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石方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802
2022-10-10
14頁
60KB
1、路基土石方施工組織設計一、工程概述本合同段設計有填方123.4萬方,挖方111.8方(其中挖土方4.9萬方,挖石方62.8萬方),其它為借方。設計取土場為K119+800處,為便于施工管理,擬由一個土石方施工隊伍施工作業。路基土石方施工以機械施工為主。土方施工時,土方運距在100m以內時采用推土機推運,運距大于100m則采用推土機+挖掘機+自卸汽車聯合作業。石方施工主要采用松動爆破,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挖裝,自卸汽車運輸至填方段,機械碾壓,密實度達到技術規范要求。路基施工嚴格按照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及招標文件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結合本標段路基工程特點以及創優良工程的原則組織施工。其施工2、順序為:測量清除植被及表層土施作截水溝臨時排水設施挖土(石)方運至填方段或棄土場測量路塹底標高修整邊坡防護工程施工側溝施作檢查路基標高路基面修整土方地段路床面壓實。K9+844K9+964試驗路段主要人員表序號職稱負 責 項 目備注1路基工程師機械調配、人員安排、現場質量監控2試驗工程師 路基壓實度檢測3測量工程師施工測量放樣、自檢、驗收4質檢工程師全面質量監控、自檢、驗收5試驗員填筑土方取樣、壓實度自檢6施工員機械調配、人員安排K9+844K9+964試驗路段主要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產地1挖掘機中聯ZE230/現代225LC-7臺2中國2推土機120KW臺1上海3裝載機柳工3、842臺1廈門4壓路機徐工YZ20臺1福建5灑水車東風15T臺1中國6自卸汽車東風18T臺4中國二、路基土石方施工準備工作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1.1路基土石方施工前,首先校準圖紙,加密水準點和導線點,采用科維TKS-202全站儀恢復路線中樁和橫斷面方向樁,再用水準儀測量中樁標高,同時采用水準儀結合鋼尺進行橫斷面測量,以繪制出施工橫斷面,計算出開挖線和坡腳線,并使用全站儀在實地放出路基開挖線、坡腳線,用石灰標注,并采用水準儀和鋼尺進行復核,其測量放樣的精度要求滿足施工技術規范要求。1.2在土石方工程開工前,在取土場和路基挖方段,根據公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JTG F80/1-2004)進行各種土質4、取樣,進行土樣的天然含水量、液、塑限、顆粒分析、有機質含量、重型擊實、CBR值等試驗,以確定借土場、證實路基挖方能用于本工程的填筑,并確定各種土質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2、場地清理本試驗段為軟土路于厚度較深的軟土,采用挖除換填開山石的方式處治,應先進行清淤觸探確定段路基,大多為地下水排泄區或浸水田,部分為漫灘和水庫淤積而成。地下水位較深,對地基承載力,基底采用石方換填后采取土方填筑。3、試驗路段選定K9+844K9+964段全幅路基作為試驗路段,在土石方開工前完成試驗工作,現場試驗包括材料粒徑、含水量、松鋪厚度,壓實設備的類型、組合方式;碾壓遍數、速度和壓實度等。以確定本合同段填土的正確壓5、實方法、為達到規定的壓實度所需要的壓實設備的類型及其組合工序、各類壓實設備在最佳組合下各自壓實遍數以及能被有效壓實的壓實厚度。具體操作如下:3.1填土路基施工方案3.1.1選用具有代表性的填土,模擬各種施工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在最佳含水量2%范圍內,松鋪厚度分別為20CM、25CM、30CM情況下達到規定壓實度所需本合同段投入的各不同型號壓路機,碾壓路基達到規范要求92%、94%、95%的遍數,壓實度的檢驗方法采用灌砂法并測得其最大干密度、天然含水量、最佳含水量。3.1.2現場加水,晾曬。保證填土在壓實時含水量與最佳含水量之差控制在2%以內,判別含水量在最大差值時是否能壓實到規定的密實度(92%6、94%、95%),以及含水量差值分別在1%、2%、3%時壓路機壓實的遍數。3.1.3采用壓路機組合壓實,達到規定的壓實所需的遍數。3.2土石混填施工方案3.2.1機械配置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平地機、運輸車3.2.2普工20名左右協助施工,邊坡整理及其他附屬工作。3.2.3填筑:路基采用水平分層、縱向分段、以機械施工為主,人工為輔的作業施工方法。用石灰打好方格網,專人指揮每格內傾倒一車,每層攤鋪寬度超過路基邊樁30cm,保證邊坡整修后的路寬及壓實度。3.2.4土石混合填料的石料含量超過70%時,先鋪大塊石料且大面朝下放置平移,再鋪小塊石料,石渣或石屑找平、然后碾壓,當石料小于70%時土石可7、混合鋪填,但應避免石塊集中。3.2.5天然土石料混填時,石塊最大粒徑不得超過壓實度的2/3,超過的應清除,填筑時應分層攤鋪,分層壓實,不宜縱向分幅填筑。如確需縱向分幅填筑,應將壓實后滲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料填筑于路堤兩側。3.2.6當土石混填料來自不同路段,其巖性或土石料混合比相差較大時,應分層填筑或分段填筑,如不能分層或分段填筑,應將含硬質石塊的混合料鋪于填筑層的下面。上面再鋪含軟質石料的混合料,然后用推土機整平碾壓。3.2.7采用T20型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對壓實厚度和壓實遍數進行詳細記錄。3.2.8檢測并記錄相關數據。3.3填石路堤施工方案3.3.1施工機械配備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裝載機8、汽車3.3.2普工8名左右協助施工,其他附屬工作。3.3.3填筑時采用水平分層、縱向分段,以機械施工為主,人工為輔的作業方法進行施工。每層路基的攤鋪寬度超填邊樁30cm,以保證邊坡整修的凈寬及壓實度。3.3.4路基石方松鋪厚度采用鋪設石灰網格法和掛線施工法相結合進行控制。在施工區域內用石灰劃出填石范圍內的網格。安排專人指揮每格內卸石一車,并在路基兩側用花桿和紅色塑料線掛線宏觀控制填筑厚度。路基填筑時盡量使填料混合均勻,避免大顆粒徑石料集中裝運。同時安排好石料運輸路線,按水平分層,先低后高、先兩側后中央卸料,并用大型推土機推平。個別不平之處配備人工用細石塊、石屑填縫找平。3.3.5攤鋪:填石路9、堤的堆料和攤鋪同步進行。填石料直接堆放在攤鋪找平的表面上,由大功率推土機向前攤鋪,同時加強人工配合施工。除邊坡碼砌人員外,每臺壓實機具安排3-5人進行配合。在攤鋪過程中對超粒徑部分進行人工解碎,直到滿足粒徑要求。3.3.6填石料在推土機初平后,對大粒徑塊石進行人工擺平,在擺放過程中盡量貼近底層并大面朝下,在同一位置大粒徑塊石不重貼堆放。3.3.7對細料明顯偏少,影響壓實的路段,在攤鋪初平的填石料表面應鋪灑一層碎石和屑料。碎石和屑料用量約占大粒徑的15%20%。保證碎石或石屑料填滿大粒徑料間的縫隙。鋪灑細料后,保證攤鋪層相對平順,以利壓路機碾壓施工。3.3.8每層攤鋪厚度視控制40cm以內,填至10、厚度達到1米時,恢復中線中樁實地放出路堤填筑邊坡線以確保填筑寬度。3.3.9對于原地面清理與挖除后的地面進行整平,并在填筑前進行碾壓,其壓實度應達到93%。檢驗方法采用水袋法檢測。檢測頻率依據為8點2000m2 。路堤分段填筑時,其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段按1:1的坡度分層預留臺階。如兩段同時施工,則應分層相互交迭銜接,其搭接長度大于2m。施工時做到隨挖、隨運、隨填、隨壓,每層填石表面做成3%的橫坡。3.3.10采用T20型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對壓實厚度和壓實遍數進行詳細記錄。3.3.11檢測并記錄相關數據。 3.4數據的收集整理3.4.1壓實機械組合和壓實方法選擇,根據所進機械設備情11、況,進行具有代表性的機型組合,得出最佳施工工藝。3.4.2分析壓實遍數與壓實度的關系,利用具代表性的機型組合和施工工藝分層壓實,隨機抽樣,采用灌砂法測壓實度,選擇某層的壓實度測試情況,根據試驗數據繪制碾壓遍數與壓實度關系曲線。3.5試驗結論:根據試驗路段收集的數據分析,確定最合理的鋪筑厚度范圍,機械的合理組合,壓路機的最佳壓實遍數及碾壓速度,及達到規定壓實度的最佳碾壓遍數,以指導施工。路堤填料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要求項目分類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強度(CBR)(%)填料最大粒徑(MM)路堤上路床(00.3M)6.0100下路床(0.30.8M)4.0100上路堤(0.81.5M)3.0112、50下路堤(0.3M)2.0150零填及路塹路床(00.3M)6.01001.2.2在借土開挖前清理表土、樹根等不良土質后,一經開挖,則必須每天開挖縱橫交錯臨時排水溝,并保證其開挖后的橫坡大于3%,以及時排出借土區的表面積水。1.2.3本項目借土場擬采用11開挖邊坡,如土質變差時,須修改借土場開挖邊坡。1.2.4土質變化時需按公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JTG E40-2007)規定的方法進行液塑限試驗、顆粒分析、擊實試驗、CBR值試驗以確保土質符合要求和確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1.2.5借土開挖時自上而下進行,不得亂挖、超挖,嚴禁采用爆破方法施工或掏洞取土,借土開挖完后對借土開挖后的地面進行13、復墾,其具體要求地面平整,表面至少有30CM的松土或肥土。1.2.6取土場邊坡按監理工程師指示施工,任何情況下借土邊坡不陡于1:1。且保證取土場開挖后不致有礙周圍地區的自然排水,也不增加對天然排水系統的沖刷。1.3土方開挖的其它注意事項1.3.1路基開挖前對沿線土質進行試驗。適用于種植草皮和其它用途的表土儲存于指定地點。1.3.2土方開挖按圖紙要求自上而下進行,嚴禁采用爆破法、掏洞取土法進行施工,并在路塹開挖時兩邊至少預留距路塹邊坡25cm的土區不挖,以確保路塹邊坡不致超挖,待路塹成形后再用人工修除25cm厚的預留土層,以確保路邊坡的美觀。1.3.3在路塹開挖施工時,終注意保持已開挖的路塹面的14、橫坡大于3%,并在路塹開挖面兩側邊坡處開挖縱向臨時排水溝,在路塹地段的縱坡變化點或低洼處開挖淺三角溝,同時在每天作業完成后或天氣下雨前,用推土機將挖機施工后余留的松土推集成堆,及時運至施工地點以便將路塹范圍內的積水及時排出。1.3.4在路塹開挖時,如發現土層性質有變化時,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以便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邊坡,同時及時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土質進行土質的液塑限顆粒分析、含水量、擊實、CBR、有機物含量及易溶鹽含量試驗,以證實其路塹土能用于路基填筑,對于CBR值小于3、有機質大于5%、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的土為非適用材料予以棄除。不直接作為路基的填料,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技術措施處理后15、,方可用于路基填筑。如因冬季或雨季影響,使挖出的土方不能及時用于填筑路堤時,按路基因季節性施工的有關方法進行處理;如遇到特殊土質(黃土、膨脹土)以及易于坍滑的土時,按特殊土的有關要求施工。1.3.5挖方路基施工標高,考慮壓實的下沉值。絕不能將路基的施工標高與路基的設計標高(路線縱斷面圖上設計標高)混同,造成超挖或少挖,產生浪費或返工。路床頂面以下080cm范圍內的壓實度不小于95。因此,當挖方挖至設計標高時,做好80cm范圍內的壓實度檢測。若壓實度不符合要求,則采用特殊壓實機具和其它措施進一步壓實,直至符合要求為止。若該處挖方開挖后發現屬不良土質或非適用材料,經監理工程師鑒定和批準后,采用改良16、土質或換填處理。1、一般路堤土方的填筑本試驗路段屬一般路堤,采用如下方法進行施工:1.1土方的填筑按路面平行面分層平行填筑,對于原有地面自然橫坡、縱坡陡于10%的路段,采用推土機按施工規范開挖土質臺階,再按路面平行面分層填筑。1.2每層填土鋪設的寬度,應超過路堤寬度30cm,以保證修整路基邊坡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同時不同土質分層填筑,每種填料層總厚度不得少于50cm,為了保證路堤填筑寬度達到要求,每層填筑厚度達到1m時,須恢復中線中樁,實地放出路堤填筑邊坡線以確保填筑寬度。1.3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cm時,對于原地面清理與挖除后的土質基底應將表面翻松至30cm然后整平壓實,其密實度應達17、到95%,路堤填土高大于80cm時,應將路堤底整個處理,并在填筑前進行碾壓,其壓實度不應少于92%,其壓實度的檢驗方法采用灌砂法檢測,頻率要求每2000平方米、每填筑段至少8處。1.4路基土的整平采用120KW推土機初平,并保證23%路基橫坡,路基土的壓實采用自重20T的振動壓路機碾壓,每層填土壓實合格后再用羊足碾碾壓二遍,以確保路基上下層的聯結良好。1.5路基土石方松鋪厚度的控制采用鋪設網格法與掛線施工相結合進行控制,其具體方法是根據運輸機械每車運土的實際平均體積計算出每車土松鋪成30cm厚的實際網格面積。在施工中劃出填土范圍內的網格,安排專人指揮控制每個網格卸土一車,并在路基兩側用花桿掛線18、,以控制其厚度。采用灌砂法進行壓實度檢測,其頻率為每2000m2每層至少4處。1.6在潮濕地段或水田地段填筑時將在路堤兩側護坡道外開挖縱向排水溝,在路基范圍內開挖縱橫向排水溝,排出積水,切斷或降低地下水,在護坡道外側的排水溝按設計要求在溝的外側填筑土埂,防止地表水流入。在路基范圍內開挖的排水溝,如為切斷或降低地下水位的,將回填透水性良好的砂礫料,以起到盲溝作用。1.7在路基范圍內有大片低洼積水地段時,先作土埂,排除積水,并將雜草、淤泥以及不適宜的材料清出路堤范圍以外,并晾曬濕土,采用透水性良好的土質回填,有條件時利用路基挖方中的石方填筑。1.8路堤分段填筑施工時,其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19、段應按1:1的坡度分層留臺階;如兩段同時施工,則應分層相互交迭銜接,其搭接長度至少大于2m。1.9縱、橫向填切交界處的填筑方法詳見本節“8、填切交界處理措施”。1.10在雨季,盡量避免在低洼地段和地質不良地段進行土石方施工,其它地段進行土石方施工時做到隨挖、隨運、隨填、隨壓,每層填土表面筑成3%的橫坡,在雨前,將鋪填的松土碾壓密實。2、石方的填筑試驗路段基底石方填筑,按以下方法進行。2.1石方的填筑時,應注意其強度和風化程度是否符合要求,石料強度是指飽和水試件的極限抗壓強度,填石路堤要求其強度值不小于15Mpa(用于護坡不低于20Mpa)。2.2除填石路堤的邊坡以人工采用粒徑大于30cm的大塊20、石料按干砌片石的要求進行碼砌外,其它部位石料塊徑控制在25cm內,超過25cm時,采用人工解小。2.3填石路堤高度小于或等于6m時,其邊坡在填筑同時用硬質石料碼砌,厚度不小于1m,當高度大于6m時,厚度不小于2m。2.4人工鋪填塊徑25cm以上石料時,先鋪填大塊石料,大面向下,擺平放穩,再以小石塊找平,石屑填塞空隙后壓實。人工鋪填塊徑25cm以下石料時,可直接分層攤鋪,分層碾壓。2.5填石路堤傾填之前,用較大石塊碼砌一定高度且厚度不小于2m的路堤邊坡。2.6填方的填筑按路面平行面分層填筑,先低后高,先兩側后中央,采用推土機推平,個別不平處由人工用細石填筑、石屑找平,遇石料級配差、粒徑大、填層較21、厚、石塊間隙較大時,采用人工在其表面的空隙里掃入石渣、石屑或中砂,再用壓力水將其沖入下部,反復數次,使之填滿。2.7松鋪厚度的控制按路基填土松鋪厚度的控制方法進行。2.8石方填筑的碾壓采用18T(凈重)以上的凸塊式振動壓路機和重型振動壓路機分層壓實。壓實時,繼續采用人工用小石塊和石屑填滿縫隙,直至壓實層頂面平穩、不再下沉,石塊緊密,表面平整為止,施工中壓實度的控制由壓實遍數進行控制。5.4.1基底的處理對于地面自然橫坡 或縱坡陡于15時,將原有地面挖成土質臺階,臺階寬度除須滿足攤鋪和壓實設備操作的需要外且不得少于2M,臺階頂作2%4%的內傾斜坡。在基底地面場地清理前,須按縱向每10M橫向每1022、M進行動力觸探(Cu=25KPa清除界限)所確定的清表、清淤深度,并繪制平面圖,橫斷面圖以及根據清表清淤深度作出施工計劃和回填材料試驗等資料;并對場地清理后,或清表清淤的基底采用重18T的振動壓路機壓實,直至其密實度達到90%以上,壓實度的檢測采用灌砂法,頻率為每2000平方或每施工面不得少于8處。5.4.2填料的選擇5.4.2.1凡具有規定強度且能被壓實到規定密實度和能形成穩定填方的材料均為適用填料。通常情況下,下列材料為非適用材料:5.4.2.2沼澤土、淤泥、泥炭、凍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5.4.2.3含有樹根和易腐朽物質的土。5.4.2.4有機質含量大于5%的土。5.4.2.5下路堤:23、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的土。上路堤: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數大于16的土。5.4.2.6對于膨脹土及含水量超過規定的土,不得直接作為路堤填料,在采取圖紙要求的技術措施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使用。5.4.2.7利用粉煤灰等工業廢渣填筑路堤,應先進行試驗,并將試驗報告及其施工方案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使用。5.4.2.8路堤填料中其石塊最大粒徑應小于層厚的2/3,路床頂面以下500mm厚度內不得采用石塊填筑。5.4.2.9路堤填料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應符合表要求。路堤填料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要求項目分類(路面底面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強度(CBR)(%)填料最大粒徑(mm)路堤上路床(0024、.3m)6.0100下路床(0.30.8m)4.0100上路床(0.81.5m)3.0150下路床(1.5m)2.0150*零填及路塹路床(00.3m)6.0100注:*不適用填石路堤。5.3填筑施工其填料要求均勻,如填料來源不同或借土發生變化時,則分層填筑,不分段或縱向分幅填筑,填筑施工時需采用分層填筑、分層壓實,在填筑時一定要按路堤高度和邊坡坡度將該層的路堤寬度(包括加寬量)填足,不得缺填幫寬,導致缺陷。路堤超填寬度控制在0.3m,逐層填筑、碾壓密實,最后整修削坡。準確控制路基邊坡及路基寬度,每填一層后,人工及時修整邊坡(每邊預留30cm以上),每填筑三層后,由測量組重新放樣定位。原地面縱25、坡大于12%的地段,采用縱向分層法施工,沿縱坡分層,逐層填壓密實。原地面橫坡陡于1:5時,原地面應挖成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1m),并且用小型夯實機加以夯實。填筑由最低一層向上填筑。對于陡峻山坡的半填挖路基,設計邊坡外的松散棄土在路基竣工后全部清除。路基施工時,高填方橫坡度控制在3%以上,同時路基邊坡處壓實時多碾壓12遍,以確保邊坡處填土壓實度。在路基邊坡附近0.5m處,設置路堤邊緣臨時排水溝,在路堤邊坡上設置坡面臨時集中泄水溝,使路基邊緣的臨時排水流入坡面臨時集中泄水溝,為了防止下雨時雨水沖刷泄水溝和排水溝,采用在臨時泄水溝和排水溝鋪設防雨布,并用定制的“U”型釘臨時固定.雨水過后對被雨水沖刷的部分邊坡及時補填夯實。在路線縱坡變化處或低洼不平地段,開挖臨時三角排水溝,以便填筑范圍內的雨水及時排出。軟弱地段設置沉降觀測。14