其他聯絡電話86.4 人員分工與職責86.5 應急救援方法9第一章 方案編制依據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2006版)(GB5009-2001);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4、木結構設計規范2、(GBJ50005-2002);5、鋼結構設計規范(GBJ50001-2003);6、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7、本工程的建筑、結構施工圖紙;8、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著);9、模板與腳手架工程施工技術措施(北京土木建筑學會)第二章 工程概況本工程總建筑面積740,建筑高度8.5m,0.000標高相當于絕對標高為509.200。地上一層,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屋蓋為鋼網架結構形式。工程抗震等級為框架3級,抗震設防烈度7度,按照7度加強抗震措施。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本工程鋼結構網架為螺栓球節點正放四角錐網架,屋面及維護采用鎂鋁3、錳壓型鋼板,所有鋼構件均采用在工廠加工成成品后運抵工地安裝。網架平面尺寸為34.322.95M, 網架跨度21.0 M,網格尺寸2.02.0 M,網架高度1.414M1.466M,桿件單件重量為3.9118.40,螺栓球單個重量為4.1164.2,主網架重量為18.678T。網架安裝采用現場原位高空拼裝,搭設落地式鋼管滿堂腳手架,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1. 5米,橫距1. 5米,立桿的步距1.80米,架體位于地下室頂板位置高7M,位于20軸-21軸交P軸-G軸范圍內架體高10.9M,搭設時形成整體。網架平面位置圖見附圖:第三章 施工準備3.1技術準備在施工前,項目總工組織各專業工長對圖紙進行熟4、悉,對存在的問題以圖紙會審的形式,組織業主、設計、監理進行會審,及時解決圖紙中存在的問題;項目總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并結合圖紙和相關規發要求編制滿堂腳手架施工方案,送監理審核;根據已審批通過的滿堂腳手架施工方案,項目總工編制技術交底,并要求工長對工人進行交底。3.2材料準備選用扣件式滿堂式鋼管腳手架,根據所需材料需提前考察、選用相關材料的廠家,鋼管(48*3.6)、扣件必須要有出廠合格證,扣件采用鍛鑄鐵材質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的規定,扣件應經試驗證明其質量符合該標準的規定后方可使用,鋼管的力學性能為fv=125N/2 ,fm=205 N/2 ;十字扣5、件的抗滑力為8KN,擰緊力矩為4065KNM;頂托必須要有出廠合格證,對進場的頂托必須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對不合格的頂托拒絕進場。3.3施工人員配備鋼網架架體搭設時,配備專業架子工20人,雜工15人。第四章 滿堂架搭設4.1鋼管鋼管采用外徑48mm、壁厚3.6mm的焊接鋼管,鋼管材質宜使用力學性能適中的Q235鋼,其材性應符合碳素結構鋼(GB70088)的相應規定。用于立桿、大橫桿、剪刀撐和斜桿的鋼管長度為46.5m(這樣的長度一般重25kg以內,適合人工操作)。作為腳手架桿件使用的鋼管必須進行防銹處理:即對進場的鋼管先行除銹,然后內壁察涂兩道防銹漆,外壁涂防銹漆一道和面漆兩道。6、在腳手架使用一段時間以后,由于防銹層會受到一定的損傷,因此需重新進行防銹處理。4. 2 扣件扣件為桿件的連接件。有直角扣件(十字扣)、旋轉扣件(回轉扣)、對接扣件(筒扣、一字扣)三種,其技術要求如下:1)扣件應采用GB97867可鍛鑄鐵分類及技術條件的規定,機械性能不低于KT33-8的可鍛鑄鐵制造。扣件的附件采用的材料應符合GB700-88碳素結構鋼中Q235鋼的規定; 2)鑄鐵不得有裂紋、氣孔;不宜有疏松、砂眼或其他影響使用性能的鑄造缺陷;并應將外觀質量的粘砂、澆冒口殘余、披縫、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凈;3)扣件與鋼管的貼合面必須嚴格整形,應保證與鋼管扣緊時接觸良好;4)扣件活動部分應能靈活轉7、動,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應小于1mm;5)當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應不小于5mm;6)扣件表面應進行防銹處理。4. 3 構造要求1立桿1)滿堂腳手立桿縱橫為間距為1.5M,步距為1.8M,架必須設置縱、橫掃地桿,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無結構板部分先采用50*200跳板按腳手搭設方向鋪設,再搭設腳手架,鋪設跳板前人工清平土層,確保跳板下無空隙。2)立桿接長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3)8、支架立桿應豎直設置,2米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5mm,全高的垂直度允許偏差控制在30 mm以內;4)擰扣件螺栓時,其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得大于65 NM。5)立桿安裝前,應按“方案”中的立桿平面布置圖的立桿尺寸在樓面上定位放線,技術人員對放線進行復核。立桿、水平桿接頭位置示意圖2剪刀撐1)滿堂腳手架四周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應設置一道縱橫設置豎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2)當架體搭設高度在8M以下時,應在架項部設置連續水平剪刀撐;當架體搭設高度在8M及以上時,應在架體底部、頂部及豎向間隔不超過8M分別調協連續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宜在豎向剪刀撐斜桿相交平面設置。剪刀撐寬度應為6M-8M9、。3)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小于6米,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3)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米,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到桿件端部距離不應小于100mm。4)剪刀撐的斜桿與基本構架結構桿件之間至少有三道連接,其中斜桿的對接或搭接接頭部位至少有一道連接。5)豎向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應為45度-60度,水平剪刀撐與支架縱(或橫)向夾角應為45度-60度,剪刀撐斜桿的接長應滿足規范要求。6)、滿堂架扣件層采用50*200跳板沿鋼梁方向水平縱橫鋪設。3、滿足堂架立面示意圖第五章 監測措施5.1設置觀測點按照方案中設計的位置設置支架變形觀10、測,并派專人定時進行觀測,并做好記錄,記錄頻率為1、在搭設完成測量一次;2、鋼網架組裝過程中測量一次;3、鋼網架組織完成后測量一次;測量所用的儀器為水平儀、鉛垂儀、直尺等其中支架的水平位移、立桿變形的觀測點的設置如下:水平位移觀測點是在支撐體系水平桿焊接一個長度為5CM的12鋼筋頭,立桿變形觀測點是在立桿上焊接一個長度為5CM的12鋼筋頭;地基沉降觀測點是設置在距主梁立桿上;其中支架水平位移、地基沉降、立桿變形的預警值為10mm。5.2材料監測用于高支模支撐體系的鋼管、扣件等材料,從材料進場到投入現場使用過程中,項目部會派專人跟蹤檢查,對每根鋼管、每個扣件都要逐一檢查質量,鋼管的檢查重點為:111、鋼管是否嚴重銹蝕現象;2、鋼管壁厚度是否滿足要求;3、鋼管彎曲程度是否嚴重;扣件質量檢查重點為:(1)扣件壁是否破損;(2)螺絲是否有滑絲現象。5.3 施工監測在高支模施工過程中,項目部派架子工長全程跟蹤支撐體系的搭設情況,重點跟蹤檢查:1、立桿間距是否按方案要求搭設;2、立桿彎曲度是否在規范范圍內;3、對接、十字扣件的螺絲是否擰緊;4、水平、垂直向剪刀撐是否按方案要求搭設等。第六章 應急救援預案6.1概況本工程滿堂架施工應急預案主要針對滿堂架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架體失穩坍塌等意外編制。6.2 機構設置施工成立事故應急指揮機構,設立現場指揮部,指揮長項目經理擔任,趕赴事故現場。指揮部由項目12、經理、總工、安全總監組成,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協調。下設工作組,工作組由安全生產監督與環境管理部、技術質量部、物資動力部等部門及事發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負責。指揮部職能:發生安全事故時,發布應急救援命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及時向上級匯報和向有關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公安、武警、消防、交通等單位發出救援請求,要求緊急調用救治器和人員,及時趕到現場進行搶救;配合上級開展事故調查工作,認真調查取證,寫出有關書面材料。工作組負責具體組織現場保護;負責傷員搶救;事故后事處置工作。6.3 報警救援及其他聯絡電話本工地發生事故后,第一發現人、知情者應立即將事故發生地點、時間等事故的基本情13、況和有關信息報以下部門和個人:(一)項目經理 *(二)安全總監 *(三)派出所110;消防1196.4 人員分工與職責1、項目領導項目經理:親臨現場,聽取匯報,做出指示決策。2、安全總監:協助公司領導提出建議,了解、匯總事故的發生情況,做好事故上報、情況通報和事故處理工作。根據領導指示、決策,做好上情下達,協調有關工作事宜,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3、安全與環境管理部:負責搶險現場的警戒和秩序維護,保障搶險道路的暢通和搶險車輛的順利通行。做好事故現場記錄、拍照、收集證據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確定搶險方案和搶險所需力量,督促事故單位落實搶險現場的安全措施。負責掌握事故現場基本情況,迅速開展救助疏14、散工作,控制事故擴大。4物資動力部:迅速組織醫療急救人員和必要的藥品器械,趕赴搶險現場,盡力搶救受傷人員。負責新聞媒體對事故進行客觀、公正、適當的報道。5、技術質量部:立即就近調集搶險所需的運輸、挖掘等設備,保證搶險人員、物資的運輸;負責現場電力輸送、保持通訊暢通,保證救援工作不間斷地展開。6、迅速開展救治工作,根據災情設若干工作組。(1)現場處理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事故處理情況,協調有關單位負責救援工作,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2)專業搶救組;主要任務是對事故進行現場救治,如吊機、滅火、打撈、工程拆除、關閉有毒有害氣源或泄露源等。(3)警戒維護組:負責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15、秩序,疏通道路,組織危險區人員撤離,勸說圍觀群眾離開事故現場。(4)醫療救護組:開設現場救護所,負責受傷、中毒人員的救護,保證救治藥品和救護器材的供應。(5)交通運輸組:運送現場急需物資、裝備、藥品等,疏散現場人員。(6)后勤保障組:負責指揮人員和搶救人員的現場食宿安排,保障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協助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7)善后處理組:負責對死難、受傷人員家屬的安撫、慰問工作,做好群眾的思想穩定工作,妥善處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種不安全、不穩定因素。(8)機動預備組:由指揮長臨時確定、調動、使用。6.5 應急救援方法為迅速開展救治工作,根據災情設若干工作組統一協調處理:(1)現場處理組:主要任務16、是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事故處理情況,協調有關單位負責救援工作,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2)專業搶救組;主要任務是對事故進行現場救治,如吊機、滅火、打撈、工程拆除、關閉有毒有害氣源或泄露源等。(3)警戒維護組:負責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組織危險區人員撤離,勸說圍觀群眾離開事故現場。(4)醫療救護組:開設現場救護所,負責受傷、中毒人員的救護,保證救治藥品和救護器材的供應。(5)交通運輸組:運送現場急需物資、裝備、藥品等,疏散現場人員。(6)后勤保障組:負責指揮人員和搶救人員的現場食宿安排,保障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協助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7)善后處理組:負責對死難、受傷人員家屬17、的安撫、慰問工作,做好群眾的思想穩定工作,妥善處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種不安全、不穩定因素。 第七章 滿堂腳手架架計算書 計算依據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 計算參數: 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11m, 立桿的縱距 b=1.50m,立桿的橫距 l=1.50m,立桿的步距 h=1.80m。 腳手板自重0.30kN/m2,欄桿自重0.00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載0.40kN/m2,施工活荷載1.00kN/m2。 圖 落地平臺支撐架立面簡圖 圖 落地平臺支撐架立桿穩定性荷載計算單元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 一、基本計算參數同上 二、縱向支撐鋼管的計算 縱向鋼管18、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截面力學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W = 4.49cm3; 截面慣性矩 I = 10.78cm4; 縱向鋼管計算簡圖 1.荷載的計算: (1)腳手板與欄桿自重線荷載(kN/m): q1 =0.000+0.3000.300=0.090kN/m (2)堆放材料的自重線荷載(kN/m): q21 = 0.4000.300=0.120kN/m (3)施工荷載標準值(kN/m): q22 = 1.0000.300=0.300kN/m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q2 = 0.300+0.120=0.420kN/m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 最大彎19、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 q1 = 1.200.090=0.108kN/m 活荷載 q2 = 1.400.300+1.400.120=0.588kN/m 最大彎矩 Mmax=(0.100.108+0.1170.588)1.5002=0.179kN.m 最大支座力 N = (1.10.108+1.20.59)1.50=1.237kN 抗彎計算強度 f=0.179106/4491.0=39.88N/mm2 縱向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20、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 q1 = 0.090kN/m 活荷載 q2 = 0.300+0.120=0.420kN/m 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0.6770.090+0.9900.420)1500.04/(1002.06105107780.0)=0.816mm 縱向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三、橫向支撐鋼管計算 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1.24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21、計算結果如下: 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max=0.890kN.m 最大變形 vmax=1.766mm 最大支座力 Qmax=6.777kN 抗彎計算強度 f=0.890106/4491.0=198.25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22、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6.78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腳手架鋼管的自重(kN): NG1 = 0.1606.350=1.015kN 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A 雙排架自重標準值,設計人員可根據情況修改。 (2)欄桿的自重(kN): NG2 = 0.0001.500=0.000kN (3)腳手板自重(kN): NG3 = 0.3001.5001.500=0.675kN (4)堆放荷載(kN): NG4 = 0.4001.5001.500=0.90023、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2.590kN。 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荷載。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1.0001.5001.500=2.250kN 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 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 6.26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60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參照扣件式規范2011,由公式計算 l0 = kuh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5.3.4取值為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C表;u = 2.176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30m; 計算結果:l0=283.630m =283630/16.0=1.800 =4.524 =6258/(4.524424)=3.26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