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引黃工程汾孝介支線輸水隧洞工程2#、3#支洞貫通安全及技術措施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0871
2022-09-29
9頁
52.50KB
1、山西省中部引黃工程汾孝介支線輸水隧洞工程(合同編號):SXSZBYHGC-JZ-TJ-021(2012) 2#、3#支洞貫通專項安全及技術措施 目 錄一. 工程概況1二工程施工進展情況1四施工測量控制2五確保隧道安全貫通措施5六技術保障措施6七人員、機械設備配備情況7山西省中部引黃工程汾孝介支線輸水隧洞工程2#、3#支洞貫通安全及技術措施一.工程概況汾孝介支線輸水隧洞工程樁號為汾孝介0+000汾孝介14+935,洞線自東干線末端開始,至孝義市下堡鎮出洞,總長14.935km,進口洞底高程941.14m,出口洞底高程936.15m,縱坡1/3000,設計流量7.76m3/s。隧洞由巖洞段及土洞段2、組成。汾孝介0+000汾孝介14+843.5段為巖洞段,采用城門洞形斷面,凈寬2.8m,凈高3.34m,直墻段高2.4m,設計水深2.33m,頂拱中心角135,半徑1.52m。汾孝介14+843.5汾孝介14+935.0段為明挖段,輸水隧洞工程為城門形斷面。1#施工支洞位于南陽鄉前活丹,洞長為552.085m,坡比29.60,2#施工支洞位于南陽鄉南陽村,洞長為449.54m,坡比27。3#施工支洞位于南陽鄉相王村,洞長為394.9m,坡比18.60。出口段位于下堡鎮昔頡堡,坡比為0.33。 二、工程施工進展情況1 二號支洞2012年10月份正式開工。二號施工支洞已于2013年6月30日全面貫3、通,7月2日進入主洞樁號5+140.00施工,現已完成洞室開挖進尺2072.4m,支護跟進開挖。其中上游263米,下游1825.5米。2 三號施工支洞2012年9月正式開工,三號施工支洞已于2013年6月20日全面貫通,現已完成洞室開挖進尺394.9m,支護跟進開挖。2013年6月21日進入樁號8+822.00主洞施工,現已完成洞室開挖進尺3676.2m。其中上游1838.1米,下游1624.3米。3 2、3#支洞區間長度3682m,為保證安全在兩掌子面距離65米時,2#洞下游5月4日掘進至樁號6+965.5停止施工,3#洞上游繼續施工。三、施工測量控制根據圍巖現狀,目前3#上游方向保持施工工4、法不變,施工穩中求快,開挖進尺保持在每循環2米,開挖后及時按設計要求支護,并及時施工仰拱以封閉成環。整個施工必須做好圍巖監控量測工作。1、考慮到該段隧洞位于直線上,貫通前測量組必須進行一次貫通前導線控制測量,確保測量能夠準確控制隧洞的高程和中線位置,減少貫通誤差,提供里程計算從而指導隧洞準確貫通。2、儀器設備 :本隧洞控制測量采用的儀器應滿足下列精度要求:測角精度小于或等于1,測距 精度不大于(2mm+2 10 -6D),水準儀的精度應高于或等于1mm /km,采取銦 鋼水準尺。測量儀器按國家規定每年送國家 授權檢定部門檢定,合格后方能使用。3、控制點的埋設: 控制點埋設應做到點位穩定,無施工5、干擾。 4、內外聯測 :洞內外聯測,應選在陰天,氣溫穩定,無風情況下進行。水平角觀測在不同時段采用方 向觀測法測2組,每組15個測回。測距采用對向觀測,其中豎直角觀測四個測回,測距6次, 邊長計算考慮氣象改正,投影改正。投影面高度最好為隧洞中線平均高程(GPS網投影高程 面)。高程測量嚴格按照工程測量規則四等水準測量要求進行,采用往返不同線路進行施測,在往返閉合差滿足要求時,取往返平均值。 5、 洞內控制測量 5.1 控制點 洞內導線應根據洞口投點向洞內作引伸測量,洞口投點應納入控制網內,由洞口投點傳遞進洞方向的聯接角測角中誤差, 不應超過測量等級的要求,后視方向的長度不宜小于300m。導線點6、應盡量沿路線中 線布設,導線邊長在直線地段不宜短于200m;曲線地段不宜短于70m。無閉合條 件的單導線,應進行二組獨立觀測,相互校 核: 用中線法進行洞內測量的隧洞,中線點間距直線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線部分不宜短于50m。 當用正倒鏡延長直線法或曲線偏角法檢測延伸的中線點時,其點位橫向偏差不得大于5mm。5.2 水準點洞內鋪設路線應由洞口高程控制點向洞內布設,結合洞內施工情況,測點高距以200m500m 為宜。洞內施工用的水準點,應根據洞外、洞內已設定的水準點,按施工需要加設。為使施工方便,在導坑內拱部、邊墻施工地段宜每 100m設立一個臨時水準點,并定期復核。6、施測 洞內控制測量應在7、施工不影響時進行,并加強通風,保證照明充分,提高清晰度。以良好的施測環境,確保測量的精度。洞內導線向前延伸,施測時必須聯測兩個以上同等級控制點, 在確定前面點位正確無誤后方可向前延伸。7、貫通誤差的測定及調整. 7.1 貫通誤差的測定采用精密導線測量時,在貫通面附近定一臨時點,由進測的兩方向分別測量該點的坐標,所得的閉合差分別投影至貫通面及其垂直的方向上,得出實際的橫向和縱向貫通誤差,再置鏡于該臨時點測求方位角貫通誤差。采用中線法測量時,應由測量的相向 兩方向分別向貫通面延伸,并取一臨時點, 量出兩點的橫向和縱向距離,得出該隧道的實際貫通誤差。水準路線由兩組人員向洞內進測,分別測至貫通面附近的8、同一水準點或中線點上, 所測得的高程差值即為實際的高程貫通誤差。 7.2 貫通誤差的調整用折線法調整直線隧道中線。 曲線隧道,根據實際貫通誤差,由曲線的兩端向貫通面按長度比例調整中線。采取精密導線法測量時,貫通誤差用坐標增量平差來調整。進行高程貫通誤差調整時,貫通點附近的水準點高程,采用由進出口分別引測的高程平均值作為調整后的高程。 隧道貫通后,施工中線及高程的實 際貫通誤差,應在未襯砌的 100m 地段內(即調線地段)調整。該段的開挖及襯砌均 應以調整后的中線及高程進行放樣。8、在即將貫通長度剩余3m左右時,在拱部120度范圍施作一環超前小導管,保證兩側小導管有效搭接實現貫通。9、隧道貫通后9、,測量組要及時測定隧道橫向、縱向和豎向等實際的貫通誤差,可依據測量規范進行分析和必要的合理調整,為后續工作提供技術數據。四、確保隧道安全貫通措施為了確保隧洞貫通安全,為明確隧洞洞口在貫通前后必須采取的安全及技術措施,特制定以下措施:1、在隧洞貫通前成立安全領導小組,組長為項目經理朱敬東,副組長由項目副經理朱高升、總工吳尚智、副經理馬洪霞、2、3#工區主任李加木擔任,組員由副總工張紅偉、安全部長張彥澤、質量部長付建軍、3#隧洞作業隊的技術主管李金清和現場施工員、安全員、技術員、材料員組成。2、隧洞貫通領導小組職責當隧洞單向開挖距離2#洞口60m及隧洞貫通后中線調整時,領導小組的職責是:組長:必須10、每天掌握兩洞口的實際開挖進度及安全情況,及時召開貫通前后專項會議,并組織制定貫通方案和中線調整方案。副組長:按照會議制定的方案組織施工、監督執行。協調開挖的隧道掘進、人員設備撤離等。若遇圍巖情況變化時,必須及時向組長匯報,以便會商處理。組員:按照副組長的安排,各司其責,做好分內工作。3、隧道貫通面宜選擇在地質較好的地段貫通。貫通前必須對貫通面的圍巖進行加強支護,以策安全。4、無論選取何種開挖方法,貫通面都不得采取大斷面貫通,應采取超前炮孔先穿透、再采取小洞貫通,然后刷幫全斷面貫通,小洞長度控制在3m左右。5、安全施工措施5.1選擇在圍巖較好的地段貫通目前2#洞開挖至樁號6+965.5停止施工,11、質地狀況相對較好,IV類圍巖。5.2、在隧洞貫通剩余20m時,爆破開挖時,必須采取管超前、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措施,并派專人對隧道出口上方及周邊進行警戒,以防意外發生。5.3、在隧洞貫通剩余15m時,每次爆破前,必須有作業隊長在現場指揮爆破作業,并安排現場安全員和施工員到2#隧洞下游段設置安全警戒線,并在現場值守,禁止車輛、人員從此處通行。警戒線范圍與貫通面距離不小于80m。5.4、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是安全員。五、技術保障措施1、在隧洞貫通剩余至少20m時,現場應采用超前地質鉆探、加深炮孔等措施,探明前方地質情況,并與設計圖中的地質進行核對;312、#隧洞工區技術人員應逐炮觀察地質變化,如圍巖與設計地質情況不符,需及時向隧洞貫通領導小組匯報,并聯系設計現場解決。施工時應適當加強超前支護措施以策安全。2、隧洞貫通前由現場工區技術主管做好技術交底,技術交底責任明確到人,交底到工班。按照技術交底內容及責任召開現場例會,并做好會議記錄。3、隧洞貫通前,工區技術主管對隧洞出口斷面的開挖高度、半徑、高程進行復測并做好記錄,根據已暫停的掌子面尺寸確定貫通斷面尺寸。4、在隧洞貫通剩余20m時,測量人員需加強圍巖監控量測,特別是加大地表沉降監控量測頻次,發現異常及時向隧道貫通領導小組匯報,并采取必要的措施。5、隧洞貫通后,由專業測量隊測定隧道實際貫通誤差,包括平面貫通誤差和高程貫通誤差。實際貫通誤差應在未襯砌地段調整,調整后的線路應滿足隧洞建筑限界和平順性要求。調線地段的襯砌應以調整后的中線和高程進行放樣施工。隧洞平面和高程貫通誤差的測定和調整應嚴格按照水利水電工程測量規范(SL52-93)相關規定辦理。六、人員、機械設備配備情況1、隧洞工區設施工負責人1名、生產主管1名,技術人員2名、施工員2名、安全員2名、材料員1名。2、指揮車輛2部、交通車輛2部、洞內外聯絡電話2部、對講機4部、口哨4個、信號旗4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