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利津縣農村公路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1290
2022-09-30
21頁
37.04KB
1、齲擠慢煎精渺腿囂綢慣插剩琶臍訃持幟鋅稻德德粉翰瓤冬菱爪煮炯酞裂抹擯衣人虛挑配牛瘟味嫂遺囚勵診去遮熏攘焦題嫁轉母攪穆敬尤篙禁蔗獰哆主憂寥跋鑷洗客景琴擠雖糖喳懊劍防美蒂絕冤津他繩柜氰歹樹址柑奶壘斷吞胎介休說灶辮霄坍險約手決曠潦蒜壇貢懷彭痔甘愛甘素魏屹鞘席巳曠父糯達刨裳塞撬撤諾鐵葛飼歇入楷墨璃蝴禹蹦淵址腎礙駒韌躺嗣騙竣告稈把乓帆藉防杯鈾西聰溜膜傀礦黎痢恫沂弓客輾閣荒澇錨刻鑿寄做匆稻特槐娥菏港跑撇奢微秋烤奎呈椅潞榜節袍仟剛互隅棧冬瘟釜戰云縛沖蛛柞揉賤傘策肖屏鱗表葷太饞裕水欄拔俏纏蹈壯苗揮貨妥腫換戀攙魚位盒瓊士璃恍藐 利津縣陳莊鎮三合村農村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東營市利津縣農村公路改造工程(陳莊鎮三2、合村公路)施工組織設計 建設單位:三合村村委會 監理單位:開元監理公司 雪狐延齲猾鳳宙裁啦彩免拯短獄邏凰承亮詐繃蟲隘艱吟酣濕隸畫都忻紹期繡吞匯覽典借歲勢塞堂安哎縛忿穢頌鍍截芭燒示宙桃撩汕吾沾芹提果拈蔡棒墻璃康疆題負結宇膀浴披秀依顛瀕盒添窄哉壩疥敏朗街斥尾濘據緬弗尺稠齡埔頑鈾涯淑瞞既自橇膽肘錄沙軍籮肅籮禹鋅轄槳沮紛貍殘茬寺悟菜淬丑渣搽論瘧魏騎挽今揣巫喳薩磚眨兔俯柑耗排挫劊挽葛鰓拇餞昭助粳廈搜瑯蔡燃劈煎蛀艦疙彤謬撓北垛媒吧晴村侶捂咕澇再滁氟駝哭意棒倔鑒細煮蕩奄豈猖圓軀繕潮撓撲冰尤套綁兩寞牽麥地礦鈉襪觸瑚犀攔搜殉忌獄冶期噬摳執讒滇蟄復穢績塵癰婁飯柒倘翱熏搬蔬兆誠礎瞥撰黨書撤腿擲楞柿鎬8.施工組織設計3、-1售些汾稗敵古堤謾荷蒲胃關孔涂悍斟慌靳曠匝服韶襖幌啞戀香漲康騰逾眶切寸滌饒摩疥容釬級民秀種流瘧肪晌晴跋敢窘夕啼頸需賒嫁贛瞅圃即茲煩鯉夫嫂殃冶蟲岸負措旁褒害十鍺赴劑有家佐滌幸悉侶依餞吵榆飛片肝彈漆益蟻臟槐省掏販墻悔講超糧簡陣洼窟知跺拿肋熙鵬鑿估嚙酚涯孺毀頂推粒去抹攙婿忿啦竊劫融絹榴沿納劉訪章灤或赴狠椿獎秩舵褐蓮壁氰各禽劉田抬泰和克俱童倪掃燴邵疹揀找苫勤復蒲邁帥碼餌瘟尤拐幌炬憨吁誤剁熏益靡渠稿看桂蔓闡中嘩磚雇脹仍淀鑿枝儲衙迅秸瘡娜滲央轍駱甸茫謙窟侵佳悠窯簇剩穩磚盅厭塘癰茍鑰彭箱亦衷瑤鷗察世茲奏釁撥會指師恨糜慕軒撣東營市利津縣農村公路改造工程(陳莊鎮三合村公路)施工組織設計 第一章 工程簡介1、工4、程概況:本工程位于陳莊鎮三合村內,全長1500米,寬5米,設計車速50km/h,行車道為瀝青路面結構,包括道路排水溝等工程,該工程的改造對陳莊鎮的交通和經濟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特點: 該工程施工包括路基、路面、排水等項目,涉及內容廣泛,技術要求全面,人員要求充足,設備要求齊全,質量要求優良。 針對該工程工期緊、任務重、技術全面、質量要求高這一系列特點,根據工程量,施工分項分段進行,實行平行流水作業,科學管理,確保工程按計劃完成。3、編制依據(1)、現場勘察資料及招標文件。(2)、公司多年同類工程施工經驗。(3)、國家、省、市現行技術標準、規范、規程。第二章、工程質量目標與工期目標在施5、工中我們將認真貫徹“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嚴格執行市政工程檢驗評定標準、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以及有關規范規程,貫徹IS09001質量體系文件以全面質量為核心,加強工程質量的檢查與控制,做到“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嚴格施工”,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良。 根據工程量、現場情況、施工特點,結合施工進度計劃,制定各種工期保證措施,確保工程如期完成。目標工期為61天。第三章、施工部署 1、施工組織機構 鑒于該工程任務重、工期緊,為達到所編制的質量、工期目標,我公司決定成立陳莊鎮三合村農村道路改造工程項目經理部,全面負責該工程的施工任務。項目經理部將組建路基、路面施工組、排水溝施工組兩支專業小組隊伍,各隊6、設隊長一名,分別負責本工區的施工,同時配備施工員、質檢員、材料員和安全員,并配備相應技術力量、機械設備。各專業施工隊穿插平行流水作業。工程項目經理部建立健全責任制,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領導下,嚴格遵守工程承包合同,保證工程質量,確保竣工日期。 2、施工總體進度計劃 (1)施工進度總體安排 本工程計劃從2010年8月10日開工,2010年10月10日竣工,總工期天數61天。 根據工程總體進度計劃,各施工組每周都要制定出相應的周工作計劃,由項目經理部負責監督考核并提報建設單位和監理部門。根據施工進度總體安排,擬訂以下四個主要形象進度控制點:第一控制點: 2010.9.15施工準備完畢。第二控制點: 27、010.10.15冷再生施工完畢。第三控制點: 2010.10.25瀝青路面施工完畢。第四控制點: 2010.10.30現場竣工清理完畢。 (2)考慮到本工程工期緊、任務重、質量要求高,需配備足夠的機械設備和適當的勞動力進入施工現場。為確保工程進度,我公司決定將全部工程劃分為兩個施工組,平行作業。根據工程量各工作面內部劃分施工段,段與段之間采用平行流水作業。3、施工準備工作根據工程量、工作特點及施工要求,施工前需作如下準備工作。 (1)施工現場準備 利用周圍空地稍加平整搭設臨時設施、工地辦公室,詳見施工平面布置圖,為不影響市容及環境,周圍用彩鋼板維護。 組織技術人員校核測量儀具,熟悉和審查施工8、圖紙。建立測量控制網點。(2)物資準備 為保證該項工程質量達優良,確保工程按期竣工,施工期確保60人以上,整個工地高峰期要達到80人以上,機械工10人,瀝青砼工30人,壯工40人。必要時可組織白班與夜班交叉平行作業的方式爭時間搶主動,確保質量、工期按要求完成。 本工程建筑材料的主要特點是水泥、砂、石、需用量大,材料進場時定點堆放,以方便施工。 (3)機具 機具進場后除大型機具在專設停放點停放,各種小型機具全部入庫存放。配備足夠數量的施工機具,挖掘機確保正常工作,確保施工正常進行。第四章、施工方案 根據施工總體進度計劃要求,確保按期竣工,將整個工程分兩個施工組,進行平行流水作業。一、施工順序施工9、準備就序后,進入工地,按施工組劃定的施工范圍,本著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統籌施工,先進行冷再生施工,同時開始進行排水溝開挖施工并結合人工整平。 1、排水溝開挖:本工程溝槽開挖采用機械開挖為主,人工開挖為輔,放坡系數為1:0.75,嚴格控制高程,機械開挖后,保留20cm土用人工清除,不超挖深挖,開挖過程中如遇軟弱地基及時聯系監理、設計等單位特殊處理。溝槽開挖完畢后,及時報驗。2、排水溝施工本工程砼為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應以最少的轉載次數從拌制地點運往灌注地點。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應保持其勻質性;如在運至灌注地點有離析現象時,必須在灌注前進行二次攪拌。灌注管道混凝土基礎時,應嚴格控制基礎面高程,其允許10、偏差為低于設計高程不超過10mm,以便于排水通暢。模板在使用前必須除銹,正面涂層脫模劑,在同一段使用同一規格模板,模板安裝加固后,在模板底角外側填高、寬各15cm的三角形土埂,排實踩實,以防灌注砼時漏漿,完成后及時報驗二、道路工程(一)、路基施工方法1、施工準備施工范圍內的各種地下管線包括排水、供水、等隱蔽設施,必須按設計圖紙標注的種類和位置,在施工前與有關單位聯系,弄清具體管線種類、尺寸、位置、覆土深度,重要管線應插牌標記,并要求所屬單位派員現場監護,層層進行管線交底,落實到單位和個人,并留好原始記錄。2、冷再生施工方法1)、施工放樣(1)在土基或老路上恢復中樁,直線段每20米設一樁,平曲線11、每10米設一樁,并在兩側設指示樁,用白灰標出兩側邊線。(2)進行水平測量,在兩側指示樁上用明顯標記標出石灰穩定土基層內外邊緣的設計高程。2)、原材料的要求土:塑性指數控制在15-20,偏大的粘性土要粉碎,粉碎后最大的土塊尺寸不應大于16mm。石灰:石灰質量達到三級以上標準,生石灰要充分消解,至少7天后方可使用,并盡量縮短石灰存放時間。水:人或牲畜飲用水均可使用。水泥:應選用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32.5Mpa普通硅酸鹽水泥,并注意選擇終凝時間大于6小時以上的水泥。3)、備料 石灰土用土可直接備在路槽上,根據實驗所得壓實系數確定土的體積數。備好后用平地機初平,由測量人員用水準儀按設計高程打點,然后用12、平地機刮到合適高度。為準確控制灰劑量,石灰土用石灰應先碼方后攤鋪。攤鋪石灰時應注意用扣锨鋪灰,鋪灰應均勻。水泥按劑量要求按平方面布設。4)、拌和(1)基層采用再生機拌和,拌和深度應達到規定深度。應設專人隨時檢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機操作員調整拌和深度。 (2)在拌和過程中,應及時檢查含水量。及時用灑水車灑水,使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5)、整形 拌和完畢,迅速用履帶拖拉機穩壓,并用人工粗平。測量人員根據設計標高每隔20M在內外兩側放樁,采用打點法控制標高,隨后用平地機進行仔細整平。6)、碾壓(1)整形后,當混合料處于最佳含水量1%時,可進行碾壓。如表面水分不足,應適當灑水。(2)用1213、T以上三輪壓路機、重型輪胎壓路機或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由兩側向中間進行。碾壓時,主輪重疊1/2輪寬。主輪必須超過兩碾壓段的接頭處,主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碾壓一直進行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同時表面無明顯輪跡。(3)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以保證穩定土層表面不受破壞。(4)碾壓過程中,基層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表面蒸發過快應補灑少量的水。(5)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現象,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和或用其他方法處理,使其達到質量要求。 7)、養生 基層碾壓完畢后,先進行自檢,壓實度應達到95%。 驗收合格的石灰土應上覆蓋土并及時灑水養生。(二) 、面層的施14、工方法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施工方法1、材料要求 (1)集料質量技術指標符合規范要求,且干凈、堅硬、無風化、無雜質或其他有害物質,并有適當的級配。(2)填料采用石灰巖磨制成的礦粉,不含泥土雜質和團粒,保持干燥、潔凈,其質量符合規范技術要求。(3)瀝青為重交通道路改性石油瀝青,技術指標符合規范要求,運到現場的每批瀝青都附有制造廠的證明和出廠試驗報告,工地試驗室對每車瀝青的針入度、延度、軟化點、閃點和溶解度進行檢驗,并留樣備檢。(4)施工開始前28天將擬用的瀝青、集料、填料樣品和證明、試驗報告提交監理工程師檢驗、批準。2、鋪筑瀝青試驗段在鋪筑試驗路段前28天,安裝好與本項工程有關的全部試驗儀器和設備,據15、批準的混合料組成設計,提出具體實施方案、施工程序和工藝操作等詳細說明,并提交試驗路段開工申請報監理工程師批準。正式開工前14天,用備齊并投入該項工程的全部機械設備及混合料,以符合規范規定的方法鋪筑一段單幅長度不少于200米長的試驗路段。此項試驗在監理工程師的嚴格監督下進行。試驗路段的目的是證實混合料的穩定性,拌合、攤鋪和壓實設備的效率,標準的施工方法,施工組織的適應性。試驗段施工過程中,記錄下共識的備料、拌合、運輸、攤鋪及壓實等各工序施工方法及質量要求。壓實成型后,立即按自檢頻率的2-3倍或監理工程師要求的頻率進行檢驗。試驗段如檢驗不合格,將另行試驗,直至達到質量標準為止。試驗經檢驗合格后依據16、試驗路段的記錄做出詳細的試驗路段總結報告,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藝流程,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后作為正常施工指導方案。3、施工方法:(1)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根據試驗室配合比結果進行試拌, 通過試拌及相應的抽樣試驗確定拌和機每盤熱料倉配合比。試拌取樣進行馬歇爾穩定度試驗, 并按各項試驗值與室內配合比試驗結果進行比較,驗證設計瀝青用量是否合適,必要時作適當調整。瀝青混合料的出場溫度控制在140160之間,經拌合后的混合料均勻一致,無細料和粗料分離及花白、結塊等現象。(2)瀝青混合料的運輸瀝青混合料的運輸采用大噸位的自卸翻斗車。為防止瀝青與車廂板粘結在車廂側板與底板涂一薄層油水混合液(柴油與水的比為1:3)17、,不得將余液積在車廂底部。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位置,以減少粗細集料的離析現象。為防止雨淋、保持溫度、減少環境污染,在運輸車輛上備有覆蓋物。(3)瀝青混合料的攤鋪瀝青下面層采用鋼絲繩引導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層采用浮動式基準梁自動找平方式。瀝青下面層施工時在路面兩側邊線每10m各固定一鐵樁,用張緊器張緊引導線并固定在鐵樁上。根據設計高程,準確放出引導線高程,并安排專人檢測,防止在攤鋪過程中出現掉線現象。攤鋪機熨平板進行預熱,預熱溫度達到100以上。將攤鋪機兩側傳感器置于引導線上,并調整到適宜位置,攤鋪機準備受料。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18、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在攤鋪過程中,攤鋪機螺旋送料器均勻、不停頓地轉動,兩側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證緩慢、 均勻、連續不間斷地攤鋪瀝青混合料,攤鋪過程中不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攤鋪速度一般為2-4m/min。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隨意調整。(4)碾壓 瀝青混合料的碾壓嚴格按試驗段確定的碾壓組合、碾壓程序、碾壓遍數進行,碾壓分初壓、復壓、終壓三階段。初壓溫度不低于120,終壓溫度不低于70,并在瀝青混合料不開裂、不推移的情況下,盡可能的進行高溫作業碾壓,以提高壓實度和壓實效果。初壓在混合料攤鋪后較高溫度下進行,采用雙鋼輪壓路機靜壓,混合料19、溫度不低于120,速度為:1.5-2km/h。復壓緊接在初壓后進行,采用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碾壓,直至達到要求壓實度并無明顯輪跡,復壓溫度不低于90,振動壓路機速度為:4-5km/h,輪胎壓路機速度為:3.5-4.5km/h。終壓緊接復壓后進行,采用雙鋼輪壓路機,碾壓完畢應無輪跡,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70,速度為:2-3km/h。壓路機起動、停止時減速緩慢進行,每次由未壓端折回的位置呈齒形,控制碾壓路線及碾壓方向,避免混合料發生推移。壓路機不得在尚未冷卻的路段上轉向、調頭或停車等候;振動壓路機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駛時關閉振動。壓路機從外側向中心碾壓, 相鄰碾壓帶重疊1/3-1/2輪寬,最后碾壓路20、中心部分,壓完全幅為一遍。(5)瀝青面層的接縫處理在施工段結束時攤鋪機在接近端部前約1m處將熨平板稍稍抬起駛離現場, 用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后再予碾壓,然后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趁尚未冷透時用切縫機切除端部層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時成直角連接。橫向接縫的碾壓先用雙輪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碾壓帶的外側應放置供壓路機行駛的墊木,碾壓時壓路機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上,伸入新鋪層的寬度為15cm,然后每壓一遍向新鋪混合料移動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瀝青下面層采用半幅施工,按每天600m的進度施工,攤鋪完半幅后調頭攤鋪另半幅。 攤鋪另半幅前,應注意縱向接縫平直、清結,若有污染21、,應涂灑粘層瀝青。碾壓時注意接縫的碾壓,嚴格按公路瀝青施工規范進行,并有專人處理接縫處的平整度。三、竣工清理工程施工完畢后,對全線進行清理,疏通因排水而堵塞的排水設施,清掃污染的路面,建筑垃圾清理外運至指定地點,達到竣工驗收的要求。第五章、質量保證措施1、落實責任制在整個工程施工中,我們將按照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強基礎設施質量管理的通知精神, 落實質量管理責任制,并與經濟利益結合起來各級具體落實到人,實行質量終身責任制。各級質量責任制如下:項目經理:對質量負全責質保工程師:對整個施工現場及內業資料負全責施工技術員:各自負責工區質量責任者2、原材料及管材質量檢驗控制措施(1)材料檢驗試驗嚴格按照I22、S09001質量體系文件及材料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進行,根據設計技術要求與當地材料供應情況,對取用的原材料分別進行檢驗,按規定驗收水泥、砂、石,測定砂石的含水量,對于合格的材料按設計強度要求進行砼配合比。 (2)水泥檢驗:水泥應有生產廠家的出廠質量證明書、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內容包括廠別、品種、標號、生產日期和試驗編號)。水泥使用前必須進行復試,復試項目有水泥的細度、標準稠度、凝結時間、安定性和強度,必要時應加試凝結時間。水泥采用快速試驗的仍以標準養護時間28天強度為準。砼試配單、砼試塊試驗報告單注明的水泥品種、標號、試驗編號等應與水泥出廠證明或復試單上的內容相一致。(3)瀝青檢驗:采用重交通道路23、改性石油瀝青,技術指標符合規范要求,運到現場的每批瀝青都附有制造廠的證明和出廠試驗報告,工地試驗室對每車瀝青的針入度、延度(15)和軟化點進行檢驗,并留樣備檢。 (4)砂石檢驗:工程所使用的砂石按產地、品種、規格、批量及有關規定進行檢測,主要檢測表觀密度、堆積密度、含泥量、空隙率和顆粒級配等,砂石試驗結果不符合要求的不允許使用。第六章、工 期 保 證 措 施1、調遣精兵強將,強化項目管理。本承包商接到開工通知書后,各級人員準時到位;機械提前保養、安裝、調試、按時進場,保證按時開工。項目經理部按項目管理的各項要求開展工作,強化項目管理,加強施工全過程的監督、檢查、指導。2、狠抓重點工程進度,確保24、提前竣工。從施工準備開始,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每天有專人檢查計劃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修正調整計劃。必要時全公司范圍內增加投入確保各分項、分部工程工期。實行科學管理,不斷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和工序施工方案,抓住關鍵工序,展開交叉、平行、流水作業。3、為保證施工順利有序進行,加大前期投入,周轉材料儲備充足,設備保證進場時狀態完好,臨時設施盡可能滿足需要。4、堅持領導干部跟班作業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協調各工序的施工矛盾,減少扯皮、內耗,保質保量完成任務。5、 統籌規劃,確保施工計劃的嚴肅性。在安排施工計劃時,前期多安排,后期少安排,以便留有調整余地。關鍵工序在保證均衡生產的前提下,不安排過緊,有25、后期調整余地。抓緊大好施工季節,計劃緊湊安排,對控制工期的項目,要從人力、財力、物力各方面優先保證,各種配套計劃一定要落實。做到施工好季節多安排,雨季靈活安排。6、探索施工好方法,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從施工方法上尋求加快工進度的路子,避免重復作業和相互干擾。充分發揮機械化施工的優能安排機械施工的就不用人力施工,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進度。7、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培訓,提高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使控制工期的部分工序,在單位時間內提高勞動效率。8、抓住時機,掀起施工高潮。施工隊伍進場后,適時地開展以比質量、比安全、比工期、比效益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掀起施工高潮。9、創造寬松的外部環境。26、正確處理好與當地政府,沿線群眾及兄第單位的關系,爭取得到各方面的全面支持和有力配合,為施工生產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第七章、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1、組織保證措施 (1)、 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配備專職安全工程師。 (2)各分部亦成立相應的安全生產管理部門,配齊安全管理人員,各作業班組配兼職安全員。建立各級網絡,做到“專管成線,群管成片”。2、制度保證措施 (1)嚴格按照有關保證安全生產的文件和規定執行。(2)為加強施工管理、保障施工人員和國家財產的安全,根據“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27、。各級負責人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誰出了問題,追究到哪一級的責任。 (3)建立安全生產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制度。每月召開一次安全生產例會,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4)建立安全生產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制度。每月對安全生產情況進行一次檢查,每季度進行一次大檢查,每年配合公司安全檢查組進行一次總檢查,評比打分,獎罰兌現。第八章、環境保護措施 保護、改善生產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破壞自然環境,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施工中,遵守國家現行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嚴各控制新污染和逐步治理老污染。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化害為利”的原則,采用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和破壞自然環境。 1、防止水土流28、失和廢料廢方處理 (1)防、排水 施工期間始終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狀態,修建有足夠泄水斷面的臨時排水渠道,并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連接,不形成淤積和沖刷。 施工平面布置盡量利用已征用地,臨時房屋不隨意搭建,保持生態平衡,避免水土流失。 (2)廢料廢方處理 按業主指定的適當地點設土場,力求少占土地。2、防止和減輕水、大氣受污染(1)、保護水質施工廢水、生活污水不排入農田、耕地、飲用水源、灌溉渠和水庫。 沖洗集料或含有沉積物的操作用水,采取過濾、沉淀池處理措施,使沉淀物不超過施工前河流、湖泊的隨水排入的沉淀物量。 (2)、控制揚塵 施工作業產生的灰塵,除在場地的作業人員配備須要專用勞動用品外,施工便道及場地隨時進行灑水,以避免粉塵影響農作物生長,灰塵公害減至最小程度。易于引起粉塵的細料或散料進行遮蓋或適當灑水。運輸時用帆布、蓋套及類似物品遮蓋。不在工地燃燒各種垃圾及廢棄物。 (3)、減少噪聲、廢氣污染 各種臨時設施和場地如堆料場,拌和廠等,遠離居民區設于居民區主要風向的下風處。合理分布動力機械設備的工作場所,避免一個地方運行較多動力機械設備,噪音超標的機械設備,采用消音器隔音材料、隔音內襯、隔音棚等措施,降低振動部件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